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的碎碎念
元旦回了趟家
北京到霞浦,耗时12小时,下火车已是晚上九点,于是找了家排档犒劳辘辘饥肠,点了炒米粉和一种软乎乎的鱼(学名叫不出来)。米粉和鱼还是那个味道,软鱼尤其好吃,酱汁香甜,鱼肉入口即化,鱼骨绵软不扎口。
北上这几年,霞浦建设的挺快,每次回来都有大宗建筑拔地而起,新城区已小有景象,很多人卖掉老城区旧房迁入新城。我妈倒不想凑这个热闹,斥资好好装修了老房子,一来是通天通地的楼房以后难有,二来这房也是爸爸亲手建起来的,情感上终归有点不舍。
这栋房子97年落成,3层+顶楼阳台,由我爸一手设计。我爸充分发挥了脚不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特质,房子破绽百出,令人费解。首先结构相当封闭,很好地留住了阴湿之气,冬天冷得让人落泪;再者,茶色的窗玻璃早挡晨光晚挡夕阳,仿佛永远都在日全食;装修材料上,我爸耗费了大量的木材,卧室天花板、墙、地板全是棕黄原木铺就,家具则用一种红色细条纹木料打造。原木不比现在的金刚板,纹理是无法控制容易生出奇特形状的,刚搬家那会,我经常揪住我爸说:“爸爸啊!衣柜门上的那个图案好像个人!”,“爸爸啊!书柜那里有一只鸡!”房间里的木工更叫人乍舌,我房间天花板的图案是一个鱼嘴在吞食一个圆球,我求解释,我爸得意地说:“圆球是月亮,是你,那个鱼嘴是太阳光,是我和你妈,月亮沐浴在太阳的光芒下,才能更好地发光。”谁说浪漫情怀随年岁增长终会败给现实,我爸就是个贼心不死的例子。
乔迁新居那几天,亲戚朋友们纷纷来贺喜。我记得,大伯给的红包背面还落了一首小诗:甫弟新居,落成致喜,白手起家,可贺可嘉,伉俪尔雅,有女如花。一晃15年,房子老旧,甫弟已逝,女儿也成渣了。
春节再回去,装修已完毕,一楼二楼基本保持原来的样子。三楼改成了一套房,白地白墙白顶,亮亮堂堂,暖暖和和,很舒服。我妈说主卧是你的新房,年底要是不结婚,新房就不给了。我没吱声,心想估计真没戏。
于是,整个春节我成了一只沙发土豆,窝在沙发里每天七集连播甄嬛传,哪都懒得去,尤其是外婆家。外婆家在县城的西北角,小区名称也叫西北角,隐在一排店铺后边,入口上方嵌一块石匾,书”怡怀亭“,亭下阴暗潮湿,因为早晨有人在此摆摊卖菜。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大的玄坛宫,貌似是道教的。外婆是个十分虔诚的天主教徒,常对此表示不齿。
外婆家进门是个小院子,老人家年事已高,体力不行,没种花种草,就那么杂乱着。然后是前厅,早年的旧木房,比较破旧,租给一户乡下进城打工的人家,年租八百块。后楼是外婆外公自己住的,93年落成,共四层,没有我爸的捣乱,装修的规规矩矩。
除去良好的住房条件,长长的海岸线赐予了霞浦丰富的物产,霞浦人民是骄傲的,骄傲于在食材上的见多识广,骄傲于闲适快活的日子。
读大学时,我也有此种骄傲,总盼着回家,惦记着家里的大房子大螃蟹。现在,已没有任何回家的热情,回家后竟还有水土不服的症状。冬天没有暖气,总要被冻得感冒一场。各种白灼海味,清淡无油,海吃不饱,吃着吃着居然可耻地想念起宫保鸡丁。且家里的温暖总让我心生幻觉,不知道何处才是真正现实,是这里还是北京?我怀疑家的温暖里带着堕落,好比糖,味道甜蜜,吃多了却要坏你的牙,胖你的腰身。如果北京的辛苦是现实,却何以说起心中就充满着激动和希望?
