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选书的
【文:@峰哥何峰 】
=== 引子
前两天写了文章《怎么找好书看》【1】。有留言说,峰哥推荐几本书吧。推荐书是一件艰难的艺术。最理想的情况是,荐书之人能够对被荐者的背景、兴趣、思维方式有了解,知道他准备好接受哪些书,并且能够在推荐中,把这些书的能够吸引他的要点,妙处描述出来。我曾经列过一些书单给朋友,但是后来发现几乎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就像我上一篇文章《我在商学院学了什么》【2】所写的,荐书的人要能够找到那些 "right little things" 去说。而这是跟朋友面对面都很难的事情,更不要说在网络上和不熟悉的人。
但让我介绍一下我正在读的书,以及读这些书的原因。我不是推荐下面将要提到的书 -- 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适合。我去读他们也是机缘巧合。但是我选择他们的原因和过程或有参考价值。
=== 教育和宗教
我最近在看16世纪到19世纪西方宗教变革的书和传记。大家可能已经了解,我对教育很有热情,希望在中国推广 liberal arts education,分享学习本身的乐趣,以及更多人认可和追求兼涉科学和人文的完整知识结构。
但是我觉得去研究教育本身并不能够给我带来更多启发。太多对教育感兴趣的人都局限在教育这个领域。Liberal arts education 推崇的却是对各个学科都有所了解,并且能够融会贯通。我在对教育开始感兴趣的时候就考虑从学习其他学科来对教育形成认识。最后选定的是16-19世纪基督教改革的几个人物。
我也曾经考虑过的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政治历史 (比如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并且也做了些相关的资料收集。社会心理学,在@简里里 老师推荐下读了 Le Bon 的 The Crowd,读了几章 William James 的心理学奠基之作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还在看UCLA的公开课 Social Psychology。政治史,听了耶鲁大学公开课 European Civilization/欧洲文明。还和简老师、王老师边学习,边把我们的讨论录制成为播客。
最终选择把主要精力放在宗教,有几个原因:
1)相比刚才提到的其他几个学科,宗教我是最不熟悉的,而又一直感兴趣的。欧美宗教史上的 Reformation, Calvinism, Martin Luther, Mormon 等等,经常听到,但是一头雾水。借这个机会正好理理清楚;
2)宗教我总觉得跟教育很像。宗教、教育都是承诺一个比较虚的回报(至少我所感兴趣的 liberal arts教育是如此)。宗教比之教育尤其!教育好歹还是这辈子能够见效。宗教一般都是逝后,或者来世再说了。当我那些从事教育的朋友对中国失去信心的时候,我常开玩笑说,宗教这辈子都等不到回报,尚且有人追随。你们能够给人带来现世的进步,还怕没人信么?
3)宗教历史上有些鲜明的人物,似乎是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开几百数千年之传统。远者如耶稣、佛祖、默罕默德就不说了。近者如 Martin Luther, John Calvin, Joseph Smith 也都开辟了可观的基业。他们作为个体对一个伟大事业推动,我觉得特别能够让同样是个体的我有所借鉴。(当然作为一个接受过马列毛邓唯物主义思想洗礼的同学,我认识到各个宗教变革背后自有其政治经济力量的暗流。)
=== 如何选书
西方宗教的历史很长,从哪个时段,哪些人物开始呢?我的选择既偶然,事后看来也颇必然。我在看心理学材料的时候,看到了 William James 的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当时我已经开始对宗教感兴趣,但是还是仅仅在看有关宗教的心理学分析。James 书中说到,很多宗教领袖都表现出心理异常,并且引用了Quaker教创始人 George Fox 的日记。
Quakerism 是基督教中比较冷门的一只,但是对我却非常亲切,因为我所毕业的 Swarthmore College 在建校的时候就是作为 Quaker school. 欧美的大学经常跟其宗教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流派分明。虽然现在,如Swarthmore,大多已经不再是教会学校,但是其过往的宗教背景还不时能够体现。如Swarthmore的Friends Historical Library 就收录北美权威的Quaker相关史料。Swarthmore有个昵称叫做Quaker matchbox, 是调侃本校同学之中,最后内部通婚的比例很高(但是峰哥没有享受到这个福利哈)。
James的引用给了我启发,我就此开始转向宗教,并且就从Quaker 的创始人 George Fox 入手。然后我就发现,George Fox 是个很好的人选。他是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离开当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就导致当时的第一手资料 (primary sources) 能够轻易找到(并且还是英文的), 比如他的日记,当时人们对他的描述。但同时,也已经有很多后人有对他的研究著述,对他当时的历史,以及他后来的影响,有当代人眼光的分析。如果是太远古的人,如耶稣,第一手资料就稀少或者不靠谱。太现代的人,则又没有从历史宏观的眼光来评析的。
