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抗日奇葩剧认个姥姥——详解《人奶魔巢》
材料一:【“我觉得,这是在胡闹。”正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著名演员陈道明,针对目前将抗日影视剧娱乐化的现象,坦率的说出自己的看法。陈道明说,据他了解,在侵华日军中女人是不上前线的,但目前部分抗日剧为了“养眼”,对历史肆意修改。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娱乐化,“甚至是歪曲”,“我们可以演绎历史,但不能扭曲历史。”陈道明认为,“这是价值导向的问题”,大量与历史不符的抗日剧的泛滥,将对青少年产生错误的引导。】——两会新闻
材料二:
材料三:【日本演员冢越博隆成了“鬼子专业户”。他有时不明白,戏里的鬼子别说不像日本人,“连人都不像”。他曾经拍一场雪中行军的戏,导演要求博隆在村口看到一个女人后迅速从马上跳下去强奸她。
“导演,这不太可能吧,这么冷的天,不会有人想干这种事吧。”
导演坚持:“你不懂,那个时候日本人就这样。”
正是隆冬,博隆裤子还没脱下来,屁股就冻僵了。】——《南方周末》
我们周围总有人在笑:啊哈,你看,屁股冻僵了……
那些人当中,有的人当了导演和编剧,于是……
……
你以为这是极限吗?错!直到前些年听说过一部电影,叫《人奶魔巣》。看过后,大家无不打一星或五星欢庆。
听上去好猎奇,当时又找不到资源,但又一直挂念着,我们的国产电影也有如此狂放不羁的一面?
直到今天,终于一睹芳容。它在伟大的1989年出现,超越了后来所有一切亚类型抗日题材魔幻影像。观后数小时,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一个声音:“么么哒,抗日什么哒才是正经事”。什么日本演员屁股被冻僵啦,群众演员演日本兵一天死八回啦,我军战士一枪从北京打到呼和浩特啦,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进了人奶魔巢,他们都得跪!
海报里的这些女人是谁我不怎么清楚,但清楚的是她们穿的衣服铁定比图上多!如果只听名字不看海报,我以为故事会朝某个方向发展,比如:
但后来才知道,片中的女人视衣服如命哪,捂得那个严实。哼,这根本就是借枪打鸟,借奶降妖!
———————————————————————————————————————————
导演:郑永明
编剧:钱道远
主演:东方闻樱 / 纪玲 / 王亚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普通话/国语上映日期:1989
剧情简介:
日军侵华,制造种种人间剧。神秘的魔窟奶人场,使中国妇女陷入深渊;罪恶的X工程国,逼迫女性变为“奶牛”。铁血女儿不堪蹂躏,拿起刀枪与恶魔斗争。血与火的枪战、刀与剑的搏杀:神秘BC与袋鼠的较量。本片集枪战、武打、奇情、惊险、悬念于一体,情节曲折,场面刺激,制作宏大,是观赏性极强的最新娱乐片。
———————————————————————————————————————————
中国电影史上有一个名词,叫“87年商业片热潮”,当年有大批现在看来CULT风劲吹的怪片、奇片问世。它们凭借着低廉的制作成本、粗糙的艺术风格、光怪陆离的叙事文本,冷、怪、惊、奇于一体的时代气质,在几代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绝大多数70后、80后甚至90后的童年印象中,总会存有被学校/老师带到电影院集体观摩“吓人”电影的记忆。《人奶魔巢》从准确意义上讲并不属于电影范畴,顶多算是一个一集容量的电视短剧。它并不是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而是峨影音像发行部参与录制。由于技术所限,摄像机录制质量有些惨不忍睹。
由于时代久远,许多史实资料已经很难进行考证。海报上所写”日军侵华的又一内幕”云云并不为人所知。如果是一段真实的史料,也不会跟片中的故事那般刮起超越人类观赏极限的浮夸风,毫无说服力。但如果究其创作时间,可以断定这是此类型作品的鼻祖。
本片的创作团队推测应是峨影自己人。比如导演郑永明是峨影厂的一位剪辑师,编剧钱道远在当时是四川当地有名的编剧。
不知钱老现在是否还在教授编剧课程。看到二十多年前的这段创作上的黑历史,他会做何感想?如果他打开电视,看到那些抗日剧的子子孙孙在电视上繁衍着一代又一代,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翻花创新、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中国观众的视觉极限,他会说些什么呢?
