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2012年个人最喜欢的几部电影
说说2012年上映的个人最喜欢的几部电影吧。有些片子也许拍得很好,但由于个人口味偏好,并没有纳入其中。其实非常想看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大师》,看过介绍和影评,始终无法找到这部影片,只能排除在外。
1.迈克尔·哈内克 《爱》
说实话,看这部电影时会觉得枯燥,故事很平淡,可能会发生在西方社会中任何一个家庭里。看完以后,你会一直联想其中的细节,有些是导演为影片故意安排的,比如那只飞进主人公屋里的鸽子,最后在老太太死后、老先生离家前终于被他用布盖住,紧紧抱着,作为仅有的慰藉。还有很多细节:为什么他们拒绝女儿的探望,拒绝去医院而宁愿相守终生;老太太翻看相册时的感叹;她病危时坐在钢琴前响起了美妙的琴声(女主人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钢琴教师),当镜头转向他,他关了音响,才发觉他的落寞;他问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太太带着童真说有时像野兽但很善良,即使老去依然能在影片中看出他这种倔强的脾气(两位主角的表演让人叹服)……全片没有一个室外镜头,偶然能从白色轻盈的窗帘外看见角落里巴黎的街景(两次,女儿来探望发生争执时、死后消防警察进屋发现窗户大开)。配乐极少,甚至连片尾字幕都是安静的。结局让人感到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老先生最后伴着幻觉,和她一起出门,仿佛是去看另一场音乐会,和开头遥相呼应。
这是一个会随时随地发生的故事,导演将它拍得意味深长,是人生的一个定格,谁都无法跳过。
2.昆汀·塔伦蒂诺《被解放的姜戈》
这是一部能让你联想到很多经典的作品。画面、剪辑风格、配乐都透露着美国西部片的特质,让人想到莱昂内执导的《黄金三镖客》,甚至在结尾部分,Django骑马回来,执双枪复仇的镜头,你会怀疑是否在向《英雄本色》致敬。当然,之所以是昆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能跳过经典,融汇成自己的风格。
这是一部独特的影片,每处都散发着经典类型片的格调。对白富有特色,黑色幽默中体现着人物以及时代的性格,一气呵成。甚至有时你会想,他的片子,演员怎么都不正经说话呢?
3.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绝对是2012年影院观影的最佳体验。这是李安的第一部3D片,而且面对的是这么一个平白的故事,我不会苛求他能把故事讲的多精彩、把信仰和人生讲得多通透,但这一场奇幻的盛宴已经足够让你享受了。
开篇探讨信仰,主题宏大,相比来说,后续的故事并没有完全让我信服作者对信仰的领悟,虽然我更相信(更愿意相信)第一个故事的真实性。可贵的是,影片并没有刻意强调前面的故事,理查德·帕克最后没有回头,人与生灵的抗争保留了自然意愿,反倒是它的眼神触动了我,包括海上一系列美丽的生灵。这就是世界,信仰出自心灵,贵在领悟和「信」。
看完电影,你会觉得一切都很美好。
4.莱奥·卡拉克斯《神圣车行》
一部很让人费解的影片,没有任何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剧情。
男主角被一辆房车带着穿梭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去完成一个个莫名其妙的任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唯一和他发生着生活上联系的是带他的司机,时不时提醒着他那些摸不着头脑的任务。哦对了,或许还有偶而出现的女儿,让人们觉察出丝毫生活上的真实;还有那位半路杀出的、和他同样在完成角色扮演任务的妻子(在那栋废弃商场里的对白让人印象深刻)。
可以说,任何人都没有来路和背景,无所谓从何而来,去往何终。而一个个莫名其妙的任务,毫无逻辑不说,完全有悖于生活常理。也许,你会揣摩每个故事的含义,每个动作的隐喻,得到不同的解读。有时,你会因为故事的荒谬,去怀疑生活的真实性。但这些都不重要,导演将每段故事都处理得惟妙惟肖,看似不着边际,但是细细想来,却仿佛和某些事件存在着必然联系。
最终,他回到了家。一个从来没出现过的角落。在窗外,你看见夜景中的房间亮着灯,而陪伴他的却是一只猩猩,在窗户里企望外面的世界。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诗人兰波的名言,也是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名字。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
5.贝赫·泽特林《南国野兽》
这应该是今年最令人惊喜的作品了。80后导演贝赫·泽特林首部长片,却有着《生命之树》般的华彩和动人,魔幻主义风格,故事也讲得惟妙惟肖。
也许你可以从技术层面去挑剔,譬如剪辑、摄像,偶尔会让你不舒服(当然,这也是这部作品的特点之一),但你无法忽略导演为整个影片营造出的隔离感,配乐、音效的独特,对生命的破碎和重建,以及“墙里墙外”的挣扎、在歇斯底里中寻求真正的归宿感,等等这一系列的深刻感悟。
影片顺利入围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提名,而年仅9岁的黑人女孩奎文赞妮·瓦利斯凭借真实自然的表演获得了最佳女主角提名。
6.韦斯·安德森《月升王国》
和《南国野兽》不同的是,这部作品除了从孩子的角度阐述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掺杂了大人们的主观视角,从而引发许多冲突。
影片色彩仿佛童话般绚丽,开篇的镜头移动和画面剪切就让人领略了优秀作品的底蕴。叛逆、成长、问题少年的冒险历程,虽然波折、冲突,但最终还是在令人担心的灾难前破镜重圆,完美收局。