回家竟然让我乱了心绪,这种乱,真叫人悲伤。
北京到霞浦,耗时12小时,下火车已是晚上九点,于是找了家排档犒劳辘辘饥肠,点了炒米粉和一种软乎乎的鱼(学名叫不出来)。米粉和鱼还是那个味道,软鱼尤其好吃,酱汁香甜,鱼肉入口即化,鱼骨绵软不扎口。
北上这几年,霞浦建设的挺快,每次回来都有大宗建筑拔地而起,新城区已小有景象,很多人卖掉老城区旧房迁入新城。我妈倒不想凑这个热闹,斥资好好装修了老房子,一来是通天通地的楼房以后难有,二来这房也是爸爸亲手建起来的,情感上终归有点不舍。
这栋房子97年落成,3层+顶楼阳台,由我爸一手设计。我爸充分发挥了脚不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特质,房子破绽百出,令人费解。首先结构相当封闭,很好地留住了阴湿之气,冬天冷得让人落泪;再者,茶色的窗玻璃早挡晨光晚挡夕阳,仿佛永远都在日全食;装修材料上,我爸耗费了大量的木材,卧室天花板、墙、地板全是棕黄原木铺就,家具则用一种红色细条纹木料打造。原木不比现在的金刚板,纹理是无法控制容易生出奇特形状的,刚搬家那会,我经常揪住我爸说:“爸爸啊!衣柜门上的那个图案好像个人!”,“爸爸啊!书柜那里有一只鸡!”房间里的木工更叫人乍舌,我房间天花板的图案是一个鱼嘴在吞食一个圆球,我求解释,我爸得意地说:“圆球是月亮,是你,那个鱼嘴是太阳光,是我和你妈,月亮沐浴在太阳的光芒下,才能更好地发光。”谁说浪漫情怀随年岁增长终会败给现实,我爸就是个贼心不死的例子。
乔迁新居那几天,亲戚朋友们纷纷来贺喜。我记得,大伯给的红包背面还落了一首小诗:甫弟新居,落成致喜,白手起家,可贺可嘉,伉俪尔雅,有女如花。一晃15年,房子老旧,甫弟已逝,女儿也成渣了。
春节再回去,装修已完毕,一楼二楼基本保持原来的样子。三楼改成了一套房,白地白墙白顶,亮亮堂堂,暖暖和和,很舒服。我妈说主卧是你的新房,年底要是不结婚,新房就不给了。我没吱声,心想估计真没戏。
于是,整个春节我成了一只沙发土豆,窝在沙发里每天七集连播甄嬛传,哪都懒得去,尤其是外婆家。外婆家在县城的西北角,小区名称也叫西北角,隐在一排店铺后边,入口上方嵌一块石匾,书”怡怀亭“,亭下阴暗潮湿,因为早晨有人在此摆摊卖菜。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大的玄坛宫,貌似是道教的。外婆是个十分虔诚的天主教徒,常对此表示不齿。
外婆家进门是个小院子,老人家年事已高,体力不行,没种花种草,就那么杂乱着。然后是前厅,早年的旧木房,比较破旧,租给一户乡下进城打工的人家,年租八百块。后楼是外婆外公自己住的,93年落成,共四层,没有我爸的捣乱,装修的规规矩矩。
除去良好的住房条件,长长的海岸线赐予了霞浦丰富的物产,霞浦人民是骄傲的,骄傲于在食材上的见多识广,骄傲于闲适快活的日子。
读大学时,我也有此种骄傲,总盼着回家,惦记着家里的大房子大螃蟹。现在,已没有任何回家的热情,回家后竟还有水土不服的症状。冬天没有暖气,总要被冻得感冒一场。各种白灼海味,清淡无油,海吃不饱,吃着吃着居然可耻地想念起宫保鸡丁。且家里的温暖总让我心生幻觉,不知道何处才是真正现实,是这里还是北京?我怀疑家的温暖里带着堕落,好比糖,味道甜蜜,吃多了却要坏你的牙,胖你的腰身。如果北京的辛苦是现实,却何以说起心中就充满着激动和希望?
回家竟然让我乱了心绪,这种乱,真叫人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