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门口电视里一本正经的“胖婆娘”
![]() |
云南土生土长的草根娱乐明星“山歌教”,三年前被人肉搜索引擎发掘出来,一度引得各色网民、各路媒体追逐,成为娱乐头条,今天他们的视频还被土豆网等地收藏,被一些网友津津乐道地回首追忆,只是这丝毫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昨天下午,在端仕街等候56车,一时内急,忍之,如焚,只好小跑到十米内的公厕去解决。一身轻松出来,给钱,在守门大婶的电视机里,瞥到了山歌教里最卖力的女主角“胖婆娘”。
剧情里,敬业的胖婆娘一改《两个婆娘一个郎》里轻佻强悍、荤素齐全的方法派表演风格,走起了小家碧玉、家长里短的温柔抒情路线。还是摩登通俗剧+云南花灯小调的套路,电视上她和婆婆模样的老女人围坐在饭桌前,每每说上三两句话,就泪水涟涟,就要借景抒情唱上一段,凄凄切切哀哀婉婉,云南方言里传情达意的功能被她运用得何其传神。其纯情的面孔,紧蹙的眉头,让我想起了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的前半部分。
不知道这个剧集叫什么名称,总之,南窑火车站一带民俗音像店应该有售,总之,在下乡的集市上似乎听到过,和汤锅、凉米一样通俗,和农贸市场的大叔大婶们鸡鸭鹅的叫卖一样亲切。
大婶看的津津有味,平时给她一元,都是二话不说塞还两包劣质餐巾纸,今天却找回了整齐的八毛钱,看来她心情不错。本地电视台只会放《东寺街西寺巷》这样主流的方言剧集,精英意识横行,如此贴近草根生活,通俗易懂的剧集还得山歌教来完成,和《东》们相比,这种“不入流”的俚俗娱乐,具有小草般顽强生命力,躲进小楼成一统,有自己市场和粉丝,没有大平台做不起广告,靠口耳相传发行,也有基本的销路保障。
哪里的天空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也不会下馅饼,而且地下的人儿还得吃饭,而且只有勤奋的鸟儿才有虫吃,像山歌教他们唱的“先打斑鸠现钳毛”毕竟可遇不可求,他们自己也肯定不相信这种美事。记得本地媒体采访他们时,三人都显得很腼腆,卸了妆都是素人,都是牙好胃口就好的好青年,朴素得埋进人群就很难发现,他们说,从农村到城市混日子,有特长发挥还是很好的,唱歌出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生活艰苦不过还有其他理想。
山歌教和胖婆娘,想必此生不会有郭德纲、小沈阳的造化和福分,从民间地下破土而出,摆脱所谓低俗去迎合主流审美,登台掘金,成为大明星,赚大钱,成大名。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歌唱,因为活着就像吃喝拉撒睡一样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死消化系统就会得天天继续循环操作。无论是在王道乐土共荣圈,抑或哀鸿遍野猪笼城寨,灰头土脸地去熬,或者冠冕堂皇地混,级别不同,价码不同,不过都是为了果腹温饱,都是混一口饭。
公厕门口电视里一本正经的“胖婆娘”,和心情大好的看门大婶,和路人你我他、甲乙丙丁并无二致,需要娱乐,需要忙里偷闲,该吃饭还得吃饭,内急了还得赶紧拉,该唱小调还得继续投入地去唱,去暂时陶醉。看着她们投入忘我的样子,也让跟我着快乐了一会儿。
内陆飞鱼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个人聆听华语音乐20佳专辑 (13人喜欢)
- 2024年个人阅片20部最佳影片 (3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