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种歌特插画图鉴
![]() |
传统歌特 |
这是最早的哥特。不管是否发展自80年代,传统哥特怀念那些从朋克时代过来的老日子。
传统哥特尊崇早期的哥特乐队(Bauhaus, Siouxie and the Banshees, The Birthday Party, The Sisters of Mercy和任何在哥特俱乐部Batcave演出的乐队),其他有影响力的乐队(如The Velvet Underground)也被奉若神明。
传统哥特的装束深受朋克影响,鱼网、皮夹克、穿孔,此外也包括浓妆和蓬蓬头,偶有捆绑装束,当然会大量使用黑色。如果他们不是在听那一大票唱片,那就是在哥特俱乐部享用snakebite & black(一种果酒、啤酒、黑醋栗调配的饮料)和丁香烟。
遗憾的是传统哥特相信哥特已经,,确切的说是死了,他们完全没法在这年头找到慰藉。新的“哥特”音乐诸如EBM或许最让他们忍无可忍。
![]() |
浪漫歌特 |
传统哥特看重80年代音乐,浪漫哥特则关注维多利亚时期文学创造出的黑暗,感性的神秘世界,以及受其影响的电影。换句话说,他们能比哥特更加“哥特式”。他们穿天鹅绒,蕾丝,维多利亚或中世纪风格的宽松衣服,热爱诗歌和文学。
毫无悬念滴,浪漫哥特是典型的感情丰富,有创造力,爱幻想的家伙。对他们来说枯萎的玫瑰,破烂的墓地和头骨都是蕴含极大美感的东东。。比起“恐怖”的氛围,他们更喜欢“忧郁”的调调,包括缓拍的天音乐队(如Love Spirals Downwards)和民谣(All About Eve, Faith and the Muse)也接受The Sisters of Mercy和The Cure这类型。当然他们也听古典音乐,尤其是巴赫或瓦格纳。
![]() |
塞博歌特 |
赛博哥特完全是跟哥特唱反调~他们喜欢鲜亮的霓虹色彩,崇尚未来主义和新科技,听舞曲(跟哥特摇滚越不一样的越爱听)。
那为什么叫他们哥特呢?也许是因为他们喜欢的音乐是由工业音乐、哥特实验电音等兄弟流派发展而来;或是因为他们喜欢的歌词(电体音乐,EBM,如VNV Nation)太艰深晦涩了,舞曲fan们通常都听不懂;也可能仅因为他们怪异的发型。
鉴别赛博哥特超级简单:俱乐部中他们将是最显眼的:披散的马尾辫子,风镜,未来派装束,最另类的摇滚打扮,浑身上下各式各样能发光的零碎。
虽然他们有时是俱乐部里最活跃的成员,但其他的哥特通常都不待见这类型的。尤其是工业音乐的fans。但不容否认赛博哥特现在越来越流行了。
![]() |
恋物歌特 |
在外人眼中,哥特运动从最开始就很古怪,因为第一批哥特音乐家如Bauhaus等在舞台上大秀锁链,皮革,鱼网和捆绑装束。到今天这种装扮(和生活方式)仍在风行,现在更是有茫茫多的性感捆绑装来让他们心神不宁。恋物哥特也会刺青,穿孔或以其他方式改造身体。每人的床头柜里都塞满了手铐,面罩/塞口物和鞭笞工具。
每个哥特乐队都或多或少写过和性有关的歌,所以恋物哥特并不特别看中哪个流派,但他们认为80年代的新浪潮(如Depeche Mode)和工业音乐(如Throbbing Gristle)会更恋物一些。
正如人们所料,恋物哥特已经从任何地方在所有情况下以各种性别把每件事情全都试过一次了。。至少他们是这么告诉你的。
![]() |
嬉皮歌特 |
哥特们可以分成两大类:要么他认为嬉皮们对自己太过乐观;要么他本身就是嬉皮。。嬉皮哥特热爱自然,崇拜异教或巫术、或崇拜其它什么玩意(或同时崇拜其中两种以上)。对新世纪的信仰,以及蜡烛,水晶,熏香,塔罗牌,还有任何能在新世纪商店找到的东东着迷。嬉皮哥特和非哥特的嬉皮们唯一的重要区别是对黑色和神秘符号的热衷。
像他们的嬉皮兄弟一样,嬉皮哥特常是(纯)素食主义者,环保战士,并致力动物权利保护运动。当他们不为世界和平而战时,他们懂得生活,知道怎么在聚餐中找乐子——通常是大半夜里跑出来找空地举行“古老的凯尔特仪式”的时候。
