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欲,永恒与原罪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比比皆是。一日之内重温《永恒》和《原罪》两部电影,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这两部电影不是爱情故事,不是情色故事,也不是教人冲破一切的世俗、伦理追求“爱情”的教育片。如果它们被标上这样的标签,那你必然还没有完全看懂这两部影片。它们不是爱情故事,却是关于爱的故事,它们都异曲同工的阐释了“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
原罪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基督教认为,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违背上帝的意志,是“亏欠了上帝的荣耀”,这罪遗传给后世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灾难、痛苦和死亡的根源。人一生下来,在上帝面前就是一个“罪人”。即便是刚出世即死去的婴儿,虽未犯何罪,但因其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仍是罪人。而这罪,起因于欲望,人类几乎所有的罪恶也都与不当的欲望有关。欲乃罪之始。爱,也是罪,因为人类之爱产生于欲。欲望,便是占有,不断地占有,人类的爱也同样包含着占有,一旦无法占有便会产生恨。但是,爱又是上帝给与人类救赎和自赎的途径,当爱超越了欲望,接近于上帝之爱的时候,就变成了不断的付出,无需回报的付出。所以,爱与欲,就像是背脊相对的天使与魔鬼,人心在爱欲之间摇摆,人也就在天使与魔鬼的角色中交替更换。
《原罪》中有这样一段台词:“爱,就是不断付出,而欲望,则是不断索取”。影片中充满着欲望的气息,邦妮与比利为了婚姻骗局,在船上时就杀死了真正的新娘;比利贪得无厌,威逼邦妮继续欺骗路易斯,当他卡住邦妮的脖子狠狠的说出“你是我的”时,欲望之火在眼中燃烧,为了得到,为了占有,哪怕是犯罪!而路易斯呢?路易斯爱了,他也付出了,但是当得知被背叛和欺骗的时候,他还是愤怒了,“在失眠的夜晚我会想起她。她也许永远都不知道我是多么爱她,所以她也不会知道在她离我而去的那一刻我是多么恨她”。他拿起枪到处寻找邦妮,找到邦妮,却更深的陷入爱中。为了爱,他背负杀人的罪名;为了爱,他与她作弊赢钱被人暴打;为了爱,他放弃财富和名誉与她一起奔逃。当他以爱的名义不顾一切甚至犯罪的时候,也就跌入了罪谷。爱之欲,乃罪之源。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男主人公认识、体验、感悟爱的故事。一个腰缠万贯的成功人士对于妻子的要求仅仅限于身体健康能够生育,足可见他对爱情的不信任,甚至是一种践踏。但随着被她的美貌的吸引,对她肉体的无比贪恋,他逐渐懵懂的陷入了爱河,于此同时,他也开始了他无私的爱的奉献。然而她席卷了所有财产突然消失,这使得他开始体验失去爱的痛。痛苦的思念,痛苦的思索真爱是否存在。有人说宣泄性欲勉强可是解决痛苦的途径,他也试图麻痹自己,酗酒,乱性,只是这一切根本毫无作用,他依旧感觉胸口疼痛到难以站立。他在妓女身上驰骋时顿悟、猛然觉醒,不是因为妓女的肮脏,而是因为自己的灵魂的肮脏,这不是关于欲望无法满足,而是关于爱情的痛,在他的内心深处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顿悟之后依然是痛,痛彻心扉的痛,进而由爱生恨。无论他失去理智用枪顶住她威胁杀死她,还是他粗暴地将她摔向地上,他都并非出自本意,因为他想要的并不是报复,而是她,是爱情。路易斯端着有毒的咖啡,缓缓的,沉静的,伤痛的对邦妮说:“我爱你,不管你是好的,坏的,你是谁,我就是爱你”,然后,喝下明知的毒药。在这一刻,路易斯的爱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爱,它没有了欲,它只有单纯的付出,完全的、无悔的付出。