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之旅
第一次知道《红火星》这本书,是高中的时候,《科幻世界》的某个增刊还是什么。
(插一句,高中时候我们一帮人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时间,学九门功课参加各种竞赛之余还要打排球,还要到图书馆借闲书看,还要传阅各种类型的杂志,包括《科幻世界》及其衍生物、《读者》、《青年文摘》、《少男少女》之类,一天真的只有二十四小时吗?)
在基本没有网络,确切地说是有网络但网上还搜不到那么多东西的时候,在火星还不是各种极品聚居地的时候,那本书倒也没有特别吸引我。
毕竟,我在高中时还看了《太空漫游:2010》改编的电影,给我的最深印像是拍摄者没能成功地预料到苏联的解体。
科幻小说就像天气预报,它可能是准的,但不一定,当娱乐节目可以,如果认真,可能会悲剧。
到上海以后在图书馆借到《火星三部曲》的前两部看过,《蓝火星》一直没找到,觉得无论是改造自然还是创造社会的部分都很精彩。我读过的书里,科幻小说在数量上当然不如言情,那主要是亦舒一个人就写了一百多本,而且我打科幻标签的要求很严格,但质量上还是不错的。
这几天比较忙,阅读器里的新闻连瞥一眼的力气都没有,全部直接标记已读,关于荷兰登陆火星的新闻是昨天晚上晾头发的时候在微博上看到的,而且转播的人显然没把这事儿当真。许多人的焦点是单程,更多人是拿火星开玩笑的,
但我却很激动,第一反应是大半夜看见这消息我不会失眠吧?
(事实证明人只要够累就不会失眠。)
今天早上起来上网核实了一下,发现和书里首百登陆还是有很大差别,而且看起来我这种人也不像能入选的样子,但时间上倒是不差几年。
(所以科幻小说家才是真正的预言家,好的科幻小说还是比当今的天气预报靠谱的。)
我曾经说过,我不想死在地球上,不知道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
(插一句,高中时候我们一帮人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时间,学九门功课参加各种竞赛之余还要打排球,还要到图书馆借闲书看,还要传阅各种类型的杂志,包括《科幻世界》及其衍生物、《读者》、《青年文摘》、《少男少女》之类,一天真的只有二十四小时吗?)
在基本没有网络,确切地说是有网络但网上还搜不到那么多东西的时候,在火星还不是各种极品聚居地的时候,那本书倒也没有特别吸引我。
毕竟,我在高中时还看了《太空漫游:2010》改编的电影,给我的最深印像是拍摄者没能成功地预料到苏联的解体。
科幻小说就像天气预报,它可能是准的,但不一定,当娱乐节目可以,如果认真,可能会悲剧。
到上海以后在图书馆借到《火星三部曲》的前两部看过,《蓝火星》一直没找到,觉得无论是改造自然还是创造社会的部分都很精彩。我读过的书里,科幻小说在数量上当然不如言情,那主要是亦舒一个人就写了一百多本,而且我打科幻标签的要求很严格,但质量上还是不错的。
这几天比较忙,阅读器里的新闻连瞥一眼的力气都没有,全部直接标记已读,关于荷兰登陆火星的新闻是昨天晚上晾头发的时候在微博上看到的,而且转播的人显然没把这事儿当真。许多人的焦点是单程,更多人是拿火星开玩笑的,
但我却很激动,第一反应是大半夜看见这消息我不会失眠吧?
(事实证明人只要够累就不会失眠。)
今天早上起来上网核实了一下,发现和书里首百登陆还是有很大差别,而且看起来我这种人也不像能入选的样子,但时间上倒是不差几年。
(所以科幻小说家才是真正的预言家,好的科幻小说还是比当今的天气预报靠谱的。)
我曾经说过,我不想死在地球上,不知道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