嬉皮哥特喜欢黑暗民谣(如Faith and the Muse),天音(如Cocteau Twins),异教摇滚(如Inkubus Sukkubus)等,当然他们也听大众型民谣和新世纪音乐。老牌的嬉皮哥特可能会听Fields of the Nephilim, The Cult和80年代末的更迷幻的曲子(如Tones on Tail)。
![]() |
日本歌特 |
日本“哥特”或许根本不该被称为“哥特”,虽然让原宿店(在东京类似卡姆登的地方)快要挤爆的流行时尚很大程度上也是受西方哥特运动的影响。日本哥特倾向于他们是植根另一些亚文化的:如Cosplay(装扮成你最喜爱的动画角色)或本土的视觉系音乐(通常认为源自日本摇滚乐队X-Japan)。
视觉系乐队的曲风可能会大不相同。他们既可以是重金属(如 Dir~en~Grey),又或是欧洲流行乐的风格(L’Arc~en~Ciel, Malice Mizer)。音乐无所谓,关键是乐队看上去长啥样子。。必须要将哥特,朋克和装扮要素融合成一个另类的、半男不女的组合。一般来说,纯爷们的乐队都试着穿的尽量女性化一些。
这种风格最近回到原地了,西方人现在开始借鉴日本的时髦打扮。最流行的莫过“哥特洛丽塔”(一种融合了歌特、维多利亚时装、爱丽丝漫游仙境和法国女仆的装束),当今西方哥特界对此大大地有爱。
![]() |
铆钉头/工业歌特 |
铆钉头(或工业哥特)往往不认为自己是“哥特”,尽管他们喜欢的音乐也是从哥特商店找到,且也常去哥特俱乐部。这都是从Throbbing Gristle为他们极其怪异的实验电音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工业唱片”公司开始的。一小撮工业哥特认为只有80年代早期的(如SPK和The Leather Nun)才是唯一“真正的”工业音乐。
然而,这年头工业特质已经快成了赛博风格的黑暗,粗糙,反乌托邦版。现在的工业哥特可能会听些类似重口味EBM的暗潮(Wumpscut, Skinny Puppy),或商业味道的“工业金属”(Nine Inch Nails, Ministry, KMFDM) 。
工业哥特们穿未来派装束,这点类似赛博哥特,但一般是单色,少有闪光的零件,常有军用装的派头。不可否认黑客帝国等科幻电影影响了工业哥特的着装风格,大坨大坨的人哪怕在挥汗如雨的俱乐部也不脱大衣。。
![]() |
自信歌特 |
与其说这是一种哥特类型,不如说是一种态度,自信哥特知道如何打发时光。抛开忧郁的哥特式印象,这些哥特是开朗,友好,过度亢奋神经质的那种类型。他们认为哥特式的生活方式是种乐趣。
他们常穿着明丽的色彩,喜欢舞曲,因此自信哥特往往令人联想到赛博哥特。然而他们也会表现出其他特质,从死亡摇滚到维多利亚吸血鬼。。关键是,他们从来不对错误太过认真。
典型的自信哥特喜欢哥特所有好玩和愚蠢的方面,包括卡哇伊的东东,80年代的卡通和电视节目以及能在万圣节做的一切事情。音乐口味多元化,一般是80年代的电子流行乐(如Strawberry Switchblade),极其可怕的死亡摇滚(如Alien Sex Fiend),他们喜欢搞动漫的艺术家(如Voltaire)。
![]() |
消沉歌特 |
是外人对哥特的典型理解。。消沉哥特是太过较真“黑暗忧郁”特质的那些家伙。他们认为珍爱哥特必须远离欢愉。他们通常在自家房间里,写毁灭主题的诗和晦暗的日记,或蜷在俱乐部一角的阴影中,等着有人过来搭讪(这时他就可以告诉那些人他宁愿一个人呆着。。)只听那种像他们灵魂一样黑暗和折磨人的音乐。。这些人会穿的全黑,很可能把家里的墙也涂黑,灯泡都不能幸免。。
其他的哥特会发现这些人太自我中心,因此抱怨说他们的生活本来没那么糟嘛。但是人们不该对其太刻薄。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患青春期忧郁症的小孩(我们都知道那个时期有多可怕),以后很快会看到黑暗中光明的一面,且开始享受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在某个不幸的日子里他们会模仿其他哥特,这时只需给他们 snakebite & black(一种果酒、啤酒、黑醋栗调配的饮料)和一个拥抱,他们就会回来了。
