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等我,我也会来
沙夏是天空之声电台的女主播,每天下午六点到七点档旅游节目是她的固定工作。一周四个直播,三个重播,节目的名字叫做《脚步》。
“收音机旁的各位听友,这里是天空之声广播电台,欢迎收听每天傍晚18点为您准时开启的旅游节目《脚步》。此刻,在直播间通过空中电波向您问好的,是您的老朋友沙夏。”
尽管在话筒前盘亘多年,沙夏仍然不能克服直播前的紧张。每逢节目,她必会提早在导播间候播,手拎迷你版超市购物篮,里面放着审过的节目稿件、配乐用的CD、笔、门卡、震动状态的手机和自用耳机。
前档节目的主持人会提早三、五分钟结束,压上音乐,留些时间给沙夏做直播前的最后准备:放入CD,找到要用的音乐,将主播电脑的页面转换到自己节目的栏目曲界面,打开素材库,把在楼下制作间剪辑好的采访录音调入可立刻点击播出的界面……因为素材颇多,每次都来不及全部调完,编配好的整点广告在倒数秒数中结束,音箱转入静默的瞬间让人心慌。
在电台,你可以让各种声音漫天漂浮,或清脆活泼或低回婉转,可高雅可庸俗,唯独静默不被允许。除非是周二检修,或者凌晨时分全天播音结束,直播间的音箱才会得到短暂休息,整个播控中心进入少有的空虚状态。沙夏曾梦到自己在直播中陷入令人毛骨悚然的静默,怎么都开不了口,汗涔涔惊醒……
当调音台显示屏偶尔冒红的绿色双轨音频条完全消失,沙夏用鼠标点下节目的开始曲,再转头Play处于待机中的CD。开始曲还未收完,配乐已慢慢扬起,再下压,混播前面那段介绍节目播出时间和主持人自己的开始语。
再次推起音乐,沙夏在土家族民歌《虎儿谣》的节奏中迅速捋顺刚刚调配到主播电脑中的录音素材,和稿件中的几段标注做最后确认。随后,慢慢压低音乐,打开话筒按键,节目进入正题:
“今晚,各位听友将跟随沙夏的脚步,走近千里之外的侗族“大寨”村。”
大寨,在狂放的流水声中浮起。
结束在北山的采访,沙夏通过接待单位的种种关系,终于搭到一辆便车,想从山区返回县城。开车的是位有些羞涩的中年男子,一路都没说话。沙夏也不说话。她不是个善于说话的人,唯有在直播间或者进入采访状态才显现出平常少见的神采飞扬。
山路奇险,尽管又累又困,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沙夏硬撑着不让自己睡,想着万一司机也瞌睡,可就麻烦了。从山端滑下山谷,司机将车停靠在河谷边一栋房子旁,说声去去就来,就不见了。
刚下过雨,隔着车窗也能听出水声狂放。
沙夏一个人在车上坐了很久。雨后初晴,山谷里的光线并不强烈,正犹豫着是不是也下去转转,从车窗里撇见司机往回走,径直走到自己面前,羞涩地打着商量:“今天就歇在这儿吧,亲戚有事要帮忙。不用怕,我安排你去村支书家住。”
这可有些意外。
可旅途中的意外,又都不意外。
“能洗澡吗?”沙夏问。
这问题让司机很意外,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这时,从房子里走出个格子衬衫男生,像是认得沙夏般,用毫无口音的普通话笑着大声招呼:“跟我们去漂流吧,刚下过雨,正要试水!”原来,此处是乡上新开发的漂流项目所在地。
“对对对”,司机如得救般频频点头,“你去和他们玩下,我先去下亲戚家,顺便把你的行李送到村里,回头再来接你。”
“漂流,能洗澡吗?”沙夏问了第二遍。
“能。漂完有热水澡洗。”司机肯定地。
格子衫男生把沙夏带去更衣室,给了套T恤短裤、头盔、草鞋和救生衣。沙夏弄了半天才把草鞋捆结实,看着镜子里被橙色救生衣圈住的自己,忽然觉得好荒谬。
待走出更衣室,河边已经站了几个,都是精壮男,肤色黝黑,面目严肃,每俩人抓条橡皮艇,正看向自己。沙夏脸红了红,觉得既尴尬又紧张。正忙着往河里推橡皮艇的独个男生,转头看见沙夏,立刻喊她:“快来,咱们先走!”
