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一眼就看出问题》
![]() |
《第一眼就看出问题》是别人推荐的,也是我第一次阅读繁体中文,速度比较慢。通过这个笔记梳理一下内容,不至于物归原主以后将看过的内容也还给了主人。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抛开惯有的思维模式重新思考,发现事物发展的趋势创造商机,也就是具备洞察力和前瞻力。作者布鲁斯(Daniel Burrus)谈了很多科技发展的案例,号称科技趋势预言家,布鲁斯顺应趋势创立了6家公司皆经营成功。
书中重点介绍了如何培养直觉前瞻力的7大心法
1.先掌握已知数:找出硬趋势,就能看到未来;找到软趋势,就能打造未来。
检视生活与工作,把属于周期变化的现象列出来。检视你所属的产业,把所有硬趋势列出来,成为你的已知数,将不确定是否成为硬趋势的项目剔除。把所有软趋势列出来,亦即你能加以改变的地方。
不要被未知数蒙蔽,自问:我确定的事物有什么?有哪些事物我确定数周后、几个月后、几年之后一定会发生?我如何发挥创意,善用这些已知数?
2.洞烛先机:下定决心成为洞烛先机的人,懂得如何管理机会。
科技大跃进的8大现象:去物质化、虚拟化、移动化、产品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全球化、汇流化。掌握科技大跃进8大现象,便能在科技海啸来临前化解危机,把握契机。
数字特快车的3大油门:运算处理能力,频宽,储存容量。
3.脱胎换骨大转型:
我们正处在科技转型的黎明,预知科技巨变到来,在智能型未来开创大商机。参考科技大跃进的8大现象有哪些会影响到我的工作、生活?我如何加以运用。开创工作于生活的新格局?数位快车的3大油门会如何影响生活、工作与客户?
4.跳过最大问题: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路没路障
把问题举起来,从不同角度端详,很有可能发现手上的不是问题。看不到真正的问题,常常是因为你把不是问题的事情当成问题,视野被蒙蔽。要懂得忘掉你自以为是的问题,真正的问题与解决之道就会油然而生。
拨开洋葱找问题。把问题当成洋葱的第一层皮,列出问题所涵盖的各个层面,一层一层剥开。不断自问:为什么这个会是问题?找到答案后,再问:为什么这个会是问题?最后就能剥到洋葱心,找到核心问题,而且比预期的时间更快。
一次专注在一个议题。问题有时候很复杂,一时之间许多缓解都很棘手。不要只想着毕其功于一役,应该持续抽丝剥茧,直到找到能够解决的问题为止。
跳过问题,直达终点线。每个问题都有解决方法,效果各有程度不同。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路线完全没有路障。自问能否完全跳过问题,就能够把心思看往路障后面的方向,因为最好的解决之道就在那里。
5.逆势操作
亚马逊、星巴克、Zappos……当别人难以存活,它们靠「疯狂想法」冲高获利。
一般而言,跟大家分享前瞻观念,通常会得到两种反映。一百个听众当中,可能有两个人会有兴趣,觉得有可能成真。剩下的98%呢?他们会不假思索地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觉得你威胁到现况。
未来永远是赢家。墨守成规的心态已经落伍,很快就要被淘汰。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未来才会富贵满盈。做得到的,一定有人会做;如果你不做,也会有别人做。
6.再定义,再创造
要求稳定,就要拥抱改变,以前是大吃小,现在是快吃慢的世界。
把竞争的观念跑在脑后。跳过竞争,将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重新定义。
在职场上同样必须自我再创造,才能在科技转型浪潮中胜出。找到核心优势。找到你的天分后自我再创造,并用不同才能支持天分,就能找到让你不断精益求精的事业。
7.未来,自己主导。你的眼界高低与预判力,决定了你的未来。
值得探讨的是7大心法中『跳过最大的问题』。棘手问题有时容易成为庞然路障,要解开此问题,关键在于认清一点:最大的问题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问题。面对最大的问题,不要一心埋头解决,应该大胆跳过,让思绪的以解放,从而能找到核心问题所在。就比如部门每年都在招人,因为每年都会遇到棘手的问题:缺人。可是虽然拼命补充人力,这么多年总体人力仍旧维持在一个水准,不会多出很多也不会少很多。那么,到底是缺人吗?NO!真正的问题是留不住人。为什么留不住人呢?没有归属感。归属感是指员工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在心理上、感情上对企业产生了认同,工作有价值感和成就感。一些资深员工孤独地游荡在奔三的路上,他们的老母在家里召唤,他们的对象在另一个城市等待,而企业挑剔的工作要求与较低的工作回报越来越导致其归属感丧失,只能循着他人的呼唤而去。因此公司若想办法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或可缓解人力缺口。
总体上,这本书适合创业的人阅读,尤其是IT产业,作者例举的很多案例来源于作者擅长和专精的IT产业。IT产业的历史不过百年而已,期间有些公司由辉煌走向衰落,有些公司依然基业长青,这背后隐藏着产业发展规律和商业模式。当然,这些产业趋势离我们这些职场喽啰太遥远,若是将焦点由产业趋势转向自身,问自己:未来3年或5年,我会面临什么问题? 一个小问题胜过一个大计划。我会遇到技术停滞、管理受限,那么现在我该做什么来避免困局的产生。这是本书的最大收获。
书中引用2009年底大众汽车超越丰田来论述『未来由你主导』勾勒愿景的必要性。论据不充分。自2009年秋季丰田公司因“踏板门”等事件全球累积召回超过1200万辆汽车,至一年之后2011年,在美国汽车市场,丰田成为了惟一一家销量下滑的大型车企。不排除这是一项美国政府有预谋的报复,其目的是挽救美国制造业,使美国消费转向美国产品拉动就业。不过,丰田在2013年1月28宣布其在2012年的汽车销量达到975万辆,由此重新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制造商。这也说明勾勒愿景与达成愿景,这中间的距离很远很远。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