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大概,我们心里,都住过一个不可能的人
这篇日志的起因很简单:叶钦达。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是一年多之前,从陈焕发口中。我表扬他长得帅,他得意的咧嘴笑,然后又默默的合上嘴,说:那是因为你没见过叶钦达。我问叶钦达是谁,陈焕发说:06级的校草。我说:我08入学的呀,怎么没听说呀。陈焕发同情的看了看我,给我找了张叶钦达的照片。我看了照片,倒也没有留下多大印象。
但是,事情怕就怕重复。
我之后无数次表扬陈焕发帅,陈焕发大多数时候都心安理得的接受,但是少有的几回,他还是会再次提到叶钦达,会说叶钦达很帅。我就这样记住了这个名字,也慢慢知道了一些“传奇”的故事。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惊天地泣鬼神的BBS表白。
不知道这位学姐是谁,这几段话话实实在在的触动了我:那种深深的暗恋、得不到回应的痛苦、痛苦中渴求一点可能的希望,都像一根针一样搅着我。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真实、太动人、也太让人心痛了。
我猜,谁的心里,大概都曾经有着那么一个“不可能的人”。
对于小男孩来说,这个人,可能是小学时候那个脖子昂的高高的,辫子扎的高高的,眼睛明明亮亮的,面容清清秀秀的同桌。她会跳舞会弹琴会做算术题也会语文课上抢答老师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她似乎不曾正眼看过你。你那时可能还不太懂怎么追姑娘,只会用各种调皮捣蛋的方法去捉弄她:你在桌子上画三八线,你把毛毛虫放在她的铅笔盒里,你还在她跳皮筋的时候使劲儿拽她的辫子。她各种被你气哭——她根本不喜欢你。或者,你给她写了一封小情书,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置,只好还给你,你的情书就被全班的小朋友传遍了,她从此再也不理你。
对于小女孩来说,这个人,可能是那个体育好学习也好,个子高高皮肤黝黑的体育委员。你故意找他茬,说他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但是老师要你发作业本的时候,你会非常主动的去发,因为那样就可以走到他的身边把作业本给他。但是,你的心思被他的好朋友看出来了,他知道了,从此躲着你,远远的看到你走来他就闪开;他的朋友经常拿你们开玩笑,这时候你心里有一种小甜蜜,但是他却皱着眉头很生气,根本不喜欢这种玩笑——他根本不喜欢你。从此,你就在他的朋友的嘲笑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是不是,这种“不可能”而带来的痛苦,很多早熟的小姑娘和少数早熟的小男孩早早就有了经历?
但是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还是不足够完善,真正开始逐渐明确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可能还是要从青春期发育那会儿吧。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成绩好”三个字能抵过太多太多的其他的不好。我不知道有多少小姑娘像我一样,从初中开始,喜欢的男生,都是一种类型:成绩好、班干部/课代表/学生会主席、长相干净清秀、个子还不矮。
初中喜欢的小男生,成绩好,常常在年级里考前几名;长相漂亮清秀,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又写得一手好字。在初中的那片小天地里,优秀的熠熠发光。可是,他“感情”的那根筋儿似乎当时还没开窍,只是和几个小男生一起玩,和女生也不太说话。似乎从初一就开始喜欢这个小男生,自己偷偷买了个密码本,把自己幻想着和他在一起的那些场景都写在密码本里;但每每又想到他根本不喜欢我,便边写边流泪,钢笔水被泪水一浸,化成日记本里一朵朵蓝色的小花。一个猜到我心事的小姑娘,也喜欢他,然后我们就经常两个人在课间站在操场上讨论他,觉得他太优秀、两个人都不可能“得到”他,两个人就一起郁闷。就这样过了三年,很少和他说话,却有很多很多次偷偷的回头张望、很多很多次背后的凝视。这些,他都不知道,一如他不知道我就因为想和他一样,才练了一笔好字。
高中喜欢的小男生,成绩好,永远在年级里考前几名;长相还是帅气清秀型的,瘦瘦高高,笑起来有一种聪慧的狡黠。刚上高一就喜欢上了,就像BBS那表白帖里的第一句话一样:“从见你的第一面起,我就陷了进去。。” 但是高中时候,风声鹤唳,“早恋”是个大敏感词。为了“避嫌”,更怕别人猜出我的小心思,我一直不敢和他有多的接触,哪怕是眼神。高中整整三年,最盼望的就是,老师什么时候能把我们调成同桌,让我离他近点儿,再近点儿。可惜,当时班主任的态度常是把成绩好一些的同学和成绩差一些的同学配成同桌,我就一直没有机会和他坐同桌。距离最近的时候可能是有一段时间的前后座。那会儿特别紧张,上课总是挺直了后背,要“显得有气质一点”;回头跟他说话的时候也小心翼翼,要把头发撩好,盖住额头上的痘痘;选的话题也要显得“有深度”,不能被认为“太浅薄”……可惜,前后座也没坐多久,他就又换了位置,从此,一前一后便是我们的最近的距离。我一直把自己隐藏的很好,高中三年都没有人猜出来我喜欢他;三年里,我们说过的话不超过50句;后来,被众多女生喜欢的他也有了女朋友,他便变成了真的“不可能”。
