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2010-03-12)
和一群美国人来法国是有趣的经历。michael bell絮絮叨叨的说些冷笑话,思维奔溢永远停不下来,让人神经紧张,相较于la farge的工程师们一个个柔声细气,慢条斯理,美国灰头土脸败下阵来。本来很哈的几个美国小伙,新泽西来的天才气质的mike,天使的微笑魔鬼的口才的andy正在面前,忽然走过一个羊毛围巾,半长的呢子风衣,细腿牛仔裤,休闲鞋的法国年轻人,因为正低着头看到三双腿,再看看mike松松垮垮的牛仔裤,andy不甚挺拔的西裤,当时就豁然开朗了,帅这种东西原来是由内而外。美国又一次灰头土脸败下阵来。当你站在巴黎地铁里,目光不经意扫过坐着的人们,总有一到两个男人帅到让你失态。狭长的头型,和亚洲人扁平的脑袋尺度正好转个90度,脸颊从鼻子开始就向两边斜削下去,可谓骨骼清奇,轮廓分明。其他不说关键是气质。。。。。。口水。。。。。。几个女生总是盯着人家看到无法自拔被发现为止。晚上大家总会去酒吧闲聊,大家就会打趣起巴黎的食物。主旨大意就是“我c怎么这么小!能不能来个超大的,我们美国人喝咖啡是论加仑的好不好”。早上去街角的咖啡点吃早点,站在吧台前喝着espresso量的咖啡,吃着巴掌大的croissant,想像法国人去了美国说要杯可乐拿到burger king的大号可乐那一瞬间的反应,法语的“what the fuck”怎么说呢?
当然巴黎不只帅哥和美食。我曾听到过很多人讲起巴黎都皱眉摇头,矜持的韩国mm说:“他们好像歧视亚洲人。”脾气火爆的就直接说:“巴黎太差了!!!绝不再去!”我会再来,5天太短了,我希望在这个城市再呆10天。一言以蔽之,巴黎太美了,美的让人心神荡漾。是谁说的“世界只有一个巴黎”?深以为然。巴黎美在名胜古迹,更美在寻常巷陌。卢浮宫是最早去的地方之一,因为时间有限人们本打算只看些最著名的就离开。当穿过玻璃金字塔穿过罗马意大利的雕塑隔着几十级巴洛克大理石大台阶仰望长廊尽头的胜利女神象的一刹那我就决定我要转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对大脑来说仍然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但绝不能让眼睛错过阳光穿过某一个长长的玻璃窗照亮镏金的窗框大理石拼花地面或是栏杆扶手上的白色雕塑。看到一个个长长的大厅两边挂满意大利中世纪宗教题材的油画或是法国巨幅画,激动的总想流泪。以前第一次去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时看到巨大的爱奥尼柱头在天光下柔和的光影,莫奈的日出印象时也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细细回想,也许大都会没有卢浮宫胜利女神,米洛的维纳斯,蒙娜丽莎这样大牌的镇馆之宝,但馆藏也不遑多让。有人说法国全世界搜刮的多,美国相对少,dqy戏称卢浮宫的最大优势就是没有美国艺术,这也许是事实但不是我的答案。卢浮宫首先当然胜在建筑本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最重要的是法国人对待他们自己乃至欧洲文化的严肃性和自豪感。每一幅画每一件馆藏都给予了相当的尊重和空间。
这点在museum de la marine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古典主义的大厅,午后的阳光洒进来,窗外艾菲尔铁塔近在咫尺,依窗远眺3月料峭的春寒在阳光下融化。坡屋顶被改成了连续的天窗,天窗下漂亮的钢绗架有艾菲尔铁塔钢构件的风范。20多米高的墙壁和地面全部被漆成了让努维尔式的红色,就这样白色的巨大尺度的法国雕塑和浮雕在天光云影和红色背景里无比震撼人心。
奥赛美术馆是很多人在巴黎的最爱。我爱奥赛是因为当体验了从卢浮宫出来后的精疲力尽审美疲劳,走过赛纳河到了奥赛美术馆,小的1个小时就可以逛完,展品却能让我兴奋不已。奥赛是法国自己的博物馆,印象派的主要作品都在这里。因为我爱印象主义,所以我爱奥赛。莫奈在这,梵高在这,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在里面每看一幅被震撼一次,不停絮叨:不要这么大牌好不好。。。
