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地铁,It was different when you were there
题目引用了当年海明威写《流动的盛宴》时,给书起名时备选的其中一个名字。
巴黎的地铁太奇妙。如果你不希望你心中巴黎的形象被毁,就请谨慎选择走进地铁站,但是如果你希望巴黎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也请走进地铁站。
说巴黎地铁毁形象,第一个原因就是太过脏乱差。基本上没有哪个车厢能够保持干净整洁而且窗户、门、椅子基本上都是被刮花弄坏的。有时候地铁在路上走的时候都看不清楚窗外面的景色。我记得伦敦地铁是最老的吧,但至少伦敦每天运行那么多火车地铁,车厢内还是相当干净的(我不是来黑法国的)。不过我后来也发现,这种脏乱差也渐渐成了巴黎一道风景线了吧。穿着很时尚的美女旁边站着穿得很落魄很屌丝的中年妇女,卷毛大长腿法国小帅哥旁边坐着酒气熏天的大叔,所有人都在一个车厢里拥挤着,静静地等待着到达目的地。我当时还好奇了一下在法国的美女们是怎么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然后忽然又觉得其实这个问题很愚蠢吧,不管法国到底是不是真的做到大革命时期宣传的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但至少市民们真的是这样想的吧。就算两个不是同一等级的人也需要互相尊重与相互依存,这就是文化的兼容性吧。
那么第二个原因也很相似,就是巴黎地铁总是莫名其妙飘出来一股难闻的气味。当然了,如果一定要说,其实城市的地铁不都是高级下水道而已么。但是大概是因为巴黎地铁里面驻扎了很多乞丐,以及素质偏低的黑人和阿拉伯人喜欢乱丢垃圾,我不知道有没有随地小便,但是味道大概和厕所是有一拼的。然后地板也是相当不好看的水泥地,所以如果低着头走在巴黎地铁里,大概是没办法相信这就是那个全世界文青都想来膜拜的城市。
最后一个原因也比较无奈,就是巴黎地铁里几乎是没有电梯的。出国前曾听说伦敦的地铁是最累人的,因为有时候换乘要走很远以及电梯比较少,上班族要赶路的时候都会换好运动鞋再出发。当然这真的只是听说并且没有那么夸张。要比起巴黎的地铁,大概不会再有人抱怨伦敦的地铁。伦敦地铁总体面积应该算比较小,换乘起来还是略为方便的,而且我没印象我拉着大箱子走过很多楼梯。但巴黎地铁就不一样了,地下交通系统太过发达以及古老,所以换乘的方式很多,结果就要走很多冤枉路,觉得自己就像苍蝇一样乱串在人群中。另外车厢的年纪也特别大,到站的时候需要自己手动按个按钮把门打开,实在是非常原始几乎让人感觉不到高科技。以及巴黎地铁无论从设计上还是结构上都毫无规律可言,给我的感觉就是几乎每个站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两个字,很晕。(我真的不是来黑的吗= =)
但是呢,无论“低着头看巴黎地铁”是如何的不靠谱与令人失望,抬起头的时候却总是有很多惊喜。首先必须提到的是巴黎地铁里的文化古迹,经常有各种文化古迹的展览。有一次在里昂的地铁站看到了很多年前的碎石头被玻璃封起来,我一厢情愿地想可能是当时挖地铁的时候发现了不得了的古迹,就干脆把它们封起来让在地铁里来往的路人都能感受到这里曾经的辉煌吧。
另外一点,我前面也提到,地铁站几乎每个站的设计都不一样,弊端就是没有规律性可言让乘客找不着方向,但优点就是能让巴黎地铁站不断给人以惊喜。有的地铁站会有关于历史的壁画,有的地铁站顶上用马赛克艺术标出许多站名,有的地铁站会展出一些名胜古迹的介绍,让游客们增长对巴黎的认识,例如有介绍花神咖啡厅、巴黎圣母院之类不同的景点,非常有新意。令我比较感动的是地铁里打出的广告一般都是和艺术有关的内容,甚少有牙膏洗衣粉之类的广告,这大概也是一个城市形象的展示吧。
最后也是我最喜欢的关于巴黎地铁的一点就是,这里充斥着各种艺术家。有拉手风琴的,有独自高声歌唱的,还有大合唱的。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个“爷爷band”,这群老人家们人数不少,排成一排,有拉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吹萨克斯、小号,然后还一边高声歌唱着感觉很像法国大革命的歌曲,那个气势实在是恢弘得让人热血沸腾。后来还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是坐地铁去往机场的路上,那时我正在看在Shakespeare and Company买的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顺带一提这个书店是海明威以前在巴黎经常去的书店,当时是个图书馆(再顺带一提这个书店实在非常的赞还有沙发给大家看书),看到第一句Then there was the bad weather.我就笑了,因为我在法国的这几天确实没有好天气,正在破破烂烂的地铁里享受着这奇妙的时光时,后面传来了手风琴的声音,一个大叔在我身后不远处拉着很法式的音乐,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这种特别的享受简直让我感动得想落泪。感觉巴黎也算给了我一个proper goodbye。
在巴黎地铁里,我看到了不同的巴黎形象,不是完美的,但却是令人难忘的。不难想象海明威一个美国人是如何被这个城市吸引得说出“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这样的话。
巴黎的地铁太奇妙。如果你不希望你心中巴黎的形象被毁,就请谨慎选择走进地铁站,但是如果你希望巴黎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也请走进地铁站。
