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西游降魔》:周星驰老了还是爱情老了
微信ID:Wchatherstyle
《她生活》乐于发掘生活里的“大家”,分享真实的人生故事和生活意见。
直接微信聊聊?或写信给我们。
投稿及合作邮箱:tashenghuo99@163.com
————
一部《西游降魔》被褒贬不一。但周星驰在大家心里的地位似乎并不受影响,那曾经是一份嘻笑怒骂中的纯真。此情可待,当时惘然,不妨借此做一追忆。
技术贴:
爱恨和命运
(文/更深的白色)
显而易见,《西游降魔篇》是那两部随着网络时代出现备受推崇的《大话西游》的真正续篇。与山寨味道浓郁的刘镇伟的《越光宝盒》相比,“降魔篇”与“大话”系列尽管没有真正的人物或者情节联系,但实际上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个体在懵懂的状态下,被赋予了某项重大使命,与此同时爱情也在他不情愿的情况下降临。故事的结尾,主角被迫要在爱情和使命之间做出选择。
但实际上这个选择是被虚置的,因为命运已经决定了爱人要为主角赴死,从而只留给了主角一种选择——有趣的是,直到此时,主角和观众才真正确信其对女孩的爱(大话西游里孙悟空的“我操”,降魔篇里唐僧的深情一吻)。故事的结尾,主角接受了自己的使命和命运,踏上漫漫征程。
“降魔篇”里的玄奘被其师父认为还差一点点,还没有达到顿悟,因而还不能完成其主体的建构。直到目睹其爱人的死亡,所谓“痛苦过,才知众生皆苦”,才找到了其“取经渡众生”的社会定位。相较之下,大话的处理方式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意味。首先叙事维度在五百年前五百年后切换,具有了某种程度上循环不息的宿命感。
整个电影的立场完全是男性的。爱情的美妙之处不在于被爱,而是不断的无望的付出和追求。对于女主角来说,她享受的是被拒绝后再尝试的过程,男主角享受的则是对亡者的追忆,亡者不会复活,所以他可以放心大胆地爱那个已死的人。对他来说,死亡不是爱情的终结而是开始。
如果沿着这样的分析,我们会对爱情得到一个相当悲观的结论:就像两个玩电话的小孩,只有确认对方不会接时他才会打过去,所以他们永远不可能通上话。
爱情就是两个人各自犯贱罢了。
当然,时隔近二十年的两部作品,虽然故事的本质是一样的,但还是能轻易地分出高下:无论是故事和人物的丰满程度,大话西游都大大的强于“降魔篇”。“大话”里配角如春三十娘、二当家的、亲爱的葡萄等等都是有戏的,以至尊宝成为齐天大圣的主线为核心。相比之下,“降魔篇”的真正人物只有男女主角,三个徒弟基本上都只有功能性的作用。
值得肯定的是笑点的丰沛和扎实。从少林足球开始,不知是题材的原因还是创作团队的变动,周星驰的电影真的没那么好笑了。这次反正故事本质上和大话西游一样,制造笑料的方式干脆也回归:快语速的对白(第一场戏),丑女所形成的期待颠覆(抬轿四人组),当然还有大量的性暗示的笑点(段小姐勾引玄奘)。
这是第一部周星驰完全隐匿于幕后的周星驰电影。
————
态度贴:
我选择留在我(傻逼)的时代里
(文/顿河)
《西游降魔》里,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让满面油光的猪八戒,化身俊男,头插宫花、肩背靠旗,以京剧里武生的扮相唱念做打,再被舒淇演的驱魔人一拳打回猪头原型。这态度如从前一般有趣,形式却比从前高级。换做当年的周星驰,一定让舒淇开骂:“你知不知道,你穿成这样奇奇怪怪,又依依呀呀,还做这么莫名其妙的手势,半天就是不说话,真的很讨厌诶!你是猪头,就不要装嘛!诶,你背后的扇子,借我玩一下。”
因为有态度,又因为这态度坦荡和酣畅。西游写的是魔的故事,说的全是人话。这,多难得。
在《西游降魔》里,许多物件儿执着不变,物易神存:《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变成了《儿歌三百首》,“还我漂漂拳”变成了“毁魔沙袋掌”,最后降服悟空的大招那么眼熟,那不就是传说中的“如来神掌”么?就连咸鱼,也还是那条咸鱼,即使升级成了千年的咸鱼,也还是被人嫌弃的“这么贵重的宝贝,我们不能收啊”。