在我得知要来法国之时,就已经铁了心要来凡尔赛了。这要多谢朱yf老师当年才华横溢的介绍。简单总结下,凡尔赛宫金碧辉煌是我从未见过的,凡尔赛的园林个人感觉和颐和园地位相当水平也相当。yy感慨说来巴黎没来凡尔赛的人真是亏大了,还说还真是无论谁攻陷了这座城市确实不可能毁掉这座城市,不忍心也没这个胆量。凡尔赛宫两个字可以概括:经典。
巴黎存于战火,北京毁于建设,不禁唏嘘。
巴黎还有太多去了说不完的,还有更多没去没法说的,所以还会再来的。希望不会很久。
当然巴黎不只帅哥和美食。我曾听到过很多人讲起巴黎都皱眉摇头,矜持的韩国mm说:“他们好像歧视亚洲人。”脾气火爆的就直接说:“巴黎太差了!!!绝不再去!”我会再来,5天太短了,我希望在这个城市再呆10天。一言以蔽之,巴黎太美了,美的让人心神荡漾。是谁说的“世界只有一个巴黎”?深以为然。巴黎美在名胜古迹,更美在寻常巷陌。卢浮宫是最早去的地方之一,因为时间有限人们本打算只看些最著名的就离开。当穿过玻璃金字塔穿过罗马意大利的雕塑隔着几十级巴洛克大理石大台阶仰望长廊尽头的胜利女神象的一刹那我就决定我要转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对大脑来说仍然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但绝不能让眼睛错过阳光穿过某一个长长的玻璃窗照亮镏金的窗框大理石拼花地面或是栏杆扶手上的白色雕塑。看到一个个长长的大厅两边挂满意大利中世纪宗教题材的油画或是法国巨幅画,激动的总想流泪。以前第一次去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时看到巨大的爱奥尼柱头在天光下柔和的光影,莫奈的日出印象时也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细细回想,也许大都会没有卢浮宫胜利女神,米洛的维纳斯,蒙娜丽莎这样大牌的镇馆之宝,但馆藏也不遑多让。有人说法国全世界搜刮的多,美国相对少,dqy戏称卢浮宫的最大优势就是没有美国艺术,这也许是事实但不是我的答案。卢浮宫首先当然胜在建筑本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最重要的是法国人对待他们自己乃至欧洲文化的严肃性和自豪感。每一幅画每一件馆藏都给予了相当的尊重和空间。
这点在museum de la marine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古典主义的大厅,午后的阳光洒进来,窗外艾菲尔铁塔近在咫尺,依窗远眺3月料峭的春寒在阳光下融化。坡屋顶被改成了连续的天窗,天窗下漂亮的钢绗架有艾菲尔铁塔钢构件的风范。20多米高的墙壁和地面全部被漆成了让努维尔式的红色,就这样白色的巨大尺度的法国雕塑和浮雕在天光云影和红色背景里无比震撼人心。
奥赛美术馆是很多人在巴黎的最爱。我爱奥赛是因为当体验了从卢浮宫出来后的精疲力尽审美疲劳,走过赛纳河到了奥赛美术馆,小的1个小时就可以逛完,展品却能让我兴奋不已。奥赛是法国自己的博物馆,印象派的主要作品都在这里。因为我爱印象主义,所以我爱奥赛。莫奈在这,梵高在这,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在里面每看一幅被震撼一次,不停絮叨:不要这么大牌好不好。。。
在我得知要来法国之时,就已经铁了心要来凡尔赛了。这要多谢朱yf老师当年才华横溢的介绍。简单总结下,凡尔赛宫金碧辉煌是我从未见过的,凡尔赛的园林个人感觉和颐和园地位相当水平也相当。yy感慨说来巴黎没来凡尔赛的人真是亏大了,还说还真是无论谁攻陷了这座城市确实不可能毁掉这座城市,不忍心也没这个胆量。凡尔赛宫两个字可以概括:经典。
巴黎存于战火,北京毁于建设,不禁唏嘘。
巴黎还有太多去了说不完的,还有更多没去没法说的,所以还会再来的。希望不会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