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怎样读书和选书:秋叶
我喜欢读书,而且是纸质的书,一年至少看50本书,最近几年应该还不止, 没少花银子。不过一本书只要有一点让我有启发,我觉得这世界就很难找到这么划算的生意,这一般只需要30元不到,比大学生 家教还便宜。
先说我看书的习惯吧,我小时候喜欢床上看书,有催眠的效果,现在读书基本基本是在火车或飞机上,把等待和旅程时光变成阅读 时间,每次从武汉到上海一路6个小时,我可以读完三本书。这是因为我看书非常非常快,打小如此,没有特别练习过速读。所以一本小说到 我手中,别人要看一天的,我就是2个小时。当然这样读,有缺点,往往只记住了轮廓,不记得精华,对专业的书籍,要是如此阅读的话,怕 是毫无成效。
但一目十行的习惯一旦养成,要改也不容易,所以我为了让自己能吸收一点有价值的营养,从98年开始,强迫自己做阅读笔记, 如果总是做阅读摘录其实也很无聊,也很难坚持,所以我就变化出这么几种形式。
1、摘录精华,特别是专业书,不抄下来不行,有些东西,即使抄下来还不是自己的。特别是杂志类,我喜欢看的,看到精华,我 是一定要抄的,下次可能我就想不起了,就是想起也找不到了。
2、写篇书评,到今天,大概写了书评的书,超过60本,07发现豆瓣不错,书评都转豆瓣上了。最近开始学着写眉批,我觉得 也不错,估计会坚持下去。
3、学以致用,我这个人很好奇,看到书中好的或有趣的观点,能立即尝试的,就立即去试,不去想有效没效。我个人以为用过的 知识和没用过的知识对大脑刺激是完全不同的。
4、重新组织,这招也是我写博客的一个秘密,我看到好书,就会自己主动琢磨如何把书中的好观点,结合自己近期的博客主题写 出来,赶紧编就一篇,将别人的嘉言变成自己的话,这样加工过后,书中喜欢的内容就变成自己的了。
5、看了就忘,看书的人应该知道,这世界好书不多,伪书不少,但还是会经常看到一般的书,这是概率问题。而且有些不是很好 的书,或者有知名度的书还是要看,通过对比可以知道当下的品味和自己的不同,鉴别好书与坏书的区别。但这些书要学会忘记,最典型如黄 色小说,当年我算博览了不少,除了个别可算色情文学的,大部分我都忘了。不忘的话,你的脑袋装不下新东西,我想有的读者应 该明白我的意思。
最近参加lonelyfish发起的《麦穗计划》,大家可以去他博客看看(http://lonelyfish1920.blog.163.com/blog/static/117135176201041655338760/),就 是用PPT写书摘。我做了一个作品,是《猿猴大爆炸》这本书,这种形式也挺锻炼人的,不过有的朋友喜欢给书做思维导图,我个人没养成 这习惯,但我觉得也挺好,我是用PPT代替思维导图了。
我做的PPT书摘大家可以去这里看看:http://www.70man.com/?p=3500
再说我选书的习惯吧,我看书不挑方向,只要好玩,我都愿意看,这点从看我豆瓣书评也可以看出来,历史的,管理的,经济的,文 学的,传记的,社会学的,只要好看,我都会买来看。我觉得看不同门类的书对自己很有帮助,不只是知识面,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到的研究 方法,假如你理解并迁移到你的工作中,也许大有收获。
比方说我曾经花费很多力气研究逻辑和建立知识框架的能力,这些读书当时不觉得有多大用途,结果当我把这方面的思考嫁接到 PPT领域,我无意就成为所谓的PPT高手,这就是杂家的好处,当然,杂是为了专注一点,否则太发散也不好,毕竟人类文明 遗留下来的好书太多,是看不完的。
但我还有一个习惯,假如近期我要研究某个领域,我会把这个领域相关全部能买的书籍全部买回来通读,这样可以很快对某个方向 有一个全局把握,建立自己的视野,有了视野才能提出自己的思考方向和研究路线,零散看几本书是没有太大帮助的,我写《超越对手-大 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战技巧》,做ERP和项目管理的书我买了很多,现在研究PPT和设计的书,是出一本我就买一本,通过这种方式 快速学习。
最近我读书又有进步,说白了就是开始用独立思维去读书,我想到了我这个年龄,读书应该有点批判能力,什么都是抱着学习的心 态,那是20几岁以前的事情,我读书,看万千世界,留下我的思考,和作者通过书去互动,这里面有大乐趣。
买书方面,我习惯利用当当,卓越排名,我知道很多书买榜,但通过目录和书评的仔细分析,还是大概能看出一本书的潜质。反正 书买得多了,自然就有鉴别力。此外朋友推荐我也很重视,好朋友推荐的好书,我有时间都会去买,这既是对他们阅读水平的信任,也是爱读 书朋友之间的小乐趣。
假如今年工作顺利,想在明年系统读一读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经典,这些书在读书时都当分数读了,其实还不太理解,现在有了阅历,重 读应该别有风味。
秋叶博客:www.70man.com
秋叶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qiuyemantan/
