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件事能打通你那颗心
我们家有几个姑姑,每个都是主意特别正的主儿,其中一个姑姑性格最为泼辣,在家里颇有每个人都必须让她三分的气场。对我们两旁世人、亲戚朋友都形成一定的威慑力,更别说是自己进门不久的亲儿媳妇,婆婆的气场本来就在那,新媳妇进门说话自然就正襟危坐低声细语,这大气不敢喘的时间段过时间长了自然绷不住,久而久之这姑奶奶就开始挑人家小媳妇的毛病。“今个你做完饭怎么没擦灶台?”、“那肥皂用到一半了最好攒着,你得学会过日子。”、“买这些东西多没用”。就这些本来就莫须有的罪名要是安在一个催命判官的嘴上,这家庭气氛自然好不了。但最近这嫂嫂找到了治老太太的方法,因为新生命的降临,老太太锋芒尽收,看着孩子的眼睛里冒光,说话也变得慈眉善目。若非亲眼所见我也不会想到这姑姑还有如今这般慈祥模样。姑姑爱和人聊天时自然而然的拐到自己小孙子上,生了那孩子的妈,也就母以子贵,家庭地位大大提升,老太太也不敢再多挑毛病,之前那些活,她老人家现在抢着干。
我爹和我都不愿意吃脆苹果,喜欢吃面的,这跟许多人包括我妈的口味不一样。我妈不是一个买水果好手,眼神不好使买着买着就能出现漏网之鱼。小时候我妈下班回来拎着几兜水果回来,我爸便要拿来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不好的坏的,或者是不合大家胃口的,便会开口批评。“这梨子都发糠,吃起来就像萝卜”、“这香蕉里面都快坏了怎么还买”,我在旁边扮演个日本太君的翻译官,一个劲的补刀,知道我们俩发现了黄元帅,拿起来擦一下,放嘴里面,面糊糊甜滋滋的,两个人坐在沙发上便不说话了,这一刻,我妈肯定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我的一个跟我最亲的侄子,从小只跟我好,孩子可爱我也最稀罕。小孩子喜怒无常,情绪波动最夸张,因为小的时候世界很简单,开心就玩,不开心坐地上就哭。每当这孩子磨我哇哇哭的时候,我大多手足无措。这时候,常年的作战经验告诉我,要冷静,我气沉丹田,双脚扎稳,心中默念“般若般若蜜”,左手一按电钮,右手放碟片。大侄子看我出招,心中一团火,怒从心中起,左手抄起梅花宝扇,右手拿起金丝手绢,开扭!这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这孩子最爱扭秧歌,只要每次哭哭啼啼的时候放上音乐,跟着音乐马上就开始扭,当然,音乐停了,孩子也就忘却了烦恼的原因,我想大人如果心这么宽,那社会也够和谐了。
我小时候也有这毛病,小时候跟奶奶长大,直到小学结束奶奶去世。我小时候,这小学校还没流行到减负,应该正流行着老师每天留一堆作业学生回家拼命写,而且我背个大书包,那学习劲头颇有着明天就要高考之势。我奶奶不太识字,基本在课业上也不能辅导我什么,所以每天我放学回家之后便自己陷入孤独的奋战之中。特别是当外边别的小朋友玩的正高兴时候,我最为痛苦,这时候家里谁来跟我说话我都情绪不好,哭丧个脸。这个时候奶奶便出招了,老人家切一块二两重的剔骨瘦肉,一点肥肉不留,直接扔在炖菜里面,吃饭的时候摆在我面前,也不切成片,就放我面前一碗酱油,然后看都不看我,我自然而然的就调整好了情绪。
现在奶奶离我而去整好十年了,十年间我长大了,也学会了不少做饭的手艺,至少也不至于饿着自己了。现在每当自己耍驴脾气,心里透不过气的时候,时常会想象着记忆中暗黄的小厨房里面,穿着青绿色坎肩的老太太,操起菜刀割上一块瘦肉,放在刚开炖的酸菜汤里面,倒点酱油,默默的等着大孙子露出笑脸,自己脸上便会泛起笑靥。那一幕我怎么都忘不了,就算阴阳两隔,我总觉得,那从来不肯弯曲的慈祥,似乎从未离开过。
我爹和我都不愿意吃脆苹果,喜欢吃面的,这跟许多人包括我妈的口味不一样。我妈不是一个买水果好手,眼神不好使买着买着就能出现漏网之鱼。小时候我妈下班回来拎着几兜水果回来,我爸便要拿来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不好的坏的,或者是不合大家胃口的,便会开口批评。“这梨子都发糠,吃起来就像萝卜”、“这香蕉里面都快坏了怎么还买”,我在旁边扮演个日本太君的翻译官,一个劲的补刀,知道我们俩发现了黄元帅,拿起来擦一下,放嘴里面,面糊糊甜滋滋的,两个人坐在沙发上便不说话了,这一刻,我妈肯定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我的一个跟我最亲的侄子,从小只跟我好,孩子可爱我也最稀罕。小孩子喜怒无常,情绪波动最夸张,因为小的时候世界很简单,开心就玩,不开心坐地上就哭。每当这孩子磨我哇哇哭的时候,我大多手足无措。这时候,常年的作战经验告诉我,要冷静,我气沉丹田,双脚扎稳,心中默念“般若般若蜜”,左手一按电钮,右手放碟片。大侄子看我出招,心中一团火,怒从心中起,左手抄起梅花宝扇,右手拿起金丝手绢,开扭!这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这孩子最爱扭秧歌,只要每次哭哭啼啼的时候放上音乐,跟着音乐马上就开始扭,当然,音乐停了,孩子也就忘却了烦恼的原因,我想大人如果心这么宽,那社会也够和谐了。
我小时候也有这毛病,小时候跟奶奶长大,直到小学结束奶奶去世。我小时候,这小学校还没流行到减负,应该正流行着老师每天留一堆作业学生回家拼命写,而且我背个大书包,那学习劲头颇有着明天就要高考之势。我奶奶不太识字,基本在课业上也不能辅导我什么,所以每天我放学回家之后便自己陷入孤独的奋战之中。特别是当外边别的小朋友玩的正高兴时候,我最为痛苦,这时候家里谁来跟我说话我都情绪不好,哭丧个脸。这个时候奶奶便出招了,老人家切一块二两重的剔骨瘦肉,一点肥肉不留,直接扔在炖菜里面,吃饭的时候摆在我面前,也不切成片,就放我面前一碗酱油,然后看都不看我,我自然而然的就调整好了情绪。
现在奶奶离我而去整好十年了,十年间我长大了,也学会了不少做饭的手艺,至少也不至于饿着自己了。现在每当自己耍驴脾气,心里透不过气的时候,时常会想象着记忆中暗黄的小厨房里面,穿着青绿色坎肩的老太太,操起菜刀割上一块瘦肉,放在刚开炖的酸菜汤里面,倒点酱油,默默的等着大孙子露出笑脸,自己脸上便会泛起笑靥。那一幕我怎么都忘不了,就算阴阳两隔,我总觉得,那从来不肯弯曲的慈祥,似乎从未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