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赫敏已经嫁给哈利-《哈利波特》隐藏的科学密码【之四:魔法石到底是什么东西】
转自人人网李雨斐同学
原帖地址
目录
1、《哈利波特》是什么书
2、霍格沃茨是所什么学校
3、魔法和科学的对立统一
4、魔法石到底是什么东西
5、死亡圣器的隐喻是什么
6、赫敏格兰杰和时间沙漏
7、哈利波特和厄里斯魔镜
-----------------------------------------
4、魔法石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过美版小说的同学可能还记得,《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英文名是《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文版在引进的时候,包括封面在内几乎都是照搬美版的,因为Sorcerer是魔法师的意思,所以题目理所当然的被翻译为《魔法石》。
但是电影的名称却是《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这部小说在英国出版的时候,书名就是叫做《Philosopher's Stone》的。那么为何美版改名为《Sorcerer's Stone》了呢?是因为当初《哈利波特》被引进美国的时候,编辑亚瑟·A·勒文发现“Philosopher”这个词儿对小盆友们来说貌似是稍微难懂了一点,而“Sorcerer”显然显得更为有吸引力,于是在征得罗琳阿姨的同意后进行了修改。事实上这块石头在西方自古以来,就被称为“Philosopher's Stone”。
Philosopher是哲学家的意思,所以如果按照通常的译法,一般来说是会被译作“哲人石”或者“贤者之石”的。提到“贤者之石”,喜欢钢之炼金术师的孩子可能眼睛一亮,啊咧,是那个贤者之石吗?没错,就是那货!
(喂喂,哆啦A梦你又调皮了……没事儿玩什么cosplay)
在西方的古老传说中,贤者之石是炼金术士们追求的一种非常牛逼的物体,这种东西虽然叫做“stone”,却不一定是一块石头,形态可能是液体,也有可能是红色的粉末。无论形态如何,在传说中,这种东西有三种牛逼的作用:
1、可以点石成金(把普通金属转化为贵金属)
2、可以长生不老(也有说法是通过魔法石炼制长生不老药)
3、可以放大魔法或者炼金术效果
怎么听这玩意儿都是个万应锭的存在,好像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样子。
《哈利波特》中有一个悬念人物,一直到第13章谜底才被揭开,他的名字叫做Nicolas Flamel,中文版的译名叫做尼可·勒梅。这个人物在书中和电影中虽然从未露面,却是个很重要的线索。主角三人为了追查魔法石的情报,从海格那里打探到了这个人名以后,就不断在书中查阅,但是他们一直没找到这位神人到底是谁。“He wasn’t in Great Wizard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or Notable Magical Names of Our Time ; he was missing, too, from Important Modern Magical Discoveries, and A Study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Wizardry.”(他不在《二十世纪的大巫师》里,也不在《当代著名魔法家名录》里。另外,《现代魔法的重大发现》和《近代巫术发展研究》中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以至于后来为了找这位神人的出处,哈利波特冒着危险披着隐身衣去禁书区,才偶然发现了厄里斯魔镜……当然这是后话,此处暂且不表。
哈利波特最后是如何发现这个神人的真实身份呢?是在他偶然看到巧克力蛙里附赠的巫师卡的时候发现的。巫师卡上写的是:“邓布利多广为人知的贡献包括:一九四五年击败黑巫师格林德沃,发现龙血的十二种用途,与合作伙伴尼可·勒梅在炼金术方面卓有成效”。
于是赫敏在一本巨大的旧书里找到了信息:“古代炼金术涉及魔法石的炼造,这是一种具有惊人功能的神奇物质。魔法石能把任何金属变成纯金,还能制造出长生不老药,使喝了这种药的人永远不死。许多世纪以来,关于魔法石有过许多报道,但目前惟一仅存的一块魔法石属于著名炼金术士和歌剧爱好者尼可·勒梅先生。他去年庆祝了六百六十五岁生日,现与妻子佩雷纳尔(六百五十八岁)一起隐居于德文郡。”
(PS:这里有一个疑似的bug,因为这本书是“巨大的旧书(enormous old book)”,所以按理来说信息应该是旧的,但是从年代推断,尼克勒梅生于1330年,665岁是1995年,恰是《魔法石》成书的年份,也就应该是哈利波特就读于霍格沃茨一年级的年份,可是一部旧书怎么能写着最新的信息呢?当然,这也许可以通过魔法世界的文字都是可以即时更新的来解释……)
“怪不得我们在《近代巫术发展研究》里找不到勒梅,”罗恩吐槽说,“既然他已经六百六十五岁,就不能算是近代了,是吧?”
