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
钱荒及解决文案1
最近读了两本与宋明有关的小说,其中都提到了“钱荒”——一个对现代人来说陌生又有趣的现象。
钱荒,顾名思义就是市场流通领域货币不足,银根紧缩。钱荒直接导致正常经济贸易受到抑制,物价波动商业萎缩,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钱荒现象自汉以降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无论强汉盛唐还是商宋经明都不能幸免,却一直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几成顽痼。相对来说,由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的通货膨胀在古代社会较为罕见。我试着用自己了解的微薄知识尝试分析其原因及寻找解决之道。
古代的钱专指铜币,汉之五珠钱,唐之开元通宝,宋明清之制钱,皆属此列,铜钱用于日常使用,黄金白银则用于大额交易,三者兑换比一般如下: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以谷物价格作为参照物进行对比,一文钱价值现代一元钱人民币。铜钱是金属货币,导致了其造成钱荒的可能性,中国的特殊的经济、政治制度及地理属性又将这种可能转化为必然。
首先是与铜钱相关金属供给不足。中国,从来不是一个金属矿藏丰富的国家,金银铜铁锡等矿藏绝对数量较少,分布零散且难于开采,品位也并不高,加之中国文明悠久对金属需求一向旺盛,金属矿产开采历史漫长,更使这种先天的不足雪上加霜 。到汉时铜的供应已经不足,到唐时制作铜钱所需的锡也已经稀少,更不要提唐以后。当然,中国本土仍然有许多银锡矿藏,但在当时落后的技术条件下,寻找、开采、提炼更深矿藏的成本太高,已经没有经济价值。
与金属供给不足相对应的却是市场需要太大。中国人喜欢存钱是有渊源的,占据贵族绝大多数的地主们尤其热衷于储藏钱币,本来应当进入流通领域的铜钱就被埋在了地窖。古代中国人又格外喜欢金属器皿,所谓钟鸣鼎食金属器皿是财富的象征,南北朝佛教流入中国之后铸造佛像又成了消耗稀缺金属铜的另一项大开销,如果这还可以忍受的话,有一个吊诡的现象令这种嗜好成了灾难——同等重量的铜器皿价格要贵于同等质量的铜钱!为了谋利,商人们熔铸铜钱制造铜器,就有旧时日志记载这样一件事:宋时商人积攒一船铜钱出海,熔铸成器皿之后再转回国内,利润巨大。
中国国内市场铜钱供应本已捉襟见肘,中国铜钱还要供应外国市场。东亚经济圈内的朝鲜、日本、安南等国多使用中国铜钱作为货币,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儒家文化圈内中国的龙头地位,另一方面是在此圈内中国还是一位经济巨无霸,最后,这些国家本身工业制造业落后,没有能力制造像中国铜钱一样坚韧耐用兼美观的金属货币。
至此,一方面是中国本土易开采铜锡矿产陷入枯竭,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国内国外市场对铜钱的大量消耗,需求旺盛,巨大的平衡促生了钱荒。
最近读了两本与宋明有关的小说,其中都提到了“钱荒”——一个对现代人来说陌生又有趣的现象。
钱荒,顾名思义就是市场流通领域货币不足,银根紧缩。钱荒直接导致正常经济贸易受到抑制,物价波动商业萎缩,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钱荒现象自汉以降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无论强汉盛唐还是商宋经明都不能幸免,却一直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几成顽痼。相对来说,由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的通货膨胀在古代社会较为罕见。我试着用自己了解的微薄知识尝试分析其原因及寻找解决之道。
古代的钱专指铜币,汉之五珠钱,唐之开元通宝,宋明清之制钱,皆属此列,铜钱用于日常使用,黄金白银则用于大额交易,三者兑换比一般如下: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以谷物价格作为参照物进行对比,一文钱价值现代一元钱人民币。铜钱是金属货币,导致了其造成钱荒的可能性,中国的特殊的经济、政治制度及地理属性又将这种可能转化为必然。
首先是与铜钱相关金属供给不足。中国,从来不是一个金属矿藏丰富的国家,金银铜铁锡等矿藏绝对数量较少,分布零散且难于开采,品位也并不高,加之中国文明悠久对金属需求一向旺盛,金属矿产开采历史漫长,更使这种先天的不足雪上加霜 。到汉时铜的供应已经不足,到唐时制作铜钱所需的锡也已经稀少,更不要提唐以后。当然,中国本土仍然有许多银锡矿藏,但在当时落后的技术条件下,寻找、开采、提炼更深矿藏的成本太高,已经没有经济价值。
与金属供给不足相对应的却是市场需要太大。中国人喜欢存钱是有渊源的,占据贵族绝大多数的地主们尤其热衷于储藏钱币,本来应当进入流通领域的铜钱就被埋在了地窖。古代中国人又格外喜欢金属器皿,所谓钟鸣鼎食金属器皿是财富的象征,南北朝佛教流入中国之后铸造佛像又成了消耗稀缺金属铜的另一项大开销,如果这还可以忍受的话,有一个吊诡的现象令这种嗜好成了灾难——同等重量的铜器皿价格要贵于同等质量的铜钱!为了谋利,商人们熔铸铜钱制造铜器,就有旧时日志记载这样一件事:宋时商人积攒一船铜钱出海,熔铸成器皿之后再转回国内,利润巨大。
中国国内市场铜钱供应本已捉襟见肘,中国铜钱还要供应外国市场。东亚经济圈内的朝鲜、日本、安南等国多使用中国铜钱作为货币,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儒家文化圈内中国的龙头地位,另一方面是在此圈内中国还是一位经济巨无霸,最后,这些国家本身工业制造业落后,没有能力制造像中国铜钱一样坚韧耐用兼美观的金属货币。
至此,一方面是中国本土易开采铜锡矿产陷入枯竭,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国内国外市场对铜钱的大量消耗,需求旺盛,巨大的平衡促生了钱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