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完美主义者么?—哈佛幸福课学习心得十二
你是完美主义者吗?
如果你这么直白的问我,也许我会羞羞答答、欲说还休“好像不是吧,没见到我做事有多完美……马马虎虎够呛”。似乎完美主义者是个很俗的褒义词,我既想跟它挂点边,但又觉得没到火候,不敢贸然装蒜。
看完哈佛幸福课里关于完美主义以及享受过程的内容后,我无奈地认识到自己是个货真价实的完美主义者,只是这个无关褒贬,作为一种思维模式、行事态度,它普遍而深刻地存在于生活中。
这里定义的完美主义是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尤其在我们最在意的方面。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是一种让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裹足不前的恐惧。完美主义者拥有非常明显的自卫性,似乎听不得挑刺与批评;同时也会过度一般化夸大化问题,非黑即白,要么是完美的,要么是一无是处。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恐惧来自于内心的自己将自己视为失败者的失败,也恐惧他人将自己视为失败者,时刻关注的就是为了维持那完美的幻觉。
将目光放到自己的生活中,可以意识到我是多么普遍的爱夸大化问题,要么不做,要做应该就是完美的。拿冰箱里的一大块蛋糕做例子,处在减肥期的我会非常想吃,但是得克制,时不时的告诫自己要忍住,于是看了一眼就离开。但是想想如果我没吃,肯定就是被我嘴馋的妹妹吃掉,说不定就一会功夫就不见了。于是一两分钟后,冰箱门被打开,蛋糕全都被我吃掉了……为什么不能只是一小块,而是全部的蛋糕被我吃掉呢?我在课程里得到了答案。
完美主义者往往倾向混乱,多方面的混乱。就拿进食为例,要么全部,要么没有,要么我不碰,要么我吃完。这就是完美主义者持有的基模。不会说“好吧!我就吃一块”要么不吃,要么吃完。我要么成为超级模特,要么超重。但是这会对我们产生各个层次的严重伤害!
完美主义者极易伤害到个人的自尊。自尊的第一个基础就是自我接受,而完美主义者往往是不接受自我的。而第二个伤害自尊的原因是,完美主义者总会遇到长期且不可避免的失败。因为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而如果我一直失败或者视自己为失败者,那我还会有较高的自尊么?当然不会。另一个完美主义者容易自尊心受伤的原因,是他们不愿去尝试。如果我不愿意尝试的话,其后果就是更加低的自尊心。
有时候慢慢了解自己是件快乐而痛苦的事,快乐在于找到自己一直出现问题的所在,痛苦在于发现它是如此根深蒂固,想要改变万分艰难!
那么按照Tal老师讲的,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呢?这里摘录其中的精华要点,与大家共勉之。
“那么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呢?如果我们确实有这个问题怎么办?要记住,根本没有完美的完美主义者,也没有完美的追求卓越者,你们必须选择你能快乐的生活方式,不会有现成的答案摆在你面前,对你而言可能只是非常个人化的原因。但是你能慢慢做到的,首先是自我认知,在于自我了解;其次是专注于努力的嘉奖。专注,并不一定是嘉奖自己成功,甚至是嘉奖自己失败的尝试……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最后一句话实在是很有力量“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行动,专注,我想改变并非一朝一夕,慢慢来吧!
