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篇I--Lima
回来已经半个月了,可是做梦还是会经常梦到在秘鲁的日子。虽然不长但对于我二十年的人生来说却是一次全新的冒险和体验。还记得临走时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很多人问我一个人去往一个语言不通陌生遥远的国家到底怕不怕,我怕。可是为什么还要坚持,只是觉得内心有一股力量推着我前进,这股力量一直告诉我这是值得去做的事情。
12月30号,去往芝加哥。31号登上飞往巴拿马的飞机,近五个小时的飞行我从寒冷萧索的芝加哥来到了绿意盎然的巴拿马,一下飞机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蜕皮似的脱去厚厚的冬衣,顿觉清爽不少。巴拿马机场挤满游客,满耳充斥着的西班牙语算是对秘鲁之行来个预演。机场里居然看到了茅台的大幅广告,让我小震撼了一下。
再次登机,空姐瞬间质量上升了不少, 特别是其中一位黑人美眉的身材真是让我叹为观止。我的座位在倒数第二排,旁边和后面都没有乘客,所以我充分利用了空间优势,横躺竖躺怎么舒服怎么来。还没爽够就已经到达了利马机场。下飞机后在出口处兜了N圈都没看到接我的牌子,而且习惯性范二的我居然连联系人的电话都没记。崩溃之下只好四处询问哪有wifi,还不容易找到了个星巴克,刷新N久连到网路从邮件中找到联系方式。然后打电话给负责人,对方一直道歉告诉我大约二十分钟后到机场接我。满意地挂掉电话后突然想起来应该把自己穿什么样子的衣服告诉对方的,但又懒得再打过去,只好坐在机场到达出口处四处张望以防错过接我的人。虽然已经入夜,利马机场依然热闹非凡,温度非常舒服。坐了一会儿,来了一对夫妻坐在了我的旁边,典型的南美印第安人的长相,穿着有些过时,丈夫拿着的手机也异常老旧。而我却非常享受坐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用西班牙语交流,这感觉竟然奇迹般地让我觉得熟悉温暖。美国虽然很好,但过于发达现代的社会总是给人距离感,而在这夜晚熙熙攘攘的利马机场,我却找到了与家想通的烟火气息,虽然家远在地球的另一端。过了一会儿,终于看到了来接我的人,一个非常友好但英语不怎么好的年轻人。坐在车上,看到利马的夜景,街边林立着低矮的楼房,街道似乎都不怎么整洁。虽是新年前夜,但一路上并没有看到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只有巨大的广告灯箱发出刺眼的亮光。十几分钟后到了接待的家庭,下车看到矮栅栏后站着一个正在抽烟的白人男子,司机跟他打了声招呼就带我进去了。进去以后看到一群人坐在餐桌旁聊天,司机跟我说他们都是志愿者。这下我突然紧张起来,第一次被丢进全是鬼佬的房子里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勉强跟所有人打了招呼,跑出来一个很热情的年轻人帮我把行李拎进我的卧室,然后带我参观房子。后来才知道他是房东(也是项目组织者)的儿子,整幢房子前部有两层,一层是厨房客厅餐厅,二楼是卧室。穿过餐厅有一个小小的类似天井的小院儿,左手边是房子后部,上层和前部相连,两层都是给志愿者住的卧室,我就住在一层最里面的一间。因为这时期志愿者人数不少,所以我和一个加拿大女孩儿share这个卧室,刚刚打招呼的时候看到了我的新室友,棕色皮肤,短发,非常非常酷的造型。
临近午夜,所有的志愿者都跑去酒吧狂欢。外面也开始疯狂地放烟花,站在小院儿里可以看到烟火不时把天空染成绿色红色金色......。我坐在客厅上网还可以听到对面传来的奔放的拉美音乐,每个人都在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而我很累很孤单。
后来和我刚到时站在外面抽烟的大叔聊了一会儿,他也是加拿大人,是目前所有志愿者中年纪最大的。他明天就要离开前往旅行的下一站,所以放弃了出门狂欢打算早点休息。后来那晚我就是在爆竹声中睡着的,心里已经开始不停纠结要怎么熬过接下来的两周。
后来的几天刚好是元旦加周末,所以我们都没有工作。我见到了绝大多数志愿者,他们都非常年轻,全部来自英语国家,有些热情有些冷漠。一天之中我最怕的是晚餐时候,所有的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而常常我听不懂他们聊天或玩笑的内容,这让我紧张尴尬。好在周日项目负责人度假归来,告诉我接下来orientation和工作的大致安排,让我稍微放心了些。起码不用整天待在房子里想着怎么应付一屋子的洋人。
