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阿拉赶场
2008年9月30日 多云间或晴
起了个大早去阿拉赶场。由于封路的缘故,我们从翻身走到老洞,从繁星满天走到天色发青。
凤凰县一共有四个赶场的地方,按照规模的大小依次为阿拉、山江、麻冲、千工坪。除了买卖生活必需品和食品,以前苗族的兄弟姐妹们就在赶场的时候谈恋爱。倘若小伙子看上姑娘了,就过去拽对方的衣角;若是姑娘看上小伙子了,就踩他的脚。听说这里最受欢迎的是戴眼镜的男人,眼镜是有文化的象征,
我这种急性子的人,总是被这里人的时间观念折磨的着急上火。最近只有老洞的一辆车去阿拉赶场,昨晚给住在老洞的麻老师打电话打听赶这辆车的出发时间。
他说他也不清楚,大概是六点半。停了两秒,又补充了一句:“你赶在天亮左右到老洞就可以了。”
只是我哪里知道,什么时候天亮?
天色发青也算是天亮了吧,没多久听见嘶鸣着喇叭的声由
远及近,这意味着车来了。司机们习惯于一路长按喇叭通知村民们——车来了!这要在北京就是扰民,会被罚款。在这里是最有效的提醒,语境是多么重要。幸亏这里的人不论男女,下了床,推开门就可以上车。若是遇到爱美的大姑娘,手脚再快也赶不上在车开前梳妆打扮好的。这些赶场的车,一般只有一辆,过时不候。
这辆车的司机如同99%的老洞村民一样,他也姓麻。这位麻司机戴着一副只有一个镜片的墨镜,我们私下称呼他为麻独眼。他在当地很著名,老洞广播站大门上挂着他和游客的合影照。车从老洞出发,经过大坪、麻冲,走上悬崖边上的公路。经过之前一个月的锻炼,我已经能在任何路况下坚决的睡着了,任凭头在玻璃上撞的砰砰作响。
这一路稍微有点名气的景点是勾良苗寨和黄丝桥。
到阿拉时八点多,这里名副其实的热闹。卖的东西和逛的人都非常多,绝大多数是当地人,还有一些从凤凰做班车过来体验民情的游客。阿拉离凤凰仅仅十五公里。
满大街猪牛嘶鸣,鸡鹅乱叫。现在是桔子上市的季节,整筐整筐的青黄色桔子堆放在路边,诱人极了。不过这些都比不上巨大的梨子对我的吸引力大,这边的梨子叫做懒汉梨,可以不削皮吃,清甜甘脆多汁,一个梨子一斤多很寻常。
胡里卖终究还是城里人,在翻身过了几日村里生活,非常怀恋成立的某些东西,比如啤酒,比如可口可乐。明知买了之后要背着这些东西从老洞走回翻身,他还是很坚决的买了一瓶啤酒和一大桶可乐。
遇到几个游客问我,是不是当地苗族人要晚点才来赶场。我理解他们的意思,他们并没有见到多少苗族装扮的人。四十岁以下的当地人,很少会穿苗服出门。只有奶奶辈的,才会出门时精心穿上苗服,系上高高的头巾,各种首饰佩戴整齐。
老一辈的都会自己做手工,阿拉也没有什么卖苗银或者苗服的店铺。麻老师说街上卖的苗银首饰大多是假的。真的苗族银饰,她们都是代代相传,从不舍得拿出来卖。
和凤凰一样,这里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厕所。我经历了我这辈子最可怕的两次上厕所经历。第一次是麻老师带我去的,他认识的一个饮料批发商家的厕所。厕所在堆满了饮料的商铺后面,黑漆漆,我试图找到电灯开关,没有找到,幸好早上出门早,随身带着手电筒。不照还好,一照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更崩溃。厕所后面是猪圈,有猪发出哼哼声。垫着猪圈的木板伸出来一尺左右,架在粪坑上就是厕所的站的地方。那根木头沉重的滑腻,离粪坑两尺左右,里面的物体清晰可见气味扑鼻。
第二次是在闲逛了两三个小时之后,我是多么后悔我没有忍住去吃了一碗米粉,又喝了水啊!受了饮料批发商家厕所的刺激之后,我一心想找个公共厕所,我就不信这么大的一个镇子,这么多人来买卖东西,难道个个都不上厕所?这里毕竟是城镇,不像村里,任谁也不能蹲在路边就方便的。经过几番路人的指点之后,找到一处相对偏僻的巷子,巷子深处有房子上写“厕所”二字,大喜推门,发现锁着的。正兀自叹气之时,有几个游客打扮的人走来问我哪里有厕所?我说我也正在找呢。