写到这,看官们可能以为这就是结尾,但是我还是想再添加点东西,环环相扣、不得不提的一部分—精神与肉体的联系。无论是上文的完美主义还是其他,我们关注的问题大多是脖子以上,而真正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问题都是脖子以下。如何让我们感觉良好,Tal老师提到了一种“灵药”—一杯用药做的鸡尾酒。卖了无数关子后,终于被告知“灵药就是半小时的锻炼,每周四次;鸡尾酒的第二个部分,至少十五分钟的意念锻炼,每周六到七次;鸡尾酒的第三个部分就是,每24个小时睡8个小时;最后一个成分就是每天12个拥抱”
虽然有被蒙了的感觉,但也就是在这之后,让我才开始认识到精神与肉体的关系。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就是锻炼的好处。锻炼不是种奢侈,是一种需要,就像氧气那样的需要,就像维生素那样的需要。我们从远古到现在都有对锻炼的需求,如果我们不能满足某种需求,我们都要付出代价—既包括生理上的代价,也包括心理上的代价。
锻炼有哪些好处呢?首先是心理上的好处,心理上的自尊,我们自我感觉会更良好;其次,焦虑和压力都是可以被锻炼所影响到的事之一,坚持常规锻炼的人,更容易克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再者,身体上的好处是被重复很多遍了的,加强免疫力等等;最后,经常锻炼的人性生活会更美好……
锻炼是很重要的灵药,但不是万能药,对于完美主义者的规劝则是“过犹不及”,过度的锻炼会导致高水平的焦虑、高水平的泄气、失去动力,最终也可能导致抑郁。我觉得一味想通过锻炼达到减肥的女生们可以吸取这个经验教训啊,谨记之……
提到这么多,其实知道道理永远是个简单的事,最困难的在于实施。拿自己举例,我千千万万的尝试败在半途而废,有什么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困境么?如果想将定期锻炼引入我们的生活,我要跨越怎样的障碍?
很幸运的是,老师在这里给出了一些建议和说明,大家一起来听听。
“首先这是痛苦的,锻炼并不是件舒服的事,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目标分割各个突破,完美主义者喜欢一开始就制定非常庞大的计划,也许刚开始还实施的不错,但是长久下来对锻炼形成的概念则是锻炼就等于痛苦。我们的意识是拒绝痛苦的,它总是极力避免痛苦,最后阻止你锻炼,使你瘫痪……”
“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是:我先从走路开始,走十分钟,二十分钟的路,坚持一到两个星期,然后逐渐增加。宁可少也不要过度,因为那样锻炼,如果我们逐渐增加,就不是种痛苦,它逐渐成瘾,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我们想去做它,我们渴望它。所以要慢下来,同时要应用让你分心的事物……”
这么细细捋一遍,好像许多事情,譬如锻炼,真的不难,怎样将它由痛苦的事情转变为例行公事,转变为习惯,这个还真是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无论怎样,大家一起努力吧!我更甚,O(∩_∩)O
如果你这么直白的问我,也许我会羞羞答答、欲说还休“好像不是吧,没见到我做事有多完美……马马虎虎够呛”。似乎完美主义者是个很俗的褒义词,我既想跟它挂点边,但又觉得没到火候,不敢贸然装蒜。
看完哈佛幸福课里关于完美主义以及享受过程的内容后,我无奈地认识到自己是个货真价实的完美主义者,只是这个无关褒贬,作为一种思维模式、行事态度,它普遍而深刻地存在于生活中。
这里定义的完美主义是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尤其在我们最在意的方面。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是一种让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裹足不前的恐惧。完美主义者拥有非常明显的自卫性,似乎听不得挑刺与批评;同时也会过度一般化夸大化问题,非黑即白,要么是完美的,要么是一无是处。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恐惧来自于内心的自己将自己视为失败者的失败,也恐惧他人将自己视为失败者,时刻关注的就是为了维持那完美的幻觉。
将目光放到自己的生活中,可以意识到我是多么普遍的爱夸大化问题,要么不做,要做应该就是完美的。拿冰箱里的一大块蛋糕做例子,处在减肥期的我会非常想吃,但是得克制,时不时的告诫自己要忍住,于是看了一眼就离开。但是想想如果我没吃,肯定就是被我嘴馋的妹妹吃掉,说不定就一会功夫就不见了。于是一两分钟后,冰箱门被打开,蛋糕全都被我吃掉了……为什么不能只是一小块,而是全部的蛋糕被我吃掉呢?我在课程里得到了答案。
完美主义者往往倾向混乱,多方面的混乱。就拿进食为例,要么全部,要么没有,要么我不碰,要么我吃完。这就是完美主义者持有的基模。不会说“好吧!我就吃一块”要么不吃,要么吃完。我要么成为超级模特,要么超重。但是这会对我们产生各个层次的严重伤害!
