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行杂记·通州
最近半年回乡探亲频繁,趁着地利,顺便也把川北及川东+重庆的古迹略扫了下,大概是以下几地:
通州,现达州,宋时属夔州路
巴州,现巴中,宋时属利州路
普州,现安岳,宋时属梓州路
昌州,现大足,宋时属梓州路
渝州,现重庆,宋时属夔州路
(想当然以为“四川”名字由来是因为有四条大河的筒子注意了:)
梓州路、夔州路、利州路连同川西的益州路宋时合称“川陕四路”,设四川制置使,是为“四川”省名的由来。
以前年幼无知时期,觉得川东北没啥“风景”(当然,“红色”景点还是不少的),因空间逼仄、人烟稠密而资源紧张,一派市井杂驳,吊丝气息浓厚,远比不上川中平原的悠闲富庶和川西的开阔壮丽。后来得知正是因为近现代这一片山区交通、经济的原因所保持的较蔽塞的状态,才使得不少远至汉唐的古迹留存了下来,可惜那时我已离家在外多年。不过即使现在提及历史文化时人们总是爱表现出追忆汉唐的浓浓氛围,这一片倒也没因此博到最炫汉唐风的丁点版面,仍然在一般人认知中属于不知名的四五线城市之列(重庆除外)。
【通州】
达州就是我的老家,古时称通州(不巧与帝都郊县同名),其实在北宋时已改名达州,但一般提到它的古名,比如小学生写“我的家乡”之类的作文,都会以唐时的“通州”记之,说来说去,无非是因为元稹元大诗人。元稹于元和十年至十三年被贬至通州当官,据说当政期间清正廉洁,为民办了不少实事,十四年年初九那一天离任调往别处时,全城人民依依不舍,一直登到山上远远目送他blabla,所以产生了初九登高、怀念元九这习俗。
元稹作为东汉才开始建县的通州史上第一位路过的文化素质最高的名人应该是肯定的,但至于他是不是为民办事政绩出众,恐怕就得打打折扣了,就好比后人崇敬苏轼,吹嘘他在被贬到杭州当通判时体恤民情为民办事什么的,可俺看来看去除了修了个苏堤政绩上真没看出办啥大实事了(况且修苏堤很大部分也是为他自己在西湖放歌纵酒方便吧)。据说元稹就是在通州期间,完成了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并与白居易酬唱之作180余首。180首啊!每年60首啊!平均不到一周就一首啊!那时他们还分居两地,寄诗还要劳烦信使往返送信啊!出入蜀道多麻烦啊啊!他俩为发展基情浪费了多少郭嘉邮政资源啊啊啊啊!(怎么嘈点越跑越远了)所以一个天天给基友写诗的人,能安心当官嘛亲!
随手搜了一下,好家伙,看白居易方面,丫从元稹开始上路(《城西别元九》)到抵达(《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到春天来了(《春晚寄微之》)到天热了(《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到元稹生病了(《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到元稹死(第二任)老婆了(《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时元九鳏居。》),无一不对人家关怀备至!到后来白居易自己也被贬到江州(现九江),那种自怨自怜的劲就更别说啦,来看看这情深意切的《寄微之三首》: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森森地把通州君和江州君拉郎配了= =)
有山万丈高,有水千里阔。(达州辖区最高的万源八台山也就不到2500米,九江那边庐山就1400多米)
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
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
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
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
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
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对比一下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啧啧,轻言生死什么的太没节操啦)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
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
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
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
苍茫蒹葭水,中有浔阳路。
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是不是狠有“无人像你让我眼泪背着流,严重似情侣讲分手”的意思?
