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游武夷,迷失鼓浪屿
旅行,我不知道对别人意味着什么?我需要的只是一场放逐,对于心、对于脚步、对于那些我耿耿于怀的过往。
这是我的 第一次旅行,第一次坐飞机。嘿嘿……心里有点小激动!
2013年1月13日,下午6点10分的飞机,飞往武夷山,在那里的行程仅两天。
武夷印象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北部武夷山市西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被称为“福建第一名山”。这里丹山奇立、碧水常流、九曲溪穿山而下、清波涟涟,众山峰丹霞拥翠、形态万千,有36峰、72洞、99岩和108处佳景无不妖娆秀美、风姿诱人,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浓绿苍翠、郁郁葱葱、青山碧水和处处诱人的美景以及难用语言形容的清爽洁净的环境
第一天的行程:天游峰
天游峰几乎就是一整块巨大的岩石,静静地卧在武夷山景区的中心地带。游览武夷山,最能饱览景区全貌的就是天游峰了。因此,到武夷山观光的人没有不爬到天游峰上看美景的。导游向我们介绍的就是 :一整块石头,玩一天!
天游峰海拔408米,台阶828级,要上山只有这条小路,全部是人工开凿出的台阶。高耸陡立的石级层层上升,虽不及泰山十八盘之长,但那直插云端的阶石,还是很令人有头晕目眩之感。狭窄的石阶只能容纳一人,人多时,基本上就只能一步一步挪动。
从天游峰看九曲溪像一条碧绿的飘带,在山脚下缓缓地飘动。时常还能看到在溪中漂流的竹筏,筏子上游客救生衣的橘黄色,与碧绿的溪水相映成趣,格外地和谐美丽。
武夷山的灵性在于水,“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是九曲溪最真实的写照。 天游峰上的一览亭是观看武夷山全貌的绝佳地点。一览亭临绝壁而处山巅,凭栏而望,众山拱卫,九溪蜿蜒,竹筏点点,无边的美景奔入眼帘,恰似从天宫俯瞰人间,因此得名为“天游峰”。沿着天游峰登山小路拾阶而上,是项十分艰苦且极消耗体力的运动。到达一览亭时,顿感清风拂面,一路的疲惫一扫而空,眼前怡人的美景,令人胸襟一阔,飘飘欲仙,乐而忘返。
从天游峰山顶上看到的九曲溪大拐弯是武夷山当仁不让的最佳山水画面,千峰竞秀的武夷全景令人如痴如醉般的难忘。九曲溪碧绿的溪水宛若玉带蜿蜒而过,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想起明代诗人钱秉镫的诗句:“丹碧皴中通古舶,烟云破处垦田畴。棹歌不向前途去,一览台边已尽收。”难怪阅历广博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登上天游峰时也曾发出:“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的感叹。
武夷山不愧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这里随处都能见到千姿百态的奇松、怪石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及文人书院遗址。据介绍,有朱熹、游酢、熊禾、蔡元定等鸿儒大雅的书院遗址35处;有堪称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宝库的历代摩崖石刻450多方,为武夷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
1月14日上午结束了天游峰的行程。
午餐后,由于时间有限,下午紧接着又来到了武夷山的“一线天“和”虎啸八景景区“。
武夷最奇的岩洞“一线天”在武夷群峰的西南端,素有“鬼斧神工之奇”的称号。一线天又名灵岩,是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到了岩洞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的一样。一线天最窄处相去不足60公分,长约一百多米,从空中漏进的一线天光,宛如跨空碧虹,很是叹为观止。
一线天内地面湿滑,透进来的微弱光线也不足以照亮幽暗的岩洞。由于人多和透气性差,这里的空气很不新鲜,一路上人们都屏着呼吸缓慢前进。行至最窄处,光线极暗,人们只能摸索着侧身前行,身材稍胖些的人是根本无法从这里通过的。—————(当时心跳巨快,特别害怕,被夹在中间,又特别的黑我都快哭了……一只手还要拿着相机,幸好把包给了导游,最窄处仅40cm,注意是身材稍胖些的人根本过不来,我走出来喽,嘿嘿~我还没那么胖啦!) 从一线天出来,映入眼帘的便是神仙楼阁。据说这块岩石上大大小小有108个洞。是神仙来开大会,发年终奖的地方哦,呵呵~~
神仙楼阁的洞口向左右两方展开,洞顶砾岩宛如高大的飞檐向外斜覆,构成水平岩洞,岩洞绵延数里。神仙楼阁岩洞如止之高大,使人把斜覆的洞壁当作陡壁,注意力被洞壁上的小洞所吸引,这种只见小洞不见大洞的错觉,充满小洞藏大洞的妙趣。
