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圣心大教堂
Blessed are those fear lord and walk his ways.
昨天去圣心大教堂,据说是世界上仅有四座的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在老广州的巷道中穿梭,一德路,长提,最后出来时才找到的宾兴巷,路过一条街的零食批发,就豁然开朗,仿佛眼前的景已在欧洲。一直对天主教的了解很淡薄,但听着教堂里的歌声,碰撞在雕花石墙上的回声将不同年龄和种族的人的声音混杂在一起,柔和得人心安稳。开始的歌声没有歌词,连音含糊,我们坐得远,听上去竟与爷爷奶奶的葬礼时主持边敲锣边唱歌的感觉相似。也许对天上的人,或是神,都要这么含糊着说话,才能传的更远,传到天上。我曾经为这个理论想过科学依据,越低浑含糊的声音,频率越低,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的速率越小,最终也比高亢的声音更能存活下来。有时候我就是这么在伪文青和geek间徘徊不定,或许是在哪边受了创,便偏向另一面去寻求慰藉。
下午三点半,和拔拔一起听了弥撒,牧师是中国人,缓慢艰涩的英语,却清晰。唱歌,祈祷,和身边的黑人教徒握手祝福,是一种很特别的感受。在起立坐下和跪下时,我默默将单反收回包里,这时候,就忘记自己是个游客,沉浸在这样的信仰中也无妨。这是2012年最后一次弥撒,座无虚席,信仰是有感染力的,尤其是源于生活的信仰。
教堂和蓝天,实在是让人心明净的存在。
今天是2012年的最后一天,我想写一篇年终总结。不能避免的会是流水账。
昨天去圣心大教堂,据说是世界上仅有四座的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在老广州的巷道中穿梭,一德路,长提,最后出来时才找到的宾兴巷,路过一条街的零食批发,就豁然开朗,仿佛眼前的景已在欧洲。一直对天主教的了解很淡薄,但听着教堂里的歌声,碰撞在雕花石墙上的回声将不同年龄和种族的人的声音混杂在一起,柔和得人心安稳。开始的歌声没有歌词,连音含糊,我们坐得远,听上去竟与爷爷奶奶的葬礼时主持边敲锣边唱歌的感觉相似。也许对天上的人,或是神,都要这么含糊着说话,才能传的更远,传到天上。我曾经为这个理论想过科学依据,越低浑含糊的声音,频率越低,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的速率越小,最终也比高亢的声音更能存活下来。有时候我就是这么在伪文青和geek间徘徊不定,或许是在哪边受了创,便偏向另一面去寻求慰藉。
下午三点半,和拔拔一起听了弥撒,牧师是中国人,缓慢艰涩的英语,却清晰。唱歌,祈祷,和身边的黑人教徒握手祝福,是一种很特别的感受。在起立坐下和跪下时,我默默将单反收回包里,这时候,就忘记自己是个游客,沉浸在这样的信仰中也无妨。这是2012年最后一次弥撒,座无虚席,信仰是有感染力的,尤其是源于生活的信仰。
![]() |
教堂和蓝天,实在是让人心明净的存在。
今天是2012年的最后一天,我想写一篇年终总结。不能避免的会是流水账。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