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流行文化迷变老之后就不再关心新音乐了?(一)
Why do pop-culture fans stop caring about new music as they get older?
共分五部分,周内译完。有人要校稿吗?
Steven: 嘿,Noel,我热爱音乐评论这项工作。但我越来越讨厌在平常的闲谈中谈到音乐,特别是和我这样年纪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大多是我的朋友。因为这些谈话和实际的音乐没什么关系,相反,话题总是围绕着哪些哪些乐队被吹捧过头了,在抄袭大多数在我们年轻时曾经流行的乐队了,以及这如何表明现在的音乐已经没劲了。
“今天的音乐是多么烂,又是为什么烂”的话题是我除政治、宗教、恶心的身体缺陷(不好笑的那种)之外最不感兴趣的话题。每当这个话题出现的时候,我总是被迫承认一个不安的生活现实:我被老人包围了,而且如果我不小心,也会变成他们中的一员。
和其他流行文化树的分支不同,音乐和童年关联更加紧密。它是在我们寻找自我的阶段所发现的东西,它提供了一整套的态度、姿势甚至是服装供我们在自我成型的年纪里尝试。就像是拿到了立刻就能用的个人宝典。音乐让我们感到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又是我们立刻能与之建立关系,或愿意与之的建立关系的人群的一部分。同样重要的是,音乐在我们和我们不想成为的事物之间划了一条分界线,明白不想成为什么,比弄清楚想成为什么通常简单得多。
最终,每个人都长大了,也脱掉了用来度过青春期穿着的各式防护服。但这些早年音乐的影响依然保留。从我们“我最爱的音乐年份”这个系列的文章——包括即将刊出的——就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作者选择的都是他们年轻时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甚至,对一个终生的音乐爱好者,都很难有能超越一个艺人、一首歌或者一张唱片在对的时候给你第一次的那种冲击的经历。(我自己没法反对这个看法——在写了对我年轻时代的十篇回忆录之后)。
我33岁,这意味着我很多同僚已经结婚有了孩子,贷款和其他许多更加重要的现实生活事务,占据了用来发现喜欢新乐队的时间。即便是对一个音乐为职业的人,跟上新音乐潮流也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是有太多音乐需要涉猎——基本上每周都有好几打的唱片发行——而且音乐的潮流在不断的改变。跟随新音乐需要有能欣赏多种不同音乐口味的能力,和让占统治地位的风潮带你去它方的意愿。音乐类型在创造力繁盛的阶段成型,由致力于探索一组声响可能性的那些顶级艺人创造。你必须得愿意淌过不熟悉的水域来寻找最令人兴奋的艺人,这对于那些年老的乐迷是困难的,他们习惯了具有特定参数的音乐,而坚守熟悉的总是更简单。
我理解这些。但我不理解的是新音乐有时在变老的乐迷中引起的敌意。我责怪过那些听朋克和印地乐长大的朋友,因为他们变成了他们一直憎恨的——充满乡愁地欢乐着,对过去怀有崇敬的嬉皮们——他们对新近出名的乐队的看法,仅是毫无新意地咆哮今天的艺人和来自他们过去,被过分理想化的乐队相比是多么没有“棱角”、“意义( relevance )”和“原创性”。我倒是发现这些意见更适用于这些听众而不是当前音乐的状态,因为当前的音乐太广阔,无法用这样扫荡一切,简单的判断来加以总结。
我在任何时候读到对今天的印地乐“并不是真摇滚”的抨击以及诸如此类的文字的时候都在想。这些抨击基于什么?基于你没有能力找到能带给你15岁时同样感受的乐队?让我为你节约点时间吧:你永远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乐队好吗。因为你已经变了。我保证一定有某人在某地弄出了一张和陪伴你成长的唱片一样具有革新意义的唱片,但你却丢掉了按这些唱片本来面目去听(比喻意,也是字面意义)的能力。
Noel,你比我大一些,但远比我聪明。你依然常为 AV Club 写音乐评论,但根据你的非流行系列文章,我知道你对追随新音乐的兴趣有着疑虑。你认为尽管我们能跟上其他流行文化的潮流,我们欣赏新音乐的能力随着变老是在不断的衰退?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这会发生,我们能做什么来制止它呢?
共分五部分,周内译完。有人要校稿吗?
Steven: 嘿,Noel,我热爱音乐评论这项工作。但我越来越讨厌在平常的闲谈中谈到音乐,特别是和我这样年纪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大多是我的朋友。因为这些谈话和实际的音乐没什么关系,相反,话题总是围绕着哪些哪些乐队被吹捧过头了,在抄袭大多数在我们年轻时曾经流行的乐队了,以及这如何表明现在的音乐已经没劲了。
“今天的音乐是多么烂,又是为什么烂”的话题是我除政治、宗教、恶心的身体缺陷(不好笑的那种)之外最不感兴趣的话题。每当这个话题出现的时候,我总是被迫承认一个不安的生活现实:我被老人包围了,而且如果我不小心,也会变成他们中的一员。
和其他流行文化树的分支不同,音乐和童年关联更加紧密。它是在我们寻找自我的阶段所发现的东西,它提供了一整套的态度、姿势甚至是服装供我们在自我成型的年纪里尝试。就像是拿到了立刻就能用的个人宝典。音乐让我们感到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又是我们立刻能与之建立关系,或愿意与之的建立关系的人群的一部分。同样重要的是,音乐在我们和我们不想成为的事物之间划了一条分界线,明白不想成为什么,比弄清楚想成为什么通常简单得多。
最终,每个人都长大了,也脱掉了用来度过青春期穿着的各式防护服。但这些早年音乐的影响依然保留。从我们“我最爱的音乐年份”这个系列的文章——包括即将刊出的——就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作者选择的都是他们年轻时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甚至,对一个终生的音乐爱好者,都很难有能超越一个艺人、一首歌或者一张唱片在对的时候给你第一次的那种冲击的经历。(我自己没法反对这个看法——在写了对我年轻时代的十篇回忆录之后)。
我33岁,这意味着我很多同僚已经结婚有了孩子,贷款和其他许多更加重要的现实生活事务,占据了用来发现喜欢新乐队的时间。即便是对一个音乐为职业的人,跟上新音乐潮流也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是有太多音乐需要涉猎——基本上每周都有好几打的唱片发行——而且音乐的潮流在不断的改变。跟随新音乐需要有能欣赏多种不同音乐口味的能力,和让占统治地位的风潮带你去它方的意愿。音乐类型在创造力繁盛的阶段成型,由致力于探索一组声响可能性的那些顶级艺人创造。你必须得愿意淌过不熟悉的水域来寻找最令人兴奋的艺人,这对于那些年老的乐迷是困难的,他们习惯了具有特定参数的音乐,而坚守熟悉的总是更简单。
我理解这些。但我不理解的是新音乐有时在变老的乐迷中引起的敌意。我责怪过那些听朋克和印地乐长大的朋友,因为他们变成了他们一直憎恨的——充满乡愁地欢乐着,对过去怀有崇敬的嬉皮们——他们对新近出名的乐队的看法,仅是毫无新意地咆哮今天的艺人和来自他们过去,被过分理想化的乐队相比是多么没有“棱角”、“意义( relevance )”和“原创性”。我倒是发现这些意见更适用于这些听众而不是当前音乐的状态,因为当前的音乐太广阔,无法用这样扫荡一切,简单的判断来加以总结。
我在任何时候读到对今天的印地乐“并不是真摇滚”的抨击以及诸如此类的文字的时候都在想。这些抨击基于什么?基于你没有能力找到能带给你15岁时同样感受的乐队?让我为你节约点时间吧:你永远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乐队好吗。因为你已经变了。我保证一定有某人在某地弄出了一张和陪伴你成长的唱片一样具有革新意义的唱片,但你却丢掉了按这些唱片本来面目去听(比喻意,也是字面意义)的能力。
Noel,你比我大一些,但远比我聪明。你依然常为 AV Club 写音乐评论,但根据你的非流行系列文章,我知道你对追随新音乐的兴趣有着疑虑。你认为尽管我们能跟上其他流行文化的潮流,我们欣赏新音乐的能力随着变老是在不断的衰退?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这会发生,我们能做什么来制止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