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
在米塞斯看来,经验对于经济学理论的用处仅在于检验理论家就行动发生的背景及行动主体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等制度性背景所作的辅助性假设是否合适。
米塞斯,《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pp. 87 -88。关于另一个例子,米塞斯承认,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依赖一个涉及到企业家的预期的具体的经验假设,也即他们错误地理解了那种纯粹是一种宽松的货币政策之结果的状态。这种假设未必适合于每一历史个案:“未来的商人很可能以不同于过去的方式对信用扩张做出反应。” 见米塞斯,《“弹性预期” 与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Mi-, “ 4 Elastic Expectations,and the Austrian Theory of the Trade Cycle, ” Economica10 [ N. S. ], Aug. 1943: 251)。
因此,米塞斯坚持从逻辑上将理论与历史严格地区分开来。这有时会被人错误地理解为轻视历史或经验研究。米塞斯的意图绝非如此,相反,他宣称:“历史学并不是一门无用的消遣,而是一种具有极端现实之重要性的学问。”历史学的范围是“研究与人的行动有关的一切经济数据”。每个经济学家只有在进行一番历史研究后才有资格宣称,某一人类行动学规律适用于或能够解释具体的历史事件。(举例来说,历史验证的任务由罗斯巴德承担了起来。《美国的大萧条》(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 Kansas City: Sheed and Ward, 1975,chs. 4 - 5) 揭示了,在1929年前确实发生了信用扩张。)
在《经济学与知识》中,哈耶克承认米塞斯的观点,“纯粹选择逻辑” (人类行动学)在应用于个人的计划时,具有先验的有效性,但他又争辩说,人类行动学如果不借助于有关个人获取知识、形成预期、从其社会经验中学习的经验的或“理想型的” 假设,就不能解释互动的社会过程。
如果我们认为米塞斯的看法是有关活动主体的认知的假说,属于经验性的辅助性假设,其适用性必须在运用以它们为基础的人类行动学规律的历史(或“经验”)研究中予以验证,那么,米塞斯与哈耶克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也许并不很大。
他忽视了下面的亊实:甚至自1937年以来,哈耶克就赞成主观主义、方法论的二元论(尽管不是很绝对)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尤其是在《社会科学的亊实》及《科学的反革命》中。
拉克曼的激进的主观主义导致他怀疑— 甚至比哈耶克更强烈— 经济中趋于均衡的力量(关于经济状况的知识的传递),是否真的比偏离均衡的力量(预期间的分歧)更强大;是否真的可以说经济中存在着某种趋于均衡的趋势?因此,有一些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批评拉克曼显然否认自发秩序概念的普遍有效性,
我们可以注意到,哈耶克对于数学经济学所持的看法不是那么太负面,尤其是他认为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是对经济模型的一种有用解释,见哈耶克, 《复杂现象理论》
米塞斯,《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pp. 87 -88。关于另一个例子,米塞斯承认,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依赖一个涉及到企业家的预期的具体的经验假设,也即他们错误地理解了那种纯粹是一种宽松的货币政策之结果的状态。这种假设未必适合于每一历史个案:“未来的商人很可能以不同于过去的方式对信用扩张做出反应。” 见米塞斯,《“弹性预期” 与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Mi-, “ 4 Elastic Expectations,and the Austrian Theory of the Trade Cycle, ” Economica10 [ N. S. ], Aug. 1943: 251)。
因此,米塞斯坚持从逻辑上将理论与历史严格地区分开来。这有时会被人错误地理解为轻视历史或经验研究。米塞斯的意图绝非如此,相反,他宣称:“历史学并不是一门无用的消遣,而是一种具有极端现实之重要性的学问。”历史学的范围是“研究与人的行动有关的一切经济数据”。每个经济学家只有在进行一番历史研究后才有资格宣称,某一人类行动学规律适用于或能够解释具体的历史事件。(举例来说,历史验证的任务由罗斯巴德承担了起来。《美国的大萧条》(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 Kansas City: Sheed and Ward, 1975,chs. 4 - 5) 揭示了,在1929年前确实发生了信用扩张。)
在《经济学与知识》中,哈耶克承认米塞斯的观点,“纯粹选择逻辑” (人类行动学)在应用于个人的计划时,具有先验的有效性,但他又争辩说,人类行动学如果不借助于有关个人获取知识、形成预期、从其社会经验中学习的经验的或“理想型的” 假设,就不能解释互动的社会过程。
如果我们认为米塞斯的看法是有关活动主体的认知的假说,属于经验性的辅助性假设,其适用性必须在运用以它们为基础的人类行动学规律的历史(或“经验”)研究中予以验证,那么,米塞斯与哈耶克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也许并不很大。
他忽视了下面的亊实:甚至自1937年以来,哈耶克就赞成主观主义、方法论的二元论(尽管不是很绝对)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尤其是在《社会科学的亊实》及《科学的反革命》中。
拉克曼的激进的主观主义导致他怀疑— 甚至比哈耶克更强烈— 经济中趋于均衡的力量(关于经济状况的知识的传递),是否真的比偏离均衡的力量(预期间的分歧)更强大;是否真的可以说经济中存在着某种趋于均衡的趋势?因此,有一些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批评拉克曼显然否认自发秩序概念的普遍有效性,
我们可以注意到,哈耶克对于数学经济学所持的看法不是那么太负面,尤其是他认为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是对经济模型的一种有用解释,见哈耶克, 《复杂现象理论》
-
Irreversu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2-06 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