第二天的orientation我们去了四个孤儿院参观,本以为孤儿院应该是充满悲伤痛苦的。但是除了残疾人孤儿院让我感到心酸之外,其他三个都让我感到快乐。第一个孤儿院是专门收容小朋友和婴儿的,在这里绝大多数孩子都非常健康可爱。实在不明白他们的父母如何忍心抛弃他们。这些孩子非常渴望拥抱和爱,一见到我们就冲上来想要和我们拥抱玩耍。本来并不是很喜欢小孩子的我也爱上了这些可爱的孩子,后来我就选择早上在这里工作。第二个有点混合性质,住在里面的有青少年也有小孩子,有健康人也有残疾人。第三个是专门收容少女的,项目负责人Lidia告诉我们,这里很多女孩子都是从秘鲁北部被骗过来送进妓院的,政府把她们救出来之后就放在了这里。所有的女性志愿者每周都至少有一天下午在这里工作。这所孤儿院在一个名叫la punta的海边,周围都是精美小巧的殖民地建筑,海滩上怪石嶙峋还长着硕大的类似仙人掌的植物,虽没有可以晒太阳嬉戏的柔软沙滩,但景色却是独特的美。孤儿院里的女生们大多及其热情,轮流和每一位志愿者拥抱贴面。她们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跳舞,几乎天天下午都要跳好一阵儿,我们也就开心地跟着她们学。更神奇的是江南style在这里也是红得发紫。。。。这一天我有了一点归属感,跟刚来的美国男生Nick聊了一会儿,他有些内向羞涩,我却非常喜欢跟他聊天,也许有同命相怜的感觉吧。再后来的日子就很有规律了,每天早上差不多七点起床(我每次都会磨到那些活泼的中心人物吃完早餐离开,他们通常都是教英文的,比我们在孤儿院工作的人要早出门)然后开开心心地去吃饭,喜欢在早餐桌上看到让我安心的人(比如Nick)。然后去孤儿院照顾小baby,我照顾的都是一两岁大的小孩子,一个赛一个的可爱黏人。虽然有的时候特别是中午喂饭时也会不耐烦,但每当看到他们花儿一般的小脸就不忍责怪了。还记得有一个苹果脸小卷毛的女孩子,长得真是可爱极了,她跟另外一个小卷毛小男孩儿是我的最爱。中午回去吃饭然后下午有时去la punta有时不上班,残疾人孤儿院只去了一次。短短十天,我已经熟悉了这种感觉,熟悉了跳上开得疯狂的公交车,熟悉了街道两旁低矮的民居,熟悉了用西班牙语问号和道谢,熟悉了刚刚好的温度和明媚的阳光,熟悉了大多味道不错却分量不够的午餐和晚餐,甚至熟悉了在听不懂其他志愿者交谈时装模作样地微笑。
在利马的第二个周五晚上大家聚在客厅对着一台远距离电脑看“楚门的世界”,周六Lidia找了Pablo带我和一个澳洲女孩儿去武器广场逛逛,那是我在利马唯一的观光日,看到了埋有千万基督徒骸骨的San Francisco大教堂,总统府前的仪仗队表演,还站在利马寸草不生的山顶上看到了这个庞大却落魄的城市的全貌。周日Lidia带我们几个女生去了召会,当中有一个环节是大家互相拥抱贴面亲吻。近二十分钟我一直和男女老少形形色色的人拥抱亲吻,抱完感觉都不会再爱了^^。哈哈其实我还是挺喜欢这种习惯的,特别温暖。第三周我决定提前在周六12号离开,前往心心念念的玛雅古都Cusco。
做志愿者的最后一天,我和另外三个志愿者以及两个当地的大学生一起帮助工作人员带孤儿院的一些小朋友们去海滩。早上来到孤儿院时,孩子们刚刚吃完早餐,在等待他们的间隙,我跑去baby室最后看了看我照顾了一周的小娃娃们。孩子们不知道这是我最后一天在这里工作,还是张开小手让我抱他们玩儿。看着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觉得非常不舍眼泪就快要流下来。在这些语言不通的日子里,这些还不会讲话的宝宝给了我莫大的安慰。他们还不懂什么叫language barrier,什么叫culture shock。在他们眼里,快乐可以很简单,只需要几个简陋的玩具,人与人的关系可以很亲近,只需一个大大的拥抱。虽然对于他们,我只是太短暂的过客,不会留下任何记忆。而对于我,我却永远也不会忘记在这里工作的短短一周。后来我们几个坐在门廊下聊着天发着呆等着孩子们准备行装,最后等得一早上都快过去了娃娃们才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到了我期盼了好久的海滩,但是为了看顾孩子们也没有好好玩,那天太阳很晒沙子巨烫,几乎所有的小孩子在见到海的那一霎那都哭了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大海沙滩,由于语言不通我实在不知道他们是被沙滩烫到了还是被大海的气势吓到了还是只是激动地无法自抑了.........。