格子衫男生,也包裹在救生衣里,显得手臂和腿颇矫健。
沙夏刚坐进橡皮艇,男生已经把艇推进河水深处,边推边叮嘱:“如果翻船,不要慌,用一只手搭住橡皮艇,就会浮起来不被冲走。记得,一只手。”说着手脚利落地翻上艇,和她面对面伸腿坐着。沙夏紧张得不行,想问是不是真的会翻,现在回去还来不来得及,这些念头刚闪出脑海,橡皮艇就被人猛力推进般忽地往上翘起,再重重跌进深谷。冰冷的河水不由分说兜头盖脸,把沙夏激得大声尖叫。
湍急的河流将沙夏的心抛高就低、推来推去,不断掉落悬崖般在水波间跌宕。她用手死命扣住两边的皮扣,只觉得肾上腺素直线飙升,兴奋和紧张两种情绪交替冲击身体,让每一缕筋骨都绷得紧紧的。和面目扭曲的沙夏相比,格子男显得很轻松,甚至颇为快活地控制着皮艇冲向更为诡异的深流,却又总能落进小瀑布的正中心。屡次跌落,让橡皮艇几乎积满河水,终于在进入浅滩阶段,无法常速前行,随着水波勉强转了急转,横靠在石头边,不动了。
男生让沙夏下船,站到后面,独自死命掀高皮艇一边,将河水倒掉。这期间,又有几艘橡皮艇先后搁浅,大家纷纷往外舀水,也有的合两人之力将皮艇举起翻转,将水控出。有人调侃格子男,真是表现神勇。男生也不免面露笑意,再次让 沙夏先坐好,由他牵过浅滩。
经过最后一轮跌破艇底般的考验,这对临时组合,竟是头名到达终点。
显然,这是一次除沙夏外没有任何其他游客的工作试水。格子男来自邵阳,是项目的负责人。
从河里湿淋淋跨上岸,再爬进皮卡后斗,和其他人一同乘车返回出发地点,沙夏一路哆哆嗦嗦,直到如愿以偿洗上了热水澡,才算驱走刺骨冰冷。
“为了洗个热水澡,你还真够搏命。”沙夏暗暗嘲笑自己。
司机返回时,带来新消息。好客的侗村听说有远客将夜宿村中,预备在环绕着风水古杉的开阔地,演场具有小村特色的文艺节目。
格子男看着沙夏,轻轻地说:“等我,我也会来。”
(待续。是不是该给故事起个名字?)
“收音机旁的各位听友,这里是天空之声广播电台,欢迎收听每天傍晚18点为您准时开启的旅游节目《脚步》。此刻,在直播间通过空中电波向您问好的,是您的老朋友沙夏。”
尽管在话筒前盘亘多年,沙夏仍然不能克服直播前的紧张。每逢节目,她必会提早在导播间候播,手拎迷你版超市购物篮,里面放着审过的节目稿件、配乐用的CD、笔、门卡、震动状态的手机和自用耳机。
前档节目的主持人会提早三、五分钟结束,压上音乐,留些时间给沙夏做直播前的最后准备:放入CD,找到要用的音乐,将主播电脑的页面转换到自己节目的栏目曲界面,打开素材库,把在楼下制作间剪辑好的采访录音调入可立刻点击播出的界面……因为素材颇多,每次都来不及全部调完,编配好的整点广告在倒数秒数中结束,音箱转入静默的瞬间让人心慌。
在电台,你可以让各种声音漫天漂浮,或清脆活泼或低回婉转,可高雅可庸俗,唯独静默不被允许。除非是周二检修,或者凌晨时分全天播音结束,直播间的音箱才会得到短暂休息,整个播控中心进入少有的空虚状态。沙夏曾梦到自己在直播中陷入令人毛骨悚然的静默,怎么都开不了口,汗涔涔惊醒……
当调音台显示屏偶尔冒红的绿色双轨音频条完全消失,沙夏用鼠标点下节目的开始曲,再转头Play处于待机中的CD。开始曲还未收完,配乐已慢慢扬起,再下压,混播前面那段介绍节目播出时间和主持人自己的开始语。
再次推起音乐,沙夏在土家族民歌《虎儿谣》的节奏中迅速捋顺刚刚调配到主播电脑中的录音素材,和稿件中的几段标注做最后确认。随后,慢慢压低音乐,打开话筒按键,节目进入正题:
“今晚,各位听友将跟随沙夏的脚步,走近千里之外的侗族“大寨”村。”
大寨,在狂放的流水声中浮起。
结束在北山的采访,沙夏通过接待单位的种种关系,终于搭到一辆便车,想从山区返回县城。开车的是位有些羞涩的中年男子,一路都没说话。沙夏也不说话。她不是个善于说话的人,唯有在直播间或者进入采访状态才显现出平常少见的神采飞扬。