下一站,虎啸岩
虎啸岩位于二曲溪南,怪石崔嵬,流水迂回,是一个独具泉石天趣的佳境。“虎溪灵洞”4个大字高勒于岩上。“虎啸”之声,来自岩上的一个巨洞,山风穿过洞口,便发出怒吼,声传空谷,震撼群山。虎啸岩有“极目皆图画”的美称,是一条新兴的旅游热线。主要景点有天成禅院和虎啸八景。天成禅院建在虎啸岩的悬崖下,这里千仞悬崖向外斜覆,形成一个巨大的洞府,整座禅院不施片瓦,风雨不侵。虎啸八景为白莲游、集云关、坡仙带、普门兜、法雨悬河、语儿泉、不浪舟和宾曦洞。
虎啸岩下,伸出来的石头,就仿佛是老虎伸出来的舌头
天成禅院,这里没有一砖一瓦,在下雨天也不会进雨!只靠岩壁倾斜度,大概成45度角。
武夷山走马观花的游了一遍,还有跟多经典的地方没有去,(比如大王峰,玉女峰啊),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遗憾!武夷山真的很美,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的心任意逍遥,有一处流水能够让你的神即刻沉静,当你从空中跨越这里时,停下来吧,俯身看到的就是——武夷山。
厦门-初识
2013年1月15日,晚上九点的飞机,飞往厦门,在这里的行程仅3天。
1月16日早上六点半起床,今天的行程是去参观福建永定土楼,车程要3.5个小时。盘山而上,一路颠簸!真的好远啊!
永定土楼,位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居民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龙岩地区共有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客居异地的客家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自给自足,而土楼的结构及功能充分满足了这个小农经济的特色需要。楼内的水井、厨房、仓储、卧室、粮食加工房、柴火间、猪牛舍、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全家族人在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时,又尽享几代同堂、合家团圆的天伦之乐。
客家人居住在土楼,见在土楼和长城差不多,是用糯米、石灰、蛋清和泥土混合而成的外墙,内部是用黄木和杉木,夏可抵暑气,冬可抵冽风,还可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客家土楼防御性能比较好,一楼不开窗,楼内水井粮具备,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侨福楼又称”博士楼“。“侨福”二字出自楹联:“侨资兴建光闾里,福泽覃敷利国家。”披露了楼主亲属用侨汇帮助建楼的信息。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侨福楼的楼主,他介绍说:他的哥哥嫂子生育了5个儿子1个女儿。他们两人教子有方。5个儿子在美国读完大学都得了博士。后来5个博士儿子又各娶了5个博士儿媳,1个女儿也是博士。我的子侄辈共有11个博士,因此‘侨福楼’又称‘博士楼’。
三座土楼参观结束。客家人很好客哦!还请我们喝茶呢。
这是最累的一天,还没有休息过来,又该回去了。到宾馆都7点了,好累好累……
1月17日,有些阴天,风很大。今天的行程是观厦门大学外景和南普陀,还有坐游轮,游金门岛。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厦门大学是中国唯一的从未改名的百年名校。(厦门大学中国最美丽的校园)这就是观厦门大学外景!真无语!据说以前可以随便进入参观,现在影响学习,每天限量参观……唉……
南普陀寺是厦门著名古刹,居于鹭岛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
下一站,坐游轮 游金门岛。离台湾很近。金门岛属福建省泉州市金门县管辖,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由台湾方面实际控制。金门岛形似银锭、哑铃,中部狭窄,东西两端宽广,东端略胜西端。全岛东西向约20公里。南北向最长处在东端,约15.5公里。中部狭窄处仅3公里。主峰太武海拔253米, 岛上只有小溪流,源短量小。
坐在游轮上途中拍的。
现在金门岛上著名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标语,与厦门对岸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遥遥相望。(雾太大了看不太清楚)
下午,来到了中山路步行街,这里真的是吃货的天堂啊!有各种厦门小吃和台湾小吃!吃到不行!土笋冻,沙茶面,………………好多好多。今天的行程就圆满结束了,明天是在厦门的最后一天,晚上去买了点好吃的,各种水果,回去就是吃吃吃!!!