前辈人的教导振士气,名言警句润心田。
“图样图森破,奶易腐”
再来聊聊片中的女演员。本片女主角是87版红楼梦探春的扮演者——东方闻樱。角色如其人,东方阿姨在戏外也是一把能手,是个事业型女强人,近些年逐渐转型,当上了一些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制片人。
在一段采访中,记者是这样描写的:“东方闻樱特别喜欢政治片,可能是她从小被莎翁戏剧熏陶的,梦想重现波澜壮阔的故事,对那些家长里短的没有兴趣。东方闻樱坦言自己在“儿女情长”方面挺笨的,她也曾试图给自己补补课,找来以情感细腻著称的日剧,却终究提不起兴趣:“受不了里面为了点小矛盾小误会就折腾好几集,真搞不懂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喜欢呢?”
读到这里,我终于明白当时凭借《红楼梦》走红的女演员为何心甘情愿接下峨影音像发行部的这部片啦。
这是探春姐姐在戏中最拉风的一身行头。欧美OL小白西服外搭火红铅笔裤,耳穿韩国流行耳饰,头戴森系小花,脚蹬高跟牛皮靴。混搭风实在是太凌厉了。瞧她走在油菜花盛开的乡间小路,与敌人赤手空拳展开狂野的搏斗!
再看他们团队的出场,混搭着米国西部片、香港枪战片、佐罗、007等各路人马的pose,充分汲取了世界各地电影的营养。做到了“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哦亲~
这一小撮团队一开始就歼灭了一大撮日本兵,真得堪称中日军事交战史上的一个小奇迹。他们发现日军的大阴谋:大量捕捉中国哺乳期的妇女挤人奶,把她们关到秘密基地,实施神秘的X工程计划。
这就是那个秘密基地,里面对哺乳期妇女实施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主要有三个角色,一个类似浪人剑客之流的黑衣男子负责虐待(矮马呀,小沼胜导演顿时有压力啦~火红的烙铁贴胸膛哟嘿~),这个男演员特别抢戏,也是为数不多登海报的角色。疯癫起来简直是吴镇宇附体,还充分借鉴了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的特性。还有左下的男胖子,全篇基本上都在用他这一个邪典镜头进行重复剪辑。
要说最不可思议的,应当是秘密基地里关押的这一群妇女。打眼一看,哪个都不像哺乳期的妇女,倒是像哺乳期妇女的奶奶。按照当时的劳动力成本,这帮脸上出褶儿的老太太极有可能是蹲在峨影厂门口晒太阳时被副导演以每人20块的价格,用车直接拉到片场的。
大概当时女烈士和女奶人的群众演员都是同一拨吧,什么誓死不从啊坚贞不屈啊都是介个表情。
这个肥婆就是负责挤奶的大汉奸,演得好入神,跟那个日本小哥有一拼。
“雪白血红”哪,此镜头一出,彻底地撕破了本片的最大极限,刷新了观众对抗日影视题材的认识。他们也可以这样赤裸、真实、不做作。
强烈怀疑剧组从道具到早餐,都是得益于豆腐厂的鼎力赞助。道具可能都不需要美术指导大驾光临,大伙儿把早晨起来吃剩下的豆浆和红豆腐乳汁儿一勾兑,就齐活了。
下图是日军训练生活的地方。这个齐步走充分地展现了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军训功底。以应付为主,装病为辅。这哪是皇军训练,分明是八路遛弯哪。
再来找张日影中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的齐步走进行对比。
叙事进行到一半,探春姐姐以最愚蠢的方式打倒敌人内部被发现,这一次牛鬼蛇神的威力更加迅猛!
