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刘备
![]() |
尾牙结束了,什么奖都没抽到,无聊之余想到了写一写之前说好的我眼中的三国人物之刘备吧。省的我太介怀于今晚的运气,分散下注意力。
刘备字玄德,卖草鞋出生,晚年在西蜀打下一片天地,号称后汉昭烈帝。
先说出生,出生卑微,但是很会利用舆论宣传造势,号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无稽可考的东西,加上皇帝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两者看对眼了,就认了这个远亲。
一生戎马,早年带兵打仗,经历过各种战役,投靠过各种诸侯。打仗基本输多赢少,一者没有亲卫军嫡系部队是其一,二者没有合适的辅导参谋是其二。
比较出名的就是博望坡诱引夏侯惇火攻之战,当然在演义中被写成诸葛亮的功劳了,这个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史实;
前期和魏武相遇的基本是拖家带口和难民部队,基本上是一触即溃。后期有了实力,拿下了刘璋的蜀中之后,倾全蜀之力,和魏武对峙于汉中,并拿下了汉中战役的最终胜利,取得了出陇的主动权和咽喉要地;
之后由于关羽被斩,撕毁和东吴契约,起兵夷陵争夺江陵。战略上是好的,可惜遇上了英才陆逊。需要强调的是,兴兵东吴的时候,重镇的马超、魏延、李严等部队都没有动用到,完全是张南冯习等二流武将(姓名记错了勿怪,本来就是大众脸武将),也可以应付自如的杀向江陵。其实来讲用兵,不逊于一般的统帅,完全不是演义里那种只会哭鼻子打情感牌的形象,也是可以金戈铁马的。结果就不说了,后期被小辈陆逊诱敌深入一把火烧掉元气了,也没有回蜀中的意思,一直伺机在白帝城等待再次的动兵,直到驾崩。
用兵实力还是有的,那说说用人:
人最终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得力的左膀右臂,这方面,刘备是贤人,有眼光。关羽张飞,愿意死心塌地的和他一起创业,几度沉浮而不弃,说明本身就是很有识人的眼光。徐庶、诸葛亮、庞统、张松各个都是为他霸业所作出贡献的谋士。
取得一方天下蜀中之后,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蜀中要塞汉中太守要给谁?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刘备带兵入蜀了之后,半个江陵就是关羽所统领,作为第二战略重镇的汉中来说,抵御曹魏的入侵,以及之后出兵攻魏的起点,这个重要的职位当然是给情如手足的张飞了吧(史实上三人并没有拜把子的记录,但是情义相当坚固)。不然,新鲜出炉的昭烈帝提拔一个普通将卒于行伍。这个就是魏延,历史上魏延同刘备的对话可是相当的精彩。我来叙述下,我个人也相当喜欢这个对话:当时刘备在确定汉中太守后军中酒宴上就问魏延,说我把汉中托付给你,你该如何处置。魏延的回答是:“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请为大王吞之!”相当有气魄的一个回答!
后来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启用魏延镇守汉中,并且在曹魏过来争夺汉中之地的时候,身先士卒举蜀国之兵力硬要死守汉中咽喉。在定军山,派出了先锋老将黄忠,在面对号称三日五百六日千里的征西将军夏侯渊面前,“金鼓齐鸣,一战斩渊”。迫使曹操都喊出了“鸡肋”这个无奈的收兵信号。
在白帝城托孤的过程中,稳住了才华横溢的诸葛亮,并且看穿了马谡的不能大用的情况,这点,诸葛亮很好的证明了昭烈帝的眼光。
用人实力出众,那说说政治能力:
开头就讲了,会动用舆论造势,这点有点像当时陈胜吴广在鱼肚子里面搞把戏一样,只是更卓越罢了。
势单力薄的时候,跟随过卢植,公孙瓒,袁绍,曹操,吕布,袁术,刘表,如果有遗漏请补充,不过已经不少了。后来赤壁之战得到了半个江陵,依旧是借着给老亲戚刘璋抵御张鲁的名义而入蜀。基本上来看,都是诸侯在他离开之后就越来越穷困潦掉的形式,可见他对局势发展的把握和嗅觉。
入蜀中和刘璋攀亲,下东吴和孙权结亲,都是很明显的政治投机,偏偏他都能做的很好并且从中牟利,这就是政治手腕。
在曹魏称帝之后,不顾后帝还存在的事实,公然在蜀中给活人上香,并且义愤填膺的说道不臣服曹魏,为此我要举旗为帝,可谓是长袖善舞。
自己在和曹魏争夺汉中完毕之后,策反了上庸的孟达,把汉中和上庸练成一片了。趁曹魏修养之际,指使关羽开始进攻襄阳城,更甚兵锋许昌。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征南将军曹仁于樊城,关羽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以避其锋。(后来是司马懿建议对东吴用策才扼杀了关羽,这是后话)
在曹魏打不动的情况之下,积极侵略东吴,假斩关羽之名,行荆州争夺之实。政治能力和战略眼光不得不谓凶狠。
才华横溢的诸葛武侯,有一个无能上司的刘后主,如何能镇得住。刘备功夫就做足了,先来一番能扶就扶不能扶卿便自取的开明态度,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人精诸葛亮也没办法只好感激流涕的说鞠躬尽瘁了,再一次利用了舆论的大势,真可谓是高啊。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时刘备托孤是托了两位大臣:文是诸葛武是李严,只不过李严后面被诸葛给找了个理由给端掉了,从而事必亲躬,辜负了先帝的一番美意!(当然李严的儿子诸葛亮还是继续留用了,这个比较有意思)
碍于篇幅,从三个角度:行军打仗、知人善任、和政治战略三个方面对刘备进行了评述。所以,我本人还是觉得刘备有演义里面一张脸谱,但更真实和完整的他需要我们去真实接触。“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只是他的一个点而已。不完善之处请与斧正,alex的一点个人看法而已,限于篇幅,还不能很好的讲完全我心目中的刘玄德。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