1月18日在厦门的最后一天,上午去鼓浪屿,下午是集美学村
鼓浪屿,那个传说中会让人迷失,让人上瘾的地方,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很美,古老的美。
照片太多了,只有亲眼看到才知道鼓浪屿的美!还有那首鼓浪屿之歌!优美的旋律,那里有歌手,可以让他唱给你听!
走着,看着,拍着,就这样一路逛着,在闽俗春买了各种好吃的,还有黄胜记的各种肉干。吃完午饭下午出发去了集美学村。
“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学村总建筑面积已达十万多平方米,拥有在校师生一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高等专科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
厦门之旅圆满结束了,我只希望时光能慢些,慢些,再慢一些。能让我好好的记清楚这座城市的模样。如果不能够永远都在一起,至少给我个机会,好让你明白,我心动的痕迹。
再见,厦门。
这是我的 第一次旅行,第一次坐飞机。嘿嘿……心里有点小激动!
2013年1月13日,下午6点10分的飞机,飞往武夷山,在那里的行程仅两天。
![]() |
武夷印象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北部武夷山市西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被称为“福建第一名山”。这里丹山奇立、碧水常流、九曲溪穿山而下、清波涟涟,众山峰丹霞拥翠、形态万千,有36峰、72洞、99岩和108处佳景无不妖娆秀美、风姿诱人,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 |
浓绿苍翠、郁郁葱葱、青山碧水和处处诱人的美景以及难用语言形容的清爽洁净的环境
第一天的行程:天游峰
天游峰几乎就是一整块巨大的岩石,静静地卧在武夷山景区的中心地带。游览武夷山,最能饱览景区全貌的就是天游峰了。因此,到武夷山观光的人没有不爬到天游峰上看美景的。导游向我们介绍的就是 :一整块石头,玩一天!
![]() |
天游峰海拔408米,台阶828级,要上山只有这条小路,全部是人工开凿出的台阶。高耸陡立的石级层层上升,虽不及泰山十八盘之长,但那直插云端的阶石,还是很令人有头晕目眩之感。狭窄的石阶只能容纳一人,人多时,基本上就只能一步一步挪动。
![]() |
从天游峰看九曲溪像一条碧绿的飘带,在山脚下缓缓地飘动。时常还能看到在溪中漂流的竹筏,筏子上游客救生衣的橘黄色,与碧绿的溪水相映成趣,格外地和谐美丽。
![]() |
武夷山的灵性在于水,“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是九曲溪最真实的写照。 天游峰上的一览亭是观看武夷山全貌的绝佳地点。一览亭临绝壁而处山巅,凭栏而望,众山拱卫,九溪蜿蜒,竹筏点点,无边的美景奔入眼帘,恰似从天宫俯瞰人间,因此得名为“天游峰”。沿着天游峰登山小路拾阶而上,是项十分艰苦且极消耗体力的运动。到达一览亭时,顿感清风拂面,一路的疲惫一扫而空,眼前怡人的美景,令人胸襟一阔,飘飘欲仙,乐而忘返。
![]() |
![]() |
从天游峰山顶上看到的九曲溪大拐弯是武夷山当仁不让的最佳山水画面,千峰竞秀的武夷全景令人如痴如醉般的难忘。九曲溪碧绿的溪水宛若玉带蜿蜒而过,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想起明代诗人钱秉镫的诗句:“丹碧皴中通古舶,烟云破处垦田畴。棹歌不向前途去,一览台边已尽收。”难怪阅历广博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登上天游峰时也曾发出:“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的感叹。
![]() |