所有不变细节,表达的是一个观点:梦想更加单纯美好,现实更加残酷无情——星爷所有的电影,一直在貌似不正经地、举重若轻地找一条连接二者的道路。
唯一改变的,是星爷对爱情的态度,不再是那句轻佻的“如果上天给我一次机会,我希望是一万年”,而是“不要一千年,一万年,就现在”。坐在我旁边看电影的女孩儿,看到文章含泪飙出“我爱你”三个字之前,还不忘感叹——“不要说啊”——说了仿佛就俗了。但是他说了。
我倒是特别欣慰星爷没走道貌岸然的路数,三十岁的男人追求的是感人的浪漫,到星爷这个年纪,感叹的已经是浪漫的代价了——人生如果注定无趣,那还是无悔点儿好吧。 还是那个星爷,不太考虑观众,只是特别坦诚而执着地讲要讲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写到这里,不得不有点儿失落地承认:我们从来没有改变世界,一直都是世界改变我们。我们唯一能选择的,是如周星驰一般,留在我的时代里。如果你现在看周星驰,不再像当年那样笑成傻逼,不是因为你不傻逼了,而是因为你已经以为自己不再是当年的傻逼了。
————
抒情帖
十年之后
(文/隔岸之雨)
十年前,我还是个相信爱情万能的小女孩
期盼着那个脚踩七色云彩的盖世英雄来找我
背长枪箬笠斗篷都掩不住沧桑之下的雄浑锐利势不可挡
他伸出手,笑容苍凉有力
十年之后,生活没了更多的可能
尘埃落定的爱情让我有了归宿也有了满足
爱情变成了众多情感中的一种,既不伟大也不独特
但无论是大话西游还是西游降魔
都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道理
有些事应该做的时候一定要做
否则就是生生世世的追悔莫及
以上文章来自豆瓣影评(经作者同意),由她她 做删节编辑。段落有些长,谢谢你耐心读完——我们都曾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们面前。。。
![]() |
《她生活》乐于发掘生活里的“大家”,分享真实的人生故事和生活意见。
直接微信聊聊?或写信给我们。
投稿及合作邮箱:tashenghuo99@163.com
————
一部《西游降魔》被褒贬不一。但周星驰在大家心里的地位似乎并不受影响,那曾经是一份嘻笑怒骂中的纯真。此情可待,当时惘然,不妨借此做一追忆。
技术贴:
爱恨和命运
(文/更深的白色)
显而易见,《西游降魔篇》是那两部随着网络时代出现备受推崇的《大话西游》的真正续篇。与山寨味道浓郁的刘镇伟的《越光宝盒》相比,“降魔篇”与“大话”系列尽管没有真正的人物或者情节联系,但实际上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个体在懵懂的状态下,被赋予了某项重大使命,与此同时爱情也在他不情愿的情况下降临。故事的结尾,主角被迫要在爱情和使命之间做出选择。
但实际上这个选择是被虚置的,因为命运已经决定了爱人要为主角赴死,从而只留给了主角一种选择——有趣的是,直到此时,主角和观众才真正确信其对女孩的爱(大话西游里孙悟空的“我操”,降魔篇里唐僧的深情一吻)。故事的结尾,主角接受了自己的使命和命运,踏上漫漫征程。
“降魔篇”里的玄奘被其师父认为还差一点点,还没有达到顿悟,因而还不能完成其主体的建构。直到目睹其爱人的死亡,所谓“痛苦过,才知众生皆苦”,才找到了其“取经渡众生”的社会定位。相较之下,大话的处理方式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意味。首先叙事维度在五百年前五百年后切换,具有了某种程度上循环不息的宿命感。
整个电影的立场完全是男性的。爱情的美妙之处不在于被爱,而是不断的无望的付出和追求。对于女主角来说,她享受的是被拒绝后再尝试的过程,男主角享受的则是对亡者的追忆,亡者不会复活,所以他可以放心大胆地爱那个已死的人。对他来说,死亡不是爱情的终结而是开始。
如果沿着这样的分析,我们会对爱情得到一个相当悲观的结论:就像两个玩电话的小孩,只有确认对方不会接时他才会打过去,所以他们永远不可能通上话。
