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人。之一
请允许我再吃一个培根手抓饼
毕竟我还是一个唱《后来》会哽咽的小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驶过泉秀街,突然想起曾经的一个异性朋友,纯友谊的那种。
站在舞台中间的升降台上,她只唱了“你看过了许多美景,你看过了……”就开始哽咽。
而后是断断续续的全场大合唱。
这是我每次看都感慨万分的陈绮贞LIVE。
凭着仅存的记忆搜到了很早以前写过的博客,许多回忆和念想都在。
滚动条慢慢向下,一页复一页。
无意看到了曾经和他合作过的《旅行的意义》图文作品,
尼玛虽然真的矫情到我的小心脏都忍不住颤抖了,
但还是会不要脸地暗暗佩服自己曾经居然能憋出这么多华丽丽的文字。
我不爱听摇滚,他那句“我一定要改变你的音乐取向”让人笑成了内伤。
作品刊登在一个叫“NIRVANA”的网站上,好奇地查了字典才知道是“涅槃”乐队。
后来也由于他的缘故蛮看了关于Kurt Cobain的纪录片,
写了篇文章还用一句话把柯本扯进去,结果引得几个骚年问我“呀,你也喜欢柯本吗?”
每次都得心虚地笑着回答买有买有啦。
当时宿舍楼的一二层住男生,四到六楼是女生。二三楼之间用铁柱门隔开。
住学校一年的时光里,和舍友相处不融洽,班里都是拼命的影子,想找个人说话都难。
因此也没什么朋友。
我在三楼楼道安了张桌椅,除了拉撒以外,基本上都在那里度过。
去年高中聚会时他当然没有来,
在脑海里躺了很久的“我高一究竟是怎么认识你的”问题也没机会问了。
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当时都蛮喜欢郭四娘、安妮宝贝、七堇年这些人吧。
他买《最小说》时会买两本,一本送我,还附加一个洗干净的苹果。
生日时送了我一本《素年锦时》,至今连包装纸都没拆开。
想想也只有他知道我最欢喜的礼物是书籍。
后来他也在二楼楼道摆了自习桌椅,他隔着铁门把各种东西递给我。
喝不完的半箱特仑苏。
(一直很纠结为什么他会厚着脸皮把自己喝剩下的牛奶给一个女生!更纠结为什么我会厚着脸皮拿回来自己慢慢喝,卧槽!)
苹果。
(吃到不想吃- -|||)
载了满满音乐的MP3。
我不会做的作业答案。
……
在他的MP3里我第一次听到Mayday的《最重要的小事》,感慨到失眠。
不擅交谈的人凑到一块儿还是一样,
听完后虽然我鼻涕眼泪大把大把地流,也只会跟这哥们儿发个短信说:“诶,我觉得这歌还不错。”
我也不记得我是先认识Cheer还是Mayday了,这无关紧要了吧。
我们的实际交流很少,多是无言的问候。
关于《旅行的意义》这首歌的对话或许是我们当时说的最多的话。
“你离开我,是不是旅行的意义。”
“是啊。”
“那我跟你去西藏还有个屁用啊!”