那么,尼可·勒梅和邓布利多一样,是一个小说里虚构的人物吗?
不,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是一个相当传奇的人物。
(注:此处说他是“真实存在”的,同时又是“相当传奇”的,但并不确定他的“相当传奇”是“真实存在”的)
Nicolas Flamel,尼可·勒梅,是一位生于1330年的法国人,他和他的妻子Perenelle都是罗马天主教徒。他本是一个普通的抄写员。据传说,他梦到拿着书的天使,然后得到一本《犹太人亚伯拉罕之书》,经多年研习实验,他洞悉了炼金术的秘密,于1382年4月25日傍晚5点制成了红色的魔法石,并利用魔法石三次制造黄金。1417年,尼古拉去世。他生前的住所和捐建的墓室里刻满了奇怪的符号和难解的浮雕,引得各地炼金术士们挖地三尺寻找哲人之石的秘密,盗墓者终于掘开了尼古拉夫妇的棺材——就像传奇故事应有的情节,棺材里一无所有。
(勒梅在巴黎的旧居,现在是一个餐厅)
说到尼可·勒梅,就不得不说一说炼金术。这两个名词在现代来看几乎是绑定在一起的,就像是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但是炼金术并不是尼可·勒梅发明的,早在古埃及,就已经有炼金的行为了。最初是试图将贱金属炼制成贵金属,这一过程加速了冶炼技术的发展,成果还是有的,比如将铜和锌制成合金可以在外观和硬度上很接近黄金(到了古希腊时期这一技术已经达到肉眼难以辨识的程度,为了辨别黄金的真伪,阿基米德一不留神发现了浮力定律)。
在炼金术的发展过程中,赫尔墨斯学说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尼可·勒梅在内的一代代炼金术士,都将其奉为神谕。赫尔墨斯是生活在公元前1900年的一位埃及法老,精通自然科学。法老“赫尔墨斯”被看作是众神信使,向人间传递神的旨意。很难说赫尔墨斯到底是人还是神。他的全名是Hermes Trismegistus。trismegistus的意思是“被三次赞颂”。(传说赫尔墨斯的父亲就是托特神(Toth)。托特是埃及的知识之神,据说他负责掌管时间,并创造了书写、数字和一切科学。托特是人身鸟头,有时候是狒狒头或是一只狗脸的猿。他常常以手拿纸笔的形象出现。他也是冥界的掌管者,传说托特神就是古埃及《亡灵书》的作者。而赫尔墨斯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塔特(Tat),他是一个祭司,似乎是一个凡人。这三个人合在一起,就成了人们世代口耳相传的英雄——“赫尔墨斯神”。当人们说起“赫尔墨斯”时,指的其实就是这三位一体的“三次伟大的赫尔墨斯”。是不是有一种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既视感)
(17世纪描绘的翠玉录图)
欧洲的传说认为,三位一体的赫尔墨斯创立并完善了一门神奇的科学,他们把这门科学的全部精髓浓缩为13句话,写在一块祖母绿玉石板上,留给人类。这块石板就是《翠玉录》(Emerald Tablet),也是最早的炼金术典籍。(顺带一说,赫敏的英文名是Hermione,即是暗指Hermes,而harry的名称,是Henry的古体,Henry是个非常典型的英国国王名称(比如亨利七世),如果说哈利是帝王的话,那么赫敏就是神。在整个小说架构中,哈利、赫敏、罗恩分别象征了命运、科学和传统。)
很多人对炼金术存在误区,认为炼金术仅仅是炼出金子的魔术,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炼金术的初衷,但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炼金术已经成为一种科学体系,古希腊时期炼金术就已经发展为一种哲学,“元素论”的确立对炼金术的发展影响深远,就像前面提到的,元素论认为世间万物由四种元素组成:气、水、土、火;而其中每种元素都代表四种基本特性(干、湿、冷、热)中两种特性的组合。土=干+冷;水=湿+冷;气=湿+热;火=干+热。(不由又联想起霍格沃茨四学院的建立)
