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作法图解(完全不会写读书笔记和书评啊,好难啊 TAT!
读书笔记:
本书的出发点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以及在个人及团体推广后的总结。
前两章讲的是番茄工作法的目的、基础与前提、工具与方法,详细解释了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和如何应用工作法。第三章《结果》中提到了在应用工作法的途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都是尝试过番茄工作法的人们的经验总结。第四章《结论》阐述了运用番茄工作法能够获得成功的几点理由。
P2 用尺标去度量时间,会让人觉得很有压迫感:再过10分钟就要迟到了,这两个小时内要写好论文。番茄工作法也可以说是应用了时间的具体连续性。
P4工作与方法 图
P5 在一个番茄时间内,你不可以被打断,这25分钟意味着纯粹的工作。一个番茄时间也不能被分划:不存在半个番茄时间或一刻钟的番茄时间这样的事情。番茄工作法中,时间的最小单元是一个番茄时间。
P5-7 具体方法:当番茄计时器响起,在工作表中的对应项后面打上一个叉,然后休息3到5分钟。 这3到5分钟的时间能使你的大脑断开与工作联系。每四个番茄时间过后,停止你的工作,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大约15到30分钟。一个番茄再一个番茄,直到把你手头的任务完成,然后从TO DO TODAY工作计划表中把这项任务划去。在每天的结束时,把已经完成的任务记录在档案中,记录好之后,就从ACTIVITY INVENTORY活动清单中把该任务划去。每天分析总结,并想方法改进。
P8 番茄工作法的重点是完成了多少番茄时间,而不是几点到几点完成了什么事。
P9 内部打断:请你在工作表中记录番茄数的地方标上一个点号(`),然后在写到“计划外的重要事件”上。下决心,一定要完成当前的番茄时间。标记好点号(`)和记录完之后,马上回来继续你手头的工作,直到铃声响起为止。(规则提示:一旦开始计时,就要到铃声响起为止。)
P14 外部打断:推迟或是与他人一起保护你的番茄时间。
P15 最自然最普遍的是每天抽出一个专用番茄时间(或更多)来安排这些打断。采用逆转机理来保护当前的番茄时间,让打断变成事件,要用适当多的番茄时间来安排它们。
P16 记录档案:估测时间的失误,这么做,你就可以在计划阶段深入了解你对事件的类型和所需番茄数的估测能力。如果一项任务的估测值大于5到7个番茄数,那么就认为这项任务太过复杂,最好把它分为几个小任务,打散它,然后分栏写进清单中,重新估测。当估测值小于一个番茄时间,就把几个小任务组合成一个大任务。
P19 估值问题:如果对一项任务需要二次以上的估测,那就得引起重视,为什么会这么复杂,问题在哪里。
P21 运用番茄工作法,我们浪费多少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完成了多少个番茄时间。图
P25 第三章讲述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其中(P28)对于响铃焦虑:番茄工作法就是一种比较方法,不是和别人比就是和自己比,每一次嘀嗒声都是在证明给自己看:“我会做得更好。”
P31 番茄工作法,颠覆对于时间的依赖 颠覆对于时间的依赖 番茄时间的概念,特别是倒计时(从25分钟到0),产生了一种有利于工作的积极的紧迫感。它能使你把精力集中于当前。
书评:
拖延症病入膏肓者如我,对番茄工作法久闻大名,却迟迟不曾谋面。就是阅读完之后,也是拖了1周才开始写读书笔记(汗啊,一直拖延!最后包括做书签,打包上传,花了4个番茄时间才得以完成,鼓掌散花)。这本工具书很短,掐头去尾也就31页,文中说要花7-20天的时间练习并掌握番茄工作法。
一下是我对文中方法介绍及练习的小看法:1、不要在乎几点开始和浪费的时间,只关注于眼前的25分钟(1个番茄)或者一个任务所需的4个番茄。2、每天制定计划,预计时间,避免打断,最后总结进步。3、面对时间的压力,要告诉自己我会做的更好。
碎碎念:
第一篇网上的(或者是说以字节存在的)读书笔记,献给了番茄。因为第一次,因为想多年后也可以拿出来翻阅,所以反而无从下笔了。所以说拖延症大多来自于想做好却又无法立刻去做的心理,看来我要强迫自己在2-3个番茄时间内写完这篇读书笔记。
因为无从动笔,于是我决定第一篇读书笔记先想到什么写什么,然后在改进它。先完成再完善。
就像文中所说的,一个工作法能够广泛推广和长期使用,不全是因为它有多好,还因为它方法简单易学也易坚持。
最后留出一个空白写使用心得!