什么“烙铁模式”“捆绳模式”“毒打模式”纷纷开启,多么惨不忍睹的场景,我却可耻地笑了。
当然,本片还是有那么一丢丢艺术气息的。
比如几张构图:
这个幽暗的窗,那个漂在水上的油菜花环,隐隐地发出令人忧桑的文艺气质。还有这个气势逼人的演员调度,啧啧。
这种文艺气质还体现在其他地方。
比如影片最后,女配角暴露了日军卧底的身份(除了她男人,但凡看过此片的人都能够早早地猜出她的真实身份),来了一大段独白。
女配幽幽地说到:“我出生在舞鹤东北的成生海峡”……得嘞,背诵《金阁寺》模式开启。三岛由纪夫听了,准得从地下爬出来。
如果没猜错,编剧钱道远手里参考的那本《金阁寺》应当为1988年工人出版社的这一版。
生拉硬扯,天理难容。T_T
她的蠢男人听了以后,摇着肩膀痛苦地嘶喊:“不,这不是真的”。
其实表演学的鼻孔学派早就诞生了,只不过周杰和马景涛各领风骚数十年,都是时势使然哪。我又可耻地笑了。
想起女配与她的蠢男人你侬我侬时的一段对话,堪称本片最经典。
【铁妹,你见过大海吗?】【见过,当然见过,在梦里见过。】【大海的外面是什么?】【是山。山的外面是什么?】【还是海。】
……
作为全片唯一一个彰显女性美的镜头——女配之死,它的到来实在是太不容易。
最炫的部分还是属于战无不胜、歼无不克的铁血小团队。他们就是超级玛丽里永远满血的玛丽奥,他们就是愤怒的小鸟里一百次复活的小鸟。哦~~不~~这当然少不了日本兵的各种呆傻陪衬。
这还要回到那份鸣谢名单。除了豆腐厂,片方还特意致谢成都市体委。这些花样百出、弹跳自如的日本兵想必就是专业运动员扮演吧。除了十天没梳头的日本小哥奉献了他在本片的绝唱,中弹而亡。这哪是抗日片,这分明是功夫片,姑且叫《日本鬼子的26种死法》吧。什么空中翻跟头死、突然倒地抽风死、跳楼死、开摩托坠地死、被吓死……
演员们在片尾都特别卖命。不知道的以为是暴发户去夜市打了100块钱的气球游戏,知道的还以为是早晨豆浆喝多了胀气。
至于所谓神秘的X计划是什么,他们是这么解释的:“我们要在人奶中提取出一种强力生长素,掺到奶粉里,提高日本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哈哈,这真是我听过的最好笑的中式没品笑话。
![]() |
材料二:
![]() |
材料三:【日本演员冢越博隆成了“鬼子专业户”。他有时不明白,戏里的鬼子别说不像日本人,“连人都不像”。他曾经拍一场雪中行军的戏,导演要求博隆在村口看到一个女人后迅速从马上跳下去强奸她。
“导演,这不太可能吧,这么冷的天,不会有人想干这种事吧。”
导演坚持:“你不懂,那个时候日本人就这样。”
正是隆冬,博隆裤子还没脱下来,屁股就冻僵了。】——《南方周末》
![]() |
我们周围总有人在笑:啊哈,你看,屁股冻僵了……
那些人当中,有的人当了导演和编剧,于是……
![]() |
![]() |
![]() |
……
你以为这是极限吗?错!直到前些年听说过一部电影,叫《人奶魔巣》。看过后,大家无不打一星或五星欢庆。
![]() |
听上去好猎奇,当时又找不到资源,但又一直挂念着,我们的国产电影也有如此狂放不羁的一面?
直到今天,终于一睹芳容。它在伟大的1989年出现,超越了后来所有一切亚类型抗日题材魔幻影像。观后数小时,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一个声音:“么么哒,抗日什么哒才是正经事”。什么日本演员屁股被冻僵啦,群众演员演日本兵一天死八回啦,我军战士一枪从北京打到呼和浩特啦,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进了人奶魔巢,他们都得跪!
![]() |
海报里的这些女人是谁我不怎么清楚,但清楚的是她们穿的衣服铁定比图上多!如果只听名字不看海报,我以为故事会朝某个方向发展,比如:
![]() |
![]() |
但后来才知道,片中的女人视衣服如命哪,捂得那个严实。哼,这根本就是借枪打鸟,借奶降妖!