![]() |
死亡摇滚 |
这些活宝被看作是歌特与朋克之间“缺失的一环”,在外型和音乐品味上他们酷似传统哥特。当传统歌特们认为歌特已死的时候,他们却认为歌特仍以抽搐的僵尸形态存在着。。
辨认他们的最简单办法是层叠的鱼网,乐队标识和令人发指的夸张发型。他们不只听80年代的经典哥特摇滚(Christian Death, Specimen and Alien Sex Fiend),也听新兴的疯狂艺术家如Cinema Strange、Tragic Black,还有恐怖朋克,精神摇滚。总之,只要是疯狂的,带有僵尸、蝙蝠、死亡元素的音乐他们都喜欢。
同时他们也看老牌恐怖电影(越低俗越好?),并且通常带点儿(扭曲的)幽默感。
![]() |
蝙蝠宝宝 |
怪小孩,幼儿园哥特,曼森控,购物狂哥特...这些准青春期的孩子因许多名字为人所知——大部分皆为贬损。且也常为哥特老油条们所不齿。蝙蝠宝宝何罪之有?一般来说是:太小记不起80年代;太穷买不起体面的哥特衣服;太傻不知道该听什么音乐和该怎么正确打扮。。
的确,蝙蝠宝宝自诩“哥特”的同时,其表现相当幼稚,他们更偏爱金属乐(Marylin Manson和HIM是典型的蝙蝠宝宝音乐),穿晃眼的金属装,外型上追求雷人的效果而非美感。
老哥特们痛苦地意识到,大众传媒认为这些孩子也搁在“哥特”这一栏。对那些不想和蝙蝠宝宝沾边的哥特来说,这可太烦人了,人们总不该忘了媒体也是最先用“哥特”形容一个音乐流派的啊。因此现在界定何者为哥特已经非常困难了。
蝙蝠宝宝的穿着/音乐品味会不断成长,有些会成为哥特族群中最耀眼的新人。因此要对他们有爱,不能随便鄙视。
![]() |
上班族歌特 |
哥特们长大了,必须去找工作了。他们需要上班赚钱(毕竟买衣服买CD都是超级败家滴),但仍想保留自己的“哥特性”。结果呢?他们就成了上班族哥特。穿衣打扮上,这些人试着在“哥特装”和工作装之间找到平衡。
如果你的同事喜欢(老款的)深色西装,天鹅绒,礼帽,印花锦缎,蜘蛛/安卡/十字架形状的银饰,那他可能就是这一类家伙,当然也包括细纹布衣(这样很有蒂姆伯顿的感觉)。他们的办公桌上还会找到萌死人的蝙蝠,骷髅头笔架或别的什么小玩意。周一上班时,他们有时忘了洗掉昨夜聚会时涂的黑指甲油(这下全露馅了 OTZ)。
现在,上班族哥特风行在整个亚文化之中,其装束融合赛博、恋物哥特并自成一派。因此能看到无论什么年龄职业的哥特都穿着细纹束胸或天鹅绒西装。
上班族哥特一般都做什么的呢?几乎全是“电脑前的工作”。
![]() |
维多利亚歌特 |
影响哥特时尚的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歌特文学和电影,尤其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如爱伦坡和布拉姆史托克。维多利亚时代流行束胸、蕾丝、双排扣常礼服和苍白的肤色,但没人能打扮的比维多利亚哥特更像那么回事。
装束上,他们向维多利亚时期的典范靠拢,希望树立起彬彬有礼、高贵尊严的形象。绝对精确地按照维多利亚时代的着装标准(束胸一定要穿在里面)。舞会/葬礼服也是他们的选择。
他们沉迷于维多利亚上流社会的活动,去看戏,参加化妆舞会,茶会,诗会。诸如狄更斯应援会或维多利亚文化节等都是他们出行显摆礼服的借口(倒不是说还要为此找借口)。
音乐上,歌剧,古典音乐是为标准,同时他们也听受维多利亚风格影响的乐队,如Rasputina
![]() |
中世纪歌特 |
“哥特式”通常用来形容城堡,教堂和其他古代石建筑,因此某些哥特对一切中世纪事物尤其感兴趣。他们穿中世纪风格的宽松袍子,参加文艺复兴博览会或再现活动。当然,穿着打扮不必严格遵守“中世纪”,融合一些都铎或凯尔特的元素也挺不错的。
中世纪哥特熟谙历史,常在博物馆、城堡、教堂和古迹之类的地方游荡,逛墓地时会留意墓碑上的姓名和日期。。结婚时要办中世纪主题婚礼,住在挂满了“前拉菲尔派”油画、石像鬼林立的建筑里。。
