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游达志的一篇采访
没有人会料得到,一部TVB电视剧的第二导演会是游达志,这个为影迷们贡献了《两个只能活一个》、《暗花》、《非常突然》以及《再见阿郎》的导演,这个很多人眼中比他师父杜琪峰还要凌厉的导演,这个在网上甚至找不到出身年月的导演。从一月初到三月初,游达志一直协助第一导演蔡晶盛,率领电视剧《太极》在昆明拍摄了近两个月。将要离开昆明的前一天晚上,他在下榻地西郡宾馆里接受记者的采访,在他的旁边,有好几箱拍摄完成的带子,而他的笔记本里,还存有他的前一部戏《车神》的素材。
有关无线电视台
记:内地影迷非常喜欢您的电影,但对您本人,却了解很多,大家都想知道,您当时是怎么进入无线电视台的。
游:1983年我中学毕业在外面工作了两年,然后因为好奇,和几个同学一起,于1985年进入了无线电视台工作。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在新闻部做助理工作。
记:后来怎么拍电视的呢?
游:兴趣所在嘛。在新闻部的两年里,我利用晚间的时间学习了电视剧制作的一些基本技术,后来终于申请到了电视剧制作部门。
记:新闻部的工作对您以后拍摄电视剧有帮助吗?
游:当时的工作主要就是整理文字资料之类,但毕竟是进入电视台的第一步,进入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新闻部工作非常苦,工作时间却很长,睡眠时间少,压力非常大,而且经常受呵斥没有自尊,工资却不高,所以当时一起进去的很多人都没有留下来。
记:后来拍了不少电视剧吧?
游:是啊,一直到96年,中间还在马来西亚电视台拍摄一些电视剧啊,电视电影之类的。
记:拍电视剧对您后来拍电影肯定是有相当影响的吧?
游:无线台在八十年代是电影导演的培养基地,很多人都是从那儿锻炼技巧的,我很幸运,我的师父是杜琪峰。
有关“银河映象”
记:后来杜琪峰成立“银河映象”,您也是最早的一批人吧?
游:杜琪峰是我的师父,我在电视台跟他很多年,他很清楚我的工作能力。当时他要创办“银河映象”,叫我去帮忙,是因为他清楚我的东西即使不会比他好,但肯定过得去。
记:他把您请过去,您就直接上手当导演了吗?
游:帮他之后的第一部电影《十万火急》,也叫《烈火雄心119》,我当的是执行导演,拍了半年,从夏天拍到冬天,很辛苦。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电影是什么样子,很多我以前在电视台在外面都碰不到的困难都碰到了,一些大场面根本也是以前想象不到的。
记:这部电影反响不错,还获得了第二年金像奖的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提名,但似乎“银河映象”的第一部电影不是《十万火急》吧?
游:拍《十万火急》的时候,“银河映象”还没有成立,成立之后我就直接过去了。“银河映象”成立后的第一部电影是《一个字头的诞生》,寓意就是一个新的老大诞生了,韦家辉做的导演。他是资深编剧,但做导演也是头一回。当时杜琪峰的想法,就是想培养一些新导演。
记:“银河映象”的第一部电影是《一个字头的诞生》,第二部就是您的《两个只能活一个》了吧?
游:是啊,一是《一个字头的诞生》,二是《两个只能活一个》,有人说应该三啊四啊接着拍下去的,但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就没有接下去拍。《两个只能活一个》编剧是韦家辉,他的故事非常好,我的电影只表现出了7成,因为在那个时代,有些内心世界的想法实在无法用镜头表现出来。而且那时候,我在刻意回避王家卫的感觉,总是在想有没有其它方法来表达,不过,真的很困难。
有关《暗花》
记:从您的电影来看,故事以及讲述故事的方式都和之前类似题材的电影不太一样,这些素材都是怎么来的?
游:我不喜欢台传统的东西。在平常的生活中,身边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素材,如果觉得有用就存在脑子里,在拍电影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我拍片子主要靠的还是感觉。
记:《暗花》是内地影迷最喜欢的香港电影之一,跟之前接触到的黑帮电影完全不一样,当时也是刻意跟传统保持距离的吗?
