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语
在路途上想起爱情来,觉得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
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不要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东西。
而应该是我们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
两个独立的房间,各自在房间里学习,工作,一起找小餐馆吃晚饭。
散步的时候,能够很多话说。
拥抱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安全。
不干涉对方的任何自由,哪怕她还在和旧日男友联络。
不对彼此表白,表白是变相的索取。
很平淡,很熟悉,好像她的气味就是你自己身上的气味。
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留给彼此距离,随时可以离开。
想安静的时候,即使她在身边,也像是自己一个人。
一致的生活品味,包括衣服,唱片,香水,食物等等。
不太会想起对方,但累得时候,知道他就是家。
我们很容易碰到的,都是自私或愚蠢的人。
她们爱别人,只是为了证明别人能够爱自己。
或者抓在手里不肯放,直到手里的东西死去。
成熟的感情都需要付出时间去等待它的果实。
但是我们一直欠缺耐心,
谁会用十年的时间去等一个远行的人?
谁会在十年远行之后,仍然想回头找到那个人?
当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人会越来越纯洁,肮脏的外壳会渐渐剥落,留下的,将要离去的,会是一个纯粹的灵魂,如同来时,婴儿般天真。
我拥一切独不拥有纯洁,我得到一切独将平静错过,我看着你,看着这样的你,真的后悔了。
她用咖啡吞咽安眠药。
幸福并不是建立在对过去的抹杀之上,我虽可悲,但从不需要刻意而为的遗忘,也不想回避已经存在的事实。
我所得于我所终已是一种圆满。
其实你自己知道,为什么不能好好谈一场恋爱。就是因为,你太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一块料,所以不会再轻而易举把自己交出去。就像是,有一天你发现跌倒以后的伤口,会开始留下疤痕,于是走路时不敢再大步跨出去。
因为,你惯性太强、记性太好。认识一个人很简单,忘记一个人很困难。你曾经心满意足的闭上眼睛,让另一个人带你去任何地方,最后却差点回不来。所以不能再失去方向感。
佛说要灭苦,先破执,若要生命不苦,自是不去执着地追求一些太过勉强的业,握住我们仅有的,就已经精疲力竭。因为我们得到的,远多不过我们付出的一切。
自己是唯一伴侣,他人不过是路边风景,就如你坐在火车上,看得到风景出现,消失,又出现,一直此起彼伏,那是因为你在前进。你只能带着自己去旅行,对他人,可以善待、珍重,但无需寄以厚望,没有人可以解决我们的内心,多少言语,多少书本,不是为了解答众多答案,它们没有这种力量,是那些在寻找解答的人在寻找中得到了力量。认真走路的时候,会忘记真实的目标在哪里,持续而明确的发力本身,就带来抵达。
每个人都权利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换言之,人又是被拘禁的,从未曾得到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为了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生活,我们曾为此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
感情的虚假繁荣如此诱惑,刻意蒙蔽,借此过渡生命的荒芜清凉。
遵循直觉生活,天色发亮,醒过来就起床,专心做该做完的工作,肚子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头疼了出门散步,疲乏了就上床睡觉,约了人见面,就提前到达了等在那里。该爱一个人的时候绝不拖拉,该离开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及时。总是记得对别人提前说谢谢以及再会。觉得死亡及结束都不可怕,生命随时会得剩下一天。
一定不能想要在对方身上获取你所缺失的东西,不管是物质还是感情;原谅对方也是脆弱的有缺失的人,又怎么能够去奢求他的保护及成全。即使你需要一个偶像,但那一定不会是你的爱人,不要希望互相拯救。它是愿意在某段时间里与一个人互相交换历史、记忆和时间的信任,交换各自生命中重要而隐匿的部分,却对各自无所求。当它已经存在的时候就已经失去所谓的结果。
空间是虚幻的,世界没重量,我们再怎么睁大双眼四处巡视,
所见的平原和天空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也就是一幅图像而已。
“我能给你什么,我如今的就是整个天下,可这些你都不看重。我能给你的只我的心,我要你陪着我,在这似乎满是人又空落落的紫禁城里,一些也许一辈子都不能对人言的事情,你能懂。”
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往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太多畏惧,太多顾忌,整天忙于权衡利弊、瞻前顾后,会不会让你根本看不分明自己的心呢?”
“人心本就难懂,我不能看得分明,但是决定我却是一定要做的。”
这世上并不存在传说中的“别处”,你所拥的,也不过是你手上的这些,而你兜兜转转最终得到的,也不过是你在第一个站台错过的。但我们每天努力的,是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别人”。那是欲望,那连梦想都不是。
工作是一切并非天生公主的女孩成为女王唯一的方式,工作是一切自由幻觉中最接近现实的一种。
女人的心灵结构是这样的:最外面的一层属于没有希望的追求者带给我们的小心动;中间的一层属于会伤我们心的坏男人;但是最深刻、最珍贵的心灵角落,永远只属于那个能让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爱的男人。
强烈的体验到生命如脱落的发丝一般,一点点的从身体里被抽离,在热闹喧嚣的街头,发出兹拉兹拉的消逝湮灭的声音!