山路奇险,尽管又累又困,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沙夏硬撑着不让自己睡,想着万一司机也瞌睡,可就麻烦了。从山端滑下山谷,司机将车停靠在河谷边一栋房子旁,说声去去就来,就不见了。
刚下过雨,隔着车窗也能听出水声狂放。
沙夏一个人在车上坐了很久。雨后初晴,山谷里的光线并不强烈,正犹豫着是不是也下去转转,从车窗里撇见司机往回走,径直走到自己面前,羞涩地打着商量:“今天就歇在这儿吧,亲戚有事要帮忙。不用怕,我安排你去村支书家住。”
这可有些意外。
可旅途中的意外,又都不意外。
“能洗澡吗?”沙夏问。
这问题让司机很意外,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这时,从房子里走出个格子衬衫男生,像是认得沙夏般,用毫无口音的普通话笑着大声招呼:“跟我们去漂流吧,刚下过雨,正要试水!”原来,此处是乡上新开发的漂流项目所在地。
“对对对”,司机如得救般频频点头,“你去和他们玩下,我先去下亲戚家,顺便把你的行李送到村里,回头再来接你。”
“漂流,能洗澡吗?”沙夏问了第二遍。
“能。漂完有热水澡洗。”司机肯定地。
格子衫男生把沙夏带去更衣室,给了套T恤短裤、头盔、草鞋和救生衣。沙夏弄了半天才把草鞋捆结实,看着镜子里被橙色救生衣圈住的自己,忽然觉得好荒谬。
待走出更衣室,河边已经站了几个,都是精壮男,肤色黝黑,面目严肃,每俩人抓条橡皮艇,正看向自己。沙夏脸红了红,觉得既尴尬又紧张。正忙着往河里推橡皮艇的独个男生,转头看见沙夏,立刻喊她:“快来,咱们先走!”
格子衫男生,也包裹在救生衣里,显得手臂和腿颇矫健。
沙夏刚坐进橡皮艇,男生已经把艇推进河水深处,边推边叮嘱:“如果翻船,不要慌,用一只手搭住橡皮艇,就会浮起来不被冲走。记得,一只手。”说着手脚利落地翻上艇,和她面对面伸腿坐着。沙夏紧张得不行,想问是不是真的会翻,现在回去还来不来得及,这些念头刚闪出脑海,橡皮艇就被人猛力推进般忽地往上翘起,再重重跌进深谷。冰冷的河水不由分说兜头盖脸,把沙夏激得大声尖叫。
湍急的河流将沙夏的心抛高就低、推来推去,不断掉落悬崖般在水波间跌宕。她用手死命扣住两边的皮扣,只觉得肾上腺素直线飙升,兴奋和紧张两种情绪交替冲击身体,让每一缕筋骨都绷得紧紧的。和面目扭曲的沙夏相比,格子男显得很轻松,甚至颇为快活地控制着皮艇冲向更为诡异的深流,却又总能落进小瀑布的正中心。屡次跌落,让橡皮艇几乎积满河水,终于在进入浅滩阶段,无法常速前行,随着水波勉强转了急转,横靠在石头边,不动了。
男生让沙夏下船,站到后面,独自死命掀高皮艇一边,将河水倒掉。这期间,又有几艘橡皮艇先后搁浅,大家纷纷往外舀水,也有的合两人之力将皮艇举起翻转,将水控出。有人调侃格子男,真是表现神勇。男生也不免面露笑意,再次让 沙夏先坐好,由他牵过浅滩。
经过最后一轮跌破艇底般的考验,这对临时组合,竟是头名到达终点。
显然,这是一次除沙夏外没有任何其他游客的工作试水。格子男来自邵阳,是项目的负责人。
从河里湿淋淋跨上岸,再爬进皮卡后斗,和其他人一同乘车返回出发地点,沙夏一路哆哆嗦嗦,直到如愿以偿洗上了热水澡,才算驱走刺骨冰冷。
“为了洗个热水澡,你还真够搏命。”沙夏暗暗嘲笑自己。
司机返回时,带来新消息。好客的侗村听说有远客将夜宿村中,预备在环绕着风水古杉的开阔地,演场具有小村特色的文艺节目。
格子男看着沙夏,轻轻地说:“等我,我也会来。”
(待续。是不是该给故事起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