游:其实,《暗花》的出现,主要是我们不想拍一部一般的黑帮电影,也不想浪费两个好演员,你想想,梁朝伟和刘青云啊,他们演戏真的太棒了。当时我们先是确定了这两个演员,然后才去想剧本,编剧游乃海和司徒锦源想了不少个版本呢。
记:演员都到位了,才开始想剧本?
游:是啊,我们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两雄对立,那样片子才好看。拍戏的时候,都是一边拍,一边修改剧本,拍好的很多戏后来都修改了。拍戏的时候,是先拍的结局,一开始是梁朝伟演的那个角色死后被肢解,血都流干了,后来觉得不够好,戏重新拍,对白重新配。
记:这部戏拍了多长时间?
游:加起来三个月吧,中间还停了一个多月,因为前面拍的东西不能用,要重新弄。当时预算很紧,韦家辉还帮我向公司争取过经费,真的是很痛苦很累。拍片子的时候,一直在修改,片子弄好之后还在改,包括《暗花》前面的那段旁白,本来我们是不准备用的,但后来为了便于理解,不得不加上去。
有关杜琪峰
记:在“银河映象”里面,杜琪峰、韦家辉和您号称铁三角,你们三人如何分工?
游:杜琪峰创立“银河映象”的想法,是希望培养一些新人接班,他自己一年拍一部电影,会满舒服,他主要就是找投资,做监制,会应酬很多老板;韦家辉,我满崇拜他的剧本,我拍电影的时候他会和我交流意见,但不会写下来,相当于“顾问”的角色。
记:那杜琪峰呢?他会不会给您提供意见?
游:杜琪峰是我的师父,我的很多想法,本身都是从他身上学的。他会看我拍出来的东西,也会提以一些他的意见,我是他的徒弟,他的看法我会接受。
记:他的意见会不会对您自己的导演工作形成干扰?
游:杜琪峰自己也是导演,他很清楚导演本身就是一个很自我的工作,他很尊重别人的劳动,因为他自己拍戏也不希望这样。其实,他有时候给的意见,我在片场的时候也想到过,但现场限制太多做不到那么理想。他也明白这一点,他也是资深制作人,所以有时候他宁愿多花一些钱,创造条件重新拍摄。
记:有传言认为,您离开“银河映象”是因为和杜琪峰理念不合?
游:主要还是因为香港电影市场越来越差,差得让人无法想象。
有关香港电影
记:听您谈到电影,经常用“困难”、“痛苦”这类词,这跟大家的印象似乎截然相反。
游:我开始拍电影的时候,香港电影市场进入了低迷时期,没有办法。在电视台里,预算也不多,但我总是能够想另外一些办法,也就是“旁门左道”吧,来达到一些“以小博大”的效果,拍电影初期还能做到,但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记:这就是您电影拍得很少的原因?
游:是啊,以前跟着杜琪峰,他的名头有保证,投资商愿意投资,我们可以做执行导演。但是,现在投资商只相信杜琪峰,只愿意投资给他拍,宁肯等他的档期,也不愿意将这个机会交给别人。
记:您觉得香港电影最困难是什么时候?
游:香港电影从金融危机之后,就已经达到谷底了。我98年拍完《再见阿郎》之后离开,是因为当时真的时太困难了。今天开工,钱都没有到位,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开工。片子都拍完了,薪酬还没有下来,要等片子卖出去了,才能够拿到。预算越来越少,拍摄时间越来越紧张,实在接受不了,我就出来拍电视剧了。有的灯光师,就改行去做舞台了,大家都没有办法。
记:现在香港电影仍然很低迷,您觉得要走出困境,需要什么条件?
游:现在,香港电影人也在想办法,开拓内地市场算是一条路吧。寻找内地投资,和演员合作,内地演员尤勇去拍杜琪峰的《大事件》,是我介绍的,因为我之前拍过他。好莱坞还不是一样开拓全球市场,找了不少香港导演和演员过去。
记:陈可辛的《如果 爱》也算是拓展影片类型的一种尝试吧?
游:但我觉得香港市场可能不太会接受歌舞片,香港观众更能接受的可能还是《世界大战》、《金刚》这种大片。
记:那您认为香港电影的出路在哪边?
