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00,我在株洲工作的那几年-跑酷跑酷送广告
“传人文化”倒闭后,一段时间没找到工作。那时候不象现在,招聘求职可以上网,还有人才市场。97年左右,求职渠道除了熟人互相介绍,就是去看街边广告栏。
对面楼上的邻居唐哥,当时是位我心中的创业奇才,他收入模式不拘一格 :除了给人送煤气罐、运货,还是送投递广告公司的小队长--于是我跑去跟他送小广告。
送小广告是这样一种职业:A4纸大小的一单张,内容涉及太阳神、红桃K之内的口服液广告,靠投递人员散到千家万户。在97年,广告靠这种原始的方式进入千家万户,口服液卖得红红火火,你没喝过都不好意思说你是中国人。 每月5-10天工作, 送楼房日均600张,送平地(商场、门面)日均千张。每日报酬20元左右。这是一份不错的收入,毕竟不需要什么技能,能跑就行。
投递范围有远有近,远的投过三三一(南方集团)、四三零(车辆厂),骑单车要个把小时。近的就是市区一带,南大门、贺家土,基本上市区我们都跑过。一个小队长带七八个人,自带单车。我当时骑的是辆公路赛车,没有后座,上千张广告纸一堆,就这么放在车把上运过去,还敢脱把,熬是拉风。
到达目的地后,小队长会排一下日程,某人送某栋。当时也没啥高楼,都是四五层的居民楼。投递规范是每户一张,可折成三角形,插在门把手上。
小队长的工作主要就是检查作弊。跟在屁股后面抽查,如果有人偷懒,比如没有送到户,或是偷偷扔掉,一旦发现,就会被开除。小队长的上级是片区经理,会不定期的抽查各小队。
不过,这种管理架构还是比较松散的。我们的小队长就明确表示,基于个人不能偷懒,不过,在投递任务太重的情况,小队长会安排一些“集体作弊”,就是大家一起销毁部分广告单--以达到提前下班的目的。
我中学同学叫杨斌,我们有一起打篮球的功底。跑了两天觉得还吃得消,于是决定做为事业来做。后来我同栋的妹子刘非听说这事不错,也参与了一下,跑了一天就累跨了。我妈多少年后,还拿这说事,说干什么都要身体好呀,刘非搞了一天就不去了,还是我们仔伢子有干劲。
我当年正是20出头的年纪,人又老实,那是真跑呀。送楼房都是二级二级的上,跑得一身大汗。就这样,株洲大大小小的各个街道、小区、厂区,基本被我们跑了个遍。虽说生于斯长于斯,但这个城市年的有些地方,我一生中可能就去过那一回。我打小就没面子感,连自己家门口都送过。不象有的人,怕碰到熟人,怕有人说你大学毕业就干这个呀?我想法就是劳动光荣,运动养生!
后来我和老杨送电厂区的时候,被保安扣过一回。说了些好话才放出来。再后来,这活儿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又混回了IT界(电脑打字员),就没再干过了。老杨后来,还做过凌晨送牛奶的活儿,他传达的意图是,活重、钱多、人少、速来---但我没有参加。
15年后,物流大发展,投递员越来越多,不过大家都是骑电动车和坐电梯了,不复再有奔跑的乐趣。
对面楼上的邻居唐哥,当时是位我心中的创业奇才,他收入模式不拘一格 :除了给人送煤气罐、运货,还是送投递广告公司的小队长--于是我跑去跟他送小广告。
送小广告是这样一种职业:A4纸大小的一单张,内容涉及太阳神、红桃K之内的口服液广告,靠投递人员散到千家万户。在97年,广告靠这种原始的方式进入千家万户,口服液卖得红红火火,你没喝过都不好意思说你是中国人。 每月5-10天工作, 送楼房日均600张,送平地(商场、门面)日均千张。每日报酬20元左右。这是一份不错的收入,毕竟不需要什么技能,能跑就行。
投递范围有远有近,远的投过三三一(南方集团)、四三零(车辆厂),骑单车要个把小时。近的就是市区一带,南大门、贺家土,基本上市区我们都跑过。一个小队长带七八个人,自带单车。我当时骑的是辆公路赛车,没有后座,上千张广告纸一堆,就这么放在车把上运过去,还敢脱把,熬是拉风。
到达目的地后,小队长会排一下日程,某人送某栋。当时也没啥高楼,都是四五层的居民楼。投递规范是每户一张,可折成三角形,插在门把手上。
小队长的工作主要就是检查作弊。跟在屁股后面抽查,如果有人偷懒,比如没有送到户,或是偷偷扔掉,一旦发现,就会被开除。小队长的上级是片区经理,会不定期的抽查各小队。
不过,这种管理架构还是比较松散的。我们的小队长就明确表示,基于个人不能偷懒,不过,在投递任务太重的情况,小队长会安排一些“集体作弊”,就是大家一起销毁部分广告单--以达到提前下班的目的。
我中学同学叫杨斌,我们有一起打篮球的功底。跑了两天觉得还吃得消,于是决定做为事业来做。后来我同栋的妹子刘非听说这事不错,也参与了一下,跑了一天就累跨了。我妈多少年后,还拿这说事,说干什么都要身体好呀,刘非搞了一天就不去了,还是我们仔伢子有干劲。
我当年正是20出头的年纪,人又老实,那是真跑呀。送楼房都是二级二级的上,跑得一身大汗。就这样,株洲大大小小的各个街道、小区、厂区,基本被我们跑了个遍。虽说生于斯长于斯,但这个城市年的有些地方,我一生中可能就去过那一回。我打小就没面子感,连自己家门口都送过。不象有的人,怕碰到熟人,怕有人说你大学毕业就干这个呀?我想法就是劳动光荣,运动养生!
后来我和老杨送电厂区的时候,被保安扣过一回。说了些好话才放出来。再后来,这活儿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又混回了IT界(电脑打字员),就没再干过了。老杨后来,还做过凌晨送牛奶的活儿,他传达的意图是,活重、钱多、人少、速来---但我没有参加。
15年后,物流大发展,投递员越来越多,不过大家都是骑电动车和坐电梯了,不复再有奔跑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