———————————————————————————————————————————
导演:郑永明
编剧:钱道远
主演:东方闻樱 / 纪玲 / 王亚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普通话/国语上映日期:1989
剧情简介:
日军侵华,制造种种人间剧。神秘的魔窟奶人场,使中国妇女陷入深渊;罪恶的X工程国,逼迫女性变为“奶牛”。铁血女儿不堪蹂躏,拿起刀枪与恶魔斗争。血与火的枪战、刀与剑的搏杀:神秘BC与袋鼠的较量。本片集枪战、武打、奇情、惊险、悬念于一体,情节曲折,场面刺激,制作宏大,是观赏性极强的最新娱乐片。
———————————————————————————————————————————
中国电影史上有一个名词,叫“87年商业片热潮”,当年有大批现在看来CULT风劲吹的怪片、奇片问世。它们凭借着低廉的制作成本、粗糙的艺术风格、光怪陆离的叙事文本,冷、怪、惊、奇于一体的时代气质,在几代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绝大多数70后、80后甚至90后的童年印象中,总会存有被学校/老师带到电影院集体观摩“吓人”电影的记忆。《人奶魔巢》从准确意义上讲并不属于电影范畴,顶多算是一个一集容量的电视短剧。它并不是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而是峨影音像发行部参与录制。由于技术所限,摄像机录制质量有些惨不忍睹。
![]() |
由于时代久远,许多史实资料已经很难进行考证。海报上所写”日军侵华的又一内幕”云云并不为人所知。如果是一段真实的史料,也不会跟片中的故事那般刮起超越人类观赏极限的浮夸风,毫无说服力。但如果究其创作时间,可以断定这是此类型作品的鼻祖。
本片的创作团队推测应是峨影自己人。比如导演郑永明是峨影厂的一位剪辑师,编剧钱道远在当时是四川当地有名的编剧。
![]() |
不知钱老现在是否还在教授编剧课程。看到二十多年前的这段创作上的黑历史,他会做何感想?如果他打开电视,看到那些抗日剧的子子孙孙在电视上繁衍着一代又一代,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翻花创新、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中国观众的视觉极限,他会说些什么呢?
前辈人的教导振士气,名言警句润心田。
“图样图森破,奶易腐”
再来聊聊片中的女演员。本片女主角是87版红楼梦探春的扮演者——东方闻樱。角色如其人,东方阿姨在戏外也是一把能手,是个事业型女强人,近些年逐渐转型,当上了一些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制片人。
![]() |
在一段采访中,记者是这样描写的:“东方闻樱特别喜欢政治片,可能是她从小被莎翁戏剧熏陶的,梦想重现波澜壮阔的故事,对那些家长里短的没有兴趣。东方闻樱坦言自己在“儿女情长”方面挺笨的,她也曾试图给自己补补课,找来以情感细腻著称的日剧,却终究提不起兴趣:“受不了里面为了点小矛盾小误会就折腾好几集,真搞不懂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喜欢呢?”
读到这里,我终于明白当时凭借《红楼梦》走红的女演员为何心甘情愿接下峨影音像发行部的这部片啦。
![]() |
![]() |
这是探春姐姐在戏中最拉风的一身行头。欧美OL小白西服外搭火红铅笔裤,耳穿韩国流行耳饰,头戴森系小花,脚蹬高跟牛皮靴。混搭风实在是太凌厉了。瞧她走在油菜花盛开的乡间小路,与敌人赤手空拳展开狂野的搏斗!