体会到这样的好处,于是我就把我所感兴趣的时间定在过去200-500年间。这期间,西方宗教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如 Protestant Reformation 中基督教分离出天主教。还有席卷欧美的几度 Awakening, 包括大家由于最近的美国大选所了解的Mormon/摩门教 也是从中而来。英雄人物风起云涌。刚才说到的Martin Luther, John Calvin, 都是这一卦的。
曾读过一篇文章,说阅读分为 searching mode 和 chasing mode[3]. Searching mode 是你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没有明确目的。而chasing是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所以也因此更加有选择,并且对所读的东西更多思考和辩证。按照这个说法,我最近的读书是典型的 chasing mode. 我对书的阅读也是非常有选择。比如牛津大学有一套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系列书籍。其中有专门讲 Reformation,Quaker的书。简短,而且对想要了解这两个话题的普通读者需求是很好的阅读。但是这套书的系列缺乏对个人行为的描述,多是从社会政经的宏观来介绍,于我的目的就不太有帮助了。
=== 找书
受到我所喜爱的作家 C.S. Lewis【4】影响,我很喜欢读年代久远的资料。我在资料的搜集中,大大受益于 Google Books 和 Project Gutenburg. 他们把那些已经过了版权期的老书扫描放到网上,供天下人免费阅读。此外,我还受益于公开课,Wikipedia 基金会以及那些贡献时间和知识编辑Wikipedia的世界各地的人们。此外,也要谢谢Amazon,不仅提供一些老书的免费下载,而且提供廉价的Kindle 电子书,使我省去邮费和寄运的时间,不用花多少钱,就能够阅读到各种新版的书籍。
@简里里 老师曾感概的跟我说,她体会到,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所能做的还是太少,比起每个个人所受的苦难,只是暗夜中的微弱一息烛光。但是也是这一息烛光,让那些绝望的人能够生活下去。我所在的地方,有时也让我觉得漆黑一片,Google Books, Project Gutenberg, 公开课,Wikipedia 这些有追求,并有行动的人们和机构,也是给我希望的一息烛光。
=== 总结
这么长写下来,发现对自己的思路也是很好的整理。总结一下,选书读书的一种思路是:
1、自己有一个想法,一件想要完成的事情,并且有个预想读书可以怎么帮助到自己去完成它。在选书读书中因此有所取舍;
2、从不同的领域取得灵感;
3、从广泛的资料来源中获取信息和观点,比如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primary vs. secondary)。特别是从老书中获取与现代思潮所不同的观点。100年前的各种资料很多已经被如Google这样伟大的公司免费放到晚上。利用之!不辜负Google的努力。也是最好的,对那些想控制你思想的人的反抗。
=== 附:一个不太规范的Bibliography
以下我把我目前收集到,准备学习的材料,包括书籍、公开课等,以及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等材料都列举在下 (Wikipedia 还有其他的短篇幅文章就不列举了)。并给出链接。希望大家能够对比资料,更清楚了然我当时取舍的原因。更有一个希望是,如果你也对欧美宗教变革感兴趣,望你加入到讨论中来。
心理学:
- Le Bon, Psychologie des Foules. 中文译作《乌合之众》。书作于1895年。至今看来,仍然深刻。据说还是我党干部们的必读材料,不知真假。
豆瓣链接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12611/
本书英文版(包括text, Kindle, iBook 版本)可于 Project Gutenberg 免费下载 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445
或者也可在这里下载 http://etext.virginia.edu/toc/modeng/public/BonCrow.html
- William James,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书作于1890年,虽然写于百年之年,仍是公认的最重要的心理学著作。我听UCLA 教授 Lieberman的公开课时,他说,James百年之前所搞明白的心理学,比现在人所懂的还多。James 作为世纪之交的一个美国人,也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研中心逐渐由西欧转向北美的过程。James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做学术演讲的时候曾说,作为一个美国人,在台上给欧洲科学家讲座,这是一件他感觉很不自然的事情,因为美国人在欧洲人面前,在此之前一直是学生的角色。
本书分为上下两本。是非常厚重的书,集当时对心理学认知之大成。
豆瓣链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61201/
Project Gutenberg 链接: http://psychclassics.asu.edu/James/Principles/
- William James,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1902). 这是James 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的讲座集。峰哥当年曾经在爱丁堡大学做过一个暑假研究。颇为怀念那个城市。