完美主义者极易伤害到个人的自尊。自尊的第一个基础就是自我接受,而完美主义者往往是不接受自我的。而第二个伤害自尊的原因是,完美主义者总会遇到长期且不可避免的失败。因为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而如果我一直失败或者视自己为失败者,那我还会有较高的自尊么?当然不会。另一个完美主义者容易自尊心受伤的原因,是他们不愿去尝试。如果我不愿意尝试的话,其后果就是更加低的自尊心。
有时候慢慢了解自己是件快乐而痛苦的事,快乐在于找到自己一直出现问题的所在,痛苦在于发现它是如此根深蒂固,想要改变万分艰难!
那么按照Tal老师讲的,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呢?这里摘录其中的精华要点,与大家共勉之。
“那么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呢?如果我们确实有这个问题怎么办?要记住,根本没有完美的完美主义者,也没有完美的追求卓越者,你们必须选择你能快乐的生活方式,不会有现成的答案摆在你面前,对你而言可能只是非常个人化的原因。但是你能慢慢做到的,首先是自我认知,在于自我了解;其次是专注于努力的嘉奖。专注,并不一定是嘉奖自己成功,甚至是嘉奖自己失败的尝试……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最后一句话实在是很有力量“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行动,专注,我想改变并非一朝一夕,慢慢来吧!
写到这,看官们可能以为这就是结尾,但是我还是想再添加点东西,环环相扣、不得不提的一部分—精神与肉体的联系。无论是上文的完美主义还是其他,我们关注的问题大多是脖子以上,而真正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问题都是脖子以下。如何让我们感觉良好,Tal老师提到了一种“灵药”—一杯用药做的鸡尾酒。卖了无数关子后,终于被告知“灵药就是半小时的锻炼,每周四次;鸡尾酒的第二个部分,至少十五分钟的意念锻炼,每周六到七次;鸡尾酒的第三个部分就是,每24个小时睡8个小时;最后一个成分就是每天12个拥抱”
虽然有被蒙了的感觉,但也就是在这之后,让我才开始认识到精神与肉体的关系。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就是锻炼的好处。锻炼不是种奢侈,是一种需要,就像氧气那样的需要,就像维生素那样的需要。我们从远古到现在都有对锻炼的需求,如果我们不能满足某种需求,我们都要付出代价—既包括生理上的代价,也包括心理上的代价。
锻炼有哪些好处呢?首先是心理上的好处,心理上的自尊,我们自我感觉会更良好;其次,焦虑和压力都是可以被锻炼所影响到的事之一,坚持常规锻炼的人,更容易克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再者,身体上的好处是被重复很多遍了的,加强免疫力等等;最后,经常锻炼的人性生活会更美好……
锻炼是很重要的灵药,但不是万能药,对于完美主义者的规劝则是“过犹不及”,过度的锻炼会导致高水平的焦虑、高水平的泄气、失去动力,最终也可能导致抑郁。我觉得一味想通过锻炼达到减肥的女生们可以吸取这个经验教训啊,谨记之……
提到这么多,其实知道道理永远是个简单的事,最困难的在于实施。拿自己举例,我千千万万的尝试败在半途而废,有什么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困境么?如果想将定期锻炼引入我们的生活,我要跨越怎样的障碍?
很幸运的是,老师在这里给出了一些建议和说明,大家一起来听听。
“首先这是痛苦的,锻炼并不是件舒服的事,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目标分割各个突破,完美主义者喜欢一开始就制定非常庞大的计划,也许刚开始还实施的不错,但是长久下来对锻炼形成的概念则是锻炼就等于痛苦。我们的意识是拒绝痛苦的,它总是极力避免痛苦,最后阻止你锻炼,使你瘫痪……”
“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是:我先从走路开始,走十分钟,二十分钟的路,坚持一到两个星期,然后逐渐增加。宁可少也不要过度,因为那样锻炼,如果我们逐渐增加,就不是种痛苦,它逐渐成瘾,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我们想去做它,我们渴望它。所以要慢下来,同时要应用让你分心的事物……”
这么细细捋一遍,好像许多事情,譬如锻炼,真的不难,怎样将它由痛苦的事情转变为例行公事,转变为习惯,这个还真是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无论怎样,大家一起努力吧!我更甚,O(∩_∩)O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