“……”
啊呜,这个有点装逼的哥们在我心中的形象瞬间高大了起来!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高一时班里也来了个叫小芳的化学老师。
麻痹不仅课不会上,还喜欢有事没事来句“我们班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选理科吧,文科没前途”之前的屁话,
倔强但不坚强的我居然最后被这句话气哭了。
下了晚自习,在座位上硬撑到绝大部分人离开,小声地问阿秀能否陪我去操场散散步。
她欣然同意,扯了书包就走。
离开时碰上了他投来的目光。
没理。
在二百五十米的迷你型操场上一遍遍骂人二百五,
搞笑得像小孩子摔倒了不怪自己偏要怪地板一样。
“NEVER MIND”
手机亮起,他的短信。
没关系。
这是一个不擅长表达却会在看了我把“每天进步一点点”小纸条写在班级留言栏上后以无声方式鼓励我的男生。
嗯,这就是我们在陌生的城市里彼此鼓舞的方式,简单却有力。
这条短信存了很久,直到手机掉进某种坑里彻底阵亡了。
在这仅有的一年同班时间里,还发生了我和他和他和她很不愉快的事情,
甚至还有至今让我无法释怀的网络骂战。
两边都是朋友,他选择沉默,
而不懂吵架的我看着其中一个男生是如何尖酸刻薄。
至今电脑里还存有当时骂战的内容,不用看都能背得出来。
人是要多贱才要这般自作孽啊。
天真的我以为这不过是小孩子玩过家家哭鼻子彼此道歉问声还好吗的事情,
但当高中的第一个夏天快到的时候,
我们依然没有联系。
后来他发来一首歌,说你听听。《The heart never lies》
The day that you fall
I'll be right behind you
To pick up the pieces
If you don't believe me
Just look into my eyes
'Cause the heart never lies
高一结束前的最后一次班级聚会,他问我要不要合作一首《旅行的意义》。
我说好。
那晚他没有出现,打了很多个电话,得到的回复都是“有点不舒服,待会去。”
直至聚会结束。
呵呵呵呵,实在是庆幸啊,因不愿在全班面前矫情似的唱歌,何况是唱我当时最喜欢的歌。
坏掉的手机里面还存着圣诞晚会上他弹的《突然的自我》和《同桌的你》。
所以就算他说“真遗憾,这或许是我们最后一次合作了”这样的话,
我也只会笑笑,然后就像他告诉我的那句话一样安慰自己:“NEVER MIND。”
“来来来,喝完这一杯,还有一杯。”
前不久坐车经过泉秀路时,瞥见“某某牛排”餐厅。
脑溢血似的想到了算是我们彼此庆祝高一结束的事。
照例是他发来短信:高一结束了,我想请你吃饭。
“嗯好,X点润恒书店见。”
关于润恒书店,或许可以写一本小札来怀念它。
它是我在压抑生活中得以喘气的一处栖息地。
习惯性地席地而坐,摊开书。
一年时间里这哥儿们似乎都是面无表情的,
但清楚地记得当我抬起头时他居然站在不远处笑着等我把最后的书页看完!
夏夜的风啊,暂且抛开了所有烦恼忧愁,俏皮地撩拨耳边的发丝。
从润恒出来,穿过汽车横行霸道的十字路口,路过小贩黑的拉客声此起彼伏的汽车站,
他走摩托车道,我走人行道。
一路上沉默无言。
或许是还沉浸在刚才精彩的小说里头,头昏脑胀地便跟他进了一家店。
看起来很高级的样子!
“这家店我经常来,还不错。”尼玛原来是富二代啊!
要个冰淇淋就好了。
这顿饭吃起来照样是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吃饭不说话有助于消化。
聊了些什么是完全没有印象的,
只记得身边小池子里的金鱼游来游去游去游来蛮漂亮的。
吃完照样是不说话有助于消化地散步回学校去了。
就这样啦,
高一终于结束了。
知了叫了整整一个夏天,
而再见时,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再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
后来他理我文,在校门楼道或者操场有几面之缘,
年少时的自尊心胜过一切,
依然是不说话有助于消化的沉默,无视而过。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我们之间其实并无过多的交集,所以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记得很清楚,
他是我高中年代认识的不多朋友中很想道声感谢的人。
他让我知道人活着别太灰心,就算这个世界真的很糟糕。
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前几天微信上看到一个无备注的好友,问他“嗯,我认识你吗?”
他回:“XX!”
哦天!
又发来一行字:“我认识你!”
而后又一行字:“怎么就这么久没联系了”
两秒钟后:“四五年了”
我煞笔似的回了个“好像是哦”就没有下文了。
其实得知自己大学录取结果时还是彼此通了气的,
据他自己牛掰地说已经提前去学校逛了一圈,认识了一帮哥们,还准备搞乐队。
“那我到时候可以去拍你们乐队纪录片吗?”
“可以啊,事先联系下我的经纪人。”
逼哥就是逼哥,在俗世生活中混久了懂得按程序走了。
啊喂言而无信的人会遭雷劈的。
嗯,所以我还是会在西藏等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