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绒玩具和男性亲密关系--上海香格纳画廊3月份展览
![]() |
![]() |
![]() |
![]() |
![]() |
![]() |
![]() |
QUEER CULTURE
酷儿(Queer)用来统称社会上性取向或性别认同,诸如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等少数人。通常这个词还隐藏只因为他们是这样而受到压迫的含义。
酷儿一词来自英语“Queer”,本意指“古怪的、与通常的不同的”,与odd同义。在20世纪,由于这个词源,以及很多环境的影响,酷儿成为一个对同性恋者带有贬损意味的称呼。尽管很多人是在反同性恋的立场上使用酷儿这个词,例如同性恋恐惧者,大部分小数团体都不太喜欢使用这个词。但从1980年代开始,这个词在同性恋族群中被广泛的使用。其指涉对象亦变为那些对性爱表达方式所持立场与传统标准不同的人,而不一定是同性恋者。许多同性恋、变性者、双性恋、甚至部分性爱方式与传统一夫一妻异性婚姻有所不同的异性恋者都接受了酷儿这个称呼。
在学术界,酷儿是与酷儿理论的研究方法和认知方式联系在一起的。酷儿研究现在在很多大学都是一个学科项目。
如今 酷儿已经成了主流文化的消费标志,这些艺术品也不敌当年打破酷儿形象的革命使命,他们本该带着的鲜红的“革命”血液已经淡化成上海市井邻里的蔓藤精液,味道淡淡,却充满一些无厘头的戏谑。
从我的角度,我喜欢这些作品,因为最起码他们来自酷儿的手工感依旧保存,作品的尺寸及完成程度是让人可以看得过去的。因为他们的酷儿英子让年轻的灵魂似乎有着孤独的朋友感,但一切冷漠的亲昵只在巧妙瞬间完全挤破,并且是那种儿童般触摸的依恋感让你不得不相信今天所有画廊的冷漠及医院病房的决然对比。
画外音:上海M50香格纳画廊的工作人员态度比较阴差阳错,不是很喜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