这是一部欢快的,让人乐观的影片,老少皆宜,也许切合了好莱坞主流文化理念。影片的背景设置在一个岛上,一切仿佛是发生在另外的世界,一种独特的体验。如果结合《爱》来看,它应该是一部积极的作品,毕竟让人感叹生命初始时的美妙。
1.迈克尔·哈内克 《爱》
说实话,看这部电影时会觉得枯燥,故事很平淡,可能会发生在西方社会中任何一个家庭里。看完以后,你会一直联想其中的细节,有些是导演为影片故意安排的,比如那只飞进主人公屋里的鸽子,最后在老太太死后、老先生离家前终于被他用布盖住,紧紧抱着,作为仅有的慰藉。还有很多细节:为什么他们拒绝女儿的探望,拒绝去医院而宁愿相守终生;老太太翻看相册时的感叹;她病危时坐在钢琴前响起了美妙的琴声(女主人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钢琴教师),当镜头转向他,他关了音响,才发觉他的落寞;他问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太太带着童真说有时像野兽但很善良,即使老去依然能在影片中看出他这种倔强的脾气(两位主角的表演让人叹服)……全片没有一个室外镜头,偶然能从白色轻盈的窗帘外看见角落里巴黎的街景(两次,女儿来探望发生争执时、死后消防警察进屋发现窗户大开)。配乐极少,甚至连片尾字幕都是安静的。结局让人感到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老先生最后伴着幻觉,和她一起出门,仿佛是去看另一场音乐会,和开头遥相呼应。
这是一个会随时随地发生的故事,导演将它拍得意味深长,是人生的一个定格,谁都无法跳过。
2.昆汀·塔伦蒂诺《被解放的姜戈》
这是一部能让你联想到很多经典的作品。画面、剪辑风格、配乐都透露着美国西部片的特质,让人想到莱昂内执导的《黄金三镖客》,甚至在结尾部分,Django骑马回来,执双枪复仇的镜头,你会怀疑是否在向《英雄本色》致敬。当然,之所以是昆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能跳过经典,融汇成自己的风格。
这是一部独特的影片,每处都散发着经典类型片的格调。对白富有特色,黑色幽默中体现着人物以及时代的性格,一气呵成。甚至有时你会想,他的片子,演员怎么都不正经说话呢?
3.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绝对是2012年影院观影的最佳体验。这是李安的第一部3D片,而且面对的是这么一个平白的故事,我不会苛求他能把故事讲的多精彩、把信仰和人生讲得多通透,但这一场奇幻的盛宴已经足够让你享受了。
开篇探讨信仰,主题宏大,相比来说,后续的故事并没有完全让我信服作者对信仰的领悟,虽然我更相信(更愿意相信)第一个故事的真实性。可贵的是,影片并没有刻意强调前面的故事,理查德·帕克最后没有回头,人与生灵的抗争保留了自然意愿,反倒是它的眼神触动了我,包括海上一系列美丽的生灵。这就是世界,信仰出自心灵,贵在领悟和「信」。
看完电影,你会觉得一切都很美好。
4.莱奥·卡拉克斯《神圣车行》
一部很让人费解的影片,没有任何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剧情。
男主角被一辆房车带着穿梭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去完成一个个莫名其妙的任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唯一和他发生着生活上联系的是带他的司机,时不时提醒着他那些摸不着头脑的任务。哦对了,或许还有偶而出现的女儿,让人们觉察出丝毫生活上的真实;还有那位半路杀出的、和他同样在完成角色扮演任务的妻子(在那栋废弃商场里的对白让人印象深刻)。
可以说,任何人都没有来路和背景,无所谓从何而来,去往何终。而一个个莫名其妙的任务,毫无逻辑不说,完全有悖于生活常理。也许,你会揣摩每个故事的含义,每个动作的隐喻,得到不同的解读。有时,你会因为故事的荒谬,去怀疑生活的真实性。但这些都不重要,导演将每段故事都处理得惟妙惟肖,看似不着边际,但是细细想来,却仿佛和某些事件存在着必然联系。
最终,他回到了家。一个从来没出现过的角落。在窗外,你看见夜景中的房间亮着灯,而陪伴他的却是一只猩猩,在窗户里企望外面的世界。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诗人兰波的名言,也是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名字。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
5.贝赫·泽特林《南国野兽》
这应该是今年最令人惊喜的作品了。80后导演贝赫·泽特林首部长片,却有着《生命之树》般的华彩和动人,魔幻主义风格,故事也讲得惟妙惟肖。
也许你可以从技术层面去挑剔,譬如剪辑、摄像,偶尔会让你不舒服(当然,这也是这部作品的特点之一),但你无法忽略导演为整个影片营造出的隔离感,配乐、音效的独特,对生命的破碎和重建,以及“墙里墙外”的挣扎、在歇斯底里中寻求真正的归宿感,等等这一系列的深刻感悟。
影片顺利入围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提名,而年仅9岁的黑人女孩奎文赞妮·瓦利斯凭借真实自然的表演获得了最佳女主角提名。
6.韦斯·安德森《月升王国》
和《南国野兽》不同的是,这部作品除了从孩子的角度阐述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掺杂了大人们的主观视角,从而引发许多冲突。
影片色彩仿佛童话般绚丽,开篇的镜头移动和画面剪切就让人领略了优秀作品的底蕴。叛逆、成长、问题少年的冒险历程,虽然波折、冲突,但最终还是在令人担心的灾难前破镜重圆,完美收局。
这是一部欢快的,让人乐观的影片,老少皆宜,也许切合了好莱坞主流文化理念。影片的背景设置在一个岛上,一切仿佛是发生在另外的世界,一种独特的体验。如果结合《爱》来看,它应该是一部积极的作品,毕竟让人感叹生命初始时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