不管怎样,元稹在通州当官三年,这从没见过的“通州”就存在于白居易“婶婶的脑海里”三年,元稹走后,他却是存在于达州人“婶婶的脑海里”一千多年(亏这双基友当初尽是抱怨通州这地方“哭鸟昼飞人少见,怅魂夜啸虎行多”“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来着!)。至今初九登高节仍是个倾城出动的节日(其实就是个全家老少去山上野餐/打牌的节日),城内的凤凰山从山脚的上山路到山顶的农家乐都是人满为患,每年都会传出什么挤伤摔伤的新闻,但下一年人们仍然乐此不疲,风雨无阻。
现在凤凰山上修了个丑得可送去参选“中国十大丑塔”的凤凰塔,旁边还专门弄了片纪念元稹的公园。
一个由凹孕元素乱七八糟堆砌而成的塔,晚上摇身一变成探照灯 |
从高处眺望,也算是一“依山傍水”的小城 |
从公园下到红军亭的台阶路两旁,还刻满了元稹诗作的大名,其中不少就是与白居易唱答的作品。比如:
不管怎样,俺这吊丝老家也算是为“元白”这对熠熠生辉的历史名CP的(产生)发展、高潮(结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吧 (▔.▔)
闲嘈少吐,虽说多年来一直觉得老家除了吃没啥亮点(吃方面的亮点一直是灿烂若繁星哈),但最近两次回去,作为傻X访古爱好者还是重游了下市区的“龙爪塔”,以及围脖上也算闻名遐迩的大风乡“高拱桥”。
龙爪塔是穿城而过的洲河边一小山丘上的白塔(它作为地名一直叫“塔坨”,多年来俺都忘了这塔本名叫什么了,真是最近去的这次才弄清楚是“龙爪塔”),进城出城或是走滨河路都很容易抬头见到,记得小时候俺还被美术老师带着在对面河坝上对它写生来着。
网络图片 |
这次重游此塔是因为老妈在它对面的一个楼盘买了新房,新房阳台就正对此塔,想来也好多年没去近看了,就顺便一游。
塔八面九层,每层塔檐为两层菱角牙子叠涩外出,但出檐特别短。建塔时间已不可考,只记载清嘉庆和光绪年间大修过,90年代又大修了下,现在已被弄得一身雪白了,比起我写生时又黑又旧的样子靓丽了不少,但是因为最上面两层缺了(本应是11层,实际只有9层),所以总体看上去矮胖了不少。内部还可以登塔,每层有4个小窗可眺望远景,因为内部无柱,每层就像个小观景房,塔窗间还有小凳可以坐。
大风的高拱桥就是特地去游了,大风正好是我老妈的老家,现在还留在乡里的亲戚不多,也就她某位开了家闻名乡里的“大风向阳羊肉馆”的堂妹,以及五外公一家。之前就跟老妈提过想去再看看高拱桥(她称我小学期间随他们回乡时就见过这桥,不过我印象很模糊了),春节回去惊闻老爸很快从拿到驾照飞越到新手上路,于是首次全家自驾游就组织去了趟大风。
高拱桥当县保多年,近几年才一路升为省保 |
侧面看券石 |
一般的桥把拱架在两端河岸的泥土里就完了,而高拱桥之所以瞧着这么高这么圆,就是因为拱券两端的券石一直贴着很高的土堤向下垒进了河道。高拱桥不仅看上去奇高,宽度也大,比旁边后修的双向通车的平桥都要宽。这么高的大桥架在要道上,不知是否说明以前山区的银民生活中是根本不需要马车牛车的= =
券石垒得非常漂亮 |
作为乡间土桥,高拱桥桥身栏杆什么的没有任何装饰性石雕,估计设计费全花在了造型上。据说当年造桥费资“麋米万元”,俗称“万元桥”,如果按照“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推算,这桥可是费了当年“绥定府”一年三分之一的税收啊~
旁边紧挨着就是现在车水马龙的平桥,大桥现在貌似已成为地标而失去其交通意义。我那位阿姨(就是我妈的堂妹)说,夏天晚上他们经常来桥上乘凉,桥上风大,非常凉快,但就不放心小孩子在桥上玩,怕一不注意就掉下去了,因为现在拱桥的栏杆残缺了不少(本来栏杆有三行横条石,但现在很多地方只剩一行或没有)。“桥上风大,夏夜凉快”这一点完全可以想象,因为当天本来是山区常见的无风雾厚的天气,但站在桥上却阴风阵阵。
拱的弧度太大,桥面顶部都不是平地呢 |
桥旁边的“达开公路” |
看完桥,作为很久没有下乡的晚辈,自然也就得去给祖辈(也就是我妈的爷爷奶奶)上一注香。
上坟路上趟过小河 |