中世纪哥特喜欢古典音乐、格里高利圣咏、民谣(Loreena McKennit),天音(Faith and the Muse),当然还有Mediaeval Baebes。
一般来说,所有的中世纪哥特MM都暗想成为亚瑟王传说中的摩根仙女,而男的都会佩剑。
![]() |
金属党歌特 |
金属党们怎么在哥特里定位,这是一个问题。一方面,许多哥特(和金属党)认为这两个亚文化是独立的个体,有不一样的起源和音乐品味,服饰习惯也不尽相同,弄混他们只是广大小白们才犯的错误。
但另一方面,这两个群体又足够相似(尤其是穿黑衣、喜欢黑暗诡异的东西),音乐、时尚也越来越有共同点。同时放金属乐和哥特乐的俱乐部一点也不稀罕。
此外,不少金属乐队是两派fans都在听的,包括所谓的“哥特金”或“毁灭金”(Type O Negative, Theatre of Tragedy),或采用歌特意象的乐队(Nightwish,Lacuna Coil),或是比正统哥特更“哥特式”的乐队——更别提“工业金”(Nine Inch Nails, Rammstein)也出来添乱了。这最终取决于一个人对“哥特”的定义,以及何种音乐、形象、行为举止是这种亚文化的本质。
![]() |
情绪硬核歌特 |
虽然“Emo”十多年来都是用来特指一类朋克乐,但在21世纪已成了一个描述青年时尚运动的时髦词。事实上这是许多流派的大杂烩,包括朋克,复古乐,还带点日本都市和哥特风格,情绪硬核无可避免的要和哥特沾边了。
更偏向哥特阵营的Emo通常染黑发,黑指甲油,黑眼线,喜欢头骨和穿孔。他们会把这些与其它“典型的”Emo元素结合起来,如匡威,角框眼镜,星条纹,对亮色调的嗜好(常常是粉红色)。
Emo也像哥特一样喜欢音乐,而情绪硬核哥特(或哥特式情绪硬核)会听My Chemical Romance, The Rasmus或Funeral for a Friend(主要是得有个哥特名字)。
Emo因其郁郁寡欢(见消沉哥特)而出名,所以可以想见情绪硬核哥特将是极端令人郁闷的。有些确是如此,但更多人都是酷爱儿童漫画,老电脑游戏,可爱的饰品,且认为蒂姆伯顿的电影太过黑暗。
![]() |
吸血鬼歌特 |
苍白、忧郁、厌恶阳光、迷恋奇装异服。。毫无疑问最早Bauhaus唱“Bela Lugosi's Dead”时,哥特们就已被人联想到吸血鬼了。当然某些哥特对吸血鬼更加有爱。这群人白天上街时会穿黑色斗篷,戴太阳镜,参加“吸血鬼社交”,他们的书架上摆满了安妮赖斯的作品和白狼出版的规则书。他们看过所有的吸血鬼电影,并计划明年夏天访问罗马尼亚(不行的话就去Whitby)。他们偏爱红酒,但不对大蒜感冒。。
因为吸血鬼亚文化的横行,哥特乐队大都山寨过一些“吸血鬼歌曲”。跟吸血鬼们更亲的乐队有Nosferatu,Inkubus Sukkubus,当然还有Theatres des Vampires。
吸血鬼哥特一般不把自己太当回事,且热爱哥特的浪漫、优雅和潇洒,所以通常是很有趣的家伙——但要记得别让他们太接近你的脖子!
![]() |
极客歌特 |
本质上所有哥特都是极客(Geek)。毕竟,一个家伙怎么可能花这么多时间打扮,阅读古典文学,听晦涩艰深的音乐而不显得怪异(Geeky)呢?因此,所有类型的哥特都能找到极客特征,但有些会比别人更Geeky一些。
典型的极客哥特不强调哥特作为时尚,却着重其彰显的黑暗幻想。因此,虽然外形上不像其他哥特们那么酷,但其知识内涵和艺术底蕴通常更胜一筹。他们沉迷于玩角色扮演游戏,读科幻、奇幻、恐怖小说,看哥特式的电视节目和电影。极客哥特也喜欢电脑游戏、动画。在“被遗忘的星球”找到他们的机率可比哥特俱乐部大多了。
极客哥特是你能见到的最聪明,富创造性,思想开放的哥特。与之相应的,他们有不拘一格的音乐品味,但会更喜欢和指环王,邪神克苏鲁等有关的乐队。
![]() |
歌特比利 |
如果把猫王、The Cramps、一堆恐怖电影搁在一起,再掺点“沙发音乐”会是什么呢?莫名其妙的,这就成了Gothabilly——一种在音乐、服饰上都有不拘一格品位的另类哥特。