等我从巷子里走出时,又遇见了他们,他们说找到了一家,同意让他们方便一下。这是一个铁匠铺子,我也去打了一个招呼,老板也同意了。先进去的那个姑娘出来时嘱咐了我一句:“非常脏,做好心理准备。”
这家厕所有灯,果然脏,蛆虫满地爬,站板上满是溅起的粪便,厕所的站板离粪坑更近了,不足一尺,似乎地下满满当当的东西随时会溢出来一样。从这个厕所出来后,我一下子感到人生无望,灰溜溜的找到来时坐的那辆车,不吃不喝,再也不肯下车。
不管是在云南的贫困地区还是在四川灾区,都没有见过比这两个更脏、用更难以理解的方式搭建的厕所。这两趟厕所完毕后,立马觉得翻身的厕所是豪华级的,而有抽水马桶的对方那肯定是天堂了。
前几日去凤凰接胡里卖时,沱江正在修建污水处理系统。这才得知,原来凤凰一直没有污水处理系统,沱江边就有一个粪便排放处,那污水是直接进入沱江的。吃喝拉撒睡,作为人哪样也缺不了,政府没有建立公共厕所,于是很多客栈或者小店贴个“公共厕所”的牌子,以供人方便。方便一次的价钱也是我在各地所见过最贵的,不管什么样的门面都是一元一次。
从和麻主任的聊天中得知,凤凰在很多年前以极低的价格将旅游开发权承包给一个私人老板,年限是五十年。凤凰游人如织,而凤凰县政府没有多少来自于旅游的财政收入,或许在这五十年,凤凰都不会有一家公共厕所吧。
我上车时车上还没有几个人,陆续上了好几个人,赶场的车一般都会在十二点左右返回。接着上来两台脱粒机——帮稻谷脱去衣服的机器。小小的中巴车的过道立刻占满了,还有很多个背篓穿插其中。不知在哪个背篓中有几只鸭子起哄般叫个不停,接着闻到一股子鸭粪的味道,在这一点上它们比人类幸福。
心一横,
决定睡觉。迷迷糊糊中似乎车要开了,即便过道已经占满了,这辆车如同其他车辆一样,超载的人比核定准载的要多,这充分的说明其实人的屁股需要很小的地盘,人的脚在哪里都能站的稳。车上的男人们任何姿势都能卷纸烟抽,也有一些年轻人抽买来的香烟。对比而言,自制卷烟的二手烟味道要好闻一些。
阿拉的公路非常险,一路上这辆不堪重负的车众人不断的惊呼中,迈过了一道道不平的路段,转过了一个接着一个惊险的高崖大弯,最后平安的把一车人送到目的地。我有劫后余生的感觉。
在老洞下车后,我们要把今天买的东西拎回翻身。为了减轻份量,我忍着强烈的尿意把那个一斤多重的梨子吃了,还有好多的桔子。一进翻身,我就冲进学校的豪华厕所,真是亲切又满足。
或许因为见识到厕所后面的猪圈,今天我没有买肉。
下午开始停电,一般只有天气不好才会停电,今天阳光灿烂的就搞不明白了。
天黑前,我洗完衣服回来,看见学校门口那条正在修的公路上,参加老洞一日游的旅客三三两两的往停车的地方走。有的围着正在田里收割稻谷的村民拍照,有的对着我们学校指指点点。大感可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的景象不知还能保持多久。
因为没有电,点着蜡烛做饭,晚上吃的是城里人深感浪漫的烛光晚餐。我对烛光晚餐已经完全脱敏,点蜡烛点的烦了。再说月光晚餐在翻身也是常事,烛光算不上什么新鲜事。
起了个大早去阿拉赶场。由于封路的缘故,我们从翻身走到老洞,从繁星满天走到天色发青。
凤凰县一共有四个赶场的地方,按照规模的大小依次为阿拉、山江、麻冲、千工坪。除了买卖生活必需品和食品,以前苗族的兄弟姐妹们就在赶场的时候谈恋爱。倘若小伙子看上姑娘了,就过去拽对方的衣角;若是姑娘看上小伙子了,就踩他的脚。听说这里最受欢迎的是戴眼镜的男人,眼镜是有文化的象征,
我这种急性子的人,总是被这里人的时间观念折磨的着急上火。最近只有老洞的一辆车去阿拉赶场,昨晚给住在老洞的麻老师打电话打听赶这辆车的出发时间。
他说他也不清楚,大概是六点半。停了两秒,又补充了一句:“你赶在天亮左右到老洞就可以了。”
只是我哪里知道,什么时候天亮?