“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幻象,
和残酷真相,
都应与之交手过招,
不应擦身而过,
不要害怕那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自己。”
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不要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东西。
而应该是我们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
两个独立的房间,各自在房间里学习,工作,一起找小餐馆吃晚饭。
散步的时候,能够很多话说。
拥抱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安全。
不干涉对方的任何自由,哪怕她还在和旧日男友联络。
不对彼此表白,表白是变相的索取。
很平淡,很熟悉,好像她的气味就是你自己身上的气味。
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留给彼此距离,随时可以离开。
想安静的时候,即使她在身边,也像是自己一个人。
一致的生活品味,包括衣服,唱片,香水,食物等等。
不太会想起对方,但累得时候,知道他就是家。
我们很容易碰到的,都是自私或愚蠢的人。
她们爱别人,只是为了证明别人能够爱自己。
或者抓在手里不肯放,直到手里的东西死去。
成熟的感情都需要付出时间去等待它的果实。
但是我们一直欠缺耐心,
谁会用十年的时间去等一个远行的人?
谁会在十年远行之后,仍然想回头找到那个人?
当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人会越来越纯洁,肮脏的外壳会渐渐剥落,留下的,将要离去的,会是一个纯粹的灵魂,如同来时,婴儿般天真。
我拥一切独不拥有纯洁,我得到一切独将平静错过,我看着你,看着这样的你,真的后悔了。
她用咖啡吞咽安眠药。
幸福并不是建立在对过去的抹杀之上,我虽可悲,但从不需要刻意而为的遗忘,也不想回避已经存在的事实。
我所得于我所终已是一种圆满。
其实你自己知道,为什么不能好好谈一场恋爱。就是因为,你太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一块料,所以不会再轻而易举把自己交出去。就像是,有一天你发现跌倒以后的伤口,会开始留下疤痕,于是走路时不敢再大步跨出去。
因为,你惯性太强、记性太好。认识一个人很简单,忘记一个人很困难。你曾经心满意足的闭上眼睛,让另一个人带你去任何地方,最后却差点回不来。所以不能再失去方向感。
佛说要灭苦,先破执,若要生命不苦,自是不去执着地追求一些太过勉强的业,握住我们仅有的,就已经精疲力竭。因为我们得到的,远多不过我们付出的一切。
自己是唯一伴侣,他人不过是路边风景,就如你坐在火车上,看得到风景出现,消失,又出现,一直此起彼伏,那是因为你在前进。你只能带着自己去旅行,对他人,可以善待、珍重,但无需寄以厚望,没有人可以解决我们的内心,多少言语,多少书本,不是为了解答众多答案,它们没有这种力量,是那些在寻找解答的人在寻找中得到了力量。认真走路的时候,会忘记真实的目标在哪里,持续而明确的发力本身,就带来抵达。
每个人都权利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换言之,人又是被拘禁的,从未曾得到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为了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生活,我们曾为此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
感情的虚假繁荣如此诱惑,刻意蒙蔽,借此过渡生命的荒芜清凉。
遵循直觉生活,天色发亮,醒过来就起床,专心做该做完的工作,肚子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头疼了出门散步,疲乏了就上床睡觉,约了人见面,就提前到达了等在那里。该爱一个人的时候绝不拖拉,该离开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及时。总是记得对别人提前说谢谢以及再会。觉得死亡及结束都不可怕,生命随时会得剩下一天。
一定不能想要在对方身上获取你所缺失的东西,不管是物质还是感情;原谅对方也是脆弱的有缺失的人,又怎么能够去奢求他的保护及成全。即使你需要一个偶像,但那一定不会是你的爱人,不要希望互相拯救。它是愿意在某段时间里与一个人互相交换历史、记忆和时间的信任,交换各自生命中重要而隐匿的部分,却对各自无所求。当它已经存在的时候就已经失去所谓的结果。
空间是虚幻的,世界没重量,我们再怎么睁大双眼四处巡视,
所见的平原和天空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也就是一幅图像而已。
“我能给你什么,我如今的就是整个天下,可这些你都不看重。我能给你的只我的心,我要你陪着我,在这似乎满是人又空落落的紫禁城里,一些也许一辈子都不能对人言的事情,你能懂。”
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往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太多畏惧,太多顾忌,整天忙于权衡利弊、瞻前顾后,会不会让你根本看不分明自己的心呢?”
“人心本就难懂,我不能看得分明,但是决定我却是一定要做的。”
这世上并不存在传说中的“别处”,你所拥的,也不过是你手上的这些,而你兜兜转转最终得到的,也不过是你在第一个站台错过的。但我们每天努力的,是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别人”。那是欲望,那连梦想都不是。
工作是一切并非天生公主的女孩成为女王唯一的方式,工作是一切自由幻觉中最接近现实的一种。
女人的心灵结构是这样的:最外面的一层属于没有希望的追求者带给我们的小心动;中间的一层属于会伤我们心的坏男人;但是最深刻、最珍贵的心灵角落,永远只属于那个能让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爱的男人。
强烈的体验到生命如脱落的发丝一般,一点点的从身体里被抽离,在热闹喧嚣的街头,发出兹拉兹拉的消逝湮灭的声音!
“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幻象,
和残酷真相,
都应与之交手过招,
不应擦身而过,
不要害怕那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