Gutenberg 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621
- ULCA 公开课 Social Psychology,教授 Matthew Lieberman
@简里里 的心理学自我修养有收录这门课的iTunes U视频链接 http://site.douban.com/156230/widget/notes/8956749/note/223248527/
这是verycd对课程的介绍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68119/
历史:
耶鲁大学公开课《欧洲文明》,教授 John Merriman。课程介绍现代国家概念的形成。课程从 Peace of Westphalia 开始讲,直到二战后。很巧,跟我最后选择的宗教的时间阶段重合。伴随着这些政治、文化史,看宗教的变革,对历史的认识就更加立体起来。
网易链接(有中文字幕) http://v.163.com/special/europeancivilization/
我和简老师、王老师一起学习这门课程,并且把我们的讨论录制成播客,见 http://site.douban.com/156230/widget/playlist/11150327/?s=308861
宗教:
George Fox (1624-1691) 和 Quakerism。Fox是英国人,创立 Quakerism.
- George Fox 日记/Journal of George Fox。就像William James 所说的,Fox的日记读起来真有点《狂人日记》的感觉。
Amazon http://www.amazon.com/Journal-George-Fox-ebook/dp/B003EENJGG/
免费下载PDF, Kindle, iBook version (但是在中国被封) http://archive.org/details/journalofgeorgef01foxg
- George Fox 自传/Autobiography of George Fox
Amazon http://www.amazon.com/Autobiography-of-George-Fox-ebook/dp/B003EO8RB8/
- First Among Friends, by H. Larry Ingle (1996). 当代人写的George Fox 传记。
Amazon http://www.amazon.com/First-among-Friends-Creation-Quakerism/dp/0195101170
- A brief account of the rise and progress of the people called Quakers, by William Penn (1803).
这书写于George Fox 死后100多年,正好是差不多介于Fox之死和当今中间的时间,提供一个对Quaker的不同观点。作者William Penn 是个传奇人物。其父是显赫的英国海军元帅。William 年轻时皈依Quaker,为了自己的Quaker信仰(当时被视为异类),跟老爸翻脸,被赶出家门,不许继承遗产。年轻的William Penn 不为所动,继续奔走游说,为Quaker争取利益,终于震怒英王,被逮捕入狱。后其父病危,William从狱中去见老爸最后一面,但仍然要求老爸不要屈服法庭的的罚款判决,拒付罚金,斗争到底。
老爸终于为儿子的勇气所感动,父子和好。并且老爸偷偷的付了罚金,同时暗地托孤 William 于皇储说,“我死之后,吾子危矣,请好好看觑吾子“。最后英王以及皇储,承其老爸的面子(英国宫廷斗争中,William老爸在辅佐新王上任曾立下汗马功劳),在其老爸死后,以还债为名,给了William Penn在北美一片广饶的土地。William Penn以Quaker教的原则辛勤治理,这就是今天的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 也是峰哥母校 Swarthmore College 所在地(也解释了为什么Swarthmore是个Quaker school)。
William Penn 的传奇人生告诉我们,可劲儿闹腾可以,但必须老爸够强啊!
我曾在《峰哥读哈佛经典》的播客中对William Penn的故事有所介绍,见 http://site.douban.com/156230/room/1818727/?s=280671
Google Books (中国被封) http://books.google.com/books/about/A_brief_account_of_the_rise_and_progress.html?id=6_kpAAAAYAAJ
- The Quaker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by Pink Dandelion (2008)
牛津的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是个很好的入门系列丛书,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每个话题写成一个100-200页的小册子。简洁又全面。但是对我的目的不适用。
丛书的介绍,以及包括的书单,可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Very_Short_Introductions
John Wesley (1703-1791), 英国人,基督教流派 Methodist 创始人。
- Journal of the rev. John Wesley, by John Wesley (John Wesley日记).