![]() |
天色发青也算是天亮了吧,没多久听见嘶鸣着喇叭的声由
![]() |
远及近,这意味着车来了。司机们习惯于一路长按喇叭通知村民们——车来了!这要在北京就是扰民,会被罚款。在这里是最有效的提醒,语境是多么重要。幸亏这里的人不论男女,下了床,推开门就可以上车。若是遇到爱美的大姑娘,手脚再快也赶不上在车开前梳妆打扮好的。这些赶场的车,一般只有一辆,过时不候。
这辆车的司机如同99%的老洞村民一样,他也姓麻。这位麻司机戴着一副只有一个镜片的墨镜,我们私下称呼他为麻独眼。他在当地很著名,老洞广播站大门上挂着他和游客的合影照。车从老洞出发,经过大坪、麻冲,走上悬崖边上的公路。经过之前一个月的锻炼,我已经能在任何路况下坚决的睡着了,任凭头在玻璃上撞的砰砰作响。
这一路稍微有点名气的景点是勾良苗寨和黄丝桥。
到阿拉时八点多,这里名副其实的热闹。卖的东西和逛的人都非常多,绝大多数是当地人,还有一些从凤凰做班车过来体验民情的游客。阿拉离凤凰仅仅十五公里。
满大街猪牛嘶鸣,鸡鹅乱叫。现在是桔子上市的季节,整筐整筐的青黄色桔子堆放在路边,诱人极了。不过这些都比不上巨大的梨子对我的吸引力大,这边的梨子叫做懒汉梨,可以不削皮吃,清甜甘脆多汁,一个梨子一斤多很寻常。
胡里卖终究还是城里人,在翻身过了几日村里生活,非常怀恋成立的某些东西,比如啤酒,比如可口可乐。明知买了之后要背着这些东西从老洞走回翻身,他还是很坚决的买了一瓶啤酒和一大桶可乐。
遇到几个游客问我,是不是当地苗族人要晚点才来赶场。我理解他们的意思,他们并没有见到多少苗族装扮的人。四十岁以下的当地人,很少会穿苗服出门。只有奶奶辈的,才会出门时精心穿上苗服,系上高高的头巾,各种首饰佩戴整齐。
老一辈的都会自己做手工,阿拉也没有什么卖苗银或者苗服的店铺。麻老师说街上卖的苗银首饰大多是假的。真的苗族银饰,她们都是代代相传,从不舍得拿出来卖。
和凤凰一样,这里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厕所。我经历了我这辈子最可怕的两次上厕所经历。第一次是麻老师带我去的,他认识的一个饮料批发商家的厕所。厕所在堆满了饮料的商铺后面,黑漆漆,我试图找到电灯开关,没有找到,幸好早上出门早,随身带着手电筒。不照还好,一照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更崩溃。厕所后面是猪圈,有猪发出哼哼声。垫着猪圈的木板伸出来一尺左右,架在粪坑上就是厕所的站的地方。那根木头沉重的滑腻,离粪坑两尺左右,里面的物体清晰可见气味扑鼻。
第二次是在闲逛了两三个小时之后,我是多么后悔我没有忍住去吃了一碗米粉,又喝了水啊!受了饮料批发商家厕所的刺激之后,我一心想找个公共厕所,我就不信这么大的一个镇子,这么多人来买卖东西,难道个个都不上厕所?这里毕竟是城镇,不像村里,任谁也不能蹲在路边就方便的。经过几番路人的指点之后,找到一处相对偏僻的巷子,巷子深处有房子上写“厕所”二字,大喜推门,发现锁着的。正兀自叹气之时,有几个游客打扮的人走来问我哪里有厕所?我说我也正在找呢。
