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
老子说
(一)
世人都以为:人要表现坚强不可柔弱,人要表现聪明不要愚鲁。可是老子却反过来说:人要表现柔弱不要坚强,人要表现愚钝不要聪明。人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刚强的容易折断,柔弱的能够保全。比如说你身上牙齿最硬舌头最软,人老了,牙齿不见了,舌头完好。大树比小草刚强,台风来时,大树常被连根吹起,小草却完好。风无形无体,却能吹倒树。水可方可圆可淹没很多东西,刚强的未必是强,柔弱才是真正的强。
愚鲁能弃华取实。
(二)
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但老子却能看到里面。
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能看到反面。
西周末年 周代藏书室史官
道有四种含义:
一构成世界的本体
二创造宇宙的动力
三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四人类行为的准则
(三)
道如果可以说得明白解释得清楚就不是道了
道含万物之理,无形无声无实体而且永恒不变。
非语言与文字可表达,你说它黑,它就不白了。
天地开始的时候,没有形体没有形象。
无就是道的本体,宇宙的本源。
当道产生创生的作用,万物就随之而生,可称之为有。这有就是道的作用。
无是道的本体,有是道的作用。同出于道名称不同。
都可以称为玄妙,玄妙又玄妙啊。
无创天地,天地生万物,终于形成 了万象纷纭的世界。
(四)
美丑难易高低都是互相比较而成的。
不居功,所以功迹不会埋没价值的判断是比较而产生的,对立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价值判断也在不断的变动中。要淡然处之。
无知不是愚蠢,是消解巧伪的心智。
无欲不是消灭自然本能,是消解贪欲。
空虚生万物。
天地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圣人谦虚反而被爱戴。不计较利害得失反而成全了自己。
(五)
水性:
柔 停留在低处 滋润万物而不争
人也应当有这种人格:处众人之所恶,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做。他有骆驼的精神忍辱负重谦卑守诺。
他能尽其所能的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帮助别人,而绝对不和别人功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有道德的人所言至诚,绝不虚伪。
身退不是叫人做隐士,是不炫耀不居功不咄咄逼人
锋芒太露容易折断
人在成功之后要激流勇退。
(六)
空才能放东西和居住,无之以为用。
实际上无的用处比有的用处大得多
有之所以作用是因为无,有无配合才能产生大作用,
一切器具作用全在于无,无的大道妙用无穷。
有道德的人所言至诚,绝不虚伪。
失去了道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了礼,失去了礼而后才有了智。
求道损知去欲,如果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了。
圣人无成见,以百姓见为意见,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向善。对守信与否的人也如此,可使人人守信。
(七)
善于养生的人不进入生死的境界,没有什么能伤害他。
超然物外,淡泊无欲,既无法和他亲近也无法和他疏远。既无法使他得利,也无法使他受害。无法使高贵也无法使他低贱。
圣人居于上面,人们不感到负累。
因为他不与人争,而没有人与他争。
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
倾其所有给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
给予的人是富裕的,不是拥有的人最富裕。
(八)
语言无法表达一切的道理,就象明眼人无法跟瞎子解释太阳的样子一样。说得出来的道是不常道。
真理和文字是无关的,手指能指出明月的所在,但却不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要透过手指,有人只看到手指,却不能看到手指所指向的真理。
最好的时代人们根本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
就象人身体健康时根本感觉不到呼吸的存在。
道的本性就是自然 。
施善为积德便是无德了。
知者贵行不贵言,多言多患。
要葆光,不要露出与众不同的痕迹,光芒大露引来很多人这恰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你能让人归附你,却不能让人不归附你。
无心争斗的鸡全身无懈可击。它的劲气内敛,一触即发。
附:
《禅故事》
恶运的形成往往是因为缘起,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本身。
以条件交换得来的利益是不值得羡慕的。失去的往往多过得到的。
勤奋和悠闲过一生都是一生,最后都得死,这是宿命。
世界依每个人的眼睛现而,因心现物。
自己是佛看他人是佛,自己是大便看别人也是大便。
一个人如果一生只有一个自己就太可怜了就象不蜕皮的蛇只有死亡了。
人不应只追求时空的一点,要融入任何时间与空间,于是便能拥有任何时与空。
尽情做自己,不羡慕他人,不自卑。喜欢比较会死于自己的不满之中。
人,做得到的不想做,做不到的却想做。
小器易盈,大器不满。
我富有,我的欲望比我的能力小,我贫穷我的欲望大过我的拥有。
有容乃大,空虚才能有容,自满容不下任何东西。
山不长脚,人长脚。转不动外界就转动自己同样能达到目的。
不要用己目看世界,世界便会以全新的面貌真实的呈现在你的眼前。
树的死也是碳的生,只是法相不同。
不问生死,只问是否活在当时,失即是得。
吃下肚去的苹果是得哪是失呢。
以下为老子说视频:
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DjKRTydFOY/index.html?tpa=dW5pb25faWQ9MTAyNDY2XzEwMDA0MV8wMV8wMQ