秋叶微博:http://t.sina.com.cn/1280110097
和秋叶太熟了,本篇不须“秋水按”。
先说我看书的习惯吧,我小时候喜欢床上看书,有催眠的效果,现在读书基本基本是在火车或飞机上,把等待和旅程时光变成阅读 时间,每次从武汉到上海一路6个小时,我可以读完三本书。这是因为我看书非常非常快,打小如此,没有特别练习过速读。所以一本小说到 我手中,别人要看一天的,我就是2个小时。当然这样读,有缺点,往往只记住了轮廓,不记得精华,对专业的书籍,要是如此阅读的话,怕 是毫无成效。
但一目十行的习惯一旦养成,要改也不容易,所以我为了让自己能吸收一点有价值的营养,从98年开始,强迫自己做阅读笔记, 如果总是做阅读摘录其实也很无聊,也很难坚持,所以我就变化出这么几种形式。
1、摘录精华,特别是专业书,不抄下来不行,有些东西,即使抄下来还不是自己的。特别是杂志类,我喜欢看的,看到精华,我 是一定要抄的,下次可能我就想不起了,就是想起也找不到了。
2、写篇书评,到今天,大概写了书评的书,超过60本,07发现豆瓣不错,书评都转豆瓣上了。最近开始学着写眉批,我觉得 也不错,估计会坚持下去。
3、学以致用,我这个人很好奇,看到书中好的或有趣的观点,能立即尝试的,就立即去试,不去想有效没效。我个人以为用过的 知识和没用过的知识对大脑刺激是完全不同的。
4、重新组织,这招也是我写博客的一个秘密,我看到好书,就会自己主动琢磨如何把书中的好观点,结合自己近期的博客主题写 出来,赶紧编就一篇,将别人的嘉言变成自己的话,这样加工过后,书中喜欢的内容就变成自己的了。
5、看了就忘,看书的人应该知道,这世界好书不多,伪书不少,但还是会经常看到一般的书,这是概率问题。而且有些不是很好 的书,或者有知名度的书还是要看,通过对比可以知道当下的品味和自己的不同,鉴别好书与坏书的区别。但这些书要学会忘记,最典型如黄 色小说,当年我算博览了不少,除了个别可算色情文学的,大部分我都忘了。不忘的话,你的脑袋装不下新东西,我想有的读者应 该明白我的意思。
最近参加lonelyfish发起的《麦穗计划》,大家可以去他博客看看(http://lonelyfish1920.blog.163.com/blog/static/117135176201041655338760/),就 是用PPT写书摘。我做了一个作品,是《猿猴大爆炸》这本书,这种形式也挺锻炼人的,不过有的朋友喜欢给书做思维导图,我个人没养成 这习惯,但我觉得也挺好,我是用PPT代替思维导图了。
我做的PPT书摘大家可以去这里看看:http://www.70man.com/?p=3500
再说我选书的习惯吧,我看书不挑方向,只要好玩,我都愿意看,这点从看我豆瓣书评也可以看出来,历史的,管理的,经济的,文 学的,传记的,社会学的,只要好看,我都会买来看。我觉得看不同门类的书对自己很有帮助,不只是知识面,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到的研究 方法,假如你理解并迁移到你的工作中,也许大有收获。
比方说我曾经花费很多力气研究逻辑和建立知识框架的能力,这些读书当时不觉得有多大用途,结果当我把这方面的思考嫁接到 PPT领域,我无意就成为所谓的PPT高手,这就是杂家的好处,当然,杂是为了专注一点,否则太发散也不好,毕竟人类文明 遗留下来的好书太多,是看不完的。
但我还有一个习惯,假如近期我要研究某个领域,我会把这个领域相关全部能买的书籍全部买回来通读,这样可以很快对某个方向 有一个全局把握,建立自己的视野,有了视野才能提出自己的思考方向和研究路线,零散看几本书是没有太大帮助的,我写《超越对手-大 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战技巧》,做ERP和项目管理的书我买了很多,现在研究PPT和设计的书,是出一本我就买一本,通过这种方式 快速学习。
最近我读书又有进步,说白了就是开始用独立思维去读书,我想到了我这个年龄,读书应该有点批判能力,什么都是抱着学习的心 态,那是20几岁以前的事情,我读书,看万千世界,留下我的思考,和作者通过书去互动,这里面有大乐趣。
买书方面,我习惯利用当当,卓越排名,我知道很多书买榜,但通过目录和书评的仔细分析,还是大概能看出一本书的潜质。反正 书买得多了,自然就有鉴别力。此外朋友推荐我也很重视,好朋友推荐的好书,我有时间都会去买,这既是对他们阅读水平的信任,也是爱读 书朋友之间的小乐趣。
假如今年工作顺利,想在明年系统读一读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经典,这些书在读书时都当分数读了,其实还不太理解,现在有了阅历,重 读应该别有风味。
秋叶博客:www.70man.com
秋叶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qiuyemantan/
秋叶微博:http://t.sina.com.cn/1280110097
和秋叶太熟了,本篇不须“秋水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