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和色弱
关于连续九天每天起床-写论文-吃午饭-修图-写论文-吃晚饭-玩一个小时-修图-睡觉这种流程的感受我先不多说了。
我的专业是遗传学,遗传学也是本科时候我的专业课最高分。(所有课程的最高分……呃,居然是计算机。)研一上课时有个喜欢照名单提问的老师,专挑各种弯弯绕绕的遗传学概念问,我中大奖被点到两次,两次都顺利过关。我们实验室一贯的共识是,图位克隆(就是遗传学上常用的确定基因的一种方法啦。)的原理给新生讲一遍是没用的,起码得讲两遍,还得自己完成一个大概的过程才会懂;但是给我讲原理的那位师兄好像讲得特别好,反正我现场就明白了。所以,我的实验结果真的很挫,但是我的遗传学理论基础是很好的,起码我自己觉得很好,至少当新生开始做图位克隆,我都会问一句有没有做过起码的遗传分析,好过某些人默认所有的性状都是单基因控制。
好了,炫耀+吐槽完毕,其实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因为许多植物都是自交,背景纯,杂交也很方便做,杂交完了还能再自交,还可以和亲本做回交,后代的数量也很大,没有任何伦理学的问题。所有的模式动物,大概只有线虫可能达到这种要求吧,还不是所有的线虫……果蝇显然就不能自交了,小鼠之类后代还少,至于人就更别提了。
当年一篇关于人类某种遗传病的文献,我死活都想不明白,讨论班里有不做植物的同学给我讲解,说:你还有什么不懂?
我:我懂的,但是我觉得样本量太小。
他:这家第三代已经有七个小孩了,很多了……
我:太少……
他:那肯定不能和你们做植物的比。
我:而且,其实我觉得要有回交的结果比较好……
他:@#¥!&×你是不是还想做自交?
我:那肯定不行的。
……
好像废话讲得太多了,大家体谅一下,言归正传。
这几天看到几篇关于近视的东西。
果壳上的文章,认为近视和宅大有关系,而且说上海大学生95%都近视……有没有这么多啊?
Nature Genetics上的文章,号称找到24个和近视相关的基因。
科学网上的中文相关报道,其实啥都没讲……
中学课本里单双眼皮啊,卷舌头啊,血型啊,都是最简单的了。
一个基因管一个表型,大A小a,多清楚。
(PS:这三个基因上我属于纯合隐性个体。)
但是视力这个事情,估计和身高一样。
第一,环境影响太大。
第二,影响视力和身高的基因肯定都有很多。
于是我就想起过年回家时候的一件事来。
我家由于亲戚众多,其实非常利于我观察各种遗传效应。
比如身高,我平时也不觉得自己矮,但是在家里就是悲剧。
我姑姑有五个女儿,最小的表姐比我大十二岁,那个年代的人平均身高会比我们同龄人稍微矮一点,但是她们当中最矮的是一米六五。
我妈妈这边的亲戚去年夏天一起吃饭时,所有未婚成年女性(其实一共只有五个人好不好……)的平均身高,在算我的时候是一米七,不算我的时候是一米七二。
再比如色盲,我有位从兄是红绿色盲,不能考驾照,还好我嫂子生了儿子。
咦我是不是又跑题了?赶紧回来。
我家的长辈,好像只有我妈妈有点近视;我的平辈里,先不算我,有四个近视(总数是二十九),所以对于小辈们的近视,家长们都十分鄙视。
然后在某顿聚餐中,说到我的堂弟和一个外甥两人都不近视。
这时候我妈妈(对,她就是有这种能力启发我了解各种生物学知识,比如三色猫一定是母的囧)问了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那你们怎么不去当兵?
我堂弟幽幽地说:我是色弱。
这时候我外甥说:咦,我也是。
于是舅甥俩开始同病相怜。
先说明一下,色弱和大家经常听说的红绿色盲是两码事,红绿色盲已经很明确是X染色体遗传隐性单基因控制了,但是色弱我简单搜索了一下,没有看到相应的遗传学数据,也许是中文没有。
而且色弱的影响也小多了,这么说吧,常见的辨色图有一百多页,色弱并不是都看不出来上面画了啥;色弱可以分辨所有的颜色,只是好像相近色彩多的时候会有点辨识障碍。
所以我一直怀疑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色弱,如果没有参加过入伍体检这样严格的体检的话。
那为什么我会知道这些情况呢?