也只有在这种意义上的爱,才更接近上帝的爱,也正是这样的爱,感化了邦妮,使得邦妮背弃并杀死了充满贪欲和邪恶的比利,也正是这样的爱,使她在对神父临终忏悔后奇迹般从死牢中逃脱;是这样的爱,使得路易斯死里逃生,最终获得完美的结局。这是爱对邦妮的救赎,是爱对路易斯现实意义上的自赎。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原罪是人类爱与欲的起源,爱既是罪欲,又是上帝给人类的救赎之路。影片中还有这样一句台词:“爱情,只留给那些相信它的人。”那么,上帝的爱也是如此,它只留给那些相信它的人,只有那些相信它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赎。
《永恒》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电影,每看一次就会有新的收获。然而不是香艳刺激的镜头吸引了我,因为在这部片子里寻找激战镜头还不如在A片中寻找来的更直接。真正吸引我的是影片对原始情欲、两性矛盾、爱情本质、人性黑暗的赤裸裸的揭露。
不得不佩服影片背景的巧妙安排,在距离城市需要一天行程的原始森林之中,在这个生活单调又封闭的环境之中,正值青春精力旺盛的男女的原始欲望在不断的滋长,不断膨胀的原始欲望如同弦上之箭蓄势待发。当尚孟遇上玉帕蒂,一切都那么自然,爱情悄悄滋生,在山间,在溪边,在文学交流中,在舞蹈的肢体接触中,才子与佳人的爱情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产生,而又毫无拘束的生长。无视世俗的眼光,越过伦理的约束,这种爱与性欲疯狂的同步生长。终于,在光天化日之下,瀑布下,水潭中,面对象征着一切反对势力的猛虎的威胁 ,不顾生命危险,他们忘我的结合在一起。原始的性欲从此就像离弦之箭一发而不可收拾,白天、黑夜,野外、屋里,只要有机会他们便疯狂的宣泄着自己的原始欲望。在此时,他们已经完全不知道在他们之间到底是爱更多一点还是欲望更多一点,只是一味的沉迷于其中。该来的终归要来,等到叔叔发现他与婶婶的奸情,对他们的爱的检验也随之而来。戴上象征婚姻的枷锁,他们起初不以为然,依然放肆着自己的青春,然而好景不长,这种零距离的夫妻生活随着彼此身上缺点的显现而逐渐走向灭亡。曾经以为的无比美好的爱情,在琐碎的生活中变得黯然失色,曾经的爱是爱吗?面对这样因爱情而失去自由的痛苦生活,也许死是唯一的解决方式,然而在面对死亡的抉择时,无论是谁选择死亡,留下另一个独自承受更为深远长久的痛苦,其实都是一种自私的体现。一开始男主角希望女主角杀死他,是因为他想让玉帕蒂将他们的孩子生下来,然而在这个关头,这样的理由听起来似乎是一个让自己获得解脱机会的托词,孩子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借口。而最后女主角的自杀,并不能代表她是为爱而牺牲,相反,她在答应男主角自己要活下来并抚养孩子后又开枪自杀,正是一种逃离现实的选择,不仅没有负起一个母亲的责任,更是一种背信弃义的做法——看来在生死的关头,人性还是如此的自私啊。
叔叔是影片中残酷的现实和邪恶的人性的化身,他打着去帮侄子物色老婆的噱头娶回了玉帕蒂,对于一对年轻人之间产生的情愫熟视无睹,肆意的放纵着他们看似美好的爱情的滋长,然而又是他用一把枷锁把这场华丽的爱情美梦无情的粉碎。他培养了爱情,有严厉的拷问了爱情的本质。爱情不等同于欲望,不等同于虚幻,不等同于自私的占有,爱需要奉献、需要包容、需要自由······爱是围城,城外的人迫不及待的要进城,城里的享受着、拷问着、践踏着所谓的爱情,而后又想逃离这座围城。然而也许只有那些进了城而又逃离的人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在无边的荒野发出类似于尚孟那样凄惨的呐喊。
爱与欲、原罪与救赎、人性与社会现实在这两部影片中都被展现的淋漓尽致。爱与欲纠缠不休,到底是由欲生爱还是由爱生欲?想要回答这个问题犹如回答“鸡先生蛋,蛋先生鸡?”一样困难。从 《原罪》中,我似乎把爱与欲这对天使与魔鬼看的更加真切,也更坚信了真爱的存在。正如台词所说“爱情,只留给相信它的人”。从《永恒》中我似乎明白了该如何去爱,爱要勇敢,敢于冲破一切的束缚;爱要奉献,敢于直面惨淡的现实;爱要包容,欣赏的了对方的优点,包容的了所有的缺点;爱要持久,经得起繁华与激情,享受的了衰败与平淡。