再后来,上了大学,痛苦、迷茫、错误、纠结之后,我终于遇见了陈焕发。突然又变回一个小女生——我发现我还是喜欢这个样子的男生:成绩好、白净清秀、高高瘦瘦、运动不错,最妙的还是眼睛很大很漂亮,又不戴眼镜,皮肤也是我喜欢的颜色。虽然我常常跟陈焕发抱怨,为什么没有从小学开始就认识他,青梅竹马多浪漫;可是我转念一想,如果陈焕发不幸的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见到我,他也一定会成为我心里的那个“不可能”——他会被我戴上光环,我也会像BBS表白帖里面的姑娘一样:不敢和他说话、不敢回头看他、他回头无意的瞥我一眼我会心里笑开了花……幸好,他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了。
故事其实没结束。初中喜欢的小男生和高中喜欢的小男生,现在都在美国顶尖的学校。随着“暗恋”的逐渐褪去,他们也变成了我普通的朋友,不管是同学聚会上的见面,还是各种原因的偶遇,亦或是网上不小心的碰见,聊起天来早就没有了心跳加速的感觉。他们早已变成了“老友”,现在和他们站在一起,可以插科打诨,可以调侃打趣,可以随便就什么话题辩论一下,也可以聊聊感情生活。现在觉得他们也不过是个长相不错人也不错有不少优点的普通人、平凡人;他们的光环依旧耀眼,但是他们也有生活上学业上的烦恼、感情上前途上的思量;他们也和我们所有人一样,也要做实验写报告发文章找工作谈朋友……
因为喜欢,所以觉得他太优秀,觉得他光环太盛,觉得自己“配不上”;待到不喜欢了,便会觉得,和他一样优秀的人,或者比他还优秀的人,其实也蛮多。不过我还是要感谢那些曾经住在过我心里的人:为了缩小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一直在努力;为了让优秀的你注意到我,我一直要做得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突然想到费孝通对杨绛的的单恋,以及费老自己所没有点明的:他一直努力“向上爬”,是因为杨绛“看不起”他。费正清与杨绛,以友谊始,以友谊终。
不知道五年多之前那位在BBS上表白的师姐,这些年过得怎样,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幸福。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是一年多之前,从陈焕发口中。我表扬他长得帅,他得意的咧嘴笑,然后又默默的合上嘴,说:那是因为你没见过叶钦达。我问叶钦达是谁,陈焕发说:06级的校草。我说:我08入学的呀,怎么没听说呀。陈焕发同情的看了看我,给我找了张叶钦达的照片。我看了照片,倒也没有留下多大印象。
但是,事情怕就怕重复。
我之后无数次表扬陈焕发帅,陈焕发大多数时候都心安理得的接受,但是少有的几回,他还是会再次提到叶钦达,会说叶钦达很帅。我就这样记住了这个名字,也慢慢知道了一些“传奇”的故事。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惊天地泣鬼神的BBS表白。
![]() |
不知道这位学姐是谁,这几段话话实实在在的触动了我:那种深深的暗恋、得不到回应的痛苦、痛苦中渴求一点可能的希望,都像一根针一样搅着我。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真实、太动人、也太让人心痛了。
我猜,谁的心里,大概都曾经有着那么一个“不可能的人”。
对于小男孩来说,这个人,可能是小学时候那个脖子昂的高高的,辫子扎的高高的,眼睛明明亮亮的,面容清清秀秀的同桌。她会跳舞会弹琴会做算术题也会语文课上抢答老师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她似乎不曾正眼看过你。你那时可能还不太懂怎么追姑娘,只会用各种调皮捣蛋的方法去捉弄她:你在桌子上画三八线,你把毛毛虫放在她的铅笔盒里,你还在她跳皮筋的时候使劲儿拽她的辫子。她各种被你气哭——她根本不喜欢你。或者,你给她写了一封小情书,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置,只好还给你,你的情书就被全班的小朋友传遍了,她从此再也不理你。
对于小女孩来说,这个人,可能是那个体育好学习也好,个子高高皮肤黝黑的体育委员。你故意找他茬,说他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但是老师要你发作业本的时候,你会非常主动的去发,因为那样就可以走到他的身边把作业本给他。但是,你的心思被他的好朋友看出来了,他知道了,从此躲着你,远远的看到你走来他就闪开;他的朋友经常拿你们开玩笑,这时候你心里有一种小甜蜜,但是他却皱着眉头很生气,根本不喜欢这种玩笑——他根本不喜欢你。从此,你就在他的朋友的嘲笑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是不是,这种“不可能”而带来的痛苦,很多早熟的小姑娘和少数早熟的小男孩早早就有了经历?