再看他们团队的出场,混搭着米国西部片、香港枪战片、佐罗、007等各路人马的pose,充分汲取了世界各地电影的营养。做到了“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哦亲~
![]() |
![]() |
这一小撮团队一开始就歼灭了一大撮日本兵,真得堪称中日军事交战史上的一个小奇迹。他们发现日军的大阴谋:大量捕捉中国哺乳期的妇女挤人奶,把她们关到秘密基地,实施神秘的X工程计划。
![]() |
这就是那个秘密基地,里面对哺乳期妇女实施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主要有三个角色,一个类似浪人剑客之流的黑衣男子负责虐待(矮马呀,小沼胜导演顿时有压力啦~火红的烙铁贴胸膛哟嘿~),这个男演员特别抢戏,也是为数不多登海报的角色。疯癫起来简直是吴镇宇附体,还充分借鉴了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的特性。还有左下的男胖子,全篇基本上都在用他这一个邪典镜头进行重复剪辑。
要说最不可思议的,应当是秘密基地里关押的这一群妇女。打眼一看,哪个都不像哺乳期的妇女,倒是像哺乳期妇女的奶奶。按照当时的劳动力成本,这帮脸上出褶儿的老太太极有可能是蹲在峨影厂门口晒太阳时被副导演以每人20块的价格,用车直接拉到片场的。
![]() |
大概当时女烈士和女奶人的群众演员都是同一拨吧,什么誓死不从啊坚贞不屈啊都是介个表情。
![]() |
这个肥婆就是负责挤奶的大汉奸,演得好入神,跟那个日本小哥有一拼。
![]() |
![]() |
“雪白血红”哪,此镜头一出,彻底地撕破了本片的最大极限,刷新了观众对抗日影视题材的认识。他们也可以这样赤裸、真实、不做作。
![]() |
强烈怀疑剧组从道具到早餐,都是得益于豆腐厂的鼎力赞助。道具可能都不需要美术指导大驾光临,大伙儿把早晨起来吃剩下的豆浆和红豆腐乳汁儿一勾兑,就齐活了。
下图是日军训练生活的地方。这个齐步走充分地展现了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军训功底。以应付为主,装病为辅。这哪是皇军训练,分明是八路遛弯哪。
![]() |
![]() |
再来找张日影中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的齐步走进行对比。
![]() |
叙事进行到一半,探春姐姐以最愚蠢的方式打倒敌人内部被发现,这一次牛鬼蛇神的威力更加迅猛!
![]() |
什么“烙铁模式”“捆绳模式”“毒打模式”纷纷开启,多么惨不忍睹的场景,我却可耻地笑了。
当然,本片还是有那么一丢丢艺术气息的。
比如几张构图:
![]() |
![]() |
![]() |
这个幽暗的窗,那个漂在水上的油菜花环,隐隐地发出令人忧桑的文艺气质。还有这个气势逼人的演员调度,啧啧。
这种文艺气质还体现在其他地方。
比如影片最后,女配角暴露了日军卧底的身份(除了她男人,但凡看过此片的人都能够早早地猜出她的真实身份),来了一大段独白。
![]() |
女配幽幽地说到:“我出生在舞鹤东北的成生海峡”……得嘞,背诵《金阁寺》模式开启。三岛由纪夫听了,准得从地下爬出来。
如果没猜错,编剧钱道远手里参考的那本《金阁寺》应当为1988年工人出版社的这一版。
![]() |
生拉硬扯,天理难容。T_T
![]() |
她的蠢男人听了以后,摇着肩膀痛苦地嘶喊:“不,这不是真的”。
![]() |
其实表演学的鼻孔学派早就诞生了,只不过周杰和马景涛各领风骚数十年,都是时势使然哪。我又可耻地笑了。
想起女配与她的蠢男人你侬我侬时的一段对话,堪称本片最经典。
【铁妹,你见过大海吗?】【见过,当然见过,在梦里见过。】【大海的外面是什么?】【是山。山的外面是什么?】【还是海。】
……
![]() |
作为全片唯一一个彰显女性美的镜头——女配之死,它的到来实在是太不容易。
最炫的部分还是属于战无不胜、歼无不克的铁血小团队。他们就是超级玛丽里永远满血的玛丽奥,他们就是愤怒的小鸟里一百次复活的小鸟。哦~~不~~这当然少不了日本兵的各种呆傻陪衬。
![]() |
![]() |
![]() |
![]() |
![]() |
这还要回到那份鸣谢名单。除了豆腐厂,片方还特意致谢成都市体委。这些花样百出、弹跳自如的日本兵想必就是专业运动员扮演吧。除了十天没梳头的日本小哥奉献了他在本片的绝唱,中弹而亡。这哪是抗日片,这分明是功夫片,姑且叫《日本鬼子的26种死法》吧。什么空中翻跟头死、突然倒地抽风死、跳楼死、开摩托坠地死、被吓死……
![]() |
演员们在片尾都特别卖命。不知道的以为是暴发户去夜市打了100块钱的气球游戏,知道的还以为是早晨豆浆喝多了胀气。
![]() |
至于所谓神秘的X计划是什么,他们是这么解释的:“我们要在人奶中提取出一种强力生长素,掺到奶粉里,提高日本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哈哈,这真是我听过的最好笑的中式没品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