一路沿着鸡犬相闻的乡间小路,来到我妈小时候生活过的组院,院子三面有平房,中间一个平坝用来养鸡晒草什么的,感觉四川乡村的院子一般没有院门,不会形成“合院”。很早以前外公一家上下都住在这院子里,但现在也就五外公两口子和一个远房的老太太还住这,没人住的屋子就只能任其垣壁破败。院子下面就是农田,但因为也就几位老人在耕种,大部分还是荒着。老妈触景生情,感叹时光飞逝,说还记得这个屋住的是三爸,那个屋住的是幺爸,转眼间一位位老人都故去了,想起我外公从生病到过世,也没能来得及回老家看一眼…后来看到荒田很多,又大谈城镇化这么搞下去要不得啊,以后农村都没人种地,哪来的粮食云云。
院子正中的一间老屋看着没人住,门又开着,进去一看才发现是个简易的祠堂,中间木板墙上还有龛位以便供奉,不过龛位上已没有什么牌位,屋子也已变为干柴杂物成列室。
小屋外面是两个鸡笼 |
小屋墙上的木头龛位 |
农村的大簸箕 |
山墙上的穿斗木架仍算完好 |
时值严冬,真是风干青菜的季节,一排排的干青菜随处可见,等水分抽离后,就拿到坛子里腌制,做成四川特有的干咸菜。
各种干青菜 |
乡下就是安静,两只鹅和一只山羊因为生人的到来而叫声震天,反而是应该看家的田园犬默不作声。
这两只鹅叫声之生猛让我想起了《战马》中的那只彪悍鹅 |
山羊毛色还挺漂亮 |
四川老一辈民居多为穿斗式木架,现在农村条件好了,有条件的乡民多半会舍弃木房子而盖上2、3层的小砖楼,但乡民对老式穿斗木架的热爱,似乎并未随住房材质的改变而消退。在从达州去重庆的高速路两边,随处可见山窝窝里矗立一栋栋“乡间小别野”。这些小楼因地制宜,不讲朝向,大小各异,但有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基本都保留以前老木屋的外形,比如悬山大坡大出檐青瓦顶配白墙,同时不管啥楼,山墙上都一定要拿深色漆涂出原来穿斗式木架的几何线条。
顺便说说碰到的吃。
这次过年回家顿顿大餐,每餐都饱得要死,但俺们仍然见缝插针的去了“黎家凉虾”店吃了凉粉和火锅粉,味道一如既往的安逸!十几年过去了,黎家凉虾的人流量仍然大得惊人,点单率几乎是以秒为单位,生意之好,如果“大众点评”能把业务开到达州,估计此店能跟“七星椒”卤味庄什么的都出现在口味29的list里吧。PS,虽说也吃过陕西、山西的凉粉,但我仍然觉得川北凉粉是无出其右的!虽说看资料“川北凉粉”貌似起源于南充,但我仍然觉得达州的凉粉是最好吃的!懒得解释!
凉粉&火锅粉(苕粉) |
因每次回家时间仓促,路过张家湾的烧烤店群时只有流口水的份了(想起某次除夕放完鞭炮后趁大人打麻将跟表弟溜出来去吃“孬儿烧烤”,点了炒田螺烤鱼烤土豆靠豆皮烤茄子,某次暑假同样跟表弟在洲河花园的“杀牛匠”一面吹着河风一面烧烤….往事只能回味啊!)。虽然不能好好搓一趟夜宵,享受下川式烧烤,逛街路过烧烤摊还是忍不住买了串烤豆皮,某人没吃过烧烤状的大豆皮,一吃甚喜,到了巴中都还不忘再来串。
糖画,买了一鸟一螃蟹一蝴蝶,哈哈,摊主大妈画功很不怎么样~ |
这次回家发现腊货中除了常见的甜咸香肠和腊肉,居然还出现了腊山鸡这种新品种。为了表明它是真•山鸡而不是家鸡,卖家还特地保留了人家的头和尾巴,尾巴还是接在骨头上的= =
气质腊货腊·山·鸡 |
从小到大一直窝在达州,没觉得吃算是多大一回事,后来在北方生活多年,也去过不少大小城市,模糊发现单论一个城市餐饮业平均口味水平,貌似俺这吊丝老家还真算拿得出手。我觉得一个城市能成为“吃货天堂”的唯一标准,就是你不看任何“美食攻略”,不带任何“美食地图”,在这个地方闲逛,累了随便路边一蹲,或进巷子一瞅,遇到的随便一个馆子或小摊,进去点的随便一道菜,吃起来都能“嗯,不错不错”,那这地方就是真流弊。
其他地方不了解,至少这么多年在我的印象中,老家的美味就产生于无数个“学校门口”“XX街边”“巷子里面”“十字路口”。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店不知不觉就没了,比如达一中门口的牛肉饼,七小门口的油炸糕(不确定是不是叫这名字),一完小门口的砂锅米线,上学路上的糯米团叶儿耙……但仍然有无数的美味长久的流窜在大街小巷,比如永远的消暑神品凉虾冰粉,非常适合单身宅人果腹的锅魁夹凉面,随时解馋的路边烧烤摊,在别处见不到的肉汤圆,吃不尽的XX面馆,数不过来的YY火锅,花样百出的XX汤锅……
(本文引号中是店名的均为硬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