第二天临走,收拾好行李和在家的每个人拥抱,然后坐上出租车直奔机场,心心念念的印加古都-Cusco,我来了。
12月30号,去往芝加哥。31号登上飞往巴拿马的飞机,近五个小时的飞行我从寒冷萧索的芝加哥来到了绿意盎然的巴拿马,一下飞机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蜕皮似的脱去厚厚的冬衣,顿觉清爽不少。巴拿马机场挤满游客,满耳充斥着的西班牙语算是对秘鲁之行来个预演。机场里居然看到了茅台的大幅广告,让我小震撼了一下。
再次登机,空姐瞬间质量上升了不少, 特别是其中一位黑人美眉的身材真是让我叹为观止。我的座位在倒数第二排,旁边和后面都没有乘客,所以我充分利用了空间优势,横躺竖躺怎么舒服怎么来。还没爽够就已经到达了利马机场。下飞机后在出口处兜了N圈都没看到接我的牌子,而且习惯性范二的我居然连联系人的电话都没记。崩溃之下只好四处询问哪有wifi,还不容易找到了个星巴克,刷新N久连到网路从邮件中找到联系方式。然后打电话给负责人,对方一直道歉告诉我大约二十分钟后到机场接我。满意地挂掉电话后突然想起来应该把自己穿什么样子的衣服告诉对方的,但又懒得再打过去,只好坐在机场到达出口处四处张望以防错过接我的人。虽然已经入夜,利马机场依然热闹非凡,温度非常舒服。坐了一会儿,来了一对夫妻坐在了我的旁边,典型的南美印第安人的长相,穿着有些过时,丈夫拿着的手机也异常老旧。而我却非常享受坐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用西班牙语交流,这感觉竟然奇迹般地让我觉得熟悉温暖。美国虽然很好,但过于发达现代的社会总是给人距离感,而在这夜晚熙熙攘攘的利马机场,我却找到了与家想通的烟火气息,虽然家远在地球的另一端。过了一会儿,终于看到了来接我的人,一个非常友好但英语不怎么好的年轻人。坐在车上,看到利马的夜景,街边林立着低矮的楼房,街道似乎都不怎么整洁。虽是新年前夜,但一路上并没有看到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只有巨大的广告灯箱发出刺眼的亮光。十几分钟后到了接待的家庭,下车看到矮栅栏后站着一个正在抽烟的白人男子,司机跟他打了声招呼就带我进去了。进去以后看到一群人坐在餐桌旁聊天,司机跟我说他们都是志愿者。这下我突然紧张起来,第一次被丢进全是鬼佬的房子里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勉强跟所有人打了招呼,跑出来一个很热情的年轻人帮我把行李拎进我的卧室,然后带我参观房子。后来才知道他是房东(也是项目组织者)的儿子,整幢房子前部有两层,一层是厨房客厅餐厅,二楼是卧室。穿过餐厅有一个小小的类似天井的小院儿,左手边是房子后部,上层和前部相连,两层都是给志愿者住的卧室,我就住在一层最里面的一间。因为这时期志愿者人数不少,所以我和一个加拿大女孩儿share这个卧室,刚刚打招呼的时候看到了我的新室友,棕色皮肤,短发,非常非常酷的造型。
临近午夜,所有的志愿者都跑去酒吧狂欢。外面也开始疯狂地放烟花,站在小院儿里可以看到烟火不时把天空染成绿色红色金色......。我坐在客厅上网还可以听到对面传来的奔放的拉美音乐,每个人都在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而我很累很孤单。
后来和我刚到时站在外面抽烟的大叔聊了一会儿,他也是加拿大人,是目前所有志愿者中年纪最大的。他明天就要离开前往旅行的下一站,所以放弃了出门狂欢打算早点休息。后来那晚我就是在爆竹声中睡着的,心里已经开始不停纠结要怎么熬过接下来的两周。
后来的几天刚好是元旦加周末,所以我们都没有工作。我见到了绝大多数志愿者,他们都非常年轻,全部来自英语国家,有些热情有些冷漠。一天之中我最怕的是晚餐时候,所有的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而常常我听不懂他们聊天或玩笑的内容,这让我紧张尴尬。好在周日项目负责人度假归来,告诉我接下来orientation和工作的大致安排,让我稍微放心了些。起码不用整天待在房子里想着怎么应付一屋子的洋人。
