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不断 岂独残雪 ——音乐剧《断桥》四进上海滩
3月10日晚,随着春夏秋冬四幕过去,主人公四次走上断桥,杭州原创音乐剧《断桥》在上海的第四次演出圆满落幕。作为此次上海文化广场“原创音乐剧展演”的重头戏,《断桥》已是第二次在这座剧院上演,相比2011年初次在这里亮相时的版本,新版《断桥》可以说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改进。
音乐剧这一多元文化的产物来到中国不过10年,目前能依靠票房收回成本的原创音乐剧屈指可数,不过由于多数国内音乐剧是由政府部分或演艺机构出资制作,也不在乎票房成绩。由此造成欧美音乐剧在上海一票难求,国内音乐剧门可罗雀的尴尬景象。《断桥》一直是民营企业独立运营,两年来时有资金缺口出现,然而正是在市场上的独立身份,使得编创人员从一开始就避开歌功颂德和脱离现实的题材,并大胆启用新人,反而获得成功。
《断桥》的剧本是编剧田丁在弥留之际写出的天鹅之歌。这段以西湖断桥为主线的世纪恋情,因穿插了国共谍战和台海两岸分离等诸多因素,使得戏剧在多种角色穿插中不失跌宕。加上歌词简洁明了,音乐彻底摆脱正襟危坐的歌剧模式,在流行曲风中不落俗套,主题曲《沉香情》贯穿全剧,让人过耳不忘。尽管《断桥》尚未完全摆脱“话剧加歌舞”的模式,但由于迎合了当下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平民路线。
国内外百余场演下来,编创人员一直在增添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去年,作曲祁峰编创了几段越调加入剧中,由两位越剧演员穿插《白蛇传》的角色,与现代剧情构成平行蒙太奇效果,成为此剧点睛之笔。此剧在编舞上的浅薄脸谱化一直被观众所诟病,而众丫环给白兰穿嫁衣、青青生日晚会这两段舞台动作,却由于民族舞与现代舞的精心融合,深刻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矛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音乐剧产业一直缺乏兼通音乐艺术和营销管理的制作人,《断桥》的制作人梁卿让我看到了这方面的希望。演员出身的他是八零后,在投身音乐剧制作业后,认识到市场营销对于一部音乐剧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新版《断桥》围绕沉香这条主线艺术化地植入广告,却丝毫没让观众感到不自然,算是一个成功案例。
接下来,梁卿计划将名著《简爱》和郭敬明的小说制作成音乐剧,这也是《断桥》进入疲惫期之后的必然之举。不得不承认,《断桥》无法多场长档期持续演出,除了国内音乐剧环境不成熟外,其自身在艺术层面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断桥不断,岂独残雪?我们有理由期待断桥剧作团队在雪融后的盛开。
李鹏程/文 此文经编辑删改后载于2013年3月13日《文汇报》
音乐剧这一多元文化的产物来到中国不过10年,目前能依靠票房收回成本的原创音乐剧屈指可数,不过由于多数国内音乐剧是由政府部分或演艺机构出资制作,也不在乎票房成绩。由此造成欧美音乐剧在上海一票难求,国内音乐剧门可罗雀的尴尬景象。《断桥》一直是民营企业独立运营,两年来时有资金缺口出现,然而正是在市场上的独立身份,使得编创人员从一开始就避开歌功颂德和脱离现实的题材,并大胆启用新人,反而获得成功。
《断桥》的剧本是编剧田丁在弥留之际写出的天鹅之歌。这段以西湖断桥为主线的世纪恋情,因穿插了国共谍战和台海两岸分离等诸多因素,使得戏剧在多种角色穿插中不失跌宕。加上歌词简洁明了,音乐彻底摆脱正襟危坐的歌剧模式,在流行曲风中不落俗套,主题曲《沉香情》贯穿全剧,让人过耳不忘。尽管《断桥》尚未完全摆脱“话剧加歌舞”的模式,但由于迎合了当下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平民路线。
国内外百余场演下来,编创人员一直在增添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去年,作曲祁峰编创了几段越调加入剧中,由两位越剧演员穿插《白蛇传》的角色,与现代剧情构成平行蒙太奇效果,成为此剧点睛之笔。此剧在编舞上的浅薄脸谱化一直被观众所诟病,而众丫环给白兰穿嫁衣、青青生日晚会这两段舞台动作,却由于民族舞与现代舞的精心融合,深刻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矛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音乐剧产业一直缺乏兼通音乐艺术和营销管理的制作人,《断桥》的制作人梁卿让我看到了这方面的希望。演员出身的他是八零后,在投身音乐剧制作业后,认识到市场营销对于一部音乐剧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新版《断桥》围绕沉香这条主线艺术化地植入广告,却丝毫没让观众感到不自然,算是一个成功案例。
接下来,梁卿计划将名著《简爱》和郭敬明的小说制作成音乐剧,这也是《断桥》进入疲惫期之后的必然之举。不得不承认,《断桥》无法多场长档期持续演出,除了国内音乐剧环境不成熟外,其自身在艺术层面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断桥不断,岂独残雪?我们有理由期待断桥剧作团队在雪融后的盛开。
李鹏程/文 此文经编辑删改后载于2013年3月13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