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学习工作计划~
转眼就到了2013年,说好的世界末日也没到,今年的头等大事就是刚刚过去的期末考试。身为一个学渣,我表示自己有一种要挂得体无完肤的感觉,想来这个学期前半个学期读书尚算勤勉,后半个学期就基本是荒废了。尤其是12月以来,一直忙着码论文和复习,却是无暇读书了,为了交最后的读书报告,也读了几本书,不过和原先相比(尤其是和前半个学期比起来),我已经不能忍受自己的低效了。
看到陈教授在晒自己这一年以来的书单,本来心痒也想晒一把,但掐指一算,要是把这些内容都打出来倒是需要费不少功夫,而且也没什么意义,不免会招致“读书过眼录”的讥讽,我这种学渣不比陈教授学通天人,有技不如人便献丑不如藏拙的自知之明,还是不拿出来丢人的好。
旧的一年过去也就过去了,但新的一年却不能就此荒废。所以要写一个计划,适当安排自己这一年的学习与工作,本着取法乎上的精神,我将标准定得稍微长高一点,各位请见谅。当然,各种玩儿还是不能少的,目前有计划的上半年会去一趟北京、一趟杭州、一趟武汉,某同学的撺掇下,暑假还可能去一趟朝鲜。不说这些远的,在我已经基本把五角场周围吃了一个遍的基础上,起码吃遍大魔都的计划可以逐步展开了。我一向说“美食与好书不可辜负”,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是王道啊。
一、 学习:
1、读书报告100篇:读书写不写读书报告这东西我纠结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写一下吧,反正也花不了多长时间。一年定下100篇读书报告在数量上有点多,考虑到并非每本书都是能够写一本读书报告的,有些书更不是一篇读书报告能解决的,所以这一百篇读书报告的标准是,有可能一本书写一篇,有可能一本书写几篇,也有可能几本书写一篇。
2、精读一部学术研究著作:此处所谓的精读,是指把这本书所列举的所有参考书目和所有注释的征引书目、原始资料以及所有相关材料全部读掉,真正顺着作者的逻辑来过一遍,希望能够借此把握作者的思路和学术的一种方法。此处选书应当慎之又慎,目前还未确定书目。
3、做一个初步的学术研究的尝试:下学期开学之后,尝试申请一个曦源的项目,做得题目目前还没有确定,手头有两个可以做的问题,可以在寒假先做起来,到开学的时候视两个项目的情况来确定用哪个向学校申请。
4、书目:这时候确定书目其实还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为尚不清楚课程问题,很多情况下读书还是要跟着课程来的。
不过,因为这个寒假会有一段时间在学校,所以还是可以有一个短期的读书规划(既下列书目是应当读完的,至于会不会间或读其他的书则不一定),读几个专题,有的书需要重读,有的书则是新读:
(1) 目录学相关书籍:
姚明达:《中国目录学史》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
高路明:《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
(2) 近代的大学与校园文化:
章清:《学术与社会:中国近代“社会重心”的转移与读书人的新角色》
王东杰:《学术与国家的地方互动》
许小青:《政局与学府: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
叶文心:《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
《北京大学学生周报》、《新潮》等史料
(3) 中国史学史: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
汪荣祖:《史传通说》
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
(4) 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查尔斯•蒂利:《民主》
罗伯特•达尔:《论政治平等》
《谁统治:一个美国城市的民主与权力》
5、语言:再不学英语我的英语就该废了,所以这一年要发愤学英语了,今年要报名考托福,以我现在渣一样的英语水平是必然要跪的节奏,所以还是需要努力。在此之外,考虑再多学一门二外,至于学什么待定。
二、工作
1、《复旦青年》 :这半年加入学术思想中心以来,真是欢乐甚多,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不过就工作而言基本属于打酱油,明年是不能这么下去了,不过具体的工作还不能确定,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
2、《非文》 :作为这份杂志的主编,我表示压力山大,只能说一步一步慢慢来了。一切都未步入正轨,还需要努力。可能到大三就离开这里,不过起码要把下学期认认真真做完。
3、《复旦人》 :大学以来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份工作,经常参加校友活动见到了无数有意思的校友。大量的通讯稿极强地锻炼了自己写东西的速度与质量,和很多校友的交流也能让自己学到不少东西。这份工作让我对学校历史和各种复旦故事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事实上,也让我对学校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这份工作还是要好好做下去,但不知道将来能做成什么样,鞠躬尽瘁而已吧。
