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净身的大璫朴不花
以前陪同某淑瞟过一眼《宫·锁心玉》,记得内中有个僖嫔,她有个恋人叫小顺子吧,为了爱情甘心做了阉人,入宫陪伴僖嫔左右。
这一情节当然只是编剧艺术性的创作,历史上的康熙朝僖嫔倒是确有其人,出自满洲名门赫舍里氏,人家老老实实安居嫔位25年,死后葬入清东陵景陵妃园寝,一辈子过得甚是平淡,并非如电视中那么心计险恶,命运跌宕,更没有什么青梅竹马为其情迷甘愿切了那话儿来陪她。不过中华历史章幅浩淼,记载中倒是真有这么一位为了爱情不惜残身入宫的人物,只是他生活年代,却是在另一个比清朝更早的少数民族政权—大元王朝。
话说元朝宫廷史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就是元朝皇室孛儿只斤家的皇后,基本都来源于呼伦贝尔一带的蒙古弘吉剌氏族,这一规则的形成,即是古代民族原始的氏族通婚制的残余,同时也是氏族间军事结盟的一种形式演变。从成吉思汗的正后孛儿帖皇后开始,元代皇后除了少数出身他族外,无不遵循这一成规。而且即使某位正后不是选自弘吉剌氏族,也肯定是蒙古族人,这一潜规被作为祖宗旧法历代相沿,直到元末惠宗在位才被打破。
被钦察军事贵族集团扶上皇位的幼年惠宗,统治早期形同傀儡。在既定的安排下,他刚一即位,就迎娶了有白种人血统的突厥钦察族权臣燕帖木儿的女儿为皇后,首开元朝皇后非蒙古族并且是外来民族的先例。而到了惠宗统治后期,他更是册立了一个出身东国藩属的异国女子为后,比已经定居中国入籍华夏多年的钦察族人更加“外国”,实属史无前例。
这位异国皇后就是惠宗的第三任皇后奇氏,出生于高丽幸州(今韩国京畿道高阳市)。当时的高丽国既是元朝的属国,名义上又是元朝的征东行省,由身为元朝驸马的高丽国王身兼行省丞相进行统治,既是地方大员又是皇帝女婿还是属国国王的高丽国王,有着向元朝中央政府纳贡献礼的义务,而宫女内宦也是当时“贡品”中的一项。
奇氏就是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元廷,入宫服役。史书说她“性颖黠,日见宠幸。”就是说她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还十分乖巧伶俐,逐渐赢得了惠宗的喜爱,被赐蒙古名完者忽都,并在废去钦察正宫后想立她为皇后。但惠宗这一离经背典的举动,遭到了当时包括权臣伯颜在内广大朝臣的激烈反对,最后惠宗虽然屈从众议另立了弘吉剌氏伯颜忽都皇后,但又独出新裁的册立奇氏为第二皇后,名列正后之下。等到正宫皇后去世后,已经大权独揽的惠宗,更是毫无顾忌的直接迎立奇氏为正宫皇后,使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籍出身的皇后。(北周武帝的阿史那皇后,虽为突厥族但仍属中国人)
而这位奇皇后在高丽的时候,有一位邻居家的小孩叫朴不花(或叫王不花),与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人山盟海誓,要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可奇氏的父亲奇子敖不知何种原因,对此却极力反对,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朴不花。为了隔断这两个愿意生死相依的恋人,奇子敖甚至将奇氏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进献给了元廷。而此后更让常人难以理解的是,不堪感情煎熬的朴不花,为了见到自己的昔日情人,不惜自宫应身差役,千里迢迢来到异国的大都城,成为了元朝皇城中的一名外籍太监,一个为了爱情而自己动手净身入宫的古代痴情男子。
两人的传奇经历,被《元史》—当然是作为反面教材—完整的记录了下来。朴不花虽然和奇氏同在宫中,却数年不能相见,直到奇氏终于当上了皇后,才将他调到自己的身边服役,“皇后爱幸之,情意甚胶固。”终于有了相聚的时刻,但此时的二人,却已经在岁月的磨砺下,物是人非事事休矣……
两人以后的结局都不太好。朴不花后来内事奇后外结相臣,成为了元朝首位当权的宦官,他权倾朝野祸乱国事,最终身死乱军。而奇后和所生太子(北元昭宗)也因为插手朝政,屡肇战端,被惠宗痛斥为“亡天下”的罪魁祸首,后来和惠宗一同北逃,不知所终。但抛去史官们某些略带个人色彩的偏见,这两位外籍出身的爱侣,作为“贡品”被送到元宫奴役,以卑微的宫女太监的身份,却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在中国的政治大潮中兴起了一波汉江奇迹,也算是世所罕见了。
