《理智与情感》有感
李安镜头下的理智与情感,很动人。
我认为李安和简•奥斯汀都用他们的方式告诉着我们,理智与情感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制约的,人不能一味地感情用事,同样地人也不能一味地理性对待感情。
我想埃丽诺、玛丽安两姐妹将这个道理诠释地十分完美。
埃莉诺外表看起来是一个冷静的人,她把自己的感情收的紧紧的。当她得知自己喜欢的人已经和其他女子私自订婚五年时,尽管她的心碎了,但是却什么也不说,一个人独自痛苦。就算要她再次面对喜欢的人爱德华时,她忍痛也表现的及其大方。她那句祝你一切幸福,听起来多么令人难过呀。
而妹妹玛丽安却和姐姐截然不同。玛丽安是一个敢爱、对于爱情抱着浪漫色彩的幻想的人,只要她喜欢,她就不会理会世俗的眼光。后来她喜欢的人抛弃了她,她不像姐姐那样冷静,不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她努力地去找他,怎么样都不想放弃这段感情。尽管后来终于知道没有结果,玛丽安还是放不下那个令她心碎的男人,她悲痛欲绝,自己糟蹋自己,差一点送掉了性命。相比姐姐,妹妹对于爱情是那么的直接,不必掩藏的。
但是受了伤的玛丽安,终于理智地看见了一直守护在她身边的上校。上校木讷,年纪比玛丽安大很多,但是对玛丽安一直很好。就算知道玛丽安一心喜只欢卫勒比,上校依然祝福并保护着玛丽安。最后玛丽安才明白只有厚重成熟的上校才能带给她幸福,这时的玛丽安理智了。玛丽安令我想到,你是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作为另一半还是选择喜欢你的人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喜欢我的人。也许这个喜欢我的人不会让有那种我喜欢的人心动非常的感觉,但人都有那种被呵护的欲望,而且激情终将消逝,剩下的都是一些琐碎到不能再琐碎的事了。喜欢我的人我想是愿意多照顾我多一点的。如果不想爱的那么累,应该要选一个喜欢自己的人吧。
我很喜欢李安导演拍的其中一个镜头,那是上校和玛丽安的第一次相遇。玛丽安正在弹着钢琴,上校从小屋外面一直走到房间门口,优美的音乐把上校牵到玛丽安跟前,上校看着玛丽安的样子,像极一个中邪的人。我想那就是一见钟情的表情了吧。
还有一场戏,是玛丽安躺在病床上。上校无能为力地站在房间外面, 面容憔悴,那种绝望的眼神叫我现在都不能忘掉。看着自己爱的人痛苦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忽然地,我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句话“不能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不忍看着自己喜欢人一方离去,那就一起离去。起码不用绝望地活着,我想那种绝望是一望无际地,它未知所以看不见尽头。绝望是一种狠心的东西,它死死揪住人的心,是一个魔鬼。
妹妹得到了幸福,那么姐姐呢。最后爱德华还是回来找了埃莉诺,当埃莉诺听到爱德华说他没有和史小姐结婚,和史小姐结婚的是他的弟弟时,埃莉诺哗的一下就哭起来了。她不顾一切地哭,这种失态是她从未出现过的。像及一个委屈了很久的小孩,憋在心里的苦难过一下子倾倒。听着她的啜泣声,看着她不知所措不知该怎么遮掩她这举动时,我想这就是埃莉诺的爱情。这些眼泪哭泣埋在她心里很久很久,现在终于可以卸下坚强的外表了。她可以告诉爱德华她多喜欢他,她可以说听到他和别人有婚约时是有难过,她可以说现在他可以和她在一起是有多开心。她再也不用承担理智了,她也要像妹妹一样告诉她的喜欢的人她的感受。
李安导演最后给了一个特写给埃莉诺,那是一个泣极而喜的笑。
故事是圆满落幕的,埃莉诺玛丽安都能和自己喜欢的人相守。真好我想,有情人终成眷属。我是不愿看到喜欢的人最后没有办法再一起的人,也许这是一种情结吧,总觉得不能在一起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还好简•奥斯汀让让他们都在一起了。
爱情永远是一件说不清楚的东西,你是永远不能用理智去衡量它,但是却不能一直对它感情用事。爱情是一种学问,需要人经历、受伤、痛苦后才能醒悟。