4、北斗•七星论道:因为我实在不习惯在互联网上工作,加之讨论会的质量这东西实在不是我能控制的,所以出稿子真的很慢。每次论道之前要做导言,准备材料,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只能说组织学术味道比较浓的讨论真是挺难的。今年继续做,希望能有进步。
看到陈教授在晒自己这一年以来的书单,本来心痒也想晒一把,但掐指一算,要是把这些内容都打出来倒是需要费不少功夫,而且也没什么意义,不免会招致“读书过眼录”的讥讽,我这种学渣不比陈教授学通天人,有技不如人便献丑不如藏拙的自知之明,还是不拿出来丢人的好。
旧的一年过去也就过去了,但新的一年却不能就此荒废。所以要写一个计划,适当安排自己这一年的学习与工作,本着取法乎上的精神,我将标准定得稍微长高一点,各位请见谅。当然,各种玩儿还是不能少的,目前有计划的上半年会去一趟北京、一趟杭州、一趟武汉,某同学的撺掇下,暑假还可能去一趟朝鲜。不说这些远的,在我已经基本把五角场周围吃了一个遍的基础上,起码吃遍大魔都的计划可以逐步展开了。我一向说“美食与好书不可辜负”,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是王道啊。
一、 学习:
1、读书报告100篇:读书写不写读书报告这东西我纠结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写一下吧,反正也花不了多长时间。一年定下100篇读书报告在数量上有点多,考虑到并非每本书都是能够写一本读书报告的,有些书更不是一篇读书报告能解决的,所以这一百篇读书报告的标准是,有可能一本书写一篇,有可能一本书写几篇,也有可能几本书写一篇。
2、精读一部学术研究著作:此处所谓的精读,是指把这本书所列举的所有参考书目和所有注释的征引书目、原始资料以及所有相关材料全部读掉,真正顺着作者的逻辑来过一遍,希望能够借此把握作者的思路和学术的一种方法。此处选书应当慎之又慎,目前还未确定书目。
3、做一个初步的学术研究的尝试:下学期开学之后,尝试申请一个曦源的项目,做得题目目前还没有确定,手头有两个可以做的问题,可以在寒假先做起来,到开学的时候视两个项目的情况来确定用哪个向学校申请。
4、书目:这时候确定书目其实还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为尚不清楚课程问题,很多情况下读书还是要跟着课程来的。
不过,因为这个寒假会有一段时间在学校,所以还是可以有一个短期的读书规划(既下列书目是应当读完的,至于会不会间或读其他的书则不一定),读几个专题,有的书需要重读,有的书则是新读:
(1) 目录学相关书籍:
姚明达:《中国目录学史》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
高路明:《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
(2) 近代的大学与校园文化:
章清:《学术与社会:中国近代“社会重心”的转移与读书人的新角色》
王东杰:《学术与国家的地方互动》
许小青:《政局与学府: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
叶文心:《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
《北京大学学生周报》、《新潮》等史料
(3) 中国史学史: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
汪荣祖:《史传通说》
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
(4) 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查尔斯•蒂利:《民主》
罗伯特•达尔:《论政治平等》
《谁统治:一个美国城市的民主与权力》
5、语言:再不学英语我的英语就该废了,所以这一年要发愤学英语了,今年要报名考托福,以我现在渣一样的英语水平是必然要跪的节奏,所以还是需要努力。在此之外,考虑再多学一门二外,至于学什么待定。
二、工作
1、《复旦青年》 :这半年加入学术思想中心以来,真是欢乐甚多,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不过就工作而言基本属于打酱油,明年是不能这么下去了,不过具体的工作还不能确定,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
2、《非文》 :作为这份杂志的主编,我表示压力山大,只能说一步一步慢慢来了。一切都未步入正轨,还需要努力。可能到大三就离开这里,不过起码要把下学期认认真真做完。
3、《复旦人》 :大学以来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份工作,经常参加校友活动见到了无数有意思的校友。大量的通讯稿极强地锻炼了自己写东西的速度与质量,和很多校友的交流也能让自己学到不少东西。这份工作让我对学校历史和各种复旦故事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事实上,也让我对学校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这份工作还是要好好做下去,但不知道将来能做成什么样,鞠躬尽瘁而已吧。
4、北斗•七星论道:因为我实在不习惯在互联网上工作,加之讨论会的质量这东西实在不是我能控制的,所以出稿子真的很慢。每次论道之前要做导言,准备材料,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只能说组织学术味道比较浓的讨论真是挺难的。今年继续做,希望能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