游:除非整个市场有大的改变,否则困难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现在跟过去很不一样,以前大家要娱乐就是去电影院,而现在选择就很多了。院线票房好不起来,仅仅靠卖VCD、DVD等收回的成本是不会多的。
有关自己的未来
记:您自己是怎么打算?
游:我现在很想拍一部爱情电影。
记:您的风格,似乎怎么也不会是爱情电影啊?
游:(笑)我以前拍的电影,有人认为过于冷血,没有感情了嘛。不过,我总是想拍一些不太传统的东西,希望在我的电影里加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元素,比如镜头的运用之类,希望有一个不太一样的感觉。
记:那具体这部爱情电影是怎么构思的呢?
游:这个,这个,还没有想法呢,毕竟,现在暂时没有拍电影的机会。你想,在内地和香港,都只有那几个人能够有钱拍戏赚钱,其它都是亏本的。也有公司找我,说在我拍两三部电视剧之后,给我一次拍电影的机会,我有点怀疑,所以没有答应。希望这部电影还是在内地拍,我觉得内地的市场并不一定那么差,可以尝试一下。成本不需要太高,有人看就可以了。
记:您的电影中,有很多在澳门取景,这部还没有构思的爱情电影,会去澳门拍吗?
游:我在TVB的第二部戏就到澳门取景了,那时候还是副导演,今年将会播出的电视剧《车神》也在澳门拍了一段时间。主要是我认为,澳门的房子很怀旧,很欧洲,每一条街都给人浪漫的感觉,路上的黑白小石头也是。如果允许,爱情戏当然要去澳门拍摄。
游达志点评合作过的演员
梁朝伟:他太厉害了,好像演戏根本不需要用力的样子,很轻松就能达到你的要求。在片场,前一分钟,他可能还在睡觉,但后一分钟,他马上就能入戏,太厉害了;你交给他一些小道具,他拍出来的效果你都想不到会有那么好;他不需要太多的身体语言,表情非常自然,眼神太有魅力了,我想如果我是女生一定会被他吸引的。
刘青云:我跟他很熟,他比我大几个月而已,非常成熟老练的一个演员。他一直希望创新,接很多自己没有演过的角色,他很很文艺的戏感觉会非常好,只是运气差了那么一点点;他平时不讲究衣着,像个邻家男孩,很亲切的感觉;他跟老婆郭蔼明相处得满好。
任达华:在这一行,摸爬滚打很多年,和大家都相处得很好,不会得罪人;他很喜欢讲话,有时候会一直拉着你讲,会受不了;刚出道的时候,忙着挣钱养家,还要开公司,所以会接很多戏,现在事业进入正轨,可以安心地拍一些好戏了。
金城武:不怎么喜欢跟人沟通。他有日本血统嘛,跟大家的背景不太一样,可以交流的话题比较少,显得比较有个性的样子。
吴镇宇: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并不太如意,因为很多人多偶不太接受他那比较夸张的表演方法,现在好多了;他跟刘青云、黄秋生他们都是好朋友,对演戏的热情很高,见面的时候都会聊一些演戏的东西。
林雪:他本来是一个剧务,在片场做做小工,由于外形比较特别,会临时客串一些小角色。他出身并不是很好,精力比较充沛,能够把活干得很好;我们在片场要求他不需要演戏,只要做自己就行了,慢慢地,他也演出来了。
背景资料:
游达志,英文名Patrick Yau Tat Chi,1964年11月出生地点于香港,1983年中五毕业,1985进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历任新闻部助理,助理编导,编导等,1996年进入“银河映象”拍摄数部电影,期间还曾在马来西亚拍摄多部电视剧以及电视电影。
杜琪峰:英文名Johnny To,1972年进入号称“香港电影少林寺”的无线电视台,比徐克都要早,后转入艺员培训班,毕业后由编导直做到监制,后转行拍电影,1996年成立“银河映象”公司,乃是香港电影低潮时期的中流砥柱,拍摄了《审死官》、《阿郎的故事》、《枪火》、《暗战》、《瘦身男女》、《PTU》、《大事件》、《黑社会》等一系列景点影片。
银河映象:香港的电影制片公司,于1996年4月成立,中坚人物有杜琪峰、韦家辉、游达志、游乃海等,风格极其鲜明,以其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凌厉的影像风格,对电影的热忱和不俗的水准震撼了香港影坛。1998年后,少了游达志的“银河映象”风格变得多样,既有纯粹商业片如《向左走向右走》、《柔道龙虎榜》等,又有“银河映象”早期电影的延续如《PTU》、《黑社会》等。
有关无线电视台
记:内地影迷非常喜欢您的电影,但对您本人,却了解很多,大家都想知道,您当时是怎么进入无线电视台的。
游:1983年我中学毕业在外面工作了两年,然后因为好奇,和几个同学一起,于1985年进入了无线电视台工作。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在新闻部做助理工作。
记:后来怎么拍电视的呢?
