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懦夫
科比最近在博客中讲到领导力:“虽然我不是总统,但在球场上,同样需要具备领袖素质。我花了很多年学习这一点。我的学习对象是迈克尔·乔丹和我的教练菲尔·杰克逊,从他们身上我总结出一套自己的领导方法。我的领袖DNA成分如下:1.时刻做好模范带头作用;2.关键时刻拿出勇气,鼓舞人心;3.向队友灌输一种永不气馁“never-give-up or let down”的精神——每次我走进球场,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我都拿出百分之百的劲头;4.在球队中培养一种兄弟间的气氛——我让我的队友明白,我永远都可以为了他们做任何事。”
白天想起便无法自拔、夜里想起便无法入眠的经历又一次浮现在眼前,那些可以算是荣誉,在我眼里却是失败的激情挥洒的岁月,几年来都在寻找失败的根源现在如此变得清晰可见。
我爱好足球,大学的足球生涯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现在偶尔与人谈起我说:大一懵懂,大二在学校成名,大三成为领袖,大四没落。其实这些都是狗屁。在我入学时,我们系的球队是被学校其他球队所鄙视的,大一的时候和大四的一帮师兄败落联赛;大二是淘汰赛制,面对实力强大的计算机系,我犯了个人英雄的错误,虽然有两球和一个助攻进账,最后却以4:7惨败;带着遗憾和希望进入大三,我担任队长,这时原来大一的那帮兄弟也成长起来,我们共同努力,热身赛横扫全校,联赛小组赛全胜进入淘汰赛,面对计算机系再次以2:3倒下;大四,队伍完成接班工作,依然风头强劲,最后依然在第一轮被点球淘汰出局。每当回顾这一段经历,虽然有风光、有别人的尊重、有一批球迷,虽然有难忘的兄弟之情、有刻骨铭心的奋斗经历,但最终还是功亏于溃,结论便是失败。
一直以来我相信所谓经验不是时间的累加,而是对每一段经历的总结并吸取其中的养分;所谓学习不是书本的伦理或一路走去,而是用心的经历和反省。对于这样一段失败的经历,我因此的敏感,不断的回想,每次训练、每场热身赛、每个问题的解决、每次开会、每次沟通、每场比赛、每滴汗水、每滴泪水…这么多年无法释怀,我们拥有最好的团队,我们付出了很多汗水,我们兄弟情深,我作为队长也做了能做的,最后却是失败。现在回想会假设做某些变通结果是否会不同,可是已经没有假设。
科比的话让我恍然醒悟,面对这四点,我敢拍胸脯说做到了三点,我是个懦夫,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失去了改变的勇气。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个勇敢的人,原来差的很远。
现在想想,其实这个答案一直在我心底,只是现在才找到这个词来准确的描述。是的,我是个懦夫,一直以来的失去都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勇气,不仅仅是足球,还是工作,还是生活,还有感情…
关于自己的发展,有很多的想法。工作几年,跳槽和创业的冲动总会时不时的浮现出来,最后否定的理由没有准备好,紧接着有一句话便会响起:准备好了机会都失去了,成功都是创出来的。最后“自己的性格适合循序的渐进式发展、爆炸式发展不适合我”把所有的想法一巴掌拍死。
心理学讲到一个人会对之前的经历学习,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指引接下来的行为。比如被蛇咬过便会避开有蛇的地方,比如失败过便会格外小心。而之前的经历给了我一个错误的结论,而这个错误的结论指导我一错再错。想起一个玩的很好的业务经理曾经跟我说:我是装在瓶子里的青蛙,之前瓶口有个盖子,我一再往外跳都被挡了回来,现在没有了盖子我却不敢再跳。我何尝不是如此,现在的我没有了以前的冲击力和想象力,把中规中矩的常规发展之路视为唯一适合自己的路,努力克制内心的冲动,告诉自己淡定淡定然后认同经验认同流程认同常规认同谋定而后动,我的逆向思维我的奇思妙想我的梦想离我越来越遥远,而内心的痛苦却愈加沉重了。
去年看过一本书《BCG视野——假说驱动管理的魅力》,讲的管理咨询中假说的咨询方法,尤其讲到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完全的常态造成网络思考的无效性,而建立假说逐步验证对领导决策的重要意义。书看得心惊胆战,因为我的决策原则信息越多越好,而对假说法在内心的模拟操作总小心翼翼顾虑万千最后阻滞无法流转。
现在的我戴了一副朦胧的眼镜,无法认清自己,无法认清事实,看不清真理和规律,而且似乎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而这一切都是起源于我都懦弱的认同,一切都起源于我认为缺乏勇气是常态。
以前有一次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来到一座桥边,一个同学指着一个方向问:这是什么方向?另一个同学说:东边,不会吧你这都不知道。然后大家一起取笑他,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哪边,但我不会问,你看你老把自己的无知表现的那么露骨!…多么可笑,我连承认自己无知的勇气都没有。