Google Books链接 http://books.google.co.uk/books/about/The_journal_of_the_rev_John_Wesley.html?id=k5rSibZJmxAC
- John Wesley the Evangelist, Richard Green (1905). 书写于Wesley死后不到20年,算是Wesley同时代的人眼中的他。
http://wesley.nnu.edu/john-wesley/john-wesley-evangelist/
Martin Luther (1483-1546), 德国僧侣。点燃欧洲宗教改革。
- Here I Stand, by Roland H. Bainton(1950)。Martin Luther 传记。书名来自Luther 非常著名的一句话 "here I stand, I can do no other." 不过现在很多史学家质疑这话是否真是Luther说的。但是这个故事实在牛X,所以还是以讹传讹讲一遍。
故事发生在1521年,在德国(当时叫做 Holy Roman Empire,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叫做 Worms 的地方(这地名起得!)。Martin Luther 当时在跟教皇叫板,到处说教皇的种种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Charles V替天行道,传Luter至Worms,参加一个叫做 Diet of Worms 的集会。(我第一次看到Diet of Worms 非常纳闷。难道是要吃虫子?后来才明白,Diet 在这里是指集会的意思。)
参加这个集会对Luther是很危险的事情。在Luther之前的宗教改革者,Jan Hus 就因为被认为散布邪说而被教会判刑烧死。好在Frederick III (算是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地方诸侯吧) 答应保证了Luther的安全。
集会上,Luther被要求收回他的言论。Luther说,让我想想。第二天回来,说“绝不收回”,并且说出了 here I stand, I can do no other 这样决绝的话。几天之后,皇上发令,说Luther传播异端邪说,其书焚毁,德国境内,不得给予饮食住所,并且人人的而诛之(任何人可以杀死他而不会被追究)。靠Frederick III 出手相救,Luther得以逃脱。他被藏匿在Wartburg 城堡一年。期间他把圣经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了德文。
书在Amazon http://www.amazon.com/Here-Stand-Martin-Abingdon-Classics/dp/0687168953
- Luther: a short biography, by James Anthony Froude
- The Reform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by Peter Marshall (2009)
John Calvin (1509-1564), 是Martin Luther 同时代人,欧洲 Reformation 重要人物。
- Life of John Calvin, Theodore Beza. Beza 是Calvin的学生,也是承接Calvin衣钵的人。
Google Books http://books.google.co.uk/books/about/The_life_of_John_Calvin.html?id=6z4DAAAAYAAJ
- Life of John Calvin, by Thomas H. Dyer
Joseph Smith (1805-1844) 和摩门教
- the Book of Mormon, by Joseph Smith (1830). 要说 primary source, 没法比 the book of Mormon 更第一手的了。Joseph Smith 是摩门教的创始人. The Book of Mormon 是他从天使所给金牌上复述的“圣经”。具体故事就不一一道来了,网上有详尽的介绍。非常传奇。最近跟奥巴马争美国总统的 Romney 就是摩门教徒,也代表摩门教越来越进入美国主流社会。
Project Gutenberg 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17
- Life of Joseph Smith the Prophet, by George Q. Cannon (1888). Cannon 算是 Joseph Smith 同时代的人,据说也见过Smith。
Amazon http://www.amazon.com/Life-Joseph-Smith-Prophet-ebook/dp/B002OFVPBW
- Biographical Sketches of Joseph Smith the Prophet, by Lucy Smith (1853). 这是Joseph Smith 母亲所写Joseph Smith 传记。不知是否西方也是“知子莫如母”。Lucy Smith 也许有对她儿子的事业也许有独到的洞察。
Google Books http://books.google.com/books/about/Biographical_Sketches_of_Joseph_Smith_th.html?id=gWUoAAAAYAAJ
有关Smith的传记很多,而且多是大部头的,非常学术之作,令人看不下去,比如这两本:
- Joseph Smith: rough stone rolling, by Richard Lyman Bushman (2007). 书名来自Smith日记里的一句话:我是一个快顽石,锤子凿子没有也不会用在我身上。我只向往天堂的智慧。
- No man knows my history: the life of Joseph Smith, by Fawn M. Brodie
