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天行健》
第一次写书评,献给《天行健》。
第一次读《天行健》,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看的《奇幻世界》上的连载。当时就被《烈火之城》的故事所震撼,一直看到追到了《天诛》结束。当时因为《创世纪》还没写完,不愿跳坑,所以也就把这个故事搁下了,但是《天行健》和燕垒生的名字一直没有忘记过。如今重新拾起来,前2部的情节已经有点记不清了,所以干脆一气儿又把这个百十来万字的长篇重头到尾读了下来。
先说结尾,初看来,确实令人失望至极,不能接受。因为印象里,或者说潜意识里,一直认为这是一个主角从百夫长成长为元帅,建功立业,开创新时代的故事。没想到最后的结局确是楚休红作为前朝余孽,被送上了断头台。不过,细想之下,当他决定投降共和军的时候,或者说当帝都的城门被共和军攻破的时候,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在《天行健》的三篇中,我也最喜欢《烈火之城》,故事情节紧凑、有张力,人物刻画的也好,不符号化。尤其是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对战争本质的思考,对人性的诘问,更是容易让人产生了共鸣,觉得不是在读一篇奇幻而已。《烈火之城》之所以这么好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全篇故事都有一条精神主线在支撑,很简单,就是活下去。这一信念一直支撑着楚休红,也一直支撑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有这一条精神主线在,《烈火之城》给人的感觉是紧凑、完整。
但是到了《天诛》和《创世纪》,当故事徐徐展开,变得恢弘庞大的时候,原本的精神主线就显得单薄了,无法再去支撑情节的发展,故事也显得松散了。其实后半部也是有精神主线的,就是郡主生前托付给楚休红的“开创新时代”的理想。这个理想包含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尚”的共和思想,所以实现这一理想的方法之一可以是加入共和军,建立共和国。但是共和军又不被楚休红所喜,觉得他们只是用“以人为本,以民为尚”为幌子,以达到野心家的统治目的,是伪共和,所以这条路封死了。还有一条路,楚休红自己开创这样一个新时代,显然他没有做到。他是一个军事家,却不是一个政治家;他善于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没有治国之才。所以楚休红虽然形成了“人人平等”的真共和思想,却始终未付诸于行动,到了后期,变成了随波逐流。楚休红更像是他自己的百辟刀,是一柄利刃,但是掌握这柄利刃的先是文侯、后是帝君,却始终不是他自己。当帝都城破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楚休红迷茫了,因为再没有人告诉他剑指何方,他又没有自立之志,再战斗下去变得毫无意义,投降自然顺理成章。而放下屠刀的楚休红,离死也就不远了,看着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为了救自己而一个个惨死,以楚的性格是绝不会再苟活于世的了。帝国覆灭,楚帅上了断头台,一个“新时代”到来了,也许只要没有战争,不论是伪共和还是真共和,对天下百姓而言都是个美好的时代。
第一次读《天行健》,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看的《奇幻世界》上的连载。当时就被《烈火之城》的故事所震撼,一直看到追到了《天诛》结束。当时因为《创世纪》还没写完,不愿跳坑,所以也就把这个故事搁下了,但是《天行健》和燕垒生的名字一直没有忘记过。如今重新拾起来,前2部的情节已经有点记不清了,所以干脆一气儿又把这个百十来万字的长篇重头到尾读了下来。
先说结尾,初看来,确实令人失望至极,不能接受。因为印象里,或者说潜意识里,一直认为这是一个主角从百夫长成长为元帅,建功立业,开创新时代的故事。没想到最后的结局确是楚休红作为前朝余孽,被送上了断头台。不过,细想之下,当他决定投降共和军的时候,或者说当帝都的城门被共和军攻破的时候,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在《天行健》的三篇中,我也最喜欢《烈火之城》,故事情节紧凑、有张力,人物刻画的也好,不符号化。尤其是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对战争本质的思考,对人性的诘问,更是容易让人产生了共鸣,觉得不是在读一篇奇幻而已。《烈火之城》之所以这么好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全篇故事都有一条精神主线在支撑,很简单,就是活下去。这一信念一直支撑着楚休红,也一直支撑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有这一条精神主线在,《烈火之城》给人的感觉是紧凑、完整。
但是到了《天诛》和《创世纪》,当故事徐徐展开,变得恢弘庞大的时候,原本的精神主线就显得单薄了,无法再去支撑情节的发展,故事也显得松散了。其实后半部也是有精神主线的,就是郡主生前托付给楚休红的“开创新时代”的理想。这个理想包含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尚”的共和思想,所以实现这一理想的方法之一可以是加入共和军,建立共和国。但是共和军又不被楚休红所喜,觉得他们只是用“以人为本,以民为尚”为幌子,以达到野心家的统治目的,是伪共和,所以这条路封死了。还有一条路,楚休红自己开创这样一个新时代,显然他没有做到。他是一个军事家,却不是一个政治家;他善于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没有治国之才。所以楚休红虽然形成了“人人平等”的真共和思想,却始终未付诸于行动,到了后期,变成了随波逐流。楚休红更像是他自己的百辟刀,是一柄利刃,但是掌握这柄利刃的先是文侯、后是帝君,却始终不是他自己。当帝都城破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楚休红迷茫了,因为再没有人告诉他剑指何方,他又没有自立之志,再战斗下去变得毫无意义,投降自然顺理成章。而放下屠刀的楚休红,离死也就不远了,看着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为了救自己而一个个惨死,以楚的性格是绝不会再苟活于世的了。帝国覆灭,楚帅上了断头台,一个“新时代”到来了,也许只要没有战争,不论是伪共和还是真共和,对天下百姓而言都是个美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