游:兴趣所在嘛。在新闻部的两年里,我利用晚间的时间学习了电视剧制作的一些基本技术,后来终于申请到了电视剧制作部门。
记:新闻部的工作对您以后拍摄电视剧有帮助吗?
游:当时的工作主要就是整理文字资料之类,但毕竟是进入电视台的第一步,进入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新闻部工作非常苦,工作时间却很长,睡眠时间少,压力非常大,而且经常受呵斥没有自尊,工资却不高,所以当时一起进去的很多人都没有留下来。
记:后来拍了不少电视剧吧?
游:是啊,一直到96年,中间还在马来西亚电视台拍摄一些电视剧啊,电视电影之类的。
记:拍电视剧对您后来拍电影肯定是有相当影响的吧?
游:无线台在八十年代是电影导演的培养基地,很多人都是从那儿锻炼技巧的,我很幸运,我的师父是杜琪峰。
有关“银河映象”
记:后来杜琪峰成立“银河映象”,您也是最早的一批人吧?
游:杜琪峰是我的师父,我在电视台跟他很多年,他很清楚我的工作能力。当时他要创办“银河映象”,叫我去帮忙,是因为他清楚我的东西即使不会比他好,但肯定过得去。
记:他把您请过去,您就直接上手当导演了吗?
游:帮他之后的第一部电影《十万火急》,也叫《烈火雄心119》,我当的是执行导演,拍了半年,从夏天拍到冬天,很辛苦。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电影是什么样子,很多我以前在电视台在外面都碰不到的困难都碰到了,一些大场面根本也是以前想象不到的。
记:这部电影反响不错,还获得了第二年金像奖的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提名,但似乎“银河映象”的第一部电影不是《十万火急》吧?
游:拍《十万火急》的时候,“银河映象”还没有成立,成立之后我就直接过去了。“银河映象”成立后的第一部电影是《一个字头的诞生》,寓意就是一个新的老大诞生了,韦家辉做的导演。他是资深编剧,但做导演也是头一回。当时杜琪峰的想法,就是想培养一些新导演。
记:“银河映象”的第一部电影是《一个字头的诞生》,第二部就是您的《两个只能活一个》了吧?
游:是啊,一是《一个字头的诞生》,二是《两个只能活一个》,有人说应该三啊四啊接着拍下去的,但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就没有接下去拍。《两个只能活一个》编剧是韦家辉,他的故事非常好,我的电影只表现出了7成,因为在那个时代,有些内心世界的想法实在无法用镜头表现出来。而且那时候,我在刻意回避王家卫的感觉,总是在想有没有其它方法来表达,不过,真的很困难。
有关《暗花》
记:从您的电影来看,故事以及讲述故事的方式都和之前类似题材的电影不太一样,这些素材都是怎么来的?
游:我不喜欢台传统的东西。在平常的生活中,身边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素材,如果觉得有用就存在脑子里,在拍电影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我拍片子主要靠的还是感觉。
记:《暗花》是内地影迷最喜欢的香港电影之一,跟之前接触到的黑帮电影完全不一样,当时也是刻意跟传统保持距离的吗?
游:其实,《暗花》的出现,主要是我们不想拍一部一般的黑帮电影,也不想浪费两个好演员,你想想,梁朝伟和刘青云啊,他们演戏真的太棒了。当时我们先是确定了这两个演员,然后才去想剧本,编剧游乃海和司徒锦源想了不少个版本呢。
记:演员都到位了,才开始想剧本?