======
【1】《怎么找好书看》http://www.douban.com/note/254531537/
【2】《我在商学院学了什么》 http://www.douban.com/note/255174701/
【3】Chase Your Reading, http://www.overcomingbias.com/2010/05/chase-your-reading.html
【4】C.S. Lewis对读老书和第一手材料的观点,见 Lewis为On the Incarnation (原作Athanasius 公元4世纪 ) 所写的序 http://www.spurgeon.org/~phil/history/ath-inc.htm
=== 引子
前两天写了文章《怎么找好书看》【1】。有留言说,峰哥推荐几本书吧。推荐书是一件艰难的艺术。最理想的情况是,荐书之人能够对被荐者的背景、兴趣、思维方式有了解,知道他准备好接受哪些书,并且能够在推荐中,把这些书的能够吸引他的要点,妙处描述出来。我曾经列过一些书单给朋友,但是后来发现几乎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就像我上一篇文章《我在商学院学了什么》【2】所写的,荐书的人要能够找到那些 "right little things" 去说。而这是跟朋友面对面都很难的事情,更不要说在网络上和不熟悉的人。
但让我介绍一下我正在读的书,以及读这些书的原因。我不是推荐下面将要提到的书 -- 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适合。我去读他们也是机缘巧合。但是我选择他们的原因和过程或有参考价值。
=== 教育和宗教
我最近在看16世纪到19世纪西方宗教变革的书和传记。大家可能已经了解,我对教育很有热情,希望在中国推广 liberal arts education,分享学习本身的乐趣,以及更多人认可和追求兼涉科学和人文的完整知识结构。
但是我觉得去研究教育本身并不能够给我带来更多启发。太多对教育感兴趣的人都局限在教育这个领域。Liberal arts education 推崇的却是对各个学科都有所了解,并且能够融会贯通。我在对教育开始感兴趣的时候就考虑从学习其他学科来对教育形成认识。最后选定的是16-19世纪基督教改革的几个人物。
我也曾经考虑过的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政治历史 (比如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并且也做了些相关的资料收集。社会心理学,在@简里里 老师推荐下读了 Le Bon 的 The Crowd,读了几章 William James 的心理学奠基之作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还在看UCLA的公开课 Social Psychology。政治史,听了耶鲁大学公开课 European Civilization/欧洲文明。还和简老师、王老师边学习,边把我们的讨论录制成为播客。
最终选择把主要精力放在宗教,有几个原因:
1)相比刚才提到的其他几个学科,宗教我是最不熟悉的,而又一直感兴趣的。欧美宗教史上的 Reformation, Calvinism, Martin Luther, Mormon 等等,经常听到,但是一头雾水。借这个机会正好理理清楚;
2)宗教我总觉得跟教育很像。宗教、教育都是承诺一个比较虚的回报(至少我所感兴趣的 liberal arts教育是如此)。宗教比之教育尤其!教育好歹还是这辈子能够见效。宗教一般都是逝后,或者来世再说了。当我那些从事教育的朋友对中国失去信心的时候,我常开玩笑说,宗教这辈子都等不到回报,尚且有人追随。你们能够给人带来现世的进步,还怕没人信么?
3)宗教历史上有些鲜明的人物,似乎是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开几百数千年之传统。远者如耶稣、佛祖、默罕默德就不说了。近者如 Martin Luther, John Calvin, Joseph Smith 也都开辟了可观的基业。他们作为个体对一个伟大事业推动,我觉得特别能够让同样是个体的我有所借鉴。(当然作为一个接受过马列毛邓唯物主义思想洗礼的同学,我认识到各个宗教变革背后自有其政治经济力量的暗流。)
=== 如何选书
西方宗教的历史很长,从哪个时段,哪些人物开始呢?我的选择既偶然,事后看来也颇必然。我在看心理学材料的时候,看到了 William James 的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当时我已经开始对宗教感兴趣,但是还是仅仅在看有关宗教的心理学分析。James 书中说到,很多宗教领袖都表现出心理异常,并且引用了Quaker教创始人 George Fox 的日记。
Quakerism 是基督教中比较冷门的一只,但是对我却非常亲切,因为我所毕业的 Swarthmore College 在建校的时候就是作为 Quaker school. 欧美的大学经常跟其宗教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流派分明。虽然现在,如Swarthmore,大多已经不再是教会学校,但是其过往的宗教背景还不时能够体现。如Swarthmore的Friends Historical Library 就收录北美权威的Quaker相关史料。Swarthmore有个昵称叫做Quaker matchbox, 是调侃本校同学之中,最后内部通婚的比例很高(但是峰哥没有享受到这个福利哈)。
James的引用给了我启发,我就此开始转向宗教,并且就从Quaker 的创始人 George Fox 入手。然后我就发现,George Fox 是个很好的人选。他是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离开当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就导致当时的第一手资料 (primary sources) 能够轻易找到(并且还是英文的), 比如他的日记,当时人们对他的描述。但同时,也已经有很多后人有对他的研究著述,对他当时的历史,以及他后来的影响,有当代人眼光的分析。如果是太远古的人,如耶稣,第一手资料就稀少或者不靠谱。太现代的人,则又没有从历史宏观的眼光来评析的。
