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与责任
听起来好大的话题。可是我还没做好准备写一篇很长的文章来认真分享我对这个话题的想法。
昨日和朋友闲聊,聊到责任感的话题,想起了上中学的时候的一件往事:
上中学的路上有一个路口,这个路口只有斑马线而没有红绿灯。我平时过这个路口也没觉得很特殊。有一天早上要过这个路口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学生正在朝我来的方向望,看样子已经望了一会。我要过去的时候,忽然跑来抓住我的胳膊,问我;“大哥哥,能带着我过马路吗?”那时看到那种信任的眼神,忽然间就觉得责任重大。于是小心的护着这位小同学,慢慢的过了马路。
昨天说起这段故事后,我就在回想当时的感受。现在想来是那个小同学那种信任的感觉带给我的影响最大。他选择了一会,决定把自己的安全交给我。我既然接受所托,自当尽心护他周全。回忆了一下,才发现似乎当时接受所托后只顾着两手扶着他的肩膀带他过马路,忘记用言语去回应他,直到把他送过了马路,才说了一句“好了”。如果没记错的话,那句话的声音很低沉。
从昨晚想到今天,思路逐渐的明晰起来。虽然渴望有可靠的托付者,但我终究不再是那个小同学一样的年纪。现在常常做的是被托付者。比如出游时,朋友把出游的方案交给你,愿意依你的方案而行,那也是一种信任。朋友信任地交付于你的,更加包括了人身安全,只是不像小同学那个那么直接。作为已成年的男子,承担这种责任应视为当然。像那种希望有大哥哥带着我过马路的思想,只应是童年的记忆。所以每次为所托而多的一份心,都应视为成长的足迹。既然为人所信,又接受所托,敢不用心以对?
写完后发现好乱,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觉得想表达的东西和写出来的东西之间还是有不同的。
要认真地谈信任与责任,会是一个大长篇,那需要很充足的时间和一个很好的契机,今天所写只是一时所感。
昨日和朋友闲聊,聊到责任感的话题,想起了上中学的时候的一件往事:
上中学的路上有一个路口,这个路口只有斑马线而没有红绿灯。我平时过这个路口也没觉得很特殊。有一天早上要过这个路口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学生正在朝我来的方向望,看样子已经望了一会。我要过去的时候,忽然跑来抓住我的胳膊,问我;“大哥哥,能带着我过马路吗?”那时看到那种信任的眼神,忽然间就觉得责任重大。于是小心的护着这位小同学,慢慢的过了马路。
昨天说起这段故事后,我就在回想当时的感受。现在想来是那个小同学那种信任的感觉带给我的影响最大。他选择了一会,决定把自己的安全交给我。我既然接受所托,自当尽心护他周全。回忆了一下,才发现似乎当时接受所托后只顾着两手扶着他的肩膀带他过马路,忘记用言语去回应他,直到把他送过了马路,才说了一句“好了”。如果没记错的话,那句话的声音很低沉。
从昨晚想到今天,思路逐渐的明晰起来。虽然渴望有可靠的托付者,但我终究不再是那个小同学一样的年纪。现在常常做的是被托付者。比如出游时,朋友把出游的方案交给你,愿意依你的方案而行,那也是一种信任。朋友信任地交付于你的,更加包括了人身安全,只是不像小同学那个那么直接。作为已成年的男子,承担这种责任应视为当然。像那种希望有大哥哥带着我过马路的思想,只应是童年的记忆。所以每次为所托而多的一份心,都应视为成长的足迹。既然为人所信,又接受所托,敢不用心以对?
写完后发现好乱,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觉得想表达的东西和写出来的东西之间还是有不同的。
要认真地谈信任与责任,会是一个大长篇,那需要很充足的时间和一个很好的契机,今天所写只是一时所感。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