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
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
这两部电影不是爱情故事,不是情色故事,也不是教人冲破一切的世俗、伦理追求“爱情”的教育片。如果它们被标上这样的标签,那你必然还没有完全看懂这两部影片。它们不是爱情故事,却是关于爱的故事,它们都异曲同工的阐释了“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
原罪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基督教认为,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违背上帝的意志,是“亏欠了上帝的荣耀”,这罪遗传给后世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灾难、痛苦和死亡的根源。人一生下来,在上帝面前就是一个“罪人”。即便是刚出世即死去的婴儿,虽未犯何罪,但因其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仍是罪人。而这罪,起因于欲望,人类几乎所有的罪恶也都与不当的欲望有关。欲乃罪之始。爱,也是罪,因为人类之爱产生于欲。欲望,便是占有,不断地占有,人类的爱也同样包含着占有,一旦无法占有便会产生恨。但是,爱又是上帝给与人类救赎和自赎的途径,当爱超越了欲望,接近于上帝之爱的时候,就变成了不断的付出,无需回报的付出。所以,爱与欲,就像是背脊相对的天使与魔鬼,人心在爱欲之间摇摆,人也就在天使与魔鬼的角色中交替更换。
《原罪》中有这样一段台词:“爱,就是不断付出,而欲望,则是不断索取”。影片中充满着欲望的气息,邦妮与比利为了婚姻骗局,在船上时就杀死了真正的新娘;比利贪得无厌,威逼邦妮继续欺骗路易斯,当他卡住邦妮的脖子狠狠的说出“你是我的”时,欲望之火在眼中燃烧,为了得到,为了占有,哪怕是犯罪!而路易斯呢?路易斯爱了,他也付出了,但是当得知被背叛和欺骗的时候,他还是愤怒了,“在失眠的夜晚我会想起她。她也许永远都不知道我是多么爱她,所以她也不会知道在她离我而去的那一刻我是多么恨她”。他拿起枪到处寻找邦妮,找到邦妮,却更深的陷入爱中。为了爱,他背负杀人的罪名;为了爱,他与她作弊赢钱被人暴打;为了爱,他放弃财富和名誉与她一起奔逃。当他以爱的名义不顾一切甚至犯罪的时候,也就跌入了罪谷。爱之欲,乃罪之源。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男主人公认识、体验、感悟爱的故事。一个腰缠万贯的成功人士对于妻子的要求仅仅限于身体健康能够生育,足可见他对爱情的不信任,甚至是一种践踏。但随着被她的美貌的吸引,对她肉体的无比贪恋,他逐渐懵懂的陷入了爱河,于此同时,他也开始了他无私的爱的奉献。然而她席卷了所有财产突然消失,这使得他开始体验失去爱的痛。痛苦的思念,痛苦的思索真爱是否存在。有人说宣泄性欲勉强可是解决痛苦的途径,他也试图麻痹自己,酗酒,乱性,只是这一切根本毫无作用,他依旧感觉胸口疼痛到难以站立。他在妓女身上驰骋时顿悟、猛然觉醒,不是因为妓女的肮脏,而是因为自己的灵魂的肮脏,这不是关于欲望无法满足,而是关于爱情的痛,在他的内心深处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顿悟之后依然是痛,痛彻心扉的痛,进而由爱生恨。无论他失去理智用枪顶住她威胁杀死她,还是他粗暴地将她摔向地上,他都并非出自本意,因为他想要的并不是报复,而是她,是爱情。路易斯端着有毒的咖啡,缓缓的,沉静的,伤痛的对邦妮说:“我爱你,不管你是好的,坏的,你是谁,我就是爱你”,然后,喝下明知的毒药。在这一刻,路易斯的爱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爱,它没有了欲,它只有单纯的付出,完全的、无悔的付出。也只有在这种意义上的爱,才更接近上帝的爱,也正是这样的爱,感化了邦妮,使得邦妮背弃并杀死了充满贪欲和邪恶的比利,也正是这样的爱,使她在对神父临终忏悔后奇迹般从死牢中逃脱;是这样的爱,使得路易斯死里逃生,最终获得完美的结局。这是爱对邦妮的救赎,是爱对路易斯现实意义上的自赎。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原罪是人类爱与欲的起源,爱既是罪欲,又是上帝给人类的救赎之路。影片中还有这样一句台词:“爱情,只留给那些相信它的人。”那么,上帝的爱也是如此,它只留给那些相信它的人,只有那些相信它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赎。