体会到这样的好处,于是我就把我所感兴趣的时间定在过去200-500年间。这期间,西方宗教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如 Protestant Reformation 中基督教分离出天主教。还有席卷欧美的几度 Awakening, 包括大家由于最近的美国大选所了解的Mormon/摩门教 也是从中而来。英雄人物风起云涌。刚才说到的Martin Luther, John Calvin, 都是这一卦的。
曾读过一篇文章,说阅读分为 searching mode 和 chasing mode[3]. Searching mode 是你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没有明确目的。而chasing是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所以也因此更加有选择,并且对所读的东西更多思考和辩证。按照这个说法,我最近的读书是典型的 chasing mode. 我对书的阅读也是非常有选择。比如牛津大学有一套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系列书籍。其中有专门讲 Reformation,Quaker的书。简短,而且对想要了解这两个话题的普通读者需求是很好的阅读。但是这套书的系列缺乏对个人行为的描述,多是从社会政经的宏观来介绍,于我的目的就不太有帮助了。
=== 找书
受到我所喜爱的作家 C.S. Lewis【4】影响,我很喜欢读年代久远的资料。我在资料的搜集中,大大受益于 Google Books 和 Project Gutenburg. 他们把那些已经过了版权期的老书扫描放到网上,供天下人免费阅读。此外,我还受益于公开课,Wikipedia 基金会以及那些贡献时间和知识编辑Wikipedia的世界各地的人们。此外,也要谢谢Amazon,不仅提供一些老书的免费下载,而且提供廉价的Kindle 电子书,使我省去邮费和寄运的时间,不用花多少钱,就能够阅读到各种新版的书籍。
@简里里 老师曾感概的跟我说,她体会到,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所能做的还是太少,比起每个个人所受的苦难,只是暗夜中的微弱一息烛光。但是也是这一息烛光,让那些绝望的人能够生活下去。我所在的地方,有时也让我觉得漆黑一片,Google Books, Project Gutenberg, 公开课,Wikipedia 这些有追求,并有行动的人们和机构,也是给我希望的一息烛光。
=== 总结
这么长写下来,发现对自己的思路也是很好的整理。总结一下,选书读书的一种思路是:
1、自己有一个想法,一件想要完成的事情,并且有个预想读书可以怎么帮助到自己去完成它。在选书读书中因此有所取舍;
2、从不同的领域取得灵感;
3、从广泛的资料来源中获取信息和观点,比如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primary vs. secondary)。特别是从老书中获取与现代思潮所不同的观点。100年前的各种资料很多已经被如Google这样伟大的公司免费放到晚上。利用之!不辜负Google的努力。也是最好的,对那些想控制你思想的人的反抗。
=== 附:一个不太规范的Bibliography
以下我把我目前收集到,准备学习的材料,包括书籍、公开课等,以及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等材料都列举在下 (Wikipedia 还有其他的短篇幅文章就不列举了)。并给出链接。希望大家能够对比资料,更清楚了然我当时取舍的原因。更有一个希望是,如果你也对欧美宗教变革感兴趣,望你加入到讨论中来。
心理学:
- Le Bon, Psychologie des Foules. 中文译作《乌合之众》。书作于1895年。至今看来,仍然深刻。据说还是我党干部们的必读材料,不知真假。
豆瓣链接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12611/
本书英文版(包括text, Kindle, iBook 版本)可于 Project Gutenberg 免费下载 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445
或者也可在这里下载 http://etext.virginia.edu/toc/modeng/public/BonCrow.html
- William James,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书作于1890年,虽然写于百年之年,仍是公认的最重要的心理学著作。我听UCLA 教授 Lieberman的公开课时,他说,James百年之前所搞明白的心理学,比现在人所懂的还多。James 作为世纪之交的一个美国人,也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研中心逐渐由西欧转向北美的过程。James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做学术演讲的时候曾说,作为一个美国人,在台上给欧洲科学家讲座,这是一件他感觉很不自然的事情,因为美国人在欧洲人面前,在此之前一直是学生的角色。
本书分为上下两本。是非常厚重的书,集当时对心理学认知之大成。
豆瓣链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61201/
Project Gutenberg 链接: http://psychclassics.asu.edu/James/Principles/