游:是啊,我们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两雄对立,那样片子才好看。拍戏的时候,都是一边拍,一边修改剧本,拍好的很多戏后来都修改了。拍戏的时候,是先拍的结局,一开始是梁朝伟演的那个角色死后被肢解,血都流干了,后来觉得不够好,戏重新拍,对白重新配。
记:这部戏拍了多长时间?
游:加起来三个月吧,中间还停了一个多月,因为前面拍的东西不能用,要重新弄。当时预算很紧,韦家辉还帮我向公司争取过经费,真的是很痛苦很累。拍片子的时候,一直在修改,片子弄好之后还在改,包括《暗花》前面的那段旁白,本来我们是不准备用的,但后来为了便于理解,不得不加上去。
有关杜琪峰
记:在“银河映象”里面,杜琪峰、韦家辉和您号称铁三角,你们三人如何分工?
游:杜琪峰创立“银河映象”的想法,是希望培养一些新人接班,他自己一年拍一部电影,会满舒服,他主要就是找投资,做监制,会应酬很多老板;韦家辉,我满崇拜他的剧本,我拍电影的时候他会和我交流意见,但不会写下来,相当于“顾问”的角色。
记:那杜琪峰呢?他会不会给您提供意见?
游:杜琪峰是我的师父,我的很多想法,本身都是从他身上学的。他会看我拍出来的东西,也会提以一些他的意见,我是他的徒弟,他的看法我会接受。
记:他的意见会不会对您自己的导演工作形成干扰?
游:杜琪峰自己也是导演,他很清楚导演本身就是一个很自我的工作,他很尊重别人的劳动,因为他自己拍戏也不希望这样。其实,他有时候给的意见,我在片场的时候也想到过,但现场限制太多做不到那么理想。他也明白这一点,他也是资深制作人,所以有时候他宁愿多花一些钱,创造条件重新拍摄。
记:有传言认为,您离开“银河映象”是因为和杜琪峰理念不合?
游:主要还是因为香港电影市场越来越差,差得让人无法想象。
有关香港电影
记:听您谈到电影,经常用“困难”、“痛苦”这类词,这跟大家的印象似乎截然相反。
游:我开始拍电影的时候,香港电影市场进入了低迷时期,没有办法。在电视台里,预算也不多,但我总是能够想另外一些办法,也就是“旁门左道”吧,来达到一些“以小博大”的效果,拍电影初期还能做到,但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记:这就是您电影拍得很少的原因?
游:是啊,以前跟着杜琪峰,他的名头有保证,投资商愿意投资,我们可以做执行导演。但是,现在投资商只相信杜琪峰,只愿意投资给他拍,宁肯等他的档期,也不愿意将这个机会交给别人。
记:您觉得香港电影最困难是什么时候?
游:香港电影从金融危机之后,就已经达到谷底了。我98年拍完《再见阿郎》之后离开,是因为当时真的时太困难了。今天开工,钱都没有到位,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开工。片子都拍完了,薪酬还没有下来,要等片子卖出去了,才能够拿到。预算越来越少,拍摄时间越来越紧张,实在接受不了,我就出来拍电视剧了。有的灯光师,就改行去做舞台了,大家都没有办法。
记:现在香港电影仍然很低迷,您觉得要走出困境,需要什么条件?
游:现在,香港电影人也在想办法,开拓内地市场算是一条路吧。寻找内地投资,和演员合作,内地演员尤勇去拍杜琪峰的《大事件》,是我介绍的,因为我之前拍过他。好莱坞还不是一样开拓全球市场,找了不少香港导演和演员过去。
记:陈可辛的《如果 爱》也算是拓展影片类型的一种尝试吧?
游:但我觉得香港市场可能不太会接受歌舞片,香港观众更能接受的可能还是《世界大战》、《金刚》这种大片。
记:那您认为香港电影的出路在哪边?
游:除非整个市场有大的改变,否则困难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现在跟过去很不一样,以前大家要娱乐就是去电影院,而现在选择就很多了。院线票房好不起来,仅仅靠卖VCD、DVD等收回的成本是不会多的。
有关自己的未来
记:您自己是怎么打算?
游:我现在很想拍一部爱情电影。
记:您的风格,似乎怎么也不会是爱情电影啊?