爱情就是两个人各自犯贱罢了。
当然,时隔近二十年的两部作品,虽然故事的本质是一样的,但还是能轻易地分出高下:无论是故事和人物的丰满程度,大话西游都大大的强于“降魔篇”。“大话”里配角如春三十娘、二当家的、亲爱的葡萄等等都是有戏的,以至尊宝成为齐天大圣的主线为核心。相比之下,“降魔篇”的真正人物只有男女主角,三个徒弟基本上都只有功能性的作用。
值得肯定的是笑点的丰沛和扎实。从少林足球开始,不知是题材的原因还是创作团队的变动,周星驰的电影真的没那么好笑了。这次反正故事本质上和大话西游一样,制造笑料的方式干脆也回归:快语速的对白(第一场戏),丑女所形成的期待颠覆(抬轿四人组),当然还有大量的性暗示的笑点(段小姐勾引玄奘)。
这是第一部周星驰完全隐匿于幕后的周星驰电影。
————
态度贴:
我选择留在我(傻逼)的时代里
(文/顿河)
![]() |
《西游降魔》里,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让满面油光的猪八戒,化身俊男,头插宫花、肩背靠旗,以京剧里武生的扮相唱念做打,再被舒淇演的驱魔人一拳打回猪头原型。这态度如从前一般有趣,形式却比从前高级。换做当年的周星驰,一定让舒淇开骂:“你知不知道,你穿成这样奇奇怪怪,又依依呀呀,还做这么莫名其妙的手势,半天就是不说话,真的很讨厌诶!你是猪头,就不要装嘛!诶,你背后的扇子,借我玩一下。”
因为有态度,又因为这态度坦荡和酣畅。西游写的是魔的故事,说的全是人话。这,多难得。
在《西游降魔》里,许多物件儿执着不变,物易神存:《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变成了《儿歌三百首》,“还我漂漂拳”变成了“毁魔沙袋掌”,最后降服悟空的大招那么眼熟,那不就是传说中的“如来神掌”么?就连咸鱼,也还是那条咸鱼,即使升级成了千年的咸鱼,也还是被人嫌弃的“这么贵重的宝贝,我们不能收啊”。
所有不变细节,表达的是一个观点:梦想更加单纯美好,现实更加残酷无情——星爷所有的电影,一直在貌似不正经地、举重若轻地找一条连接二者的道路。
唯一改变的,是星爷对爱情的态度,不再是那句轻佻的“如果上天给我一次机会,我希望是一万年”,而是“不要一千年,一万年,就现在”。坐在我旁边看电影的女孩儿,看到文章含泪飙出“我爱你”三个字之前,还不忘感叹——“不要说啊”——说了仿佛就俗了。但是他说了。
我倒是特别欣慰星爷没走道貌岸然的路数,三十岁的男人追求的是感人的浪漫,到星爷这个年纪,感叹的已经是浪漫的代价了——人生如果注定无趣,那还是无悔点儿好吧。 还是那个星爷,不太考虑观众,只是特别坦诚而执着地讲要讲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写到这里,不得不有点儿失落地承认:我们从来没有改变世界,一直都是世界改变我们。我们唯一能选择的,是如周星驰一般,留在我的时代里。如果你现在看周星驰,不再像当年那样笑成傻逼,不是因为你不傻逼了,而是因为你已经以为自己不再是当年的傻逼了。
————
抒情帖
十年之后
(文/隔岸之雨)
![]() |
十年前,我还是个相信爱情万能的小女孩
期盼着那个脚踩七色云彩的盖世英雄来找我
背长枪箬笠斗篷都掩不住沧桑之下的雄浑锐利势不可挡
他伸出手,笑容苍凉有力
十年之后,生活没了更多的可能
尘埃落定的爱情让我有了归宿也有了满足
爱情变成了众多情感中的一种,既不伟大也不独特
但无论是大话西游还是西游降魔
都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道理
有些事应该做的时候一定要做
否则就是生生世世的追悔莫及
以上文章来自豆瓣影评(经作者同意),由她她 做删节编辑。段落有些长,谢谢你耐心读完——我们都曾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们面前。。。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