因为我表妹是色弱,而且不幸在中考还是高考体检的时候被抽到了一张她无法辨识的图。
她当时很气愤,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色觉没问题,于是作为知道色弱是什么的我陪她到书店里看了整本辨色图,发现她的确有三张不认识。
同时我顺便确认了我自己不是色弱这件事。
我其实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色弱都是一样的,先假设一样好了。
色弱这种遗传病,隐性的概率比较大……只能说比较大了,因为很多人都未必知道自己是。
如果我在这里计算我自己是色弱的概率,肯定没人要看了。
(关键是我懒得算了……)
我也不是要来计算这个概率。
我真正想说的是,我表妹,她也不近视。
就是说,在和所有人一样看电视用电脑打游戏的情况下,我所知道的三位色弱,视力都非常好。
反正我在饭桌上就觉得,色弱和某个不近视的等位基因,是连锁的。
而我显然两个都没有遗传到。
我不是色弱,右眼不仅近视而且只有0.3。
有做相关工作的同学的话,建议可以到江苏中部南部进行一下家系分析,色弱这个基因的携带率应该相当高的。
最后,给个积极点的结尾吧:
看,很公平吧。
虽然有人不能完全分辨这个多彩的世界,但他们能看得很远。
反过来也可以。
虽然我不能看得很远(喂其实我的左眼还好啦。),但我可以欣赏眼前多彩的世界。
在假设色弱只有一种(事实上它应该不止一种,貌似红绿色盲还分红色盲和绿色盲呢我以前以为所有红绿色盲都一样。),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色弱是隐性表型的情况下,我根据已知数据计算了一下自己是色弱的概率。
已知数据是:我父母双方的一代堂表亲中都有色弱。(事实上这时候二代堂表亲的数据就跟我没关系了。)
其实这时候应该是很好算的,但我还有一个数据,就是我舅舅他也是色弱——大家都知道他是;而我叔叔不是色弱——因为他当过兵。
于是情况就变成了:我外公外婆必然都至少携带了色弱基因,而我的爷爷奶奶必然至少有一位携带了色弱基因但肯定都不是色弱。
但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和父母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色弱。
在这种情况下,我色觉正常的概率是5/8,色弱的概率是3/8,但我不带色弱基因的概率只有1/8。
即便假设我的直系祖辈和父母都不是色弱,我是色弱的概率依然高达7/72,而不带色弱基因的概率是17/36,还不到一半。
这时候我已经做了最简单的假设了,但还是算了很久。
所以——家系分析这种事情,比植物中的遗传分析麻烦多了。
我的专业是遗传学,遗传学也是本科时候我的专业课最高分。(所有课程的最高分……呃,居然是计算机。)研一上课时有个喜欢照名单提问的老师,专挑各种弯弯绕绕的遗传学概念问,我中大奖被点到两次,两次都顺利过关。我们实验室一贯的共识是,图位克隆(就是遗传学上常用的确定基因的一种方法啦。)的原理给新生讲一遍是没用的,起码得讲两遍,还得自己完成一个大概的过程才会懂;但是给我讲原理的那位师兄好像讲得特别好,反正我现场就明白了。所以,我的实验结果真的很挫,但是我的遗传学理论基础是很好的,起码我自己觉得很好,至少当新生开始做图位克隆,我都会问一句有没有做过起码的遗传分析,好过某些人默认所有的性状都是单基因控制。
好了,炫耀+吐槽完毕,其实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因为许多植物都是自交,背景纯,杂交也很方便做,杂交完了还能再自交,还可以和亲本做回交,后代的数量也很大,没有任何伦理学的问题。所有的模式动物,大概只有线虫可能达到这种要求吧,还不是所有的线虫……果蝇显然就不能自交了,小鼠之类后代还少,至于人就更别提了。
当年一篇关于人类某种遗传病的文献,我死活都想不明白,讨论班里有不做植物的同学给我讲解,说:你还有什么不懂?
我:我懂的,但是我觉得样本量太小。
他:这家第三代已经有七个小孩了,很多了……
我:太少……
他:那肯定不能和你们做植物的比。
我:而且,其实我觉得要有回交的结果比较好……
他:@#¥!&×你是不是还想做自交?
我:那肯定不行的。
……
好像废话讲得太多了,大家体谅一下,言归正传。
这几天看到几篇关于近视的东西。
果壳上的文章,认为近视和宅大有关系,而且说上海大学生95%都近视……有没有这么多啊?