- William James,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1902). 这是James 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的讲座集。峰哥当年曾经在爱丁堡大学做过一个暑假研究。颇为怀念那个城市。
Gutenberg 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621
- ULCA 公开课 Social Psychology,教授 Matthew Lieberman
@简里里 的心理学自我修养有收录这门课的iTunes U视频链接 http://site.douban.com/156230/widget/notes/8956749/note/223248527/
这是verycd对课程的介绍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68119/
历史:
耶鲁大学公开课《欧洲文明》,教授 John Merriman。课程介绍现代国家概念的形成。课程从 Peace of Westphalia 开始讲,直到二战后。很巧,跟我最后选择的宗教的时间阶段重合。伴随着这些政治、文化史,看宗教的变革,对历史的认识就更加立体起来。
网易链接(有中文字幕) http://v.163.com/special/europeancivilization/
我和简老师、王老师一起学习这门课程,并且把我们的讨论录制成播客,见 http://site.douban.com/156230/widget/playlist/11150327/?s=308861
宗教:
George Fox (1624-1691) 和 Quakerism。Fox是英国人,创立 Quakerism.
- George Fox 日记/Journal of George Fox。就像William James 所说的,Fox的日记读起来真有点《狂人日记》的感觉。
Amazon http://www.amazon.com/Journal-George-Fox-ebook/dp/B003EENJGG/
免费下载PDF, Kindle, iBook version (但是在中国被封) http://archive.org/details/journalofgeorgef01foxg
- George Fox 自传/Autobiography of George Fox
Amazon http://www.amazon.com/Autobiography-of-George-Fox-ebook/dp/B003EO8RB8/
- First Among Friends, by H. Larry Ingle (1996). 当代人写的George Fox 传记。
Amazon http://www.amazon.com/First-among-Friends-Creation-Quakerism/dp/0195101170
- A brief account of the rise and progress of the people called Quakers, by William Penn (1803).
这书写于George Fox 死后100多年,正好是差不多介于Fox之死和当今中间的时间,提供一个对Quaker的不同观点。作者William Penn 是个传奇人物。其父是显赫的英国海军元帅。William 年轻时皈依Quaker,为了自己的Quaker信仰(当时被视为异类),跟老爸翻脸,被赶出家门,不许继承遗产。年轻的William Penn 不为所动,继续奔走游说,为Quaker争取利益,终于震怒英王,被逮捕入狱。后其父病危,William从狱中去见老爸最后一面,但仍然要求老爸不要屈服法庭的的罚款判决,拒付罚金,斗争到底。
老爸终于为儿子的勇气所感动,父子和好。并且老爸偷偷的付了罚金,同时暗地托孤 William 于皇储说,“我死之后,吾子危矣,请好好看觑吾子“。最后英王以及皇储,承其老爸的面子(英国宫廷斗争中,William老爸在辅佐新王上任曾立下汗马功劳),在其老爸死后,以还债为名,给了William Penn在北美一片广饶的土地。William Penn以Quaker教的原则辛勤治理,这就是今天的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 也是峰哥母校 Swarthmore College 所在地(也解释了为什么Swarthmore是个Quaker school)。
William Penn 的传奇人生告诉我们,可劲儿闹腾可以,但必须老爸够强啊!
我曾在《峰哥读哈佛经典》的播客中对William Penn的故事有所介绍,见 http://site.douban.com/156230/room/1818727/?s=280671
Google Books (中国被封) http://books.google.com/books/about/A_brief_account_of_the_rise_and_progress.html?id=6_kpAAAAYAAJ
- The Quaker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by Pink Dandelion (2008)
牛津的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是个很好的入门系列丛书,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每个话题写成一个100-200页的小册子。简洁又全面。但是对我的目的不适用。
丛书的介绍,以及包括的书单,可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Very_Short_Introductions
John Wesley (1703-1791), 英国人,基督教流派 Methodist 创始人。
- Journal of the rev. John Wesley, by John Wesley (John Wesley日记).