![]() |
地铁站标志~ |
![]() |
我发现我没有拍下毁巴黎地铁形象的照片咳咳 |
说巴黎地铁毁形象,第一个原因就是太过脏乱差。基本上没有哪个车厢能够保持干净整洁而且窗户、门、椅子基本上都是被刮花弄坏的。有时候地铁在路上走的时候都看不清楚窗外面的景色。我记得伦敦地铁是最老的吧,但至少伦敦每天运行那么多火车地铁,车厢内还是相当干净的(我不是来黑法国的)。不过我后来也发现,这种脏乱差也渐渐成了巴黎一道风景线了吧。穿着很时尚的美女旁边站着穿得很落魄很屌丝的中年妇女,卷毛大长腿法国小帅哥旁边坐着酒气熏天的大叔,所有人都在一个车厢里拥挤着,静静地等待着到达目的地。我当时还好奇了一下在法国的美女们是怎么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然后忽然又觉得其实这个问题很愚蠢吧,不管法国到底是不是真的做到大革命时期宣传的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但至少市民们真的是这样想的吧。就算两个不是同一等级的人也需要互相尊重与相互依存,这就是文化的兼容性吧。
那么第二个原因也很相似,就是巴黎地铁总是莫名其妙飘出来一股难闻的气味。当然了,如果一定要说,其实城市的地铁不都是高级下水道而已么。但是大概是因为巴黎地铁里面驻扎了很多乞丐,以及素质偏低的黑人和阿拉伯人喜欢乱丢垃圾,我不知道有没有随地小便,但是味道大概和厕所是有一拼的。然后地板也是相当不好看的水泥地,所以如果低着头走在巴黎地铁里,大概是没办法相信这就是那个全世界文青都想来膜拜的城市。
最后一个原因也比较无奈,就是巴黎地铁里几乎是没有电梯的。出国前曾听说伦敦的地铁是最累人的,因为有时候换乘要走很远以及电梯比较少,上班族要赶路的时候都会换好运动鞋再出发。当然这真的只是听说并且没有那么夸张。要比起巴黎的地铁,大概不会再有人抱怨伦敦的地铁。伦敦地铁总体面积应该算比较小,换乘起来还是略为方便的,而且我没印象我拉着大箱子走过很多楼梯。但巴黎地铁就不一样了,地下交通系统太过发达以及古老,所以换乘的方式很多,结果就要走很多冤枉路,觉得自己就像苍蝇一样乱串在人群中。另外车厢的年纪也特别大,到站的时候需要自己手动按个按钮把门打开,实在是非常原始几乎让人感觉不到高科技。以及巴黎地铁无论从设计上还是结构上都毫无规律可言,给我的感觉就是几乎每个站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两个字,很晕。(我真的不是来黑的吗= =)
![]() |
要手动拉开的门……=_= |
但是呢,无论“低着头看巴黎地铁”是如何的不靠谱与令人失望,抬起头的时候却总是有很多惊喜。首先必须提到的是巴黎地铁里的文化古迹,经常有各种文化古迹的展览。有一次在里昂的地铁站看到了很多年前的碎石头被玻璃封起来,我一厢情愿地想可能是当时挖地铁的时候发现了不得了的古迹,就干脆把它们封起来让在地铁里来往的路人都能感受到这里曾经的辉煌吧。
另外一点,我前面也提到,地铁站几乎每个站的设计都不一样,弊端就是没有规律性可言让乘客找不着方向,但优点就是能让巴黎地铁站不断给人以惊喜。有的地铁站会有关于历史的壁画,有的地铁站顶上用马赛克艺术标出许多站名,有的地铁站会展出一些名胜古迹的介绍,让游客们增长对巴黎的认识,例如有介绍花神咖啡厅、巴黎圣母院之类不同的景点,非常有新意。令我比较感动的是地铁里打出的广告一般都是和艺术有关的内容,甚少有牙膏洗衣粉之类的广告,这大概也是一个城市形象的展示吧。
![]() |
巴士底站的壁画~ |
![]() |
天花板用了马赛克贴出很多站名 |
![]() |
演唱会广告 |
![]() |
地铁里的展览馆 |
![]() |
![]() |
我国艺术家要火了! |
最后也是我最喜欢的关于巴黎地铁的一点就是,这里充斥着各种艺术家。有拉手风琴的,有独自高声歌唱的,还有大合唱的。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个“爷爷band”,这群老人家们人数不少,排成一排,有拉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吹萨克斯、小号,然后还一边高声歌唱着感觉很像法国大革命的歌曲,那个气势实在是恢弘得让人热血沸腾。后来还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是坐地铁去往机场的路上,那时我正在看在Shakespeare and Company买的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顺带一提这个书店是海明威以前在巴黎经常去的书店,当时是个图书馆(再顺带一提这个书店实在非常的赞还有沙发给大家看书),看到第一句Then there was the bad weather.我就笑了,因为我在法国的这几天确实没有好天气,正在破破烂烂的地铁里享受着这奇妙的时光时,后面传来了手风琴的声音,一个大叔在我身后不远处拉着很法式的音乐,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这种特别的享受简直让我感动得想落泪。感觉巴黎也算给了我一个proper goodbye。
![]() |
爷爷band~~ |
![]() |
在巴黎地铁里,我看到了不同的巴黎形象,不是完美的,但却是令人难忘的。不难想象海明威一个美国人是如何被这个城市吸引得说出“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这样的话。
![]() |
goodbye, Par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