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篇小說變成二人轉
小说二人转
朱琺
我们很容易就把一个故事的作者当作是讲故事的人,也会把讲故事的叙述者当成是那个故事的作者。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就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当一个人说起某个古老的民间故事,他就是这个故事临时的主宰,任何增删歪曲、画蛇添足、半途而废、心有旁鹜……都是发生过无数次的合法事实。当故事再次讲起,新的叙述者会理所当然地以不同或者相似的方式歪曲增删、张冠李戴、南辕北辙、戛然而止;当然,他也可能更循规守旧,或亦步亦趋某些更早的版本,甚至无一字无来处、聚珍和百衲。我以为,这揭示了:故事之所以能绵延长存,背后是叙述者接力赛跑的手,以及不同的手势。
不过,有关叙述者和作者,我还有更多想法。与此不同,我愿将「接力」的状况引入特定的单次叙述:一部小说未必只有一个叙述者,也未必只有一个作者。美国作家品钦就曾赞成过这样的说法:「小说中至少可以允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存在。」小说中两种或以上不同声音绞结纠缠在一起,有时是线索的分合,有时是视角的交替,有时是腔调的转换种种……这当然不算得小说史上的新把戏,但我所谓「接力」,也可以叫做「轮值」,是让两个叙述者变成两个作者:两个人轮流着把一个故事讲下去。其文本在工作层面上看起来有点像戏剧,但并不会反覆出现角色和紧随其后的冒号。这是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形式上也可以与其他作品无异,只是有两位作者。
这样一部作品看上去难成杰作,因为:一个人业已使了一半的花招,另一个人并没有意识到,或恍若未觉、置若罔闻;一个人意欲交代完成的线索,另一个人却横生枝桠,信笔由缰;一个人牵引着角色向东从善如流,另一个人却出自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者误读所致的偏见,执拗地要迎着太阳的方向,把那个家伙写成腹黑的伪君子……但棋出险招,战有奇兵,越是困难重重,越容易出现佳构的曙光;所以,这个故事有以下三项细则:
(1)我找到的这两位作者,平素声腔、气力、风格、兴趣、学养、专业、长短和优缺点上均差异明显,因此写作时有误读有较量,一张一弛,一阴一阳。事实上他们是一男一女,我并没有去计较,他们在文本之外不违背规则的互动,也许会背后有一个关于男作者与女作者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卡尔维诺的名著,那篇写男读者与女读者生成情愫的《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读者诸君可往参看;
(2)这两位作者预先都不知道情节会往何处发展——这写作于是出乎包括作者们在内所有人的预料,有点类似于宣称神降的扶乩——甚至比起须同时在场的扶乩来,两位作者虽然相互认识,但在现代网络的处境下,他们甚至可以不见面。我和他们俩约定,两个人自始至终不能交流有关这个故事的计划、意图、设计及其他任何相关内容;他们所能做的,只是一遍遍地重新阅读已经写出来的文字和句子,接着写下去;
(3)为了让这两位作者的文字充分混合,让他们更加细密地彼此相间,而近乎经线与纬线编织在一起的状态:他们每次写下不超过两个句子,即须交予对方。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为了避免轻率,两位叙述者的轮岗严格说来,宜称值日——他们每天写作一次,一次不超过两个句子。也就是说,一日一手,一手一句。
第三点仿照2008年美国宇航员格雷格•查米托夫(Greg Chamitoff)发起的「天地大战」——在国际空间站上与地面人员下国际象棋时的速率。对弈看起来似乎是这次写作更加合适的隐喻:有攻防,有先后手,小心应付,黑白分明,未来不可预期,同时这个隐喻使它远离那种太多人玩弄过的简单游戏:小说接龙。在更高处俯瞰,一副围棋盘乃由黑白两种色彩共同组成;一局名棋,乃是两位高手配合而下就的。所以,这个作品也许更像是双人围棋或乒球双打。但我用值日保障了写作的慎重、舒畅和缓慢,使之与乒乓球运动甚至下棋都有天壤之别。这还避免了让小说变成「哏」,让两位作者变成两个供人取乐的相声演员或者小丑,站在舞台上抖包袱,捧和逗都那么迫不急待。
这部作品的两位实践者,十几年如一日般匀速蜗行。我知道其间他们各自作了太多别的事情、写其他的作品,但这项写作成了他们日常中微小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是一条细线把他们牵扯在一起。如前所述:他们会为了下一个句子思考,并且不断地回溯到以往共同搭建、不断生长的那片经纬相间的文本上。按照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说法:「一切合作都带有神秘性。」最终,他们藉由这部小说变成一个完整的人,还是使这部小说的叙述者成了一个分裂的人?敬请读者拭目以判。
附記:這個唸頭最早萌生在2001年的秋天。我在揚州,自號「西湖湖長」,意謂發福臃腫,把那瘦西湖的瘦字給抹了去。十餘年過去,物已非,人亦有非者,不禁多有嗟喟。遙憶彼一時,少不更事,爲賦新詞,好爲人師,曾與拇姬、王雲二位短暫地實踐過這樣的寫法,比起二人轉,那大概可以媚近兩年之俗,謂之「小說三國殺」。雖然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堅持太久,但他們二人對這項計劃現在的面目細節,顯然亦有貢獻,謹以此銘謝。
012-008-022完成于書房舊居
012-011-025修改于新家陋室
兩仟字版刊在2013年第1-2期合刊《藝術世界》
朱琺
我们很容易就把一个故事的作者当作是讲故事的人,也会把讲故事的叙述者当成是那个故事的作者。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就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当一个人说起某个古老的民间故事,他就是这个故事临时的主宰,任何增删歪曲、画蛇添足、半途而废、心有旁鹜……都是发生过无数次的合法事实。当故事再次讲起,新的叙述者会理所当然地以不同或者相似的方式歪曲增删、张冠李戴、南辕北辙、戛然而止;当然,他也可能更循规守旧,或亦步亦趋某些更早的版本,甚至无一字无来处、聚珍和百衲。我以为,这揭示了:故事之所以能绵延长存,背后是叙述者接力赛跑的手,以及不同的手势。