(炼金装置图,收藏于大英图书馆)
而炼金术的发展,也为现代物理、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要问,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牛逼的科学家,大多数科学史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艾萨克·牛顿。当然至少有十来位科学家可以被列为第二牛逼的,比如爱因斯坦、卢瑟福、玻尔、巴斯德、达尔文、伽利略、麦克斯韦、阿基米得等等等等等……尽管牛顿也有他自己的一些缺点,例如,他是一个很糟糕的演讲者,还或多或少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是一个喜欢自我怜悯的好哭的人,而且有时还容易灰心丧气,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他的牛逼那是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比的,所以以下请让我们尊称他为牛逼顿。
牛逼顿研究出微积分为高等数学奠定了基础。牛逼顿进行了把阳光分解为光谱色的实验奠定了现代光学的基础。牛逼顿发现了力学上的三大定律并推导出这些定律所起的作用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牛逼顿研究出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 任何一位科学家只要具有这四项功绩中的一项,就足以成为一位显赫的科学家,如果所有这四项贡献都是牛逼顿一个人做出的话,那牛逼顿就会毫无疑问成为名列首位的科学家。
牛逼顿爵士有很多头衔,如果查百科全书,会发现是这样描述他的:“Sir Isaac Newton PRS MP was an English physicist, mathematician, astronomer, natural philosopher, alchemist and theologian”(牛爵爷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炼金术士和神学家)等等……牛爵爷什么时候变成炼金术士了?
是的,牛爵爷一生都醉心于炼金术的研究,1727年他去世以后,留下了百万字的炼金术手稿,但是当时英国皇家学会并未予以公开,直到1936年牛顿手稿在索斯比拍卖时才被重新发现。学者们研究这些手稿后发现,显然牛顿的光学原理和万有引力的灵感都来自炼金术,而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更是得益于他的炼金术研究。甚至可以说,牛顿的现代科学成果,反倒都是炼金术研究的副产品。
1612年,巴黎出版了一本书,叫做《解说尼可·勒梅难以理解的符号》,此时距尼可·勒梅去世已经将近200年的时间了,这本书被很多人认为是尼可·勒梅自己写的。17世纪末,牛爵爷翻译了这部著作的法文版,并对其进行了注解。其手稿现仍收藏于麻省理工学院。伟大的科学家牛逼顿爵士就这样和魔法师哈利波特联系在一起了。
(牛逼顿原始手稿影印件)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高中物理课本中,也有炼金术的影子。
还记得这幅图吗?一条咬着尾巴的蛇。出自高一物理课本的前言。(别说高中选的是文科,高一物理是必修课)
这幅图的真身叫做Ouroboros(衔尾蛇)一条蛇正在吃自己的尾巴,代表了“自我参照”或“无限循环”,尤指那些能恒常自我增生的事物,以及循环周期性的自我发展,其中一个好例子就是邓布利多的凤凰,它在自我焚灭的过程中自我繁衍(或理解为“涅槃”),正是无限循环概念的一种表现。
(钢炼中衔尾蛇的图案)
牛逼顿爵士一生都在试图通过炼金术寻找贤者之石,回到开篇的问题,贤者之石到底是个啥呢?