但是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还是不足够完善,真正开始逐渐明确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可能还是要从青春期发育那会儿吧。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成绩好”三个字能抵过太多太多的其他的不好。我不知道有多少小姑娘像我一样,从初中开始,喜欢的男生,都是一种类型:成绩好、班干部/课代表/学生会主席、长相干净清秀、个子还不矮。
初中喜欢的小男生,成绩好,常常在年级里考前几名;长相漂亮清秀,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又写得一手好字。在初中的那片小天地里,优秀的熠熠发光。可是,他“感情”的那根筋儿似乎当时还没开窍,只是和几个小男生一起玩,和女生也不太说话。似乎从初一就开始喜欢这个小男生,自己偷偷买了个密码本,把自己幻想着和他在一起的那些场景都写在密码本里;但每每又想到他根本不喜欢我,便边写边流泪,钢笔水被泪水一浸,化成日记本里一朵朵蓝色的小花。一个猜到我心事的小姑娘,也喜欢他,然后我们就经常两个人在课间站在操场上讨论他,觉得他太优秀、两个人都不可能“得到”他,两个人就一起郁闷。就这样过了三年,很少和他说话,却有很多很多次偷偷的回头张望、很多很多次背后的凝视。这些,他都不知道,一如他不知道我就因为想和他一样,才练了一笔好字。
高中喜欢的小男生,成绩好,永远在年级里考前几名;长相还是帅气清秀型的,瘦瘦高高,笑起来有一种聪慧的狡黠。刚上高一就喜欢上了,就像BBS那表白帖里的第一句话一样:“从见你的第一面起,我就陷了进去。。” 但是高中时候,风声鹤唳,“早恋”是个大敏感词。为了“避嫌”,更怕别人猜出我的小心思,我一直不敢和他有多的接触,哪怕是眼神。高中整整三年,最盼望的就是,老师什么时候能把我们调成同桌,让我离他近点儿,再近点儿。可惜,当时班主任的态度常是把成绩好一些的同学和成绩差一些的同学配成同桌,我就一直没有机会和他坐同桌。距离最近的时候可能是有一段时间的前后座。那会儿特别紧张,上课总是挺直了后背,要“显得有气质一点”;回头跟他说话的时候也小心翼翼,要把头发撩好,盖住额头上的痘痘;选的话题也要显得“有深度”,不能被认为“太浅薄”……可惜,前后座也没坐多久,他就又换了位置,从此,一前一后便是我们的最近的距离。我一直把自己隐藏的很好,高中三年都没有人猜出来我喜欢他;三年里,我们说过的话不超过50句;后来,被众多女生喜欢的他也有了女朋友,他便变成了真的“不可能”。
再后来,上了大学,痛苦、迷茫、错误、纠结之后,我终于遇见了陈焕发。突然又变回一个小女生——我发现我还是喜欢这个样子的男生:成绩好、白净清秀、高高瘦瘦、运动不错,最妙的还是眼睛很大很漂亮,又不戴眼镜,皮肤也是我喜欢的颜色。虽然我常常跟陈焕发抱怨,为什么没有从小学开始就认识他,青梅竹马多浪漫;可是我转念一想,如果陈焕发不幸的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见到我,他也一定会成为我心里的那个“不可能”——他会被我戴上光环,我也会像BBS表白帖里面的姑娘一样:不敢和他说话、不敢回头看他、他回头无意的瞥我一眼我会心里笑开了花……幸好,他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了。
故事其实没结束。初中喜欢的小男生和高中喜欢的小男生,现在都在美国顶尖的学校。随着“暗恋”的逐渐褪去,他们也变成了我普通的朋友,不管是同学聚会上的见面,还是各种原因的偶遇,亦或是网上不小心的碰见,聊起天来早就没有了心跳加速的感觉。他们早已变成了“老友”,现在和他们站在一起,可以插科打诨,可以调侃打趣,可以随便就什么话题辩论一下,也可以聊聊感情生活。现在觉得他们也不过是个长相不错人也不错有不少优点的普通人、平凡人;他们的光环依旧耀眼,但是他们也有生活上学业上的烦恼、感情上前途上的思量;他们也和我们所有人一样,也要做实验写报告发文章找工作谈朋友……
因为喜欢,所以觉得他太优秀,觉得他光环太盛,觉得自己“配不上”;待到不喜欢了,便会觉得,和他一样优秀的人,或者比他还优秀的人,其实也蛮多。不过我还是要感谢那些曾经住在过我心里的人:为了缩小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一直在努力;为了让优秀的你注意到我,我一直要做得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突然想到费孝通对杨绛的的单恋,以及费老自己所没有点明的:他一直努力“向上爬”,是因为杨绛“看不起”他。费正清与杨绛,以友谊始,以友谊终。
不知道五年多之前那位在BBS上表白的师姐,这些年过得怎样,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