武夷山不愧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这里随处都能见到千姿百态的奇松、怪石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及文人书院遗址。据介绍,有朱熹、游酢、熊禾、蔡元定等鸿儒大雅的书院遗址35处;有堪称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宝库的历代摩崖石刻450多方,为武夷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 |
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
![]() |
![]() |
![]() |
![]() |
![]() |
1月14日上午结束了天游峰的行程。
![]() |
![]() |
午餐后,由于时间有限,下午紧接着又来到了武夷山的“一线天“和”虎啸八景景区“。
![]() |
武夷最奇的岩洞“一线天”在武夷群峰的西南端,素有“鬼斧神工之奇”的称号。一线天又名灵岩,是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到了岩洞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的一样。一线天最窄处相去不足60公分,长约一百多米,从空中漏进的一线天光,宛如跨空碧虹,很是叹为观止。
![]() |
一线天内地面湿滑,透进来的微弱光线也不足以照亮幽暗的岩洞。由于人多和透气性差,这里的空气很不新鲜,一路上人们都屏着呼吸缓慢前进。行至最窄处,光线极暗,人们只能摸索着侧身前行,身材稍胖些的人是根本无法从这里通过的。—————(当时心跳巨快,特别害怕,被夹在中间,又特别的黑我都快哭了……一只手还要拿着相机,幸好把包给了导游,最窄处仅40cm,注意是身材稍胖些的人根本过不来,我走出来喽,嘿嘿~我还没那么胖啦!) 从一线天出来,映入眼帘的便是神仙楼阁。据说这块岩石上大大小小有108个洞。是神仙来开大会,发年终奖的地方哦,呵呵~~
![]() |
神仙楼阁的洞口向左右两方展开,洞顶砾岩宛如高大的飞檐向外斜覆,构成水平岩洞,岩洞绵延数里。神仙楼阁岩洞如止之高大,使人把斜覆的洞壁当作陡壁,注意力被洞壁上的小洞所吸引,这种只见小洞不见大洞的错觉,充满小洞藏大洞的妙趣。
![]() |
![]() |
凤尾竹 |
下一站,虎啸岩
![]() |
虎啸岩位于二曲溪南,怪石崔嵬,流水迂回,是一个独具泉石天趣的佳境。“虎溪灵洞”4个大字高勒于岩上。“虎啸”之声,来自岩上的一个巨洞,山风穿过洞口,便发出怒吼,声传空谷,震撼群山。虎啸岩有“极目皆图画”的美称,是一条新兴的旅游热线。主要景点有天成禅院和虎啸八景。天成禅院建在虎啸岩的悬崖下,这里千仞悬崖向外斜覆,形成一个巨大的洞府,整座禅院不施片瓦,风雨不侵。虎啸八景为白莲游、集云关、坡仙带、普门兜、法雨悬河、语儿泉、不浪舟和宾曦洞。
![]() |
![]() |
虎啸岩下,伸出来的石头,就仿佛是老虎伸出来的舌头
![]() |
天成禅院,这里没有一砖一瓦,在下雨天也不会进雨!只靠岩壁倾斜度,大概成45度角。
![]() |
![]() |
在虎啸岩拍的 |
武夷山走马观花的游了一遍,还有跟多经典的地方没有去,(比如大王峰,玉女峰啊),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遗憾!武夷山真的很美,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的心任意逍遥,有一处流水能够让你的神即刻沉静,当你从空中跨越这里时,停下来吧,俯身看到的就是——武夷山。
厦门-初识
2013年1月15日,晚上九点的飞机,飞往厦门,在这里的行程仅3天。
![]() |
下了飞机,到宾馆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身心疲惫啊,赶紧洗漱睡觉了。 |
1月16日早上六点半起床,今天的行程是去参观福建永定土楼,车程要3.5个小时。盘山而上,一路颠簸!真的好远啊!