Google Books链接 http://books.google.co.uk/books/about/The_journal_of_the_rev_John_Wesley.html?id=k5rSibZJmxAC
- John Wesley the Evangelist, Richard Green (1905). 书写于Wesley死后不到20年,算是Wesley同时代的人眼中的他。
http://wesley.nnu.edu/john-wesley/john-wesley-evangelist/
Martin Luther (1483-1546), 德国僧侣。点燃欧洲宗教改革。
- Here I Stand, by Roland H. Bainton(1950)。Martin Luther 传记。书名来自Luther 非常著名的一句话 "here I stand, I can do no other." 不过现在很多史学家质疑这话是否真是Luther说的。但是这个故事实在牛X,所以还是以讹传讹讲一遍。
故事发生在1521年,在德国(当时叫做 Holy Roman Empire,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叫做 Worms 的地方(这地名起得!)。Martin Luther 当时在跟教皇叫板,到处说教皇的种种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Charles V替天行道,传Luter至Worms,参加一个叫做 Diet of Worms 的集会。(我第一次看到Diet of Worms 非常纳闷。难道是要吃虫子?后来才明白,Diet 在这里是指集会的意思。)
参加这个集会对Luther是很危险的事情。在Luther之前的宗教改革者,Jan Hus 就因为被认为散布邪说而被教会判刑烧死。好在Frederick III (算是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地方诸侯吧) 答应保证了Luther的安全。
集会上,Luther被要求收回他的言论。Luther说,让我想想。第二天回来,说“绝不收回”,并且说出了 here I stand, I can do no other 这样决绝的话。几天之后,皇上发令,说Luther传播异端邪说,其书焚毁,德国境内,不得给予饮食住所,并且人人的而诛之(任何人可以杀死他而不会被追究)。靠Frederick III 出手相救,Luther得以逃脱。他被藏匿在Wartburg 城堡一年。期间他把圣经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了德文。
书在Amazon http://www.amazon.com/Here-Stand-Martin-Abingdon-Classics/dp/0687168953
- Luther: a short biography, by James Anthony Froude
- The Reform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by Peter Marshall (2009)
John Calvin (1509-1564), 是Martin Luther 同时代人,欧洲 Reformation 重要人物。
- Life of John Calvin, Theodore Beza. Beza 是Calvin的学生,也是承接Calvin衣钵的人。
Google Books http://books.google.co.uk/books/about/The_life_of_John_Calvin.html?id=6z4DAAAAYAAJ
- Life of John Calvin, by Thomas H. Dyer
Joseph Smith (1805-1844) 和摩门教
- the Book of Mormon, by Joseph Smith (1830). 要说 primary source, 没法比 the book of Mormon 更第一手的了。Joseph Smith 是摩门教的创始人. The Book of Mormon 是他从天使所给金牌上复述的“圣经”。具体故事就不一一道来了,网上有详尽的介绍。非常传奇。最近跟奥巴马争美国总统的 Romney 就是摩门教徒,也代表摩门教越来越进入美国主流社会。
Project Gutenberg 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17
- Life of Joseph Smith the Prophet, by George Q. Cannon (1888). Cannon 算是 Joseph Smith 同时代的人,据说也见过Smith。
Amazon http://www.amazon.com/Life-Joseph-Smith-Prophet-ebook/dp/B002OFVPBW
- Biographical Sketches of Joseph Smith the Prophet, by Lucy Smith (1853). 这是Joseph Smith 母亲所写Joseph Smith 传记。不知是否西方也是“知子莫如母”。Lucy Smith 也许有对她儿子的事业也许有独到的洞察。
Google Books http://books.google.com/books/about/Biographical_Sketches_of_Joseph_Smith_th.html?id=gWUoAAAAYAAJ
有关Smith的传记很多,而且多是大部头的,非常学术之作,令人看不下去,比如这两本:
- Joseph Smith: rough stone rolling, by Richard Lyman Bushman (2007). 书名来自Smith日记里的一句话:我是一个快顽石,锤子凿子没有也不会用在我身上。我只向往天堂的智慧。
- No man knows my history: the life of Joseph Smith, by Fawn M. Brodie
======
【1】《怎么找好书看》http://www.douban.com/note/254531537/
【2】《我在商学院学了什么》 http://www.douban.com/note/255174701/
【3】Chase Your Reading, http://www.overcomingbias.com/2010/05/chase-your-reading.html
【4】C.S. Lewis对读老书和第一手材料的观点,见 Lewis为On the Incarnation (原作Athanasius 公元4世纪 ) 所写的序 http://www.spurgeon.org/~phil/history/ath-in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