(一)
世人都以为:人要表现坚强不可柔弱,人要表现聪明不要愚鲁。可是老子却反过来说:人要表现柔弱不要坚强,人要表现愚钝不要聪明。人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刚强的容易折断,柔弱的能够保全。比如说你身上牙齿最硬舌头最软,人老了,牙齿不见了,舌头完好。大树比小草刚强,台风来时,大树常被连根吹起,小草却完好。风无形无体,却能吹倒树。水可方可圆可淹没很多东西,刚强的未必是强,柔弱才是真正的强。
愚鲁能弃华取实。
(二)
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但老子却能看到里面。
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能看到反面。
西周末年 周代藏书室史官
道有四种含义:
一构成世界的本体
二创造宇宙的动力
三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四人类行为的准则
(三)
道如果可以说得明白解释得清楚就不是道了
道含万物之理,无形无声无实体而且永恒不变。
非语言与文字可表达,你说它黑,它就不白了。
天地开始的时候,没有形体没有形象。
无就是道的本体,宇宙的本源。
当道产生创生的作用,万物就随之而生,可称之为有。这有就是道的作用。
无是道的本体,有是道的作用。同出于道名称不同。
都可以称为玄妙,玄妙又玄妙啊。
无创天地,天地生万物,终于形成 了万象纷纭的世界。
(四)
美丑难易高低都是互相比较而成的。
不居功,所以功迹不会埋没价值的判断是比较而产生的,对立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价值判断也在不断的变动中。要淡然处之。
无知不是愚蠢,是消解巧伪的心智。
无欲不是消灭自然本能,是消解贪欲。
空虚生万物。
天地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圣人谦虚反而被爱戴。不计较利害得失反而成全了自己。
(五)
水性:
柔 停留在低处 滋润万物而不争
人也应当有这种人格:处众人之所恶,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做。他有骆驼的精神忍辱负重谦卑守诺。
他能尽其所能的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帮助别人,而绝对不和别人功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有道德的人所言至诚,绝不虚伪。
身退不是叫人做隐士,是不炫耀不居功不咄咄逼人
锋芒太露容易折断
人在成功之后要激流勇退。
(六)
空才能放东西和居住,无之以为用。
实际上无的用处比有的用处大得多
有之所以作用是因为无,有无配合才能产生大作用,
一切器具作用全在于无,无的大道妙用无穷。
有道德的人所言至诚,绝不虚伪。
失去了道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了礼,失去了礼而后才有了智。
求道损知去欲,如果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了。
圣人无成见,以百姓见为意见,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向善。对守信与否的人也如此,可使人人守信。
(七)
善于养生的人不进入生死的境界,没有什么能伤害他。
超然物外,淡泊无欲,既无法和他亲近也无法和他疏远。既无法使他得利,也无法使他受害。无法使高贵也无法使他低贱。
圣人居于上面,人们不感到负累。
因为他不与人争,而没有人与他争。
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
倾其所有给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
给予的人是富裕的,不是拥有的人最富裕。
(八)
语言无法表达一切的道理,就象明眼人无法跟瞎子解释太阳的样子一样。说得出来的道是不常道。
真理和文字是无关的,手指能指出明月的所在,但却不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要透过手指,有人只看到手指,却不能看到手指所指向的真理。
最好的时代人们根本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
就象人身体健康时根本感觉不到呼吸的存在。
道的本性就是自然 。
施善为积德便是无德了。
知者贵行不贵言,多言多患。
要葆光,不要露出与众不同的痕迹,光芒大露引来很多人这恰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你能让人归附你,却不能让人不归附你。
无心争斗的鸡全身无懈可击。它的劲气内敛,一触即发。
附:
《禅故事》
恶运的形成往往是因为缘起,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本身。
以条件交换得来的利益是不值得羡慕的。失去的往往多过得到的。
勤奋和悠闲过一生都是一生,最后都得死,这是宿命。
世界依每个人的眼睛现而,因心现物。
自己是佛看他人是佛,自己是大便看别人也是大便。
一个人如果一生只有一个自己就太可怜了就象不蜕皮的蛇只有死亡了。
人不应只追求时空的一点,要融入任何时间与空间,于是便能拥有任何时与空。
尽情做自己,不羡慕他人,不自卑。喜欢比较会死于自己的不满之中。
人,做得到的不想做,做不到的却想做。
小器易盈,大器不满。
我富有,我的欲望比我的能力小,我贫穷我的欲望大过我的拥有。
有容乃大,空虚才能有容,自满容不下任何东西。
山不长脚,人长脚。转不动外界就转动自己同样能达到目的。
不要用己目看世界,世界便会以全新的面貌真实的呈现在你的眼前。
树的死也是碳的生,只是法相不同。
不问生死,只问是否活在当时,失即是得。
吃下肚去的苹果是得哪是失呢。
以下为老子说视频:
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DjKRTydFOY/index.html?tpa=dW5pb25faWQ9MTAyNDY2XzEwMDA0MV8wMV8w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