这一情节当然只是编剧艺术性的创作,历史上的康熙朝僖嫔倒是确有其人,出自满洲名门赫舍里氏,人家老老实实安居嫔位25年,死后葬入清东陵景陵妃园寝,一辈子过得甚是平淡,并非如电视中那么心计险恶,命运跌宕,更没有什么青梅竹马为其情迷甘愿切了那话儿来陪她。不过中华历史章幅浩淼,记载中倒是真有这么一位为了爱情不惜残身入宫的人物,只是他生活年代,却是在另一个比清朝更早的少数民族政权—大元王朝。
话说元朝宫廷史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就是元朝皇室孛儿只斤家的皇后,基本都来源于呼伦贝尔一带的蒙古弘吉剌氏族,这一规则的形成,即是古代民族原始的氏族通婚制的残余,同时也是氏族间军事结盟的一种形式演变。从成吉思汗的正后孛儿帖皇后开始,元代皇后除了少数出身他族外,无不遵循这一成规。而且即使某位正后不是选自弘吉剌氏族,也肯定是蒙古族人,这一潜规被作为祖宗旧法历代相沿,直到元末惠宗在位才被打破。
被钦察军事贵族集团扶上皇位的幼年惠宗,统治早期形同傀儡。在既定的安排下,他刚一即位,就迎娶了有白种人血统的突厥钦察族权臣燕帖木儿的女儿为皇后,首开元朝皇后非蒙古族并且是外来民族的先例。而到了惠宗统治后期,他更是册立了一个出身东国藩属的异国女子为后,比已经定居中国入籍华夏多年的钦察族人更加“外国”,实属史无前例。
这位异国皇后就是惠宗的第三任皇后奇氏,出生于高丽幸州(今韩国京畿道高阳市)。当时的高丽国既是元朝的属国,名义上又是元朝的征东行省,由身为元朝驸马的高丽国王身兼行省丞相进行统治,既是地方大员又是皇帝女婿还是属国国王的高丽国王,有着向元朝中央政府纳贡献礼的义务,而宫女内宦也是当时“贡品”中的一项。
奇氏就是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元廷,入宫服役。史书说她“性颖黠,日见宠幸。”就是说她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还十分乖巧伶俐,逐渐赢得了惠宗的喜爱,被赐蒙古名完者忽都,并在废去钦察正宫后想立她为皇后。但惠宗这一离经背典的举动,遭到了当时包括权臣伯颜在内广大朝臣的激烈反对,最后惠宗虽然屈从众议另立了弘吉剌氏伯颜忽都皇后,但又独出新裁的册立奇氏为第二皇后,名列正后之下。等到正宫皇后去世后,已经大权独揽的惠宗,更是毫无顾忌的直接迎立奇氏为正宫皇后,使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籍出身的皇后。(北周武帝的阿史那皇后,虽为突厥族但仍属中国人)
而这位奇皇后在高丽的时候,有一位邻居家的小孩叫朴不花(或叫王不花),与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人山盟海誓,要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可奇氏的父亲奇子敖不知何种原因,对此却极力反对,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朴不花。为了隔断这两个愿意生死相依的恋人,奇子敖甚至将奇氏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进献给了元廷。而此后更让常人难以理解的是,不堪感情煎熬的朴不花,为了见到自己的昔日情人,不惜自宫应身差役,千里迢迢来到异国的大都城,成为了元朝皇城中的一名外籍太监,一个为了爱情而自己动手净身入宫的古代痴情男子。
两人的传奇经历,被《元史》—当然是作为反面教材—完整的记录了下来。朴不花虽然和奇氏同在宫中,却数年不能相见,直到奇氏终于当上了皇后,才将他调到自己的身边服役,“皇后爱幸之,情意甚胶固。”终于有了相聚的时刻,但此时的二人,却已经在岁月的磨砺下,物是人非事事休矣……
两人以后的结局都不太好。朴不花后来内事奇后外结相臣,成为了元朝首位当权的宦官,他权倾朝野祸乱国事,最终身死乱军。而奇后和所生太子(北元昭宗)也因为插手朝政,屡肇战端,被惠宗痛斥为“亡天下”的罪魁祸首,后来和惠宗一同北逃,不知所终。但抛去史官们某些略带个人色彩的偏见,这两位外籍出身的爱侣,作为“贡品”被送到元宫奴役,以卑微的宫女太监的身份,却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在中国的政治大潮中兴起了一波汉江奇迹,也算是世所罕见了。
![]() |
只是为了看着你。嗯,这算是真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