现代学者有几种观点,其中一种认为,贤者之石的红色,很可能是水银和硫磺作用而成的硫化汞,这种化合物的天然产物被称为辰砂(中国的炼丹术中丹药之所以被称为“丹”,也是因为这种红色)
另一种观点认为,贤者之石是黄血盐(亚铁氰化钾)。在黄血盐和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黄金后加热,黄金就会溶解在这种液体中。因为这种材料具有剧毒,近些年里的使用量已经急剧减少。但是作为电镀和非电解镀层的原材料,氰化金的化合物直到现在仍在使用。在古代的中东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曾经使用过被称为巴格达电池的世界最古老的电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把黄金溶在水银中会生成金汞齐。在打磨后的铜的表面涂上金汞齐后进行加热,水银蒸发后也会在铜的表面留下黄金的镀层。
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方法并不能真的炼出黄金,更不能让人长生不老。
那么,真的可以炼成黄金吗?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水银,其原子序数是80,金是79,两者在元素周期表上毗邻而居。因此,只要从汞原子中去掉一个质子,就可以变成金原子,牛爵爷死后尸体中极高的汞含量便是他为炼金术奉献一生的明证。可惜他终其一生也没能用温和的化学方法去掉那个质子。但是如果可以通过可控核物理的手段轰击出汞原子中的质子,便可以把汞变成黄金。目前到底有没有成功的实验,我并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据说1941年就成功过,后来日本人也成功过。但即使真的成功了,这种方法炼制黄金也不可能大范围进行:因为炼金所需要消耗的成本远远大过炼出来的黄金的价值……
那么,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根据狭义相对论的时间放大效应,如果当速度加速到接近光速的时候,你相对于其他人的时间就会变慢;如果速度达到光速,那么相对于他人来说,你的时间就会停止。这在科幻小说里经常会出现:一个人通过亚光速的星际旅行,回到地球发现自己只长了10岁,但是自己的孙子都比自己大了。但是目前为止,人类的技术还不可能把宏观世界的物体加速到接近光速,因为当速度接近光速以后,质量的膨胀效应也会非常明显,也就是说把一个物体加速到光速,他的质量将会是无穷大,那么需要的能量也是无穷大,即使是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也需要相当可观的能量。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魔法石是这样一种东西:能量块。(吖,好像有变形金刚乱入的感觉……)
原帖地址
目录
1、《哈利波特》是什么书
2、霍格沃茨是所什么学校
3、魔法和科学的对立统一
4、魔法石到底是什么东西
5、死亡圣器的隐喻是什么
6、赫敏格兰杰和时间沙漏
7、哈利波特和厄里斯魔镜
-----------------------------------------
![]() |
4、魔法石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过美版小说的同学可能还记得,《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英文名是《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文版在引进的时候,包括封面在内几乎都是照搬美版的,因为Sorcerer是魔法师的意思,所以题目理所当然的被翻译为《魔法石》。
![]() |
但是电影的名称却是《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这部小说在英国出版的时候,书名就是叫做《Philosopher's Stone》的。那么为何美版改名为《Sorcerer's Stone》了呢?是因为当初《哈利波特》被引进美国的时候,编辑亚瑟·A·勒文发现“Philosopher”这个词儿对小盆友们来说貌似是稍微难懂了一点,而“Sorcerer”显然显得更为有吸引力,于是在征得罗琳阿姨的同意后进行了修改。事实上这块石头在西方自古以来,就被称为“Philosopher's Stone”。
![]() |
Philosopher是哲学家的意思,所以如果按照通常的译法,一般来说是会被译作“哲人石”或者“贤者之石”的。提到“贤者之石”,喜欢钢之炼金术师的孩子可能眼睛一亮,啊咧,是那个贤者之石吗?没错,就是那货!