《永恒》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电影,每看一次就会有新的收获。然而不是香艳刺激的镜头吸引了我,因为在这部片子里寻找激战镜头还不如在A片中寻找来的更直接。真正吸引我的是影片对原始情欲、两性矛盾、爱情本质、人性黑暗的赤裸裸的揭露。
不得不佩服影片背景的巧妙安排,在距离城市需要一天行程的原始森林之中,在这个生活单调又封闭的环境之中,正值青春精力旺盛的男女的原始欲望在不断的滋长,不断膨胀的原始欲望如同弦上之箭蓄势待发。当尚孟遇上玉帕蒂,一切都那么自然,爱情悄悄滋生,在山间,在溪边,在文学交流中,在舞蹈的肢体接触中,才子与佳人的爱情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产生,而又毫无拘束的生长。无视世俗的眼光,越过伦理的约束,这种爱与性欲疯狂的同步生长。终于,在光天化日之下,瀑布下,水潭中,面对象征着一切反对势力的猛虎的威胁 ,不顾生命危险,他们忘我的结合在一起。原始的性欲从此就像离弦之箭一发而不可收拾,白天、黑夜,野外、屋里,只要有机会他们便疯狂的宣泄着自己的原始欲望。在此时,他们已经完全不知道在他们之间到底是爱更多一点还是欲望更多一点,只是一味的沉迷于其中。该来的终归要来,等到叔叔发现他与婶婶的奸情,对他们的爱的检验也随之而来。戴上象征婚姻的枷锁,他们起初不以为然,依然放肆着自己的青春,然而好景不长,这种零距离的夫妻生活随着彼此身上缺点的显现而逐渐走向灭亡。曾经以为的无比美好的爱情,在琐碎的生活中变得黯然失色,曾经的爱是爱吗?面对这样因爱情而失去自由的痛苦生活,也许死是唯一的解决方式,然而在面对死亡的抉择时,无论是谁选择死亡,留下另一个独自承受更为深远长久的痛苦,其实都是一种自私的体现。一开始男主角希望女主角杀死他,是因为他想让玉帕蒂将他们的孩子生下来,然而在这个关头,这样的理由听起来似乎是一个让自己获得解脱机会的托词,孩子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借口。而最后女主角的自杀,并不能代表她是为爱而牺牲,相反,她在答应男主角自己要活下来并抚养孩子后又开枪自杀,正是一种逃离现实的选择,不仅没有负起一个母亲的责任,更是一种背信弃义的做法——看来在生死的关头,人性还是如此的自私啊。
叔叔是影片中残酷的现实和邪恶的人性的化身,他打着去帮侄子物色老婆的噱头娶回了玉帕蒂,对于一对年轻人之间产生的情愫熟视无睹,肆意的放纵着他们看似美好的爱情的滋长,然而又是他用一把枷锁把这场华丽的爱情美梦无情的粉碎。他培养了爱情,有严厉的拷问了爱情的本质。爱情不等同于欲望,不等同于虚幻,不等同于自私的占有,爱需要奉献、需要包容、需要自由······爱是围城,城外的人迫不及待的要进城,城里的享受着、拷问着、践踏着所谓的爱情,而后又想逃离这座围城。然而也许只有那些进了城而又逃离的人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在无边的荒野发出类似于尚孟那样凄惨的呐喊。
爱与欲、原罪与救赎、人性与社会现实在这两部影片中都被展现的淋漓尽致。爱与欲纠缠不休,到底是由欲生爱还是由爱生欲?想要回答这个问题犹如回答“鸡先生蛋,蛋先生鸡?”一样困难。从 《原罪》中,我似乎把爱与欲这对天使与魔鬼看的更加真切,也更坚信了真爱的存在。正如台词所说“爱情,只留给相信它的人”。从《永恒》中我似乎明白了该如何去爱,爱要勇敢,敢于冲破一切的束缚;爱要奉献,敢于直面惨淡的现实;爱要包容,欣赏的了对方的优点,包容的了所有的缺点;爱要持久,经得起繁华与激情,享受的了衰败与平淡。
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
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