因其风格源自“山地摇滚”(或称摇滚比利,美国50年代的摇滚音乐)和“精神摇滚”(80年代深受山地摇滚影响的朋克),Gothabilly在视觉听觉上是复古,粗糙的艺术——但还带着黑暗的扭曲。死亡摇滚与之有不少共性,Gothabilly的音乐形象同样虚夸、故作低俗。不少Gothabilly乐队玩弄有创意的名字,如Nacho Knoche & The Hillbilly Zombies, Cult Of The Psychic Fetus和Vampire Beach Babes。
因为他们逼真的纹身,饰物和服装上无处不在的圆点,Gothabilly通常是哥特中更明朗欢快的一群。
![]() |
夜总会歌特 |
性感、奢华的夜总会世界是哥特的天生伙伴,事实上,束胸,吊带袜,黑色套装多年来一直是哥特主流。因此“黑暗夜总会”的诞生也是必然的。
Dresden Dolls在外型和印象上都是夜总会哥特的典型,当然也包括这一大批的乐队: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Voltaire, Sex Gang Children 和 Tiger Lillies,以上仅是几例。甚至“哥特”金属艺人Marylin Manson也掺了一脚(并非虚言,如果算上Dita Von Teese的话)。
死忠们坚持认为,真正的歌舞表演的翩翩风度也须配得上其性感程度,这一点哥特们比大多数人做的都好。女性夜总会哥特会精巧的搭配她们的束胸,蕾丝,高跟鞋,吊带袜和吊穗。那么男的呢?好吧,他们就像是德库拉和卓别林的杂交混合体,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风格。
![]() |
蒸汽朋克歌特 |
古典、精致、优雅的维多利亚哥特,和前卫、毛糙、尖锐的铆钉头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类型。但多亏哥特可以分的如此细致精确,这俩类型已经结合并诞生了他们爱的产物——蒸汽朋克哥特。
本质上,蒸汽朋克是低技术设定的科幻(往往在维多利亚时代)。蒸汽朋克里有蒸汽机器人,发条计算机,和用木头、黄铜、轮子做的复杂精巧的装置。维多利亚的时代印象和各类奇怪的技术无疑是各种哥特们都耳熟能详的元素,但联系蒸汽朋克和哥特文化的最佳纽带或许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如玛丽雪莱和爱伦坡。
蒸汽朋克哥特有高度创造性,其装束可能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小零件如钟表,钥匙,齿轮的组合。蒸汽朋克不是个音乐流派,但Rasputina, Emilie Autumn 和 Abney Park等被认为有蒸汽朋克要素。
![]() |
妖精歌特 |
Goth Type 22 The Faerie Goth
There are Goths who like vampires, Goths who like zombies, and then there are Goths who are drawn to the mysterious world of the faerie. Blending elements of Romantic and Hippy goth together with a dusting of New Romantic, the Faerie Goth style conjures images of fantasy and folktale. Just add wings and glitter for a final touch.
