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M姐的回复一篇,代日记
M姐你好,
今天你问我,我总是这样清醒,偶尔会不会也感到有一丝丝的痛苦。。。。。。对我来说,这个答案,不只是有或者没有那么简单。我记得早些时候,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上帝保佑美利坚》的影评。最后提到,有一段时间,我曾感到很困扰,不知道一个人总是想很多无解的问题,读和自己营生不相干的书,到底有什么用,但后来这个问题就不再困扰我了。但为什么,我当时并没有细说,正好在这一并和你聊。
咱们先从轻松的话题开始吧。
很多年前,有一个电影,叫做《骇客帝国》,你一定是看过的。在电影的世界里,地球已经被巨型计算机系统所控制,绝大多数人从一出生,就被接驳在数据网络上,他们的人生经历,完全是由电脑灌输进他们神经系统的信息和数据构成,而物理的实体,则终其一生被禁锢在地底,成为保证母体运转的生物电池。只有极少数人,保持着清醒状态,建立了抵抗组织,为人类世界的尊严,在暗处战斗。你应该记得,他们在找到Neo,并劝说他加入的时候,首领墨菲斯拿出了两颗药丸让他选,或者吃下红色,面对残酷的现实,或者吃下蓝色,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每个人的选择,都由自己决定。
如你所知道的,并非每个人都乐于抛弃已知的虚幻和欺骗,因为沉浸在那其中是那样的舒服,还可以带来丰富多彩的感受,或雄壮威武,或荡气回肠,或温柔甜美,或酣畅莫名,有同伴,有热闹,有歌有舞;而真实的世界却是枯燥乏味,孤寂悲凉,危机四伏,单身上路。于是,Neo他们曾经的同伴Cypher,在经历了九年的坚持之后,尽管知道吃进口中的,美味多汁的牛肉背后,只不过是一行行代码,却仍断然变节而选择了Matrix。。。。。。这种选择非常容易理解。
事实上,即便没有Matrix,以人类拈轻怕重趋吉避凶的本性,也早晚会自己给自己制造一个出来,因为逃避毕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正如阿道司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书中提到的,一生无忧的最佳途径是少思考,多娱乐,而在感官刺激之外,解决一切烦恼的最后的万灵药,则是soma——一种无副作用的精神麻醉药剂。
不再关心和探寻真相和真理,停留在感官层面的道德判断与本能选择,放弃深层批评和思考的能力,假装不再痛苦,娱乐至死。这就是今天大多数人的写照。所幸,世界上总有些个别人,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型的。用赫胥黎的话讲,他们总是试图争取一种“不高兴的权利”(claiming the right to be unhappy.)这种“不高兴的权利”和“中国总是不高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意思。这些人选择“不高兴”,是不希望被娱乐矮化的世俗文化漂白掉自己的头脑和他们引以为傲的独立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你也许觉得我扯的有点儿太远了,但我告诉你,不是的。
回到那件具体的事。你也许有时候会觉得我有些小题大做,但我不那么看。在我们的周围,充斥了太多的那样的人造精神垃圾,破绽是那么样的显而易见,而大家视而不见,也许还觉得挺有道理,纷纷转载,这本身就说明,这个社会的文化出了点儿毛病。你也许觉得,“既然他说的道理很对,很奋发,很励志,很正能量,是不是佛说的又有什么关系呢?”很好,我也这样想,那么他为什么不敢承认是自己说的,一定要顶一个“佛说”的名头?中国有句俗话形容这种事,叫做“拉大旗作虎皮”,做这种文章,其实所为的,无非是他自己的影响力。假如这话是他的原创,则他是一个居心叵测的人,假如这话是二手货,则他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而当一个居心叵测或是心智不成熟的人有了影响力之后,很多事实,就会通过他们的扭曲和曲解,变得更难分辨真伪,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这种力量积聚下来,一定是社会文化的大危害。
回到前面的话题,我自忖并没有改变这种状况的精力和勇气,我所以顺手戳破这些东西,无非是像墨菲斯那样,给别人两颗药,至于如何处置,还是由他们自己选。痛苦是不会的,因为我自从不幸书读得有点多了之后,已经没有回头路可选,即便有,也并不想轻易使自己变成装载别人粗制滥造的精神垃圾的容器,或助推别人别有用心目的的人肉电池。。。。。。既如此,我早已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路。但寂寞感和一种为国人的悲哀,时或倒是有的,好在这种感觉,我在很多前人的书中也读到过,知道我自己并不是个特例。
再说几句多余的话。关于“偶像”和“粉丝”的问题。我记得很久前你就跟帖刺过我几句,因为我在某论坛里总是对向我示好的所谓“粉丝”冷口冷面,似乎不近人情。其实不是这样。每一个愿意读我贴,愿意回帖和我聊天的人,我都愿意拿他们当朋友对待交流,所以我的回帖,也许措辞是调侃的,但内容大多还是真诚的,有些人受到了伤害,那完全是对幽默感的理解不同所致。但是我一直不喜欢所谓“偶像”“粉丝”这种关系。我其实极期待看到各种新鲜不同的观点和嘎咕的说法,(这也是为什么某人和我一直镰刀锤头的互相调侃却能倾盖如故的原因),而我最怕看到的回帖前三名其实是“顶”“赞”“+1”,每次看到,都觉得。。。。。。唉,不说了。。。。。。再回到最开头,我觉得,一个人多想些问题,其实自有其乐趣在里面。而其间些许的不圆满,才是幸福的本源。据说后半截这段子是罗素说的,我也顶赞+1一次,就算是报复@#¥¥%……&*社会了。。。。。。
