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小人 Adam & Noah (前编)
在“identity through possible worlds ”里 (https://www.dropbox.com/s/ky09713ax1u8toi/Chisholm_Identity.pdf?m),Chisholm 提出在某个平行世界里两个人有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属性(identity)。他觉得如果两个人A 和B在平行世界里无穷缓慢地向对方的属性靠近,那么最终会有一个平行世界使得A和原来的B一模一样,反之亦然,Chisholm认为这时A就是B。这论断一听就错(但哲学课上还有一大票人绕不清楚)。我认为即便A和B显现出同样的属性,但是他们仍然是不同的。事实上不管你怎么argue,世界上(也包含所有的平行世界where all sorts of ridiculous but logical things happen)就不存在两个相同的人。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研究一下Chisholm对于同与不同的定义。Chisholm 假设有一个小人Adam,他活到了931岁。那么如果说在其他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他只活到了930岁,那么我们仍然认为此人是Adam,只不过这个Adam 存在于另外一个平行世界里。也就是说,Chisholm认为活到930岁的小人和931岁的小人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同一个人Adam (世界1里的Adam931=世界2里的Adam930=Adam)。
现在假设有另一个小人Noah,他能活到950岁。 那么同理,如果其他属性不变,他活到949岁的话我们仍然认为他是Noah,所以他要是活到931岁的话他仍然是Noah。同理Adam也可以活到950岁。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平行世界,这里Adam和Noah的年龄属性已经对调了。对于任何一个属性,如果它变化的足够缓慢,那么前一个世界的Adam和后一个世界里的Adam是一样的(他们也都等同于初始世界里的那个Adam)。现在假设Adam和Noah的其他属性向对方的属性缓慢靠近,那么我们必然会得到一个平行世界,在这里Adam和Noah分别具有初始世界里Noah和Adam的所有属性,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分辨(discern)哪个是从Noah变来的Adam,哪个是原来的Adam。因为indiscernibles are identical, 所以Chisholm 得出结论,从Noah变来的Adam和原来的Adam是同一个人。但是从Noah变来的Adam又等于原来的Noah,所以Adam=Noah。
显然,有人会说了,这不是典型的量变到质变的问题吗?不管中间变的怎么缓慢,肯定有一个临界点,过了它Adam就不是Adam了。Chisholm当然也对这个问题准备了答复。他认为,只有一种情况下新的Adam不是Adam,那就是这个临界点得存在。那么就一定要找出Adam之所以被称为Adam的那种特殊属性(essential property)。(对于其他东西essential property可能存在。比如说在一条光谱上从红色到黄色无穷慢地移动,对于中间又像黄又像红的点,你可能说不出它到底应该是黄还是红,但是如果我们定义红色和黄色的波长属性,那么每个点都必须要么是黄要么是红。)但是对于人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寿命吗?姓名吗?所有的属性都不是Adam非有不可的。那既然这种特殊属性不存在,那么Adam就是Noah。
简单的说,Chisholm的理论是这样的。
假设1:从Adam变来的Noah=初始世界里的Adam。(在属性的渐变中前一个世界中的Adam=后一个世界中的Adam(例如Adam 931=Adam930)。)
假设2:从Adam变来的Noah=初始世界里的Noah。 (indiscernibles are identical)
假设3:Adam和Noah都不存在特殊属性
结论:Adam=Noah
任何一个结论只有两种错法。1.假设错2.逻辑错(假设不能得出结论)。这些假设里有个很明显的错。简单的说,Chisholm之所以得出此谬论就是因为他把Adam和 Noah想象成了两个静态的橡皮泥小人。不过今天一不小心写太长了,我决定就此打住,下次有空再elaborate.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研究一下Chisholm对于同与不同的定义。Chisholm 假设有一个小人Adam,他活到了931岁。那么如果说在其他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他只活到了930岁,那么我们仍然认为此人是Adam,只不过这个Adam 存在于另外一个平行世界里。也就是说,Chisholm认为活到930岁的小人和931岁的小人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同一个人Adam (世界1里的Adam931=世界2里的Adam930=Adam)。
现在假设有另一个小人Noah,他能活到950岁。 那么同理,如果其他属性不变,他活到949岁的话我们仍然认为他是Noah,所以他要是活到931岁的话他仍然是Noah。同理Adam也可以活到950岁。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平行世界,这里Adam和Noah的年龄属性已经对调了。对于任何一个属性,如果它变化的足够缓慢,那么前一个世界的Adam和后一个世界里的Adam是一样的(他们也都等同于初始世界里的那个Adam)。现在假设Adam和Noah的其他属性向对方的属性缓慢靠近,那么我们必然会得到一个平行世界,在这里Adam和Noah分别具有初始世界里Noah和Adam的所有属性,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分辨(discern)哪个是从Noah变来的Adam,哪个是原来的Adam。因为indiscernibles are identical, 所以Chisholm 得出结论,从Noah变来的Adam和原来的Adam是同一个人。但是从Noah变来的Adam又等于原来的Noah,所以Adam=Noah。
显然,有人会说了,这不是典型的量变到质变的问题吗?不管中间变的怎么缓慢,肯定有一个临界点,过了它Adam就不是Adam了。Chisholm当然也对这个问题准备了答复。他认为,只有一种情况下新的Adam不是Adam,那就是这个临界点得存在。那么就一定要找出Adam之所以被称为Adam的那种特殊属性(essential property)。(对于其他东西essential property可能存在。比如说在一条光谱上从红色到黄色无穷慢地移动,对于中间又像黄又像红的点,你可能说不出它到底应该是黄还是红,但是如果我们定义红色和黄色的波长属性,那么每个点都必须要么是黄要么是红。)但是对于人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寿命吗?姓名吗?所有的属性都不是Adam非有不可的。那既然这种特殊属性不存在,那么Adam就是Noah。
简单的说,Chisholm的理论是这样的。
假设1:从Adam变来的Noah=初始世界里的Adam。(在属性的渐变中前一个世界中的Adam=后一个世界中的Adam(例如Adam 931=Adam930)。)
假设2:从Adam变来的Noah=初始世界里的Noah。 (indiscernibles are identical)
假设3:Adam和Noah都不存在特殊属性
结论:Adam=Noah
任何一个结论只有两种错法。1.假设错2.逻辑错(假设不能得出结论)。这些假设里有个很明显的错。简单的说,Chisholm之所以得出此谬论就是因为他把Adam和 Noah想象成了两个静态的橡皮泥小人。不过今天一不小心写太长了,我决定就此打住,下次有空再elabo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