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有关“黄金分割线”的物理课
物理课好像向来都是文科女生的禁区,直到有一天一位物理学家跟我说,物理学是解释自然界奥秘的有趣科学,真正的物理课应该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和逻辑教会外行者看懂宇宙中的自然秩序和本源规律,我才慢慢开始学习并体会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及生命休戚相关的联系。
在过去的2年里,我零零碎碎上了不同的物理课,对我们的世界有了更多微观和宏观的认识。每次的学习都是以不同的主题和提问为重点而展开,看似是在讲物理,其实跨越了数学、天文、医学、化学和哲学等学科,让人往往有豁然开朗之感。
今天想记录的是有关“黄金分割线”的故事。对“黄金分割线”最直观的认知是在美学领域,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都本能地对符合“黄金分割线”原理的构图和建筑做出美的评价。而自然界的植物如叶片和花瓣的数量,动物如人体比例等,都是该原理的具体体现。
参照百度百科:“黄金分割线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学条件下大胆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字:1,2,3,5,8,13,21,34,55,89,144……
这组数字可以无限罗列下去,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它的特点是,从第三列开始,每一列都是前两列的相加之和,而后一数字与前一数字之比例,趋近于1.618。
如果用图表的形式将我们熟悉的直线性坐标与对数坐标进行比较(上图),可以看出,数据的对数化,压缩了变量的尺度,从而可以描述宇宙中巨大的天文现象。
黄金分割线在宇宙中的运用无所不在,可以拿太阳系来举例。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正符合了该定律在对数中的比例关系。而地球所在的位置,处在关键的第三位,是稳定的开始,才有了诞生生命的可能。按理说太阳的质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以上,8大行星对其而言不过轻如鸿毛,之所以这些行星没有被太阳的引力吸附扫荡,多亏了其距离太阳的位置呈黄金分割比例分布。
生命及生命能量的周期也遵循黄金分割线的规律。也就是说,所有这些在“斐波那契数列”中出现的数字,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年份。8岁开始接受学校的熏陶;13岁青春期;21岁开始探索人生,走向社会;34岁前后可以渐渐掌控自我,成家立业;55岁时则已经积累了人生大部分的经验和智慧……这一切看似随机,冥冥中都受着自然规律的引导和限制。
而在组织行为学中,当一个组织人数超过144人左右时,其结构就不再稳定可靠,不便于单一的管理,需要另行成立分支机构,这一点也特别体现在军队的编制上。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可以罗列。学习物理是为了认识自然,理解自然,从而更好地顺应自然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这又回到了中国古人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今天,我们更需要有全科知识的通才,而不是只懂一门的专才。只有跨界的认知才能让复杂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一一展现其无穷魅力!
在过去的2年里,我零零碎碎上了不同的物理课,对我们的世界有了更多微观和宏观的认识。每次的学习都是以不同的主题和提问为重点而展开,看似是在讲物理,其实跨越了数学、天文、医学、化学和哲学等学科,让人往往有豁然开朗之感。
今天想记录的是有关“黄金分割线”的故事。对“黄金分割线”最直观的认知是在美学领域,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都本能地对符合“黄金分割线”原理的构图和建筑做出美的评价。而自然界的植物如叶片和花瓣的数量,动物如人体比例等,都是该原理的具体体现。
参照百度百科:“黄金分割线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学条件下大胆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字:1,2,3,5,8,13,21,34,55,89,144……
这组数字可以无限罗列下去,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它的特点是,从第三列开始,每一列都是前两列的相加之和,而后一数字与前一数字之比例,趋近于1.618。
![]() |
如果用图表的形式将我们熟悉的直线性坐标与对数坐标进行比较(上图),可以看出,数据的对数化,压缩了变量的尺度,从而可以描述宇宙中巨大的天文现象。
![]() |
黄金分割线在宇宙中的运用无所不在,可以拿太阳系来举例。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正符合了该定律在对数中的比例关系。而地球所在的位置,处在关键的第三位,是稳定的开始,才有了诞生生命的可能。按理说太阳的质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以上,8大行星对其而言不过轻如鸿毛,之所以这些行星没有被太阳的引力吸附扫荡,多亏了其距离太阳的位置呈黄金分割比例分布。
生命及生命能量的周期也遵循黄金分割线的规律。也就是说,所有这些在“斐波那契数列”中出现的数字,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年份。8岁开始接受学校的熏陶;13岁青春期;21岁开始探索人生,走向社会;34岁前后可以渐渐掌控自我,成家立业;55岁时则已经积累了人生大部分的经验和智慧……这一切看似随机,冥冥中都受着自然规律的引导和限制。
而在组织行为学中,当一个组织人数超过144人左右时,其结构就不再稳定可靠,不便于单一的管理,需要另行成立分支机构,这一点也特别体现在军队的编制上。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可以罗列。学习物理是为了认识自然,理解自然,从而更好地顺应自然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这又回到了中国古人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今天,我们更需要有全科知识的通才,而不是只懂一门的专才。只有跨界的认知才能让复杂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一一展现其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