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井
村里的井
曲曲/文
村子里有一口水井,井不深,水不到两米。这口井就在我们家旁边,水井附近一带,是我小时候玩耍的重要场地。井很粗糙。井口是就地取材的几块黄褐色的石头垒成的,这些石头应该是从村子外边的那条小河里找来的。从这口井用料和做工的不讲究,就可以看出我们村子里住着的,都是些很平常的布衣百姓。我猜想,在旧社会,这里大约也没有出过什么地主或者乡绅,或者是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
这口井的旁边,是一块菜地,菜地里常年种植着一些蔬菜。冬天的时候,这里会种植那种碧绿的芥菜,一畦一畦。等开了春,这些芥菜一日一日壮实起来的感觉让人看了满心欢喜。后来我读到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有这样的描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我仿佛觉得他写的,就是我家门口的这一片景色。于是觉得鲁迅的文字亲切,更加喜欢他的文章来。
在我小的时候,这口水井和村民的生活的关系比现在要密切得多。那时候,虽然各家各户也都已经安装了自来水,但是村里的人,似乎是因为习惯了,还是喜欢到井边来忙各种跟水有关的家务。井水冬暖夏凉,一年四季,井边总可以看到勤劳的人的身影。特别是在夏天,一大早,就可以看到几个妇女在井边洗衣服,也可以看到谁家的女孩子在井边洗菜择菜、淘米。到了傍晚,这里就是村里爷们和男孩子的天下了。他们从井里打起一桶一桶的水,往自己身上泼,然后发出过瘾的尖叫声。往往要泼上好多桶水才觉得过瘾。有几个孩子,会因为浪费了太多的水,遭到井边那个老太太的责怪。
有时候,长时间不下雨,井水在大家过度地使用下,渐渐浅了。等到井水用尽了,几个热心人就会爬下去清理井底的垃圾。我是最喜欢看他们这个工作了,因为我常听老人们说,井底有一只石鳖,已经很老很老,成精了。但是好几次干旱时清理井底我都没有见到它,失望。倒是有些丁螺丝,不知名的水虫,面貌丑陋。我在一旁看得久了,那热心人会在淤泥里翻出几条肥肥的泥鳅,给我作礼物。我和姐姐亲自动手,给它们开膛剖肚,放点盐花,姜末,清蒸一下成为晚上一道可口的菜肴。井水用尽的时候,村里的人就要往往跑上好远的山沟里,排队去挑水。同时,大家会遵守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就是在井水没有满起来之前,不得再使用井水。等井水满起来,有几户人家的男人,会在老婆的催促声中睡眼惺忪地起床,在半夜里起来挑水。这样,等到天亮的时候,井水又变浅了许多。
这井边住的,是我们村子里的一个老光棍,一个草头郎中。那个提水的竹钩子,总是放在他家的门背后,他像是这口井的管理者。他总是担心我们会不当心掉入井中。所以我和几个孩时的小伙伴,那个时候,总是要避开他的目光,才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那一带玩耍。曾经有一次,我真得失足跌进那口井中,幸好及时被人救起,才捡回一条命。他的那间平房门口,也就是水井的另一边,是一座石桥,石桥上放着一块大石头,供大家夏天的晚上乘凉休憩。后来,他的侄子出钱来给他重新造房子,把他的那间平房给推倒了,而那块大石头,也充当了墙角的地基石。我每次想到这里,总为那块石头觉得可惜。我曾经有多少次坐在那块大石头上,仰望那满天的繁星啊!