好吧,我就是个懦夫!这是个中伤自己的结论,无情的、冷冰冰的、毫无尊严的。我要改变,我要把建起的这栋豆腐渣工程推到重来。
海子说: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告诉自己:
从明天起,做一个勇敢的人
生活或工作,平常或关键时刻,直面世界
从明天起,敢想敢做
我有一颗勇敢的心,面对风浪,勇往直前
白天想起便无法自拔、夜里想起便无法入眠的经历又一次浮现在眼前,那些可以算是荣誉,在我眼里却是失败的激情挥洒的岁月,几年来都在寻找失败的根源现在如此变得清晰可见。
我爱好足球,大学的足球生涯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现在偶尔与人谈起我说:大一懵懂,大二在学校成名,大三成为领袖,大四没落。其实这些都是狗屁。在我入学时,我们系的球队是被学校其他球队所鄙视的,大一的时候和大四的一帮师兄败落联赛;大二是淘汰赛制,面对实力强大的计算机系,我犯了个人英雄的错误,虽然有两球和一个助攻进账,最后却以4:7惨败;带着遗憾和希望进入大三,我担任队长,这时原来大一的那帮兄弟也成长起来,我们共同努力,热身赛横扫全校,联赛小组赛全胜进入淘汰赛,面对计算机系再次以2:3倒下;大四,队伍完成接班工作,依然风头强劲,最后依然在第一轮被点球淘汰出局。每当回顾这一段经历,虽然有风光、有别人的尊重、有一批球迷,虽然有难忘的兄弟之情、有刻骨铭心的奋斗经历,但最终还是功亏于溃,结论便是失败。
一直以来我相信所谓经验不是时间的累加,而是对每一段经历的总结并吸取其中的养分;所谓学习不是书本的伦理或一路走去,而是用心的经历和反省。对于这样一段失败的经历,我因此的敏感,不断的回想,每次训练、每场热身赛、每个问题的解决、每次开会、每次沟通、每场比赛、每滴汗水、每滴泪水…这么多年无法释怀,我们拥有最好的团队,我们付出了很多汗水,我们兄弟情深,我作为队长也做了能做的,最后却是失败。现在回想会假设做某些变通结果是否会不同,可是已经没有假设。
科比的话让我恍然醒悟,面对这四点,我敢拍胸脯说做到了三点,我是个懦夫,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失去了改变的勇气。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个勇敢的人,原来差的很远。
现在想想,其实这个答案一直在我心底,只是现在才找到这个词来准确的描述。是的,我是个懦夫,一直以来的失去都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勇气,不仅仅是足球,还是工作,还是生活,还有感情…
关于自己的发展,有很多的想法。工作几年,跳槽和创业的冲动总会时不时的浮现出来,最后否定的理由没有准备好,紧接着有一句话便会响起:准备好了机会都失去了,成功都是创出来的。最后“自己的性格适合循序的渐进式发展、爆炸式发展不适合我”把所有的想法一巴掌拍死。
心理学讲到一个人会对之前的经历学习,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指引接下来的行为。比如被蛇咬过便会避开有蛇的地方,比如失败过便会格外小心。而之前的经历给了我一个错误的结论,而这个错误的结论指导我一错再错。想起一个玩的很好的业务经理曾经跟我说:我是装在瓶子里的青蛙,之前瓶口有个盖子,我一再往外跳都被挡了回来,现在没有了盖子我却不敢再跳。我何尝不是如此,现在的我没有了以前的冲击力和想象力,把中规中矩的常规发展之路视为唯一适合自己的路,努力克制内心的冲动,告诉自己淡定淡定然后认同经验认同流程认同常规认同谋定而后动,我的逆向思维我的奇思妙想我的梦想离我越来越遥远,而内心的痛苦却愈加沉重了。
去年看过一本书《BCG视野——假说驱动管理的魅力》,讲的管理咨询中假说的咨询方法,尤其讲到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完全的常态造成网络思考的无效性,而建立假说逐步验证对领导决策的重要意义。书看得心惊胆战,因为我的决策原则信息越多越好,而对假说法在内心的模拟操作总小心翼翼顾虑万千最后阻滞无法流转。
现在的我戴了一副朦胧的眼镜,无法认清自己,无法认清事实,看不清真理和规律,而且似乎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而这一切都是起源于我都懦弱的认同,一切都起源于我认为缺乏勇气是常态。
以前有一次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来到一座桥边,一个同学指着一个方向问:这是什么方向?另一个同学说:东边,不会吧你这都不知道。然后大家一起取笑他,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哪边,但我不会问,你看你老把自己的无知表现的那么露骨!…多么可笑,我连承认自己无知的勇气都没有。
好吧,我就是个懦夫!这是个中伤自己的结论,无情的、冷冰冰的、毫无尊严的。我要改变,我要把建起的这栋豆腐渣工程推到重来。
海子说: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告诉自己:
从明天起,做一个勇敢的人
生活或工作,平常或关键时刻,直面世界
从明天起,敢想敢做
我有一颗勇敢的心,面对风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