![]() |
(喂喂,哆啦A梦你又调皮了……没事儿玩什么cosplay)
在西方的古老传说中,贤者之石是炼金术士们追求的一种非常牛逼的物体,这种东西虽然叫做“stone”,却不一定是一块石头,形态可能是液体,也有可能是红色的粉末。无论形态如何,在传说中,这种东西有三种牛逼的作用:
1、可以点石成金(把普通金属转化为贵金属)
2、可以长生不老(也有说法是通过魔法石炼制长生不老药)
3、可以放大魔法或者炼金术效果
怎么听这玩意儿都是个万应锭的存在,好像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样子。
《哈利波特》中有一个悬念人物,一直到第13章谜底才被揭开,他的名字叫做Nicolas Flamel,中文版的译名叫做尼可·勒梅。这个人物在书中和电影中虽然从未露面,却是个很重要的线索。主角三人为了追查魔法石的情报,从海格那里打探到了这个人名以后,就不断在书中查阅,但是他们一直没找到这位神人到底是谁。“He wasn’t in Great Wizard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or Notable Magical Names of Our Time ; he was missing, too, from Important Modern Magical Discoveries, and A Study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Wizardry.”(他不在《二十世纪的大巫师》里,也不在《当代著名魔法家名录》里。另外,《现代魔法的重大发现》和《近代巫术发展研究》中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以至于后来为了找这位神人的出处,哈利波特冒着危险披着隐身衣去禁书区,才偶然发现了厄里斯魔镜……当然这是后话,此处暂且不表。
哈利波特最后是如何发现这个神人的真实身份呢?是在他偶然看到巧克力蛙里附赠的巫师卡的时候发现的。巫师卡上写的是:“邓布利多广为人知的贡献包括:一九四五年击败黑巫师格林德沃,发现龙血的十二种用途,与合作伙伴尼可·勒梅在炼金术方面卓有成效”。
![]() |
于是赫敏在一本巨大的旧书里找到了信息:“古代炼金术涉及魔法石的炼造,这是一种具有惊人功能的神奇物质。魔法石能把任何金属变成纯金,还能制造出长生不老药,使喝了这种药的人永远不死。许多世纪以来,关于魔法石有过许多报道,但目前惟一仅存的一块魔法石属于著名炼金术士和歌剧爱好者尼可·勒梅先生。他去年庆祝了六百六十五岁生日,现与妻子佩雷纳尔(六百五十八岁)一起隐居于德文郡。”
(PS:这里有一个疑似的bug,因为这本书是“巨大的旧书(enormous old book)”,所以按理来说信息应该是旧的,但是从年代推断,尼克勒梅生于1330年,665岁是1995年,恰是《魔法石》成书的年份,也就应该是哈利波特就读于霍格沃茨一年级的年份,可是一部旧书怎么能写着最新的信息呢?当然,这也许可以通过魔法世界的文字都是可以即时更新的来解释……)
“怪不得我们在《近代巫术发展研究》里找不到勒梅,”罗恩吐槽说,“既然他已经六百六十五岁,就不能算是近代了,是吧?”
那么,尼可·勒梅和邓布利多一样,是一个小说里虚构的人物吗?
不,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是一个相当传奇的人物。
(注:此处说他是“真实存在”的,同时又是“相当传奇”的,但并不确定他的“相当传奇”是“真实存在”的)
![]() |
Nicolas Flamel,尼可·勒梅,是一位生于1330年的法国人,他和他的妻子Perenelle都是罗马天主教徒。他本是一个普通的抄写员。据传说,他梦到拿着书的天使,然后得到一本《犹太人亚伯拉罕之书》,经多年研习实验,他洞悉了炼金术的秘密,于1382年4月25日傍晚5点制成了红色的魔法石,并利用魔法石三次制造黄金。1417年,尼古拉去世。他生前的住所和捐建的墓室里刻满了奇怪的符号和难解的浮雕,引得各地炼金术士们挖地三尺寻找哲人之石的秘密,盗墓者终于掘开了尼古拉夫妇的棺材——就像传奇故事应有的情节,棺材里一无所有。
![]() |
(勒梅在巴黎的旧居,现在是一个餐厅)
![]() |
说到尼可·勒梅,就不得不说一说炼金术。这两个名词在现代来看几乎是绑定在一起的,就像是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但是炼金术并不是尼可·勒梅发明的,早在古埃及,就已经有炼金的行为了。最初是试图将贱金属炼制成贵金属,这一过程加速了冶炼技术的发展,成果还是有的,比如将铜和锌制成合金可以在外观和硬度上很接近黄金(到了古希腊时期这一技术已经达到肉眼难以辨识的程度,为了辨别黄金的真伪,阿基米德一不留神发现了浮力定律)。