Nature Genetics上的文章,号称找到24个和近视相关的基因。
科学网上的中文相关报道,其实啥都没讲……
中学课本里单双眼皮啊,卷舌头啊,血型啊,都是最简单的了。
一个基因管一个表型,大A小a,多清楚。
(PS:这三个基因上我属于纯合隐性个体。)
但是视力这个事情,估计和身高一样。
第一,环境影响太大。
第二,影响视力和身高的基因肯定都有很多。
于是我就想起过年回家时候的一件事来。
我家由于亲戚众多,其实非常利于我观察各种遗传效应。
比如身高,我平时也不觉得自己矮,但是在家里就是悲剧。
我姑姑有五个女儿,最小的表姐比我大十二岁,那个年代的人平均身高会比我们同龄人稍微矮一点,但是她们当中最矮的是一米六五。
我妈妈这边的亲戚去年夏天一起吃饭时,所有未婚成年女性(其实一共只有五个人好不好……)的平均身高,在算我的时候是一米七,不算我的时候是一米七二。
再比如色盲,我有位从兄是红绿色盲,不能考驾照,还好我嫂子生了儿子。
咦我是不是又跑题了?赶紧回来。
我家的长辈,好像只有我妈妈有点近视;我的平辈里,先不算我,有四个近视(总数是二十九),所以对于小辈们的近视,家长们都十分鄙视。
然后在某顿聚餐中,说到我的堂弟和一个外甥两人都不近视。
这时候我妈妈(对,她就是有这种能力启发我了解各种生物学知识,比如三色猫一定是母的囧)问了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那你们怎么不去当兵?
我堂弟幽幽地说:我是色弱。
这时候我外甥说:咦,我也是。
于是舅甥俩开始同病相怜。
先说明一下,色弱和大家经常听说的红绿色盲是两码事,红绿色盲已经很明确是X染色体遗传隐性单基因控制了,但是色弱我简单搜索了一下,没有看到相应的遗传学数据,也许是中文没有。
而且色弱的影响也小多了,这么说吧,常见的辨色图有一百多页,色弱并不是都看不出来上面画了啥;色弱可以分辨所有的颜色,只是好像相近色彩多的时候会有点辨识障碍。
所以我一直怀疑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色弱,如果没有参加过入伍体检这样严格的体检的话。
那为什么我会知道这些情况呢?
因为我表妹是色弱,而且不幸在中考还是高考体检的时候被抽到了一张她无法辨识的图。
她当时很气愤,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色觉没问题,于是作为知道色弱是什么的我陪她到书店里看了整本辨色图,发现她的确有三张不认识。
同时我顺便确认了我自己不是色弱这件事。
我其实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色弱都是一样的,先假设一样好了。
色弱这种遗传病,隐性的概率比较大……只能说比较大了,因为很多人都未必知道自己是。
如果我在这里计算我自己是色弱的概率,肯定没人要看了。
(关键是我懒得算了……)
我也不是要来计算这个概率。
我真正想说的是,我表妹,她也不近视。
就是说,在和所有人一样看电视用电脑打游戏的情况下,我所知道的三位色弱,视力都非常好。
反正我在饭桌上就觉得,色弱和某个不近视的等位基因,是连锁的。
而我显然两个都没有遗传到。
我不是色弱,右眼不仅近视而且只有0.3。
有做相关工作的同学的话,建议可以到江苏中部南部进行一下家系分析,色弱这个基因的携带率应该相当高的。
最后,给个积极点的结尾吧:
看,很公平吧。
虽然有人不能完全分辨这个多彩的世界,但他们能看得很远。
反过来也可以。
虽然我不能看得很远(喂其实我的左眼还好啦。),但我可以欣赏眼前多彩的世界。
在假设色弱只有一种(事实上它应该不止一种,貌似红绿色盲还分红色盲和绿色盲呢我以前以为所有红绿色盲都一样。),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色弱是隐性表型的情况下,我根据已知数据计算了一下自己是色弱的概率。
已知数据是:我父母双方的一代堂表亲中都有色弱。(事实上这时候二代堂表亲的数据就跟我没关系了。)
其实这时候应该是很好算的,但我还有一个数据,就是我舅舅他也是色弱——大家都知道他是;而我叔叔不是色弱——因为他当过兵。
于是情况就变成了:我外公外婆必然都至少携带了色弱基因,而我的爷爷奶奶必然至少有一位携带了色弱基因但肯定都不是色弱。
但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和父母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色弱。
在这种情况下,我色觉正常的概率是5/8,色弱的概率是3/8,但我不带色弱基因的概率只有1/8。
即便假设我的直系祖辈和父母都不是色弱,我是色弱的概率依然高达7/72,而不带色弱基因的概率是17/36,还不到一半。
这时候我已经做了最简单的假设了,但还是算了很久。
所以——家系分析这种事情,比植物中的遗传分析麻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