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之后首篇日志
8月以来便颓废至今,终朝碌碌只为稻粱谋,理想、信仰早已化作虚无缥缈的东西,总希望“末日”到来,便可一切重头来过。未料到,所谓“末日”只是玛雅人与众生开的一个玩笑,世相阅尽,便是新生之始,心底残存的理想和信念也已渐渐苏醒。
朋友说我心中执念太深,很难放下,遂有8月新疆之行,系散心也是放逐。彼时,终日游荡于喀什噶尔老城区,小巷内门自顾自的玩耍,清真寺旁一株向日葵正自绽放。阳光下清真寺旁走来爷孙俩,喁喁而语,孙子好奇而又淘气的用英语跟我打招呼,一群小姑娘缠着我给她们照相,只觉岁月静好,然心内郁结仍存。
或是尘世喧嚣未能让我安心,遂孤身一人上了帕米尔。车行山中,见群山绵亘,顿觉造物伟力,人事渺小。山中气候变幻非常,中途下车休息,闻山风呼啸,公路边悬崖下流水声激荡,见远山隐于云雾飘渺间。倏尔,车行至一大湖,见白沙绿水,远处雪山屹立,心情大畅,浑忘心内烦忧。至喀湖下车,远观慕士塔格峰与公格尔九别峰相对而立,白云与雪山几为一体,身后偶有云彩飘过,总觉触手可及。高原阳光灼人,山风吹来却又肌生寒意,远处慕士塔格峰下的村庄即当地主人古丽的家,沿湖信步而行,半途见一墓园,墓室各异,多为土建,白云苍狗,亘古未变。村子散落在草原上,妇女们赤脚立在小溪内濯洗,衣物随意铺在草原上晾晒,孩子们在溪边嬉耍,见到我大声地打着招呼。本拟绕湖而返,穿过崎岖草甸,已是气喘汗出,山间静谧,可听到自己心跳,山风吹来,后山牧人的牦牛和骆驼似为我这不速之客惊扰到,后山无路可行,怏怏沿原路返回湖边。
游客仅余一人,当夜与古丽一家宿于同一帐篷。入夜见高原星空灿烂,似在眼前闪烁。前人言罗衾不耐五更寒,和衣而卧仍觉苦寒,午夜又闻雨声渐起,雨势甚大,心怕阻于高原不得返,虽如此,心内却还牵绊依然。一夜无眠,幸翌日放晴,晨起见湖中慕士塔格峰倒影在晨光下泛起点点碎光。匆促搭车返喀什,路遇车祸两起,偶有路段因泥石流受阻,幸喜一路无事。纵有高原之行,仍觉心态依然,明白了放不下终究是放不下,逃的再远心内仍受羁绊。回京后便故态复萌,不再用心看书学习,不再妄谈理想和信念,终日浑噩,应付工作聊以糊口。
返京后抽闲学车拿了驾照,因之前应承了别人要十一拿到驾照。书虽还在读,但已无激情,心态渐趋麻木。十一期间将《资中筠自选集》及孔飞力《叫魂》读毕,资书中规中矩,倒是其中一篇论及知识分子犬儒化的内容可观,惜未作深入剖析,余则多为怀人及自遣之作,此书聊供打发时间而看。《叫魂》一书虽为清朝之事,分皇权,官僚运转,底层百姓三条线去分析乾隆年间因叫魂而产生的危机,事虽久远,然分析框架可用。恰近日有某教事件,可借此框架进行分析,所谓以史为鉴,或云乎此。
后又闲翻了林达《一路走来一路读》,仍是之前写作套路,言美国民主尽皆优点,却未及美国民主体制弊病,总有片面之感。昔日读刘瑜,并识得林达,待二人书读毕,却觉尽信书不如无书。与此套路相当的还有熊培云,熊书言必称法国(因曾在法国留学),行必宗胡适(自云通读了《胡适全集》),却无自己独立思想。三人总以启蒙者自居,字里行间亦如是,不觉间已沦为公知,未能成为真的知识分子,因缺乏独立性,不像真正的知识分子一样耐得住寂寞,更乏知识分子骨子里的自信和骄傲,所余仅剩狂妄。
昔日迷董桥,因其文字精致。前段时间将其《英华沉浮录》读毕,益觉其文字多造作之力,一味谋求纤巧秾丽,初读尚可,多了便腻。此后不再读此公文字。
余读书一味求其趣味,渐堕魔障,几不可自拔,幸有此番变故,回头看看自己所读书,只觉面红耳热,原来至今尚腹内草莽。
10月末有邯郸之行,本欲帮兄弟料理家事,孰料中午便喝醉,徒然添了麻烦。犹记当晚,头晕目眩中骑车随兄弟至其老屋,昏黄灯光下,听其讲述家事,恍如梦中。料兄弟见故园风景,当生人何以堪之慨,然终隐忍未发,讶其镇静非常。
越一周,应友之约去建国门吃饭,饭后陪人唱歌,是夕京城首场大雪,自朝阳门返住处,见风裹雪势扑面袭来,心生寒意。自此,心内念想遂绝,渐趋麻木。后数周,值某长辈生日,借其酒浇胸中块垒,自晚至翌日午,连饮三场,废然而返。酒醒后明白知人之智,自知之明尚需自持。
周末天极寒,除周六与扬扬同去机场帮阿坤搬家,两日来尽闭门读书。昨晚归来在扬扬住处观影《初恋这件小事》,今晚看《对不起,我爱你》。《初恋》系小清新的纯真爱情片,青春洋溢,故事如同童话般美好,可唤起心内的小纯情。《对不起》剧情类似《爱在黎明到来时》,借此片倒可观高雄风景,倒也不错。