在炼金术的发展过程中,赫尔墨斯学说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尼可·勒梅在内的一代代炼金术士,都将其奉为神谕。赫尔墨斯是生活在公元前1900年的一位埃及法老,精通自然科学。法老“赫尔墨斯”被看作是众神信使,向人间传递神的旨意。很难说赫尔墨斯到底是人还是神。他的全名是Hermes Trismegistus。trismegistus的意思是“被三次赞颂”。(传说赫尔墨斯的父亲就是托特神(Toth)。托特是埃及的知识之神,据说他负责掌管时间,并创造了书写、数字和一切科学。托特是人身鸟头,有时候是狒狒头或是一只狗脸的猿。他常常以手拿纸笔的形象出现。他也是冥界的掌管者,传说托特神就是古埃及《亡灵书》的作者。而赫尔墨斯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塔特(Tat),他是一个祭司,似乎是一个凡人。这三个人合在一起,就成了人们世代口耳相传的英雄——“赫尔墨斯神”。当人们说起“赫尔墨斯”时,指的其实就是这三位一体的“三次伟大的赫尔墨斯”。是不是有一种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既视感)
![]() |
(17世纪描绘的翠玉录图)
欧洲的传说认为,三位一体的赫尔墨斯创立并完善了一门神奇的科学,他们把这门科学的全部精髓浓缩为13句话,写在一块祖母绿玉石板上,留给人类。这块石板就是《翠玉录》(Emerald Tablet),也是最早的炼金术典籍。(顺带一说,赫敏的英文名是Hermione,即是暗指Hermes,而harry的名称,是Henry的古体,Henry是个非常典型的英国国王名称(比如亨利七世),如果说哈利是帝王的话,那么赫敏就是神。在整个小说架构中,哈利、赫敏、罗恩分别象征了命运、科学和传统。)
很多人对炼金术存在误区,认为炼金术仅仅是炼出金子的魔术,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炼金术的初衷,但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炼金术已经成为一种科学体系,古希腊时期炼金术就已经发展为一种哲学,“元素论”的确立对炼金术的发展影响深远,就像前面提到的,元素论认为世间万物由四种元素组成:气、水、土、火;而其中每种元素都代表四种基本特性(干、湿、冷、热)中两种特性的组合。土=干+冷;水=湿+冷;气=湿+热;火=干+热。(不由又联想起霍格沃茨四学院的建立)
![]() |
(炼金装置图,收藏于大英图书馆)
而炼金术的发展,也为现代物理、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要问,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牛逼的科学家,大多数科学史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艾萨克·牛顿。当然至少有十来位科学家可以被列为第二牛逼的,比如爱因斯坦、卢瑟福、玻尔、巴斯德、达尔文、伽利略、麦克斯韦、阿基米得等等等等等……尽管牛顿也有他自己的一些缺点,例如,他是一个很糟糕的演讲者,还或多或少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是一个喜欢自我怜悯的好哭的人,而且有时还容易灰心丧气,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他的牛逼那是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比的,所以以下请让我们尊称他为牛逼顿。
牛逼顿研究出微积分为高等数学奠定了基础。牛逼顿进行了把阳光分解为光谱色的实验奠定了现代光学的基础。牛逼顿发现了力学上的三大定律并推导出这些定律所起的作用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牛逼顿研究出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 任何一位科学家只要具有这四项功绩中的一项,就足以成为一位显赫的科学家,如果所有这四项贡献都是牛逼顿一个人做出的话,那牛逼顿就会毫无疑问成为名列首位的科学家。
![]() |
牛逼顿爵士有很多头衔,如果查百科全书,会发现是这样描述他的:“Sir Isaac Newton PRS MP was an English physicist, mathematician, astronomer, natural philosopher, alchemist and theologian”(牛爵爷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炼金术士和神学家)等等……牛爵爷什么时候变成炼金术士了?