现在, 那口水井边上,已经很少看到几个妇女一起在早上洗衣服,洗菜淘米,闲谈说笑了。家家户户都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自来水的管子也重新埋了一遍,很多个山谷里的水,从源头上就把水给截走了。村子外边那条河里的水,是越来越浅了。有时候,还能看到水中有些青色的絮条状藻类,应该是从别人家的抽水马桶里排出来的富营养化污染吧!而这粗糙的井口,长满了我叫不出名字的蕨草,这里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曲曲/文
村子里有一口水井,井不深,水不到两米。这口井就在我们家旁边,水井附近一带,是我小时候玩耍的重要场地。井很粗糙。井口是就地取材的几块黄褐色的石头垒成的,这些石头应该是从村子外边的那条小河里找来的。从这口井用料和做工的不讲究,就可以看出我们村子里住着的,都是些很平常的布衣百姓。我猜想,在旧社会,这里大约也没有出过什么地主或者乡绅,或者是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
这口井的旁边,是一块菜地,菜地里常年种植着一些蔬菜。冬天的时候,这里会种植那种碧绿的芥菜,一畦一畦。等开了春,这些芥菜一日一日壮实起来的感觉让人看了满心欢喜。后来我读到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有这样的描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我仿佛觉得他写的,就是我家门口的这一片景色。于是觉得鲁迅的文字亲切,更加喜欢他的文章来。
在我小的时候,这口水井和村民的生活的关系比现在要密切得多。那时候,虽然各家各户也都已经安装了自来水,但是村里的人,似乎是因为习惯了,还是喜欢到井边来忙各种跟水有关的家务。井水冬暖夏凉,一年四季,井边总可以看到勤劳的人的身影。特别是在夏天,一大早,就可以看到几个妇女在井边洗衣服,也可以看到谁家的女孩子在井边洗菜择菜、淘米。到了傍晚,这里就是村里爷们和男孩子的天下了。他们从井里打起一桶一桶的水,往自己身上泼,然后发出过瘾的尖叫声。往往要泼上好多桶水才觉得过瘾。有几个孩子,会因为浪费了太多的水,遭到井边那个老太太的责怪。
有时候,长时间不下雨,井水在大家过度地使用下,渐渐浅了。等到井水用尽了,几个热心人就会爬下去清理井底的垃圾。我是最喜欢看他们这个工作了,因为我常听老人们说,井底有一只石鳖,已经很老很老,成精了。但是好几次干旱时清理井底我都没有见到它,失望。倒是有些丁螺丝,不知名的水虫,面貌丑陋。我在一旁看得久了,那热心人会在淤泥里翻出几条肥肥的泥鳅,给我作礼物。我和姐姐亲自动手,给它们开膛剖肚,放点盐花,姜末,清蒸一下成为晚上一道可口的菜肴。井水用尽的时候,村里的人就要往往跑上好远的山沟里,排队去挑水。同时,大家会遵守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就是在井水没有满起来之前,不得再使用井水。等井水满起来,有几户人家的男人,会在老婆的催促声中睡眼惺忪地起床,在半夜里起来挑水。这样,等到天亮的时候,井水又变浅了许多。
这井边住的,是我们村子里的一个老光棍,一个草头郎中。那个提水的竹钩子,总是放在他家的门背后,他像是这口井的管理者。他总是担心我们会不当心掉入井中。所以我和几个孩时的小伙伴,那个时候,总是要避开他的目光,才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那一带玩耍。曾经有一次,我真得失足跌进那口井中,幸好及时被人救起,才捡回一条命。他的那间平房门口,也就是水井的另一边,是一座石桥,石桥上放着一块大石头,供大家夏天的晚上乘凉休憩。后来,他的侄子出钱来给他重新造房子,把他的那间平房给推倒了,而那块大石头,也充当了墙角的地基石。我每次想到这里,总为那块石头觉得可惜。我曾经有多少次坐在那块大石头上,仰望那满天的繁星啊!
现在, 那口水井边上,已经很少看到几个妇女一起在早上洗衣服,洗菜淘米,闲谈说笑了。家家户户都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自来水的管子也重新埋了一遍,很多个山谷里的水,从源头上就把水给截走了。村子外边那条河里的水,是越来越浅了。有时候,还能看到水中有些青色的絮条状藻类,应该是从别人家的抽水马桶里排出来的富营养化污染吧!而这粗糙的井口,长满了我叫不出名字的蕨草,这里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