本书的出发点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以及在个人及团体推广后的总结。
前两章讲的是番茄工作法的目的、基础与前提、工具与方法,详细解释了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和如何应用工作法。第三章《结果》中提到了在应用工作法的途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都是尝试过番茄工作法的人们的经验总结。第四章《结论》阐述了运用番茄工作法能够获得成功的几点理由。
P2 用尺标去度量时间,会让人觉得很有压迫感:再过10分钟就要迟到了,这两个小时内要写好论文。番茄工作法也可以说是应用了时间的具体连续性。
P4工作与方法 图
P5 在一个番茄时间内,你不可以被打断,这25分钟意味着纯粹的工作。一个番茄时间也不能被分划:不存在半个番茄时间或一刻钟的番茄时间这样的事情。番茄工作法中,时间的最小单元是一个番茄时间。
P5-7 具体方法:当番茄计时器响起,在工作表中的对应项后面打上一个叉,然后休息3到5分钟。 这3到5分钟的时间能使你的大脑断开与工作联系。每四个番茄时间过后,停止你的工作,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大约15到30分钟。一个番茄再一个番茄,直到把你手头的任务完成,然后从TO DO TODAY工作计划表中把这项任务划去。在每天的结束时,把已经完成的任务记录在档案中,记录好之后,就从ACTIVITY INVENTORY活动清单中把该任务划去。每天分析总结,并想方法改进。
P8 番茄工作法的重点是完成了多少番茄时间,而不是几点到几点完成了什么事。
P9 内部打断:请你在工作表中记录番茄数的地方标上一个点号(`),然后在写到“计划外的重要事件”上。下决心,一定要完成当前的番茄时间。标记好点号(`)和记录完之后,马上回来继续你手头的工作,直到铃声响起为止。(规则提示:一旦开始计时,就要到铃声响起为止。)
P14 外部打断:推迟或是与他人一起保护你的番茄时间。
P15 最自然最普遍的是每天抽出一个专用番茄时间(或更多)来安排这些打断。采用逆转机理来保护当前的番茄时间,让打断变成事件,要用适当多的番茄时间来安排它们。
P16 记录档案:估测时间的失误,这么做,你就可以在计划阶段深入了解你对事件的类型和所需番茄数的估测能力。如果一项任务的估测值大于5到7个番茄数,那么就认为这项任务太过复杂,最好把它分为几个小任务,打散它,然后分栏写进清单中,重新估测。当估测值小于一个番茄时间,就把几个小任务组合成一个大任务。
P19 估值问题:如果对一项任务需要二次以上的估测,那就得引起重视,为什么会这么复杂,问题在哪里。
P21 运用番茄工作法,我们浪费多少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完成了多少个番茄时间。图
P25 第三章讲述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其中(P28)对于响铃焦虑:番茄工作法就是一种比较方法,不是和别人比就是和自己比,每一次嘀嗒声都是在证明给自己看:“我会做得更好。”
P31 番茄工作法,颠覆对于时间的依赖 颠覆对于时间的依赖 番茄时间的概念,特别是倒计时(从25分钟到0),产生了一种有利于工作的积极的紧迫感。它能使你把精力集中于当前。
书评:
拖延症病入膏肓者如我,对番茄工作法久闻大名,却迟迟不曾谋面。就是阅读完之后,也是拖了1周才开始写读书笔记(汗啊,一直拖延!最后包括做书签,打包上传,花了4个番茄时间才得以完成,鼓掌散花)。这本工具书很短,掐头去尾也就31页,文中说要花7-20天的时间练习并掌握番茄工作法。
一下是我对文中方法介绍及练习的小看法:1、不要在乎几点开始和浪费的时间,只关注于眼前的25分钟(1个番茄)或者一个任务所需的4个番茄。2、每天制定计划,预计时间,避免打断,最后总结进步。3、面对时间的压力,要告诉自己我会做的更好。
碎碎念:
第一篇网上的(或者是说以字节存在的)读书笔记,献给了番茄。因为第一次,因为想多年后也可以拿出来翻阅,所以反而无从下笔了。所以说拖延症大多来自于想做好却又无法立刻去做的心理,看来我要强迫自己在2-3个番茄时间内写完这篇读书笔记。
因为无从动笔,于是我决定第一篇读书笔记先想到什么写什么,然后在改进它。先完成再完善。
就像文中所说的,一个工作法能够广泛推广和长期使用,不全是因为它有多好,还因为它方法简单易学也易坚持。
最后留出一个空白写使用心得!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