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乐园 失乐园 复乐园 (1)
凯伦布利克森纪念馆,原先就是凯伦的住所,整体建筑呈L型。原先是个四合院形状,后失火只剩下现在样子。房屋面向大海背靠森林,后院挖了个池塘,周围是茂密的荷花和水草。路旁有个小牌子说,经过凯伦当年的不懈努力,附近森林地带 建为鸟类保护区。遗憾的是,我去的那天是周一,纪念馆休息,只好绕着房子挨个窗口向里张望。
从后院走近凯伦的住房,最先看到的是厨房的窗口。里面干净整齐,各式厨具凌朗满目。最醒目的是那挂在墙上的大大小小的锅,按尺寸依次排列,井井有条。大致数了一下,至少有二十。那一个个圆圆的锅底长长的把手,像个工具仓库,或是武器陈列室。
我曾去过凯伦当年在内罗毕的住所,现在也成为纪念馆。那里的厨房也是这般摆设,这般齐全。只是更宽敞,旁边还有食物储藏室。欧洲殖民者最为津津乐道的是,走到哪里,都把自己的生活习惯标准带到哪里,乐此不疲。
凯伦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家境不算富有但也绰绰有余,过得悠闲自在,活得颇有品味。电影《走出非洲》有这样的场景:凯伦乘火车抵达内罗毕,佣人从车上抬出成套的用餐瓷器,足足几箱子,在烈日下熠熠闪光。
再往前走是会客室。窗前摆着一本简装书,丹麦文。从封面可以看出,正是那本使凯伦一举成名的小说《走出非洲》。凯伦是双语写作。这本小说她先用英文写成,再翻译成丹麦文。
凯伦从小就喜爱写作,这可能跟她父亲也是个作家有关。但是,凯伦并非天才,像大多数文学艺术家的遭遇一样,她的早期作品备受冷落无人问津,使她极为沮丧,一度放弃写作而集中学绘画。她曾就读于欧洲几处美术学院,获得了很深的造诣。为凯伦写过传记的Thurman说,凯伦在绘画中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平稳宁静的世界,而她现实中的生活则充满了动荡混乱。
这是一种奇妙、又必不可少的心理平衡。生活中都需要有一处逃遁,一种发泄。
从后院走近凯伦的住房,最先看到的是厨房的窗口。里面干净整齐,各式厨具凌朗满目。最醒目的是那挂在墙上的大大小小的锅,按尺寸依次排列,井井有条。大致数了一下,至少有二十。那一个个圆圆的锅底长长的把手,像个工具仓库,或是武器陈列室。
我曾去过凯伦当年在内罗毕的住所,现在也成为纪念馆。那里的厨房也是这般摆设,这般齐全。只是更宽敞,旁边还有食物储藏室。欧洲殖民者最为津津乐道的是,走到哪里,都把自己的生活习惯标准带到哪里,乐此不疲。
凯伦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家境不算富有但也绰绰有余,过得悠闲自在,活得颇有品味。电影《走出非洲》有这样的场景:凯伦乘火车抵达内罗毕,佣人从车上抬出成套的用餐瓷器,足足几箱子,在烈日下熠熠闪光。
再往前走是会客室。窗前摆着一本简装书,丹麦文。从封面可以看出,正是那本使凯伦一举成名的小说《走出非洲》。凯伦是双语写作。这本小说她先用英文写成,再翻译成丹麦文。
凯伦从小就喜爱写作,这可能跟她父亲也是个作家有关。但是,凯伦并非天才,像大多数文学艺术家的遭遇一样,她的早期作品备受冷落无人问津,使她极为沮丧,一度放弃写作而集中学绘画。她曾就读于欧洲几处美术学院,获得了很深的造诣。为凯伦写过传记的Thurman说,凯伦在绘画中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平稳宁静的世界,而她现实中的生活则充满了动荡混乱。
这是一种奇妙、又必不可少的心理平衡。生活中都需要有一处逃遁,一种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