游:(笑)我以前拍的电影,有人认为过于冷血,没有感情了嘛。不过,我总是想拍一些不太传统的东西,希望在我的电影里加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元素,比如镜头的运用之类,希望有一个不太一样的感觉。
记:那具体这部爱情电影是怎么构思的呢?
游:这个,这个,还没有想法呢,毕竟,现在暂时没有拍电影的机会。你想,在内地和香港,都只有那几个人能够有钱拍戏赚钱,其它都是亏本的。也有公司找我,说在我拍两三部电视剧之后,给我一次拍电影的机会,我有点怀疑,所以没有答应。希望这部电影还是在内地拍,我觉得内地的市场并不一定那么差,可以尝试一下。成本不需要太高,有人看就可以了。
记:您的电影中,有很多在澳门取景,这部还没有构思的爱情电影,会去澳门拍吗?
游:我在TVB的第二部戏就到澳门取景了,那时候还是副导演,今年将会播出的电视剧《车神》也在澳门拍了一段时间。主要是我认为,澳门的房子很怀旧,很欧洲,每一条街都给人浪漫的感觉,路上的黑白小石头也是。如果允许,爱情戏当然要去澳门拍摄。
游达志点评合作过的演员
梁朝伟:他太厉害了,好像演戏根本不需要用力的样子,很轻松就能达到你的要求。在片场,前一分钟,他可能还在睡觉,但后一分钟,他马上就能入戏,太厉害了;你交给他一些小道具,他拍出来的效果你都想不到会有那么好;他不需要太多的身体语言,表情非常自然,眼神太有魅力了,我想如果我是女生一定会被他吸引的。
刘青云:我跟他很熟,他比我大几个月而已,非常成熟老练的一个演员。他一直希望创新,接很多自己没有演过的角色,他很很文艺的戏感觉会非常好,只是运气差了那么一点点;他平时不讲究衣着,像个邻家男孩,很亲切的感觉;他跟老婆郭蔼明相处得满好。
任达华:在这一行,摸爬滚打很多年,和大家都相处得很好,不会得罪人;他很喜欢讲话,有时候会一直拉着你讲,会受不了;刚出道的时候,忙着挣钱养家,还要开公司,所以会接很多戏,现在事业进入正轨,可以安心地拍一些好戏了。
金城武:不怎么喜欢跟人沟通。他有日本血统嘛,跟大家的背景不太一样,可以交流的话题比较少,显得比较有个性的样子。
吴镇宇: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并不太如意,因为很多人多偶不太接受他那比较夸张的表演方法,现在好多了;他跟刘青云、黄秋生他们都是好朋友,对演戏的热情很高,见面的时候都会聊一些演戏的东西。
林雪:他本来是一个剧务,在片场做做小工,由于外形比较特别,会临时客串一些小角色。他出身并不是很好,精力比较充沛,能够把活干得很好;我们在片场要求他不需要演戏,只要做自己就行了,慢慢地,他也演出来了。
背景资料:
游达志,英文名Patrick Yau Tat Chi,1964年11月出生地点于香港,1983年中五毕业,1985进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历任新闻部助理,助理编导,编导等,1996年进入“银河映象”拍摄数部电影,期间还曾在马来西亚拍摄多部电视剧以及电视电影。
杜琪峰:英文名Johnny To,1972年进入号称“香港电影少林寺”的无线电视台,比徐克都要早,后转入艺员培训班,毕业后由编导直做到监制,后转行拍电影,1996年成立“银河映象”公司,乃是香港电影低潮时期的中流砥柱,拍摄了《审死官》、《阿郎的故事》、《枪火》、《暗战》、《瘦身男女》、《PTU》、《大事件》、《黑社会》等一系列景点影片。
银河映象:香港的电影制片公司,于1996年4月成立,中坚人物有杜琪峰、韦家辉、游达志、游乃海等,风格极其鲜明,以其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凌厉的影像风格,对电影的热忱和不俗的水准震撼了香港影坛。1998年后,少了游达志的“银河映象”风格变得多样,既有纯粹商业片如《向左走向右走》、《柔道龙虎榜》等,又有“银河映象”早期电影的延续如《PTU》、《黑社会》等。
-
中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7-15 16: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