Music that has been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Faerie Goth is the ethereal genre - the slow, atmospheric melodies from the likes of Cocteau Twins, 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 and, naturally, The Changelings.装束:翅膀和亮片.理念、特点:喜爱幻想和传说
![]() |
部落歌特 |
Goth Type 23 The Tribal Goth
In the past, "Tribal" Goth was a vague, rarely used label for Goths who flirted with primitivism - bone jewellery, dreadlocks, beads, braids, heavy body modification and anything else "ethnic". In a way, this Goth is perhaps closest to the original Goths - the Visigoth tribe - from which we get the scene name.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ribal" Goth more often refers to a highly specialised and distinctive Goth type - the Gothic Bellydancer.
When Turkish and Egyptian bellydance became popular in the USA, a new style - "tribal" - developed.
Due to its mysterious, sensual nature and ties with goddess worship, it had instant Goth appeal and before long many Goths were donning black hipscarves and heaps of jingly jewellery. In short time, "Gothic Tribal" bellydance was born.
Modern Tribal Gothic blends traditional bellydance clothes and accessories with Gothic motifs. Many dancers also invoke the "tribal" aspect of the style using accessories made from shell, bone, wood and other organic materials. Music preference is highly dependent on what music fits the dance. Bands popular among Gothic Bellydancers include Corvus Corax, Collide, Maduro and Knossos.根源:西哥特人,肚皮舞者
音乐:重舞曲元素。Corvus Corax, Collide, Maduro and Knossos
装束:骨木牙雕,贝壳,多辫的发型,发带,念珠,文身,民族风,服装上注重哥特纹样。
理念、特点:女神崇拜
这套图是一个85年出生的日本MM——Megan Balanck画的,十分强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哥特范儿里的二十一个分支。这套图在网上有几个译本,都是些对音乐服饰及哥特文化等都相当熟稔的强人翻译的,这里转一份最全的版本,给大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