不过,有关叙述者和作者,我还有更多想法。与此不同,我愿将「接力」的状况引入特定的单次叙述:一部小说未必只有一个叙述者,也未必只有一个作者。美国作家品钦就曾赞成过这样的说法:「小说中至少可以允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存在。」小说中两种或以上不同声音绞结纠缠在一起,有时是线索的分合,有时是视角的交替,有时是腔调的转换种种……这当然不算得小说史上的新把戏,但我所谓「接力」,也可以叫做「轮值」,是让两个叙述者变成两个作者:两个人轮流着把一个故事讲下去。其文本在工作层面上看起来有点像戏剧,但并不会反覆出现角色和紧随其后的冒号。这是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形式上也可以与其他作品无异,只是有两位作者。
这样一部作品看上去难成杰作,因为:一个人业已使了一半的花招,另一个人并没有意识到,或恍若未觉、置若罔闻;一个人意欲交代完成的线索,另一个人却横生枝桠,信笔由缰;一个人牵引着角色向东从善如流,另一个人却出自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者误读所致的偏见,执拗地要迎着太阳的方向,把那个家伙写成腹黑的伪君子……但棋出险招,战有奇兵,越是困难重重,越容易出现佳构的曙光;所以,这个故事有以下三项细则:
(1)我找到的这两位作者,平素声腔、气力、风格、兴趣、学养、专业、长短和优缺点上均差异明显,因此写作时有误读有较量,一张一弛,一阴一阳。事实上他们是一男一女,我并没有去计较,他们在文本之外不违背规则的互动,也许会背后有一个关于男作者与女作者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卡尔维诺的名著,那篇写男读者与女读者生成情愫的《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读者诸君可往参看;
(2)这两位作者预先都不知道情节会往何处发展——这写作于是出乎包括作者们在内所有人的预料,有点类似于宣称神降的扶乩——甚至比起须同时在场的扶乩来,两位作者虽然相互认识,但在现代网络的处境下,他们甚至可以不见面。我和他们俩约定,两个人自始至终不能交流有关这个故事的计划、意图、设计及其他任何相关内容;他们所能做的,只是一遍遍地重新阅读已经写出来的文字和句子,接着写下去;
(3)为了让这两位作者的文字充分混合,让他们更加细密地彼此相间,而近乎经线与纬线编织在一起的状态:他们每次写下不超过两个句子,即须交予对方。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为了避免轻率,两位叙述者的轮岗严格说来,宜称值日——他们每天写作一次,一次不超过两个句子。也就是说,一日一手,一手一句。
第三点仿照2008年美国宇航员格雷格•查米托夫(Greg Chamitoff)发起的「天地大战」——在国际空间站上与地面人员下国际象棋时的速率。对弈看起来似乎是这次写作更加合适的隐喻:有攻防,有先后手,小心应付,黑白分明,未来不可预期,同时这个隐喻使它远离那种太多人玩弄过的简单游戏:小说接龙。在更高处俯瞰,一副围棋盘乃由黑白两种色彩共同组成;一局名棋,乃是两位高手配合而下就的。所以,这个作品也许更像是双人围棋或乒球双打。但我用值日保障了写作的慎重、舒畅和缓慢,使之与乒乓球运动甚至下棋都有天壤之别。这还避免了让小说变成「哏」,让两位作者变成两个供人取乐的相声演员或者小丑,站在舞台上抖包袱,捧和逗都那么迫不急待。
这部作品的两位实践者,十几年如一日般匀速蜗行。我知道其间他们各自作了太多别的事情、写其他的作品,但这项写作成了他们日常中微小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是一条细线把他们牵扯在一起。如前所述:他们会为了下一个句子思考,并且不断地回溯到以往共同搭建、不断生长的那片经纬相间的文本上。按照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说法:「一切合作都带有神秘性。」最终,他们藉由这部小说变成一个完整的人,还是使这部小说的叙述者成了一个分裂的人?敬请读者拭目以判。
![]() |
附記:這個唸頭最早萌生在2001年的秋天。我在揚州,自號「西湖湖長」,意謂發福臃腫,把那瘦西湖的瘦字給抹了去。十餘年過去,物已非,人亦有非者,不禁多有嗟喟。遙憶彼一時,少不更事,爲賦新詞,好爲人師,曾與拇姬、王雲二位短暫地實踐過這樣的寫法,比起二人轉,那大概可以媚近兩年之俗,謂之「小說三國殺」。雖然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堅持太久,但他們二人對這項計劃現在的面目細節,顯然亦有貢獻,謹以此銘謝。
012-008-022完成于書房舊居
012-011-025修改于新家陋室
兩仟字版刊在2013年第1-2期合刊《藝術世界》
-
抑香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02 16:14:1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02 15:58:04
-
SalvadorCrusoe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16 13:54:00
-
si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22 00:06:1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2-30 10:59:17
-
nona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2-24 11:41:34
-
隐于萌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2-24 10:30:35
-
好公民库尔蕾丝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2-24 10:20:15
-
fffffffff🏝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2-24 09: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