我认为李安和简•奥斯汀都用他们的方式告诉着我们,理智与情感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制约的,人不能一味地感情用事,同样地人也不能一味地理性对待感情。
我想埃丽诺、玛丽安两姐妹将这个道理诠释地十分完美。
埃莉诺外表看起来是一个冷静的人,她把自己的感情收的紧紧的。当她得知自己喜欢的人已经和其他女子私自订婚五年时,尽管她的心碎了,但是却什么也不说,一个人独自痛苦。就算要她再次面对喜欢的人爱德华时,她忍痛也表现的及其大方。她那句祝你一切幸福,听起来多么令人难过呀。
而妹妹玛丽安却和姐姐截然不同。玛丽安是一个敢爱、对于爱情抱着浪漫色彩的幻想的人,只要她喜欢,她就不会理会世俗的眼光。后来她喜欢的人抛弃了她,她不像姐姐那样冷静,不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她努力地去找他,怎么样都不想放弃这段感情。尽管后来终于知道没有结果,玛丽安还是放不下那个令她心碎的男人,她悲痛欲绝,自己糟蹋自己,差一点送掉了性命。相比姐姐,妹妹对于爱情是那么的直接,不必掩藏的。
但是受了伤的玛丽安,终于理智地看见了一直守护在她身边的上校。上校木讷,年纪比玛丽安大很多,但是对玛丽安一直很好。就算知道玛丽安一心喜只欢卫勒比,上校依然祝福并保护着玛丽安。最后玛丽安才明白只有厚重成熟的上校才能带给她幸福,这时的玛丽安理智了。玛丽安令我想到,你是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作为另一半还是选择喜欢你的人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喜欢我的人。也许这个喜欢我的人不会让有那种我喜欢的人心动非常的感觉,但人都有那种被呵护的欲望,而且激情终将消逝,剩下的都是一些琐碎到不能再琐碎的事了。喜欢我的人我想是愿意多照顾我多一点的。如果不想爱的那么累,应该要选一个喜欢自己的人吧。
我很喜欢李安导演拍的其中一个镜头,那是上校和玛丽安的第一次相遇。玛丽安正在弹着钢琴,上校从小屋外面一直走到房间门口,优美的音乐把上校牵到玛丽安跟前,上校看着玛丽安的样子,像极一个中邪的人。我想那就是一见钟情的表情了吧。
还有一场戏,是玛丽安躺在病床上。上校无能为力地站在房间外面, 面容憔悴,那种绝望的眼神叫我现在都不能忘掉。看着自己爱的人痛苦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忽然地,我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句话“不能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不忍看着自己喜欢人一方离去,那就一起离去。起码不用绝望地活着,我想那种绝望是一望无际地,它未知所以看不见尽头。绝望是一种狠心的东西,它死死揪住人的心,是一个魔鬼。
妹妹得到了幸福,那么姐姐呢。最后爱德华还是回来找了埃莉诺,当埃莉诺听到爱德华说他没有和史小姐结婚,和史小姐结婚的是他的弟弟时,埃莉诺哗的一下就哭起来了。她不顾一切地哭,这种失态是她从未出现过的。像及一个委屈了很久的小孩,憋在心里的苦难过一下子倾倒。听着她的啜泣声,看着她不知所措不知该怎么遮掩她这举动时,我想这就是埃莉诺的爱情。这些眼泪哭泣埋在她心里很久很久,现在终于可以卸下坚强的外表了。她可以告诉爱德华她多喜欢他,她可以说听到他和别人有婚约时是有难过,她可以说现在他可以和她在一起是有多开心。她再也不用承担理智了,她也要像妹妹一样告诉她的喜欢的人她的感受。
李安导演最后给了一个特写给埃莉诺,那是一个泣极而喜的笑。
故事是圆满落幕的,埃莉诺玛丽安都能和自己喜欢的人相守。真好我想,有情人终成眷属。我是不愿看到喜欢的人最后没有办法再一起的人,也许这是一种情结吧,总觉得不能在一起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还好简•奥斯汀让让他们都在一起了。
爱情永远是一件说不清楚的东西,你是永远不能用理智去衡量它,但是却不能一直对它感情用事。爱情是一种学问,需要人经历、受伤、痛苦后才能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