第二天的orientation我们去了四个孤儿院参观,本以为孤儿院应该是充满悲伤痛苦的。但是除了残疾人孤儿院让我感到心酸之外,其他三个都让我感到快乐。第一个孤儿院是专门收容小朋友和婴儿的,在这里绝大多数孩子都非常健康可爱。实在不明白他们的父母如何忍心抛弃他们。这些孩子非常渴望拥抱和爱,一见到我们就冲上来想要和我们拥抱玩耍。本来并不是很喜欢小孩子的我也爱上了这些可爱的孩子,后来我就选择早上在这里工作。第二个有点混合性质,住在里面的有青少年也有小孩子,有健康人也有残疾人。第三个是专门收容少女的,项目负责人Lidia告诉我们,这里很多女孩子都是从秘鲁北部被骗过来送进妓院的,政府把她们救出来之后就放在了这里。所有的女性志愿者每周都至少有一天下午在这里工作。这所孤儿院在一个名叫la punta的海边,周围都是精美小巧的殖民地建筑,海滩上怪石嶙峋还长着硕大的类似仙人掌的植物,虽没有可以晒太阳嬉戏的柔软沙滩,但景色却是独特的美。孤儿院里的女生们大多及其热情,轮流和每一位志愿者拥抱贴面。她们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跳舞,几乎天天下午都要跳好一阵儿,我们也就开心地跟着她们学。更神奇的是江南style在这里也是红得发紫。。。。这一天我有了一点归属感,跟刚来的美国男生Nick聊了一会儿,他有些内向羞涩,我却非常喜欢跟他聊天,也许有同命相怜的感觉吧。再后来的日子就很有规律了,每天早上差不多七点起床(我每次都会磨到那些活泼的中心人物吃完早餐离开,他们通常都是教英文的,比我们在孤儿院工作的人要早出门)然后开开心心地去吃饭,喜欢在早餐桌上看到让我安心的人(比如Nick)。然后去孤儿院照顾小baby,我照顾的都是一两岁大的小孩子,一个赛一个的可爱黏人。虽然有的时候特别是中午喂饭时也会不耐烦,但每当看到他们花儿一般的小脸就不忍责怪了。还记得有一个苹果脸小卷毛的女孩子,长得真是可爱极了,她跟另外一个小卷毛小男孩儿是我的最爱。中午回去吃饭然后下午有时去la punta有时不上班,残疾人孤儿院只去了一次。短短十天,我已经熟悉了这种感觉,熟悉了跳上开得疯狂的公交车,熟悉了街道两旁低矮的民居,熟悉了用西班牙语问号和道谢,熟悉了刚刚好的温度和明媚的阳光,熟悉了大多味道不错却分量不够的午餐和晚餐,甚至熟悉了在听不懂其他志愿者交谈时装模作样地微笑。
在利马的第二个周五晚上大家聚在客厅对着一台远距离电脑看“楚门的世界”,周六Lidia找了Pablo带我和一个澳洲女孩儿去武器广场逛逛,那是我在利马唯一的观光日,看到了埋有千万基督徒骸骨的San Francisco大教堂,总统府前的仪仗队表演,还站在利马寸草不生的山顶上看到了这个庞大却落魄的城市的全貌。周日Lidia带我们几个女生去了召会,当中有一个环节是大家互相拥抱贴面亲吻。近二十分钟我一直和男女老少形形色色的人拥抱亲吻,抱完感觉都不会再爱了^^。哈哈其实我还是挺喜欢这种习惯的,特别温暖。第三周我决定提前在周六12号离开,前往心心念念的玛雅古都Cusco。
做志愿者的最后一天,我和另外三个志愿者以及两个当地的大学生一起帮助工作人员带孤儿院的一些小朋友们去海滩。早上来到孤儿院时,孩子们刚刚吃完早餐,在等待他们的间隙,我跑去baby室最后看了看我照顾了一周的小娃娃们。孩子们不知道这是我最后一天在这里工作,还是张开小手让我抱他们玩儿。看着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觉得非常不舍眼泪就快要流下来。在这些语言不通的日子里,这些还不会讲话的宝宝给了我莫大的安慰。他们还不懂什么叫language barrier,什么叫culture shock。在他们眼里,快乐可以很简单,只需要几个简陋的玩具,人与人的关系可以很亲近,只需一个大大的拥抱。虽然对于他们,我只是太短暂的过客,不会留下任何记忆。而对于我,我却永远也不会忘记在这里工作的短短一周。后来我们几个坐在门廊下聊着天发着呆等着孩子们准备行装,最后等得一早上都快过去了娃娃们才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到了我期盼了好久的海滩,但是为了看顾孩子们也没有好好玩,那天太阳很晒沙子巨烫,几乎所有的小孩子在见到海的那一霎那都哭了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大海沙滩,由于语言不通我实在不知道他们是被沙滩烫到了还是被大海的气势吓到了还是只是激动地无法自抑了.........。
第二天临走,收拾好行李和在家的每个人拥抱,然后坐上出租车直奔机场,心心念念的印加古都-Cusco,我来了。
![]() |
新年前夜被烟花映红的天空 |
![]() |
San Francisco大教堂前的鸽群 |
![]() |
萌狗 |
![]() |
总统府仪仗队表演 |
![]() |
利马最高处,变身梅超风 |
![]() |
La Punta |
![]() |
工作的最后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