永定土楼,位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居民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龙岩地区共有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
![]() |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 |
这次参观的最大的土楼! |
![]() |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客居异地的客家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自给自足,而土楼的结构及功能充分满足了这个小农经济的特色需要。楼内的水井、厨房、仓储、卧室、粮食加工房、柴火间、猪牛舍、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全家族人在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时,又尽享几代同堂、合家团圆的天伦之乐。
![]() |
客家人居住在土楼,见在土楼和长城差不多,是用糯米、石灰、蛋清和泥土混合而成的外墙,内部是用黄木和杉木,夏可抵暑气,冬可抵冽风,还可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客家土楼防御性能比较好,一楼不开窗,楼内水井粮具备,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 |
![]() |
这就叫”方圆一线天“(一座圆土楼和一座方土楼之间) |
![]() |
![]() |
![]() |
侨福楼又称”博士楼“。“侨福”二字出自楹联:“侨资兴建光闾里,福泽覃敷利国家。”披露了楼主亲属用侨汇帮助建楼的信息。
![]() |
![]() |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侨福楼的楼主,他介绍说:他的哥哥嫂子生育了5个儿子1个女儿。他们两人教子有方。5个儿子在美国读完大学都得了博士。后来5个博士儿子又各娶了5个博士儿媳,1个女儿也是博士。我的子侄辈共有11个博士,因此‘侨福楼’又称‘博士楼’。
![]() |
三座土楼参观结束。客家人很好客哦!还请我们喝茶呢。
![]() |
这是最累的一天,还没有休息过来,又该回去了。到宾馆都7点了,好累好累……
1月17日,有些阴天,风很大。今天的行程是观厦门大学外景和南普陀,还有坐游轮,游金门岛。
![]() |
厦门大学北门 |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厦门大学是中国唯一的从未改名的百年名校。(厦门大学中国最美丽的校园)这就是观厦门大学外景!真无语!据说以前可以随便进入参观,现在影响学习,每天限量参观……唉……
南普陀寺是厦门著名古刹,居于鹭岛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
![]() |
![]() |
![]() |
![]() |
![]() |
下一站,坐游轮 游金门岛。离台湾很近。金门岛属福建省泉州市金门县管辖,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由台湾方面实际控制。金门岛形似银锭、哑铃,中部狭窄,东西两端宽广,东端略胜西端。全岛东西向约20公里。南北向最长处在东端,约15.5公里。中部狭窄处仅3公里。主峰太武海拔253米, 岛上只有小溪流,源短量小。
![]() |
姐拍照的招牌动作……呵呵 |
![]() |
坐船了,高兴……嘿嘿 |
坐在游轮上途中拍的。
![]() |
![]() |
![]() |
现在金门岛上著名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标语,与厦门对岸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遥遥相望。(雾太大了看不太清楚)
下午,来到了中山路步行街,这里真的是吃货的天堂啊!有各种厦门小吃和台湾小吃!吃到不行!土笋冻,沙茶面,………………好多好多。今天的行程就圆满结束了,明天是在厦门的最后一天,晚上去买了点好吃的,各种水果,回去就是吃吃吃!!!
1月18日在厦门的最后一天,上午去鼓浪屿,下午是集美学村
鼓浪屿,那个传说中会让人迷失,让人上瘾的地方,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很美,古老的美。
![]() |
![]() |
![]() |
![]() |
![]() |
![]() |
照片太多了,只有亲眼看到才知道鼓浪屿的美!还有那首鼓浪屿之歌!优美的旋律,那里有歌手,可以让他唱给你听!
![]() |
在唱鼓浪屿之歌 |
走着,看着,拍着,就这样一路逛着,在闽俗春买了各种好吃的,还有黄胜记的各种肉干。吃完午饭下午出发去了集美学村。
“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学村总建筑面积已达十万多平方米,拥有在校师生一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高等专科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
![]() |
![]() |
陈嘉庚先生的故居 |
![]() |
归来堂 |
![]() |
又称“獒园” |
![]() |
![]() |
厦门之旅圆满结束了,我只希望时光能慢些,慢些,再慢一些。能让我好好的记清楚这座城市的模样。如果不能够永远都在一起,至少给我个机会,好让你明白,我心动的痕迹。
![]() |
再见,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