今天你问我,我总是这样清醒,偶尔会不会也感到有一丝丝的痛苦。。。。。。对我来说,这个答案,不只是有或者没有那么简单。我记得早些时候,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上帝保佑美利坚》的影评。最后提到,有一段时间,我曾感到很困扰,不知道一个人总是想很多无解的问题,读和自己营生不相干的书,到底有什么用,但后来这个问题就不再困扰我了。但为什么,我当时并没有细说,正好在这一并和你聊。
咱们先从轻松的话题开始吧。
很多年前,有一个电影,叫做《骇客帝国》,你一定是看过的。在电影的世界里,地球已经被巨型计算机系统所控制,绝大多数人从一出生,就被接驳在数据网络上,他们的人生经历,完全是由电脑灌输进他们神经系统的信息和数据构成,而物理的实体,则终其一生被禁锢在地底,成为保证母体运转的生物电池。只有极少数人,保持着清醒状态,建立了抵抗组织,为人类世界的尊严,在暗处战斗。你应该记得,他们在找到Neo,并劝说他加入的时候,首领墨菲斯拿出了两颗药丸让他选,或者吃下红色,面对残酷的现实,或者吃下蓝色,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每个人的选择,都由自己决定。
如你所知道的,并非每个人都乐于抛弃已知的虚幻和欺骗,因为沉浸在那其中是那样的舒服,还可以带来丰富多彩的感受,或雄壮威武,或荡气回肠,或温柔甜美,或酣畅莫名,有同伴,有热闹,有歌有舞;而真实的世界却是枯燥乏味,孤寂悲凉,危机四伏,单身上路。于是,Neo他们曾经的同伴Cypher,在经历了九年的坚持之后,尽管知道吃进口中的,美味多汁的牛肉背后,只不过是一行行代码,却仍断然变节而选择了Matrix。。。。。。这种选择非常容易理解。
事实上,即便没有Matrix,以人类拈轻怕重趋吉避凶的本性,也早晚会自己给自己制造一个出来,因为逃避毕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正如阿道司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书中提到的,一生无忧的最佳途径是少思考,多娱乐,而在感官刺激之外,解决一切烦恼的最后的万灵药,则是soma——一种无副作用的精神麻醉药剂。
不再关心和探寻真相和真理,停留在感官层面的道德判断与本能选择,放弃深层批评和思考的能力,假装不再痛苦,娱乐至死。这就是今天大多数人的写照。所幸,世界上总有些个别人,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型的。用赫胥黎的话讲,他们总是试图争取一种“不高兴的权利”(claiming the right to be unhappy.)这种“不高兴的权利”和“中国总是不高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意思。这些人选择“不高兴”,是不希望被娱乐矮化的世俗文化漂白掉自己的头脑和他们引以为傲的独立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你也许觉得我扯的有点儿太远了,但我告诉你,不是的。
回到那件具体的事。你也许有时候会觉得我有些小题大做,但我不那么看。在我们的周围,充斥了太多的那样的人造精神垃圾,破绽是那么样的显而易见,而大家视而不见,也许还觉得挺有道理,纷纷转载,这本身就说明,这个社会的文化出了点儿毛病。你也许觉得,“既然他说的道理很对,很奋发,很励志,很正能量,是不是佛说的又有什么关系呢?”很好,我也这样想,那么他为什么不敢承认是自己说的,一定要顶一个“佛说”的名头?中国有句俗话形容这种事,叫做“拉大旗作虎皮”,做这种文章,其实所为的,无非是他自己的影响力。假如这话是他的原创,则他是一个居心叵测的人,假如这话是二手货,则他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而当一个居心叵测或是心智不成熟的人有了影响力之后,很多事实,就会通过他们的扭曲和曲解,变得更难分辨真伪,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这种力量积聚下来,一定是社会文化的大危害。
回到前面的话题,我自忖并没有改变这种状况的精力和勇气,我所以顺手戳破这些东西,无非是像墨菲斯那样,给别人两颗药,至于如何处置,还是由他们自己选。痛苦是不会的,因为我自从不幸书读得有点多了之后,已经没有回头路可选,即便有,也并不想轻易使自己变成装载别人粗制滥造的精神垃圾的容器,或助推别人别有用心目的的人肉电池。。。。。。既如此,我早已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路。但寂寞感和一种为国人的悲哀,时或倒是有的,好在这种感觉,我在很多前人的书中也读到过,知道我自己并不是个特例。
再说几句多余的话。关于“偶像”和“粉丝”的问题。我记得很久前你就跟帖刺过我几句,因为我在某论坛里总是对向我示好的所谓“粉丝”冷口冷面,似乎不近人情。其实不是这样。每一个愿意读我贴,愿意回帖和我聊天的人,我都愿意拿他们当朋友对待交流,所以我的回帖,也许措辞是调侃的,但内容大多还是真诚的,有些人受到了伤害,那完全是对幽默感的理解不同所致。但是我一直不喜欢所谓“偶像”“粉丝”这种关系。我其实极期待看到各种新鲜不同的观点和嘎咕的说法,(这也是为什么某人和我一直镰刀锤头的互相调侃却能倾盖如故的原因),而我最怕看到的回帖前三名其实是“顶”“赞”“+1”,每次看到,都觉得。。。。。。唉,不说了。。。。。。再回到最开头,我觉得,一个人多想些问题,其实自有其乐趣在里面。而其间些许的不圆满,才是幸福的本源。据说后半截这段子是罗素说的,我也顶赞+1一次,就算是报复@#¥¥%……&*社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