末日之后,尚有如此兴致,发觉自己真的恢复了。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兔崽子们,哥又回来了~~
朋友说我心中执念太深,很难放下,遂有8月新疆之行,系散心也是放逐。彼时,终日游荡于喀什噶尔老城区,小巷内门自顾自的玩耍,清真寺旁一株向日葵正自绽放。阳光下清真寺旁走来爷孙俩,喁喁而语,孙子好奇而又淘气的用英语跟我打招呼,一群小姑娘缠着我给她们照相,只觉岁月静好,然心内郁结仍存。
或是尘世喧嚣未能让我安心,遂孤身一人上了帕米尔。车行山中,见群山绵亘,顿觉造物伟力,人事渺小。山中气候变幻非常,中途下车休息,闻山风呼啸,公路边悬崖下流水声激荡,见远山隐于云雾飘渺间。倏尔,车行至一大湖,见白沙绿水,远处雪山屹立,心情大畅,浑忘心内烦忧。至喀湖下车,远观慕士塔格峰与公格尔九别峰相对而立,白云与雪山几为一体,身后偶有云彩飘过,总觉触手可及。高原阳光灼人,山风吹来却又肌生寒意,远处慕士塔格峰下的村庄即当地主人古丽的家,沿湖信步而行,半途见一墓园,墓室各异,多为土建,白云苍狗,亘古未变。村子散落在草原上,妇女们赤脚立在小溪内濯洗,衣物随意铺在草原上晾晒,孩子们在溪边嬉耍,见到我大声地打着招呼。本拟绕湖而返,穿过崎岖草甸,已是气喘汗出,山间静谧,可听到自己心跳,山风吹来,后山牧人的牦牛和骆驼似为我这不速之客惊扰到,后山无路可行,怏怏沿原路返回湖边。
游客仅余一人,当夜与古丽一家宿于同一帐篷。入夜见高原星空灿烂,似在眼前闪烁。前人言罗衾不耐五更寒,和衣而卧仍觉苦寒,午夜又闻雨声渐起,雨势甚大,心怕阻于高原不得返,虽如此,心内却还牵绊依然。一夜无眠,幸翌日放晴,晨起见湖中慕士塔格峰倒影在晨光下泛起点点碎光。匆促搭车返喀什,路遇车祸两起,偶有路段因泥石流受阻,幸喜一路无事。纵有高原之行,仍觉心态依然,明白了放不下终究是放不下,逃的再远心内仍受羁绊。回京后便故态复萌,不再用心看书学习,不再妄谈理想和信念,终日浑噩,应付工作聊以糊口。
返京后抽闲学车拿了驾照,因之前应承了别人要十一拿到驾照。书虽还在读,但已无激情,心态渐趋麻木。十一期间将《资中筠自选集》及孔飞力《叫魂》读毕,资书中规中矩,倒是其中一篇论及知识分子犬儒化的内容可观,惜未作深入剖析,余则多为怀人及自遣之作,此书聊供打发时间而看。《叫魂》一书虽为清朝之事,分皇权,官僚运转,底层百姓三条线去分析乾隆年间因叫魂而产生的危机,事虽久远,然分析框架可用。恰近日有某教事件,可借此框架进行分析,所谓以史为鉴,或云乎此。
后又闲翻了林达《一路走来一路读》,仍是之前写作套路,言美国民主尽皆优点,却未及美国民主体制弊病,总有片面之感。昔日读刘瑜,并识得林达,待二人书读毕,却觉尽信书不如无书。与此套路相当的还有熊培云,熊书言必称法国(因曾在法国留学),行必宗胡适(自云通读了《胡适全集》),却无自己独立思想。三人总以启蒙者自居,字里行间亦如是,不觉间已沦为公知,未能成为真的知识分子,因缺乏独立性,不像真正的知识分子一样耐得住寂寞,更乏知识分子骨子里的自信和骄傲,所余仅剩狂妄。
昔日迷董桥,因其文字精致。前段时间将其《英华沉浮录》读毕,益觉其文字多造作之力,一味谋求纤巧秾丽,初读尚可,多了便腻。此后不再读此公文字。
余读书一味求其趣味,渐堕魔障,几不可自拔,幸有此番变故,回头看看自己所读书,只觉面红耳热,原来至今尚腹内草莽。
10月末有邯郸之行,本欲帮兄弟料理家事,孰料中午便喝醉,徒然添了麻烦。犹记当晚,头晕目眩中骑车随兄弟至其老屋,昏黄灯光下,听其讲述家事,恍如梦中。料兄弟见故园风景,当生人何以堪之慨,然终隐忍未发,讶其镇静非常。
越一周,应友之约去建国门吃饭,饭后陪人唱歌,是夕京城首场大雪,自朝阳门返住处,见风裹雪势扑面袭来,心生寒意。自此,心内念想遂绝,渐趋麻木。后数周,值某长辈生日,借其酒浇胸中块垒,自晚至翌日午,连饮三场,废然而返。酒醒后明白知人之智,自知之明尚需自持。
周末天极寒,除周六与扬扬同去机场帮阿坤搬家,两日来尽闭门读书。昨晚归来在扬扬住处观影《初恋这件小事》,今晚看《对不起,我爱你》。《初恋》系小清新的纯真爱情片,青春洋溢,故事如同童话般美好,可唤起心内的小纯情。《对不起》剧情类似《爱在黎明到来时》,借此片倒可观高雄风景,倒也不错。
末日之后,尚有如此兴致,发觉自己真的恢复了。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兔崽子们,哥又回来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