是的,牛爵爷一生都醉心于炼金术的研究,1727年他去世以后,留下了百万字的炼金术手稿,但是当时英国皇家学会并未予以公开,直到1936年牛顿手稿在索斯比拍卖时才被重新发现。学者们研究这些手稿后发现,显然牛顿的光学原理和万有引力的灵感都来自炼金术,而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更是得益于他的炼金术研究。甚至可以说,牛顿的现代科学成果,反倒都是炼金术研究的副产品。
1612年,巴黎出版了一本书,叫做《解说尼可·勒梅难以理解的符号》,此时距尼可·勒梅去世已经将近200年的时间了,这本书被很多人认为是尼可·勒梅自己写的。17世纪末,牛爵爷翻译了这部著作的法文版,并对其进行了注解。其手稿现仍收藏于麻省理工学院。伟大的科学家牛逼顿爵士就这样和魔法师哈利波特联系在一起了。
![]() |
(牛逼顿原始手稿影印件)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高中物理课本中,也有炼金术的影子。
还记得这幅图吗?一条咬着尾巴的蛇。出自高一物理课本的前言。(别说高中选的是文科,高一物理是必修课)
![]() |
这幅图的真身叫做Ouroboros(衔尾蛇)一条蛇正在吃自己的尾巴,代表了“自我参照”或“无限循环”,尤指那些能恒常自我增生的事物,以及循环周期性的自我发展,其中一个好例子就是邓布利多的凤凰,它在自我焚灭的过程中自我繁衍(或理解为“涅槃”),正是无限循环概念的一种表现。
![]() |
![]() |
(钢炼中衔尾蛇的图案)
牛逼顿爵士一生都在试图通过炼金术寻找贤者之石,回到开篇的问题,贤者之石到底是个啥呢?
现代学者有几种观点,其中一种认为,贤者之石的红色,很可能是水银和硫磺作用而成的硫化汞,这种化合物的天然产物被称为辰砂(中国的炼丹术中丹药之所以被称为“丹”,也是因为这种红色)
另一种观点认为,贤者之石是黄血盐(亚铁氰化钾)。在黄血盐和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黄金后加热,黄金就会溶解在这种液体中。因为这种材料具有剧毒,近些年里的使用量已经急剧减少。但是作为电镀和非电解镀层的原材料,氰化金的化合物直到现在仍在使用。在古代的中东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曾经使用过被称为巴格达电池的世界最古老的电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把黄金溶在水银中会生成金汞齐。在打磨后的铜的表面涂上金汞齐后进行加热,水银蒸发后也会在铜的表面留下黄金的镀层。
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方法并不能真的炼出黄金,更不能让人长生不老。
那么,真的可以炼成黄金吗?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水银,其原子序数是80,金是79,两者在元素周期表上毗邻而居。因此,只要从汞原子中去掉一个质子,就可以变成金原子,牛爵爷死后尸体中极高的汞含量便是他为炼金术奉献一生的明证。可惜他终其一生也没能用温和的化学方法去掉那个质子。但是如果可以通过可控核物理的手段轰击出汞原子中的质子,便可以把汞变成黄金。目前到底有没有成功的实验,我并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据说1941年就成功过,后来日本人也成功过。但即使真的成功了,这种方法炼制黄金也不可能大范围进行:因为炼金所需要消耗的成本远远大过炼出来的黄金的价值……
那么,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根据狭义相对论的时间放大效应,如果当速度加速到接近光速的时候,你相对于其他人的时间就会变慢;如果速度达到光速,那么相对于他人来说,你的时间就会停止。这在科幻小说里经常会出现:一个人通过亚光速的星际旅行,回到地球发现自己只长了10岁,但是自己的孙子都比自己大了。但是目前为止,人类的技术还不可能把宏观世界的物体加速到接近光速,因为当速度接近光速以后,质量的膨胀效应也会非常明显,也就是说把一个物体加速到光速,他的质量将会是无穷大,那么需要的能量也是无穷大,即使是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也需要相当可观的能量。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魔法石是这样一种东西:能量块。(吖,好像有变形金刚乱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