等我从巷子里走出时,又遇见了他们,他们说找到了一家,同意让他们方便一下。这是一个铁匠铺子,我也去打了一个招呼,老板也同意了。先进去的那个姑娘出来时嘱咐了我一句:“非常脏,做好心理准备。”
这家厕所有灯,果然脏,蛆虫满地爬,站板上满是溅起的粪便,厕所的站板离粪坑更近了,不足一尺,似乎地下满满当当的东西随时会溢出来一样。从这个厕所出来后,我一下子感到人生无望,灰溜溜的找到来时坐的那辆车,不吃不喝,再也不肯下车。
不管是在云南的贫困地区还是在四川灾区,都没有见过比这两个更脏、用更难以理解的方式搭建的厕所。这两趟厕所完毕后,立马觉得翻身的厕所是豪华级的,而有抽水马桶的对方那肯定是天堂了。
前几日去凤凰接胡里卖时,沱江正在修建污水处理系统。这才得知,原来凤凰一直没有污水处理系统,沱江边就有一个粪便排放处,那污水是直接进入沱江的。吃喝拉撒睡,作为人哪样也缺不了,政府没有建立公共厕所,于是很多客栈或者小店贴个“公共厕所”的牌子,以供人方便。方便一次的价钱也是我在各地所见过最贵的,不管什么样的门面都是一元一次。
从和麻主任的聊天中得知,凤凰在很多年前以极低的价格将旅游开发权承包给一个私人老板,年限是五十年。凤凰游人如织,而凤凰县政府没有多少来自于旅游的财政收入,或许在这五十年,凤凰都不会有一家公共厕所吧。
我上车时车上还没有几个人,陆续上了好几个人,赶场的车一般都会在十二点左右返回。接着上来两台脱粒机——帮稻谷脱去衣服的机器。小小的中巴车的过道立刻占满了,还有很多个背篓穿插其中。不知在哪个背篓中有几只鸭子起哄般叫个不停,接着闻到一股子鸭粪的味道,在这一点上它们比人类幸福。
心一横,
![]() |
决定睡觉。迷迷糊糊中似乎车要开了,即便过道已经占满了,这辆车如同其他车辆一样,超载的人比核定准载的要多,这充分的说明其实人的屁股需要很小的地盘,人的脚在哪里都能站的稳。车上的男人们任何姿势都能卷纸烟抽,也有一些年轻人抽买来的香烟。对比而言,自制卷烟的二手烟味道要好闻一些。
阿拉的公路非常险,一路上这辆不堪重负的车众人不断的惊呼中,迈过了一道道不平的路段,转过了一个接着一个惊险的高崖大弯,最后平安的把一车人送到目的地。我有劫后余生的感觉。
在老洞下车后,我们要把今天买的东西拎回翻身。为了减轻份量,我忍着强烈的尿意把那个一斤多重的梨子吃了,还有好多的桔子。一进翻身,我就冲进学校的豪华厕所,真是亲切又满足。
或许因为见识到厕所后面的猪圈,今天我没有买肉。
下午开始停电,一般只有天气不好才会停电,今天阳光灿烂的就搞不明白了。
天黑前,我洗完衣服回来,看见学校门口那条正在修的公路上,参加老洞一日游的旅客三三两两的往停车的地方走。有的围着正在田里收割稻谷的村民拍照,有的对着我们学校指指点点。大感可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的景象不知还能保持多久。
因为没有电,点着蜡烛做饭,晚上吃的是城里人深感浪漫的烛光晚餐。我对烛光晚餐已经完全脱敏,点蜡烛点的烦了。再说月光晚餐在翻身也是常事,烛光算不上什么新鲜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