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消玉殒(2007年5月18日)
![]() |
今天才知道陈晓旭去世的消息。寒假的时候我还很兴致勃勃的写她的出家。
不想她竟离去了,相当震惊。只因最近看《红楼梦》,只觉得和这个人更近了。因为她就是黛玉。
小的时候怎么想看都看不下去。前几天看小晨在看,三天一本,不到半个月就一口气读下来,说《红楼梦》如何好。想想,怎么说也是学文学的,中国的古典都不亲身体验一下,毕业之后也太惭愧了,就也借回来读,真的是很古老的那种,还是铅印呢,就差竖排的了。我前几天说,我非常讨厌林黛玉,她一天怎么那么爱哭,谁也没招她没惹她,她就自己在那瞎想!谁嫌弃她了,谁也没有啊!动不动就和宝玉闹一通小矛盾,一点也不体谅人!可是昨天看到她因宝钗送燕窝给她便大受感动,后悔自己当初不该那么讨厌她,但夜里想到宝钗和宝玉的关系又觉得很矛盾的时候,突然感慨黛玉也是一个真人!毫不掩饰的真正的小女子!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喜欢却也那么简单的原因。就因这一点真实越发的喜欢她了。看到她的愁竟也同情起来!我向来对诗没什么感觉,但看到《秋窗风雨夕》竟也感觉到那份发自真心的凄凄惨惨,于是把它抄到本子上!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黛玉,是中国女子形象的一个神话了,她一点都不完美,可是很多读者越是与她相处久了,就越发的从内心感受她,即使不喜欢也有一份从她身上找影子的味道。就像陈晓旭演黛玉的时候和宝钗的扮演着也私下里闹着别扭。只因红楼梦的那点情绪和情结。而到最后也不肯就医的倔强是在感受黛玉生命里香消玉